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脈形狀指下秘訣第一(二十四種)
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浮於手下)。
芤脈,浮大而軟,按之中央空,兩邊實(一曰手下無兩傍有)。
洪脈,極大在指下(一曰浮而大)。
滑脈,往來前却流利,展轉替替然,與數相似(一曰浮中如有力,一曰漉漉如欲脫)。
數脈,去來促急(一曰一息六七至,一曰數者進之名)。
促脈,來去數,時一止復來。
弦脈,舉之無有,按之如弓弦狀(一曰如張弓弦,按之不移,又曰浮緊爲弦)。
緊脈,數如切繩狀(一曰如轉索之無常)。
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一曰重按之乃得)。
伏脈,極重指按之,著骨乃得(一曰手下裁動,一曰按之不足、舉之無有,一曰𨵿上沉不出名曰伏)。
革脈,有似沉、伏、實、大而長,微弦(《千金翼》以革爲牢)。
實脈,大而長,微強,按之隱指愊愊然(一曰沉浮皆得)。
微脈,極細而軟或欲絶,若有若無(一曰小也,一曰手下快,一曰浮而薄,一曰按之如欲盡)。
澀脈,細而遟,往來難且散,或一止復來(一曰浮而短,一曰短而止或曰散也)。
細脈,小大於微,常有,但細耳。
軟脈,極軟而浮、細(一曰按之無有,舉之有餘,一曰細小而軟,軟一作濡,曰濡者,如白衣在水中,輕手相得)。
弱脈,極軟而沉細,按之欲絶指下(一曰按之乃得,舉之無有)。
虛脈,遟、大而軟,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
散脈,大而散,散者,氣實血虛,有表無裏。
緩脈,去來亦遟,小駃於遟(一曰浮大而軟,隂浮與陽同等)。
遟脈,呼吸三至,去來極遟(一曰舉之不足,按之盡牢;一曰按之盡牢,舉之無有)。
結脈,往來緩,時一止復來(按之來緩,時一指者,名結陽。初來動止,更來小數,不能自還,舉之則動,名結隂)。
代脈,來數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脈結者生,代者死。
動脈,見於𨵿上,無頭尾,大如豆,厥厥然動揺(《傷寒論》云:隂陽相摶名曰動,陽動則汗出,隂動則發熱,形冷惡寒。數脈見於𨵿上,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揺者名曰動)。
浮與芤相類(與洪相類)。弦與緊相類。滑與數相類。革與實相類(《千金翼》云:牢與實相類)。沉與伏相類。微與澀相類。軟與弱相類。緩與遟相類(軟與遟相類)。

平脈早晏法第二
黃帝問曰:夫診脈常以平旦,何也?岐伯對曰:平旦者,隂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均(《内經》作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過此非也(《千金》同《素問太素》云:有過之脈)。切脈動静而視精明,察五色,觀五藏有餘不足,六府強弱,形之盛衰,以此參伍,决死生之分。

分別三𨵿境界脈候所主第三
從魚際至高骨(其骨自高),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從寸至尺,名曰尺澤,故曰尺寸。寸後尺前名曰𨵿,陽出隂入,以𨵿爲界。陽出三分,隂入三分,故曰三隂三陽。陽生於尺動於寸,隂生於寸動於尺。寸主射上焦,出頭及皮毛竟手。𨵿主射中焦,腹及腰。尺主射下焦,少腹至足。

辨尺寸隂陽榮衞度數第四
夫十二經皆有動脈,獨取寸口,以决五藏六府死生吉凶之候者,何謂也?然,寸口者,脈之大㑹,手太隂之動脈也。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呼吸定息,脈行六寸。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脈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榮衛行陽二十五度,行隂亦二十五度,爲一周(晬時也)。故五十度而復㑹於手太隂。太隂者寸口也,即五藏六府之所始終,故法取於寸口。
脈有尺寸,何謂也?然,尺寸者,脈之大㑹要也。從𨵿至尺是尺内,隂之所治也。從𨵿至魚際是寸口内,陽之所治也。故分寸爲尺,分尺爲寸。故隂得尺内一寸,陽得寸内九分,尺寸終始一寸九分,故曰尺寸也。
脈有太過,有不及,有隂陽相乘,有覆,有溢,有𨵿,有格,何謂也?然,𨵿之前者,陽之動也,脈當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魚爲溢,爲外𨵿内格,此隂乘之脈也。𨵿之後者,隂之動也,脈當見一寸而沉。過者,法曰太過;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爲覆,爲内𨵿外格,此陽乘之脈。故曰覆溢。
是眞藏之脈也,人不病自死。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