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人的相貌和體格,可以掌握各種資訊,其影響力甚至可左右其往後的運勢。因此古人也將之應用於占卜和醫學。
透過自己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進行診察的醫師目前幾乎已經絕跡。醫學系的課程也不包括望診法,所以,如果沒有接觸東洋醫學和阿育吠陀(印度的傳統醫學),我想幾乎所有的醫師連該怎麼看也不得其門而入。
之所以有人會如此揶揄「最近的醫師只看電腦的畫面,連病人的臉都不看」,也是因為現在的醫師只仰賴檢查的數據作為判斷病情的基準。
血液檢查和影像檢查,對疾病的發現與確診能夠發揮很大的助益。但是從這些檢查發現異常時,已經是發病之後。如果希望在「未病」階段察覺,仔細觀察出現在臉部和身體的異常就顯得很重要。
我把替病人診察的房間稱為「諮詢室」。裡面只擺了沙發和桌子。連電腦都沒有的關係,所以第一次看診的病人總是很驚訝。當然,如果有必要,我會把筆記型電腦拿過來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我首先會仔細觀察病人的表情.姿勢.走路方式.說話方式等整體的樣子,再確認臉.手.指甲.舌頭的狀態.脈搏,把這些無法光看檢查數據就能了解的身體狀態當作基本的診療項目。
這麼做可以得到額外的資訊。舉例而言,假設病人即使照了胃鏡也沒有發現異常,但如果我發現他的嘴角破了,我就會做出推測「這個人的胃可能不太好吧」,因此會提醒對方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健,讓他在身體發生嚴重不適之前能夠提高警覺。即使還是要接受血液檢查和影像檢查,但如果先看臉部和身體,推測是身體的哪個部位不適,也方便用來判斷要接受何種檢查。
醫師的職責是綜合病人提供的所有資訊以診斷病情;望診是4項診療法之1,而面診法是望診的一部份。所以,光靠面診法無法完全掌握身體的狀況。即使如此,如同稍後我會在第2章以後詳細介紹,光從臉部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資訊。各位若能夠掌握面診法,我想一定能在未病的階段警覺到身體的不適,在維持健康方面派上用場。
另外,面診法雖然自古被廣泛運用於世界各地,但每位提倡者所提出的見解都各不相同。相貌和體質因人種而異,所以判斷方式難免會出現國情上的差異。
即使同樣在日本,除了前述的水野南北,另外還有櫻澤如一提倡的長壽飲食、西勝造創始的西式健康法等。大家對望診法都有其獨特的看法,有些部分是英雄所見略同,但也有不同的部分。
暗示身體不適的警訊會依序出現
身體不適時,第一階段發出的警訊首會出現在背部。不論左邊或右邊,總是固定用某一手提袋子,還有在工作或運動時不斷重複某個動作、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姿勢看電視等生活習慣的養成,一旦造成身體的不平衡,肩胛骨周圍和背骨到腰部上方就會出現氣血滯留不通的情形,活動時會變得較不靈活。
另外,和內臟位置對應的背部如果出現氣血滯留的情形,對心臟、胃、十二指腸、肝臟和腎臟等臟器都會造成影響。基於這一點,東洋醫學也流傳著「為了維持健康,舒緩背部肌肉的僵硬非常重要」的說法。
但是,人看不到自己的背部,有些部位手也搆不著,所以即使出現身體不適的警訊也很難發現。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渾然不覺,置之不理。
錯過出現背部的警訊後,第二階段的警訊會出現在臉部、手掌和腳底。因為背部的氣滯血瘀,這時候的身體,左右和前後都出現失衡,演變成重心失去偏差的狀態。如此一來,僵硬的一邊會因收縮而隆起,肥大的一邊則因萎縮而下垂。這些都會反映在臉部的不對稱、手掌和腳底的變化。
身體在第一和第二階段發出的警訊,都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體各處,平常不以為意的疼痛和不適。這種情況在日本稱為「不定愁訴(原因不明的不適症狀)」。也就是東洋醫學中的「未病」狀態吧。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尚未出現明顯的自覺症狀,所以大多數的人對第二階段的警訊也是置之不理。過了這個階段,內臟、肌肉、骨骼會陸續產生疼痛等足以自覺的症狀。但到了此時,已經即將發展為「疾病」,需要療養和醫師的治療。
重要的是,我們即使在第1階段錯失了發現的機會,起碼不要錯放第二階段,及時開始自我保健。只要在不定愁訴的階段進行適當保健,就能夠避免情況演變成重症;除了預防疾病產生,更可進一步恢復健康。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因而發展出能夠在第2階段察覺出現在臉部的警訊的「面診法」。臉部和背部的差異在於,大多數的人幾乎每天都會照鏡子。請各位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要由自己管理,並學習有關面診法的正確知識,確實掌握身體發出的警訊。
從些微的不適乃至治療方式,身體通通都知道
如同前述「身體的不適,首先會出現在背部的氣滯血瘀」,大多數的身體不適,都是因為歪斜產生而妨礙能量的循環,導致氣滯血瘀。
滯流一旦產生,骨骼.肌肉.肌腱就會沾黏,或者變得僵硬,造成活動困難。天城流湯治法的出發點是利用舒緩肌肉僵硬的體療法,讓骨骼.肌肉.肌腱恢復動作自如,以促進停滯不進的血液.淋巴液.自律神經.氣(東洋醫學中所謂的生命能量)的循環,最後讓身體恢復原有的狀態。
另外,我心目中所謂的「健康身體」,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包括能製造品質良好的血液,並使其順利循環、老舊廢物能夠確實排出體外。如果達不成上述情況,造成氣滯血瘀,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
為了製造品質良好的血液,除了攝取優質的飲食,盡量減少壓力的元兇—活性氧的產生也很重要。確保血液循環的順暢,除了呼吸和運動,有時候也需要提升體溫等。另外,為了排出體內的廢物,糞便.尿液.呼吸.排汗這四項排泄系統也必須保持正常的運作。
天城流湯治法的身體哲學和我的治療方法的共通之處在於「只要消除身體的氣滯血瘀,恢復原本應有的狀態就能健康」。而且,這兩者提出的都是每個人可以獨立實踐的方法。「自己的身體自己治療」可說是我和鍊堂先生共通的口號。
除了重傷或骨折、罹患急病等需要立刻上醫院的場合,只要及早發現身體的不適,加以自我保養,大多能達到防止惡化或改善的效果。
即使已經到醫院就診,但與其仰賴醫師的治療,能夠靠自己照顧自己的治療效果更好。它不但可以和醫院的治療相輔相成,使治療提早見效,也有助疾病復發。
即使服藥或保健食品,但是血液混濁、循環不佳的情形若沒有得到改善,有效成分恐怕很難送到患部。舉例而言,縱使服用了價值一萬元的保健食品,實際吸收進去的卻只有十元的效果也是枉然。所以我經常提醒病人「為了提升藥效,請務必自己保養自己的身體」。
具體而言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和身體對話。
舉例而言,大家如果對著鏡子仔細端詳自己的臉,應該會發現兩邊眉毛的高度不一樣,或者身體有哪個部位特別出力。這表示即使本人渾然不覺,但是身體已經產生不適或疼痛。
有些人睡覺的時候固定朝左或朝左側躺;如果坐著時有翹腳的習慣,左腳或右腳一定有隻腳會疊在另一腳上。這也代表身體有哪處出現失衡,因此下意識的想去彌補身體的不適。
換言之,即使自己不知道,但身體都一清二楚。
內心承受的壓力,有時會反映在內臟的不適。例如肝臟不適的人,通常是心懷憤怒;喉嚨不適的話,可能是做生意時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條件;便祕的人,可能是懷著不為人知的煩惱,或者是肛門周邊即將釀成疾病。看到這裡,大家是否心裡有數呢?
透過自己的眼睛、鼻子和耳朵進行診察的醫師目前幾乎已經絕跡。醫學系的課程也不包括望診法,所以,如果沒有接觸東洋醫學和阿育吠陀(印度的傳統醫學),我想幾乎所有的醫師連該怎麼看也不得其門而入。
之所以有人會如此揶揄「最近的醫師只看電腦的畫面,連病人的臉都不看」,也是因為現在的醫師只仰賴檢查的數據作為判斷病情的基準。
血液檢查和影像檢查,對疾病的發現與確診能夠發揮很大的助益。但是從這些檢查發現異常時,已經是發病之後。如果希望在「未病」階段察覺,仔細觀察出現在臉部和身體的異常就顯得很重要。
我把替病人診察的房間稱為「諮詢室」。裡面只擺了沙發和桌子。連電腦都沒有的關係,所以第一次看診的病人總是很驚訝。當然,如果有必要,我會把筆記型電腦拿過來使用。
取而代之的是,我首先會仔細觀察病人的表情.姿勢.走路方式.說話方式等整體的樣子,再確認臉.手.指甲.舌頭的狀態.脈搏,把這些無法光看檢查數據就能了解的身體狀態當作基本的診療項目。
這麼做可以得到額外的資訊。舉例而言,假設病人即使照了胃鏡也沒有發現異常,但如果我發現他的嘴角破了,我就會做出推測「這個人的胃可能不太好吧」,因此會提醒對方在飲食上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健,讓他在身體發生嚴重不適之前能夠提高警覺。即使還是要接受血液檢查和影像檢查,但如果先看臉部和身體,推測是身體的哪個部位不適,也方便用來判斷要接受何種檢查。
醫師的職責是綜合病人提供的所有資訊以診斷病情;望診是4項診療法之1,而面診法是望診的一部份。所以,光靠面診法無法完全掌握身體的狀況。即使如此,如同稍後我會在第2章以後詳細介紹,光從臉部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資訊。各位若能夠掌握面診法,我想一定能在未病的階段警覺到身體的不適,在維持健康方面派上用場。
另外,面診法雖然自古被廣泛運用於世界各地,但每位提倡者所提出的見解都各不相同。相貌和體質因人種而異,所以判斷方式難免會出現國情上的差異。
即使同樣在日本,除了前述的水野南北,另外還有櫻澤如一提倡的長壽飲食、西勝造創始的西式健康法等。大家對望診法都有其獨特的看法,有些部分是英雄所見略同,但也有不同的部分。
暗示身體不適的警訊會依序出現
身體不適時,第一階段發出的警訊首會出現在背部。不論左邊或右邊,總是固定用某一手提袋子,還有在工作或運動時不斷重複某個動作、長時間保持同樣的姿勢看電視等生活習慣的養成,一旦造成身體的不平衡,肩胛骨周圍和背骨到腰部上方就會出現氣血滯留不通的情形,活動時會變得較不靈活。
另外,和內臟位置對應的背部如果出現氣血滯留的情形,對心臟、胃、十二指腸、肝臟和腎臟等臟器都會造成影響。基於這一點,東洋醫學也流傳著「為了維持健康,舒緩背部肌肉的僵硬非常重要」的說法。
但是,人看不到自己的背部,有些部位手也搆不著,所以即使出現身體不適的警訊也很難發現。絕大多數的情況都是渾然不覺,置之不理。
錯過出現背部的警訊後,第二階段的警訊會出現在臉部、手掌和腳底。因為背部的氣滯血瘀,這時候的身體,左右和前後都出現失衡,演變成重心失去偏差的狀態。如此一來,僵硬的一邊會因收縮而隆起,肥大的一邊則因萎縮而下垂。這些都會反映在臉部的不對稱、手掌和腳底的變化。
身體在第一和第二階段發出的警訊,都是發生在我們的身體各處,平常不以為意的疼痛和不適。這種情況在日本稱為「不定愁訴(原因不明的不適症狀)」。也就是東洋醫學中的「未病」狀態吧。值得注意的是,這個階段尚未出現明顯的自覺症狀,所以大多數的人對第二階段的警訊也是置之不理。過了這個階段,內臟、肌肉、骨骼會陸續產生疼痛等足以自覺的症狀。但到了此時,已經即將發展為「疾病」,需要療養和醫師的治療。
重要的是,我們即使在第1階段錯失了發現的機會,起碼不要錯放第二階段,及時開始自我保健。只要在不定愁訴的階段進行適當保健,就能夠避免情況演變成重症;除了預防疾病產生,更可進一步恢復健康。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因而發展出能夠在第2階段察覺出現在臉部的警訊的「面診法」。臉部和背部的差異在於,大多數的人幾乎每天都會照鏡子。請各位意識到自己的身體要由自己管理,並學習有關面診法的正確知識,確實掌握身體發出的警訊。
從些微的不適乃至治療方式,身體通通都知道
如同前述「身體的不適,首先會出現在背部的氣滯血瘀」,大多數的身體不適,都是因為歪斜產生而妨礙能量的循環,導致氣滯血瘀。
滯流一旦產生,骨骼.肌肉.肌腱就會沾黏,或者變得僵硬,造成活動困難。天城流湯治法的出發點是利用舒緩肌肉僵硬的體療法,讓骨骼.肌肉.肌腱恢復動作自如,以促進停滯不進的血液.淋巴液.自律神經.氣(東洋醫學中所謂的生命能量)的循環,最後讓身體恢復原有的狀態。
另外,我心目中所謂的「健康身體」,必須符合以下幾個條件。包括能製造品質良好的血液,並使其順利循環、老舊廢物能夠確實排出體外。如果達不成上述情況,造成氣滯血瘀,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的症狀。
為了製造品質良好的血液,除了攝取優質的飲食,盡量減少壓力的元兇—活性氧的產生也很重要。確保血液循環的順暢,除了呼吸和運動,有時候也需要提升體溫等。另外,為了排出體內的廢物,糞便.尿液.呼吸.排汗這四項排泄系統也必須保持正常的運作。
天城流湯治法的身體哲學和我的治療方法的共通之處在於「只要消除身體的氣滯血瘀,恢復原本應有的狀態就能健康」。而且,這兩者提出的都是每個人可以獨立實踐的方法。「自己的身體自己治療」可說是我和鍊堂先生共通的口號。
除了重傷或骨折、罹患急病等需要立刻上醫院的場合,只要及早發現身體的不適,加以自我保養,大多能達到防止惡化或改善的效果。
即使已經到醫院就診,但與其仰賴醫師的治療,能夠靠自己照顧自己的治療效果更好。它不但可以和醫院的治療相輔相成,使治療提早見效,也有助疾病復發。
即使服藥或保健食品,但是血液混濁、循環不佳的情形若沒有得到改善,有效成分恐怕很難送到患部。舉例而言,縱使服用了價值一萬元的保健食品,實際吸收進去的卻只有十元的效果也是枉然。所以我經常提醒病人「為了提升藥效,請務必自己保養自己的身體」。
具體而言該怎麼做呢?
首先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和身體對話。
舉例而言,大家如果對著鏡子仔細端詳自己的臉,應該會發現兩邊眉毛的高度不一樣,或者身體有哪個部位特別出力。這表示即使本人渾然不覺,但是身體已經產生不適或疼痛。
有些人睡覺的時候固定朝左或朝左側躺;如果坐著時有翹腳的習慣,左腳或右腳一定有隻腳會疊在另一腳上。這也代表身體有哪處出現失衡,因此下意識的想去彌補身體的不適。
換言之,即使自己不知道,但身體都一清二楚。
內心承受的壓力,有時會反映在內臟的不適。例如肝臟不適的人,通常是心懷憤怒;喉嚨不適的話,可能是做生意時被迫接受不合理的條件;便祕的人,可能是懷著不為人知的煩惱,或者是肛門周邊即將釀成疾病。看到這裡,大家是否心裡有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