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血府逐瘀湯:氣血調理精華

9特價46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上篇 經典回顧
  本篇從三個部分對血府逐瘀湯進行論述:第一章第一節溯本求源部分從經方出處、方名釋義、藥物組成、使用方法、方解、方歌等方面對其進行系統整理。第二節經方集注選取歷代醫家對經方的代表性闡釋。第三節類方簡析對臨床中較常用的血府逐瘀湯類方進行簡要分析。第二章對組成血府逐瘀湯的主要藥物的功效與主治,以及作用機制進行闡釋,對血府逐瘀湯的功效進行剖析。第三章對血府逐瘀湯的源流進行整理,對古代醫家方論和現代醫家方論進行論述。

第一章 方劑概論
第一節 方源考證與命名解析
一、經方出處
  《醫林改錯》
  立血府逐瘀湯,治胸中血府血瘀之症。
  血府逐瘀湯出自《醫林改錯》,由清代名醫王清任所著。王清任,一名全任,字勛臣,直隸省(今河北省)玉田縣鴉鴻橋河東村人。生於乾隆三十三年戊子五月十六日卯時(西元1768年6月30日),卒於道光十一年辛卯二月十六日戊時(西元1831年3月29日),享年63歲。據光緒十年(西元1884年)重修的《玉田縣志》卷二十記載:「王清任,字勛臣,武庠生,納粟得千總銜,性磊落,精岐黃術,名噪京師。其論人臟腑,與古方書異,蓋嘗於野塚市曹諸凶穢地,尋術審視,非言也。所纂《醫林改錯》,已不脛而走,雖涉叔詭,亦可備一家言。嘗有人夜寢必以物鎮胸始能寐,又有人恆仰臥胸間稍著被,輒不能交睫,清任以一方癒兩症。尤其奇者,說詳其《改錯》書中。」

二、方名釋義
  (一)「血府」辨識
  何謂「血府」?《素問.脈要精微論》曰:「夫脈者,血之府也。」府者,聚之義,即含全身的血液都聚存於經脈之中。從廣義理解,這裡的「府」,應當包括全身的經絡氣血。但《醫林改錯》所言之「血府」,卻不指此,原書說:「血府即人胸下膈膜一片,其薄如紙,最為堅實,前長與心口凹處齊,從兩脅至腰上,順長如坡,前高後低,低處如池,池中存血,即精汁所化,名曰血府。」、「膈膜以上,滿腔皆血,故名曰血府。」
  雖然,王清任說的「血府」範圍大小不盡一致,但都屬胸腔部位。儘管這種把胸腔當作生理性的存血之所有一定的局限性,但「血府」血瘀卻確實是客觀存在的病理現象,對後世醫家從中醫臟腑氣血生理、病理的理解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