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祕常識,不可忽視!
許多人認為便祕不是病,殊不知長期、嚴重的便祕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本節介紹關於便祕的一些基礎知識及其危害,幫您了解便祕的成因及其影響。
1 糞便的形成
糞便是在大腸處製造而成,大腸並不進行食物的消化,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形成、貯存和排泄糞便。食物經過胃到小腸的消化吸收,剩餘的糊狀殘渣從小腸進入大腸,大腸開始蠕動,吸收水分、無機鹽和維生素,把糊狀的殘渣轉變為固態,即形成糞便。
糞便中主要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纖維素、結締組織、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黏液、膽色素、黏蛋白、消化液、消化道黏膜脫落的殘片、上皮細胞和細菌。如不吃蔬菜和五穀雜糧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糞
便組成常是一致的,即 65%水分,35%固體。固體部分細菌最多可達 30%∼50%,但大半細菌排出時已死亡。另外20∼30%是含氮物質,10∼20%是無機鹽(鈣、鐵、鎂等),脂肪占 10∼20%,其中包括食物中未被吸收的脂肪,以及由細菌和上皮殘片而來的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 。另有膽固醇、普林和少量維生素。
正常糞便是圓柱形, 長10∼20 公分,直徑 2∼4 公分,重 100∼200 克。食用蛋白質的糞便為棕黃色或黃色,有臭味,硬而成塊,含有很多革蘭氏陽性細菌。食用碳水化合物的糞便為棕綠色、惡臭味、軟或半液體狀、酸性、含有很多革蘭氏陰性細菌。正常糞便稍有棕色,這是因有糞膽素和尿膽素,糞便顏色因食物而不同,某些藥物可改變顏色。正常便為鹼性,其高低與在結腸存留時間長短成正比。稀便通常呈酸性,易刺激肛門周圍皮膚而疼痛。食用辣椒或飲酒會引起肛門直腸反應性充血,使痔瘡急性發作。
2 正常排便與便祕
糞便形成後,由於結腸蠕動,使各部結腸收縮,將糞便推向遠段結腸,這種蠕動常由肝曲開始,每日 2∼3 次,以每分鐘 1∼2 公分的速度向前推進到左半結腸,到乙狀結腸貯留。但在進食後或早晨起床後,由於胃結腸反射或姿勢反射而引起結腸總蠕動,以每小時 10公分的速度推進,如乙狀結腸記憶體有糞,即可使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約 300 克左右),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則引起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是一個複雜的綜合動作,包括不隨意的低級反射和隨意的高級反射活動。通常直腸是空虛的,當糞便充滿直腸而刺激腸壁感受器,發出衝動傳入腰部脊髓內的低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至大腦皮層而產生便意。如環境許可,大腦皮層即發出衝動使排便中樞興奮增強,產生排便反射,使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括約肌舒張, 同時還須有意識地先行深吸氣,聲門關閉,增加胸腔壓力, 橫隔肌下降、腹肌收縮,增加腹內壓力,促進糞便排出體外。
如環境不允許,則由腹下神經和陰部神經傳出衝動,隨意收縮肛管外括約肌,制止糞便排出。外括約肌的緊縮力比內括約肌大 30%∼60%,這可拮抗排便反射,因而能制止糞便由肛門排出,經過一段時間,直腸內糞便又返回乙狀結腸或降結腸,這種結腸逆蠕動是一種保護性抑制。但若經常抑制便意,則可使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逐漸失去其敏感性,加之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被過多吸收而變乾硬,產生排便困難,這是引起便祕的原因之一。
易發生便祕的對象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及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便祕發病率有增高趨勢。只有一小部分便祕者會就診,其中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因便祕發病率高、病因複雜,患者常有許多苦
惱,便祕嚴重時會影響生活品質。以下對象更容易出現便祕:
①飲食習慣不良,特別多見於青少年、上班族,飲食過少、過於精緻,攝取含纖維素的食物過少,導致食物殘渣少、吸水性差,影響腸蠕動和腸道菌群平衡,進而引起便祕。
②長時間服用類固醇、鎮痛藥、抗膽鹼藥、抗貧血藥、抗癌藥等,容易致使腸道發生功能性異常,引起便祕。
③生活節奏改變、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如上班族、考生、更年期婦女等,長期的精神壓力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抑制胃腸運動,引起便祕。
④有器官性病變的人,如腸道病變,腸道周圍組織病變,腦或脊髓病變,代謝性內分泌疾病,肛門周圍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這些病變直接影響腸道運轉功能,容易引起便祕。
⑤體弱多病的人,例如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過度肥胖或營養不良的人、久坐不動的人。這些人可能發生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難將糞便排出體外,進而引起便祕。
⑥有些人濫用瀉藥或灌腸,經常忽視或強忍便意,造成排便反射喪失,也容易引起便祕。
菠菜
別名 赤根菜、鸚鵡菜、波斯菜、菠薐菜
熱量 24 卡路里/100 克
適用量 每餐 80∼100 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辛。歸大腸、胃經。
主要營養
纖維質、鐵質、葉酸、維生素 C
菠菜富含纖維質,可促進腸道蠕動。含大量鐵質可止血、補血,改善貧血。菠菜中的維生素 C 和葉酸含量豐富,可以增強孕婦對鐵元素的吸收力。
食療功效
具有促進腸道蠕動作用,利於排便,對於痔瘡、慢性胰腺炎、便祕、肛裂等病症有食療作用,並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選購保存
挑選葉色青綠、新鮮、無蟲害的菠菜為宜。保存時,用報紙把整株菜包好,再放在冰箱側邊,直立站,讓菠菜回到原始的生長狀態,可以保存得更久,須在 3 天內吃完。
適合對象
長期使用電腦的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便祕者,貧血者,壞血病患者,皮膚粗糙、過敏者。
溫馨提示
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人體對鈣吸收,故吃菠菜時,避免和鈣質含量高的食物同食。食用菠菜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搭 配 宜 忌
菠菜+胡蘿蔔 保持心血管暢通
菠菜+花生 可美白肌膚
菠菜+韭菜 引起腹瀉
菠菜+黃豆 引起結石、損害牙齒
民間祕方
1 防治便祕:100 克菠菜,洗淨,切段;豬血洗淨,切塊;再將所有材料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材料熟,加鹽調味即可。
2 防治糖尿病:菠菜根 50 克洗淨,切碎;雞內金 5 克,洗淨;然後將兩者放進鍋中,加適量水,煎煮 30 分鐘,取出汁;再在鍋中加入洗淨的白米適量,大火煮沸,小火煮爛成粥,調味,1 日內分數次食用。
3 防治跌打損傷:將適量的菠菜,洗淨,切段,擠成汁,每次 100 毫升,用米酒送服,每日 2∼3 次。
健康吃法01堅果炒菠菜
潤燥滑腸,有助消化
材料∣菠菜 100 克,花生、杏仁、金針菇、香菇、白芝麻、紅豆、腰果、玉米、鹽各適量
作法∣
1 將菠菜洗淨,切長段,汆燙至熟,撈出。
2 熱油鍋,放入除菠菜以外的所有材料,翻炒香。
3 續放入菠菜、少許鹽,炒勻即可。
專家說法
本品適合便祕、消化不良、貧血等症患者。
健康吃法02白木耳拌菠菜
補血潤膚,通腸潤便
材料∣菠菜 50 克,花生 10 克,白木耳、馬鈴薯絲各 5 克、鹽少許
作法∣
1 將菠菜洗淨,切段,汆燙至熟,盛盤待用。
2 白木耳泡發,洗淨,切小朵,汆燙。
3 花生、馬鈴薯絲分別放入油鍋炸熟。
4 將所有材料加鹽,拌勻,盛盤即可。
專家說法
本品適合便祕、皮膚乾燥、糖尿病等症患者。
健康吃法03菠菜蔥卷
止渴潤腸,滋陰平肝
材料∣麵糰 200 克,菠菜葉 10 克,蔥 5 克
作法∣
1 蔥洗淨,切碎;菠菜葉洗淨,打成汁,加入麵糰揉勻,再擀薄。
2 把蔥放在擀薄的菠菜汁麵皮上,再將麵皮對折。
3 將麵糰揉細長再扭起,打結成花卷,放置醒發 1 小時。
4 放入電鍋蒸熟即可。
專家說法
本品適合便祕、貧血、肛裂、消化不良等症患者。
許多人認為便祕不是病,殊不知長期、嚴重的便祕會對人體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本節介紹關於便祕的一些基礎知識及其危害,幫您了解便祕的成因及其影響。
1 糞便的形成
糞便是在大腸處製造而成,大腸並不進行食物的消化,其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和電解質,形成、貯存和排泄糞便。食物經過胃到小腸的消化吸收,剩餘的糊狀殘渣從小腸進入大腸,大腸開始蠕動,吸收水分、無機鹽和維生素,把糊狀的殘渣轉變為固態,即形成糞便。
糞便中主要含有食物中不消化的纖維素、結締組織、上消化道的分泌物,如黏液、膽色素、黏蛋白、消化液、消化道黏膜脫落的殘片、上皮細胞和細菌。如不吃蔬菜和五穀雜糧等富含纖維素的食物,糞
便組成常是一致的,即 65%水分,35%固體。固體部分細菌最多可達 30%∼50%,但大半細菌排出時已死亡。另外20∼30%是含氮物質,10∼20%是無機鹽(鈣、鐵、鎂等),脂肪占 10∼20%,其中包括食物中未被吸收的脂肪,以及由細菌和上皮殘片而來的中性脂肪(三酸甘油脂) 。另有膽固醇、普林和少量維生素。
正常糞便是圓柱形, 長10∼20 公分,直徑 2∼4 公分,重 100∼200 克。食用蛋白質的糞便為棕黃色或黃色,有臭味,硬而成塊,含有很多革蘭氏陽性細菌。食用碳水化合物的糞便為棕綠色、惡臭味、軟或半液體狀、酸性、含有很多革蘭氏陰性細菌。正常糞便稍有棕色,這是因有糞膽素和尿膽素,糞便顏色因食物而不同,某些藥物可改變顏色。正常便為鹼性,其高低與在結腸存留時間長短成正比。稀便通常呈酸性,易刺激肛門周圍皮膚而疼痛。食用辣椒或飲酒會引起肛門直腸反應性充血,使痔瘡急性發作。
2 正常排便與便祕
糞便形成後,由於結腸蠕動,使各部結腸收縮,將糞便推向遠段結腸,這種蠕動常由肝曲開始,每日 2∼3 次,以每分鐘 1∼2 公分的速度向前推進到左半結腸,到乙狀結腸貯留。但在進食後或早晨起床後,由於胃結腸反射或姿勢反射而引起結腸總蠕動,以每小時 10公分的速度推進,如乙狀結腸記憶體有糞,即可使糞便進入直腸內,蓄積足夠數量時(約 300 克左右),對腸壁產生一定壓力,則引起排便反射。
排便反射是一個複雜的綜合動作,包括不隨意的低級反射和隨意的高級反射活動。通常直腸是空虛的,當糞便充滿直腸而刺激腸壁感受器,發出衝動傳入腰部脊髓內的低級排便中樞,同時上傳至大腦皮層而產生便意。如環境許可,大腦皮層即發出衝動使排便中樞興奮增強,產生排便反射,使乙狀結腸和直腸收縮,肛門括約肌舒張, 同時還須有意識地先行深吸氣,聲門關閉,增加胸腔壓力, 橫隔肌下降、腹肌收縮,增加腹內壓力,促進糞便排出體外。
如環境不允許,則由腹下神經和陰部神經傳出衝動,隨意收縮肛管外括約肌,制止糞便排出。外括約肌的緊縮力比內括約肌大 30%∼60%,這可拮抗排便反射,因而能制止糞便由肛門排出,經過一段時間,直腸內糞便又返回乙狀結腸或降結腸,這種結腸逆蠕動是一種保護性抑制。但若經常抑制便意,則可使直腸對糞便的壓力刺激逐漸失去其敏感性,加之糞便在大腸內停留過久,水分被過多吸收而變乾硬,產生排便困難,這是引起便祕的原因之一。
易發生便祕的對象
隨著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及精神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影響,便祕發病率有增高趨勢。只有一小部分便祕者會就診,其中女性多於男性,老年多於青、壯年。因便祕發病率高、病因複雜,患者常有許多苦
惱,便祕嚴重時會影響生活品質。以下對象更容易出現便祕:
①飲食習慣不良,特別多見於青少年、上班族,飲食過少、過於精緻,攝取含纖維素的食物過少,導致食物殘渣少、吸水性差,影響腸蠕動和腸道菌群平衡,進而引起便祕。
②長時間服用類固醇、鎮痛藥、抗膽鹼藥、抗貧血藥、抗癌藥等,容易致使腸道發生功能性異常,引起便祕。
③生活節奏改變、工作壓力大、精神緊張,如上班族、考生、更年期婦女等,長期的精神壓力造成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抑制胃腸運動,引起便祕。
④有器官性病變的人,如腸道病變,腸道周圍組織病變,腦或脊髓病變,代謝性內分泌疾病,肛門周圍疾病,泌尿生殖系統疾病,這些病變直接影響腸道運轉功能,容易引起便祕。
⑤體弱多病的人,例如老年人、孕產婦、嬰幼兒、過度肥胖或營養不良的人、久坐不動的人。這些人可能發生腹肌及盆腔肌張力不足,排便推動力不足,難將糞便排出體外,進而引起便祕。
⑥有些人濫用瀉藥或灌腸,經常忽視或強忍便意,造成排便反射喪失,也容易引起便祕。
菠菜
別名 赤根菜、鸚鵡菜、波斯菜、菠薐菜
熱量 24 卡路里/100 克
適用量 每餐 80∼100 克
性味歸經 性涼,味甘、辛。歸大腸、胃經。
主要營養
纖維質、鐵質、葉酸、維生素 C
菠菜富含纖維質,可促進腸道蠕動。含大量鐵質可止血、補血,改善貧血。菠菜中的維生素 C 和葉酸含量豐富,可以增強孕婦對鐵元素的吸收力。
食療功效
具有促進腸道蠕動作用,利於排便,對於痔瘡、慢性胰腺炎、便祕、肛裂等病症有食療作用,並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選購保存
挑選葉色青綠、新鮮、無蟲害的菠菜為宜。保存時,用報紙把整株菜包好,再放在冰箱側邊,直立站,讓菠菜回到原始的生長狀態,可以保存得更久,須在 3 天內吃完。
適合對象
長期使用電腦的人,糖尿病患者,高血壓患者,便祕者,貧血者,壞血病患者,皮膚粗糙、過敏者。
溫馨提示
菠菜含草酸較多,有礙人體對鈣吸收,故吃菠菜時,避免和鈣質含量高的食物同食。食用菠菜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抗病能力,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延緩衰老。
搭 配 宜 忌
菠菜+胡蘿蔔 保持心血管暢通
菠菜+花生 可美白肌膚
菠菜+韭菜 引起腹瀉
菠菜+黃豆 引起結石、損害牙齒
民間祕方
1 防治便祕:100 克菠菜,洗淨,切段;豬血洗淨,切塊;再將所有材料放進鍋中,加入適量水,大火煮沸,小火熬煮至材料熟,加鹽調味即可。
2 防治糖尿病:菠菜根 50 克洗淨,切碎;雞內金 5 克,洗淨;然後將兩者放進鍋中,加適量水,煎煮 30 分鐘,取出汁;再在鍋中加入洗淨的白米適量,大火煮沸,小火煮爛成粥,調味,1 日內分數次食用。
3 防治跌打損傷:將適量的菠菜,洗淨,切段,擠成汁,每次 100 毫升,用米酒送服,每日 2∼3 次。
健康吃法01堅果炒菠菜
潤燥滑腸,有助消化
材料∣菠菜 100 克,花生、杏仁、金針菇、香菇、白芝麻、紅豆、腰果、玉米、鹽各適量
作法∣
1 將菠菜洗淨,切長段,汆燙至熟,撈出。
2 熱油鍋,放入除菠菜以外的所有材料,翻炒香。
3 續放入菠菜、少許鹽,炒勻即可。
專家說法
本品適合便祕、消化不良、貧血等症患者。
健康吃法02白木耳拌菠菜
補血潤膚,通腸潤便
材料∣菠菜 50 克,花生 10 克,白木耳、馬鈴薯絲各 5 克、鹽少許
作法∣
1 將菠菜洗淨,切段,汆燙至熟,盛盤待用。
2 白木耳泡發,洗淨,切小朵,汆燙。
3 花生、馬鈴薯絲分別放入油鍋炸熟。
4 將所有材料加鹽,拌勻,盛盤即可。
專家說法
本品適合便祕、皮膚乾燥、糖尿病等症患者。
健康吃法03菠菜蔥卷
止渴潤腸,滋陰平肝
材料∣麵糰 200 克,菠菜葉 10 克,蔥 5 克
作法∣
1 蔥洗淨,切碎;菠菜葉洗淨,打成汁,加入麵糰揉勻,再擀薄。
2 把蔥放在擀薄的菠菜汁麵皮上,再將麵皮對折。
3 將麵糰揉細長再扭起,打結成花卷,放置醒發 1 小時。
4 放入電鍋蒸熟即可。
專家說法
本品適合便祕、貧血、肛裂、消化不良等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