好書試閱

導讀

躍動的經絡文/沈邑穎

緣起

2002年為了即將展開的中醫臨床工作,有點擔心,特地前去台電大樓附近的啟業書局買書,遇到熱心的戴媽媽,趕緊問起是否有不錯的針灸老師可以學習。戴媽媽笑容滿面的推薦周左宇老師,直誇周老師的課有趣又有收穫。個人頗為懷疑,因為沒有聽過周老師的大名。但因著戴媽媽的強力介紹,前去易經學會報名,還推薦幾位道友同行。

本以為針灸課就該照著八股派的方式進行,先講經絡循行,然後介紹穴位位置及主治。沒想到第一次上課,就被老先生迷倒了。周師的上課內容生動活潑,講課方式風趣幽默,課堂中笑聲不斷。曾有一位師弟說過,要鑑別是不是周師的學生,聽笑話就知道。老師為人隨和豪爽,信手拈來,故事多多,個個都是臨床有效醫案。我在大陸也上過針灸課,但從沒有像老師提供這麼多生動的臨床案例,還有許多特殊經驗,例如治療瘧疾等。周師向四位現代中醫名師學習,歷經抗戰直到現代,經歷許多活生生的診療案例,其內容遠遠超乎我們的想像。

啟發

課堂中周師毫無保留,除了分享個人經驗外,還介紹四位老師的理論與特定經驗,內容豐富且生動。隨著課程的進行,有些針灸理論或臨床應用越來越深奧,但周師不會直接說明原理,要讓學生獨立思考。臨床上筆者開始慢慢應用,越用越有心得,療效顯著,但對於機理尚不明瞭。周師的「五門十變法」對於筆者猶如轟天雷,震開筆者學習中醫的大門。透過通經理論,原先一直無法理解的中醫概念,突然浮現清楚的脈絡。2004年在徵得老師的同意下,撰寫〈三天三骨症之介紹與臨床治療〉一文,首度嘗試透過「通經概念」解讀老師的配穴思路。

2006年撰寫〈中醫眼科的經絡理論及臨床應用探討〉,大量加入「通經」概念闡釋個人對於中醫眼科的經絡理論,以及臨床上的應用思路。許多內容也是在周師既有的基礎上加以推廣,例如將養老透間使,轉化成養老透心經。有次拜訪老師,原以為老師不會注意到這些內容,想不到老師竟然笑呵呵說:「你不是有提到養老透心經?」

體會

隨著個人臨床經驗的累積,仍有不少不知其所以然之處,於是開始埋首研究,由奇經八脈,回到正經,並從臨床觀察反覆驗證,再透過「通經」概念,深深體會「經絡是中醫各科的共同基礎」、「經絡是中醫的核心」等概念,也因此決心全力投入研究經絡及其臨床應用的切入點。

經絡特性

透過經絡與中醫理論的學習、臨床的觀察,以及診治的驗證,發現經絡不是死的,不是線條而已,而是活潑的,不斷躍動的,由點成線成面,隱含著深厚的中醫理論,可以馬上被驗證,可以作為中醫各科彼此間的橋梁。這些特質非常微妙,唯有細心觀察方能體會。

近五年來,筆者以傳統經絡理論及通經理論為主體,除了在醫院針對見習實習醫師開辦系列「經絡概論」及「經絡學苑」課程,一起研究討論經絡的內涵之外,2010年還在中華黃庭醫學會開辦「經絡十講」課程,希望將臨床的思路與中醫同道分享。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