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如何誘發核心領域中的動機
崔維斯是一位在學齡前階段就被診斷為自閉症的青少年。在學校只有快要下課或是快要吃午餐時,他才有辦法利用短暫的時間做些像是閱讀、寫字、算數學等等各種跟學習有關的行為,除此之外,幾乎不可能要求他用另外的時間完成回家作業、練習算數學習題,或是在日記中寫些東西。在他求學的過程中大多是採取一般教育與特殊教育的融合學習模式,但目前學校想要減少他在一般班級的學習時間,因為校方覺得他在普通班並沒有什麼進步。學校邀請我們到校觀察這位孩子,並進行相關的諮詢;因為崔維斯的家人認為校方不應該讓他遠離一般正常發展的同儕。
崔維斯的狀況其實是常見的,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經常無法如一般發展的孩子一樣,對於學校功課有較佳的投入程度,反而在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干擾行為(disruptive behavior),使得老師最終只能降低標準,讓孩子完成最簡單的課業內容即可。另外有些自閉症孩童雖然可以安靜坐著並完成功課,但他其實並沒學到半點東西。面對這樣的狀況,過去便有許多治療師為了能讓孩子在學業上有更專心的表現,花上許多時間尋找適當的增強物,甚至會因為孩子在學習中出現分心或干擾行為,考慮給予適度的處罰,但效果似乎很有限;這樣的結果,也引發我們將治療重點放在誘發孩子的動機之上。我們花了很多的心力,盡了最大的可能,希望這些孩子能學會與他人交談,甚至進一步讓他們學會算術、閱讀、書寫等等能力。我們幾乎嘗遍所有方法,但在一開始只獲得粗略的結果。事實上,鮑伯(亦即本書作者之一的柯格爾)曾經在自己的治療診所中開玩笑說:「孩子們最有動機做的事情,大概就是逃離治療吧。」我們對於這樣的說法不禁莞爾一笑,但隨即也在思考,這些孩子其實很聰明,因為他們得運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讓治療暫停。而且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自閉症孩童缺乏社交能力,但是實際上,他們仍然有敏銳的一面,就像是他們可以在大人一不注意的時候,就立刻把原本拿來當獎勵的糖果抓走並快速吃掉,而能夠注意到大人如此細微的行為改變,其實代表了他們擁有社會互動中觀察的能力。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幾乎沒有口語能力的孩子在少數情境下能主動說出一些單字。例如,有些孩子會主動說出「掰掰」,這通常是因為這些孩子不想再接受充斥著一堆學習目標,且過程冗長、難以中斷的治療,若是讓孩子持續這樣的學習過程,並無法帶來什麼正向的結果。現在,我們很清楚知道,如果孩子說的話或做的事情沒有得到他們期待的回應,那麼他們學到的將會是「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沒有辦法讓我得到我想要的結果」。這樣的學習經驗將會讓孩子缺乏嘗試的動機,因此也讓我們思考所謂習得的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
要讓誘發動機的治療程序確實落實在生活之中,你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製造可能的機會。因為即使給予自閉症孩童可能會有動機的因素,他們大多數不會主動要求治療的介入,也就是你不會看到他們在治療的初期就出現主動與他人互動的表現(詳見第4章的說明),而且你可能會看到的是,孩子還是會想盡辦法沉浸在做自己的事情,以避免需要與他人溝通互動。所以製造溝通或是其他要孩子學習項目的機會管道是很重要的,因此你需要更為主動,並且思考任何可以引發孩子動機的方式。例如若孩子喜歡坐車子兜風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讓他在每次真的想要坐車時,必須要有所表達才能真的執行,而當孩子愈來愈能夠表達後,你就可以在坐車過程中要求孩子多做一些反應,像是要說出「把鑰匙拿出來、繫上安全帶、發動引擎、出發」之類的話語。我們治療過一個很喜歡跟爸爸坐車兜風的小孩,他們習慣在出發前從10開始倒數:10-9-8-直到1為止,然後全家人會發出火箭發射的聲音,接著爸爸就會開始開車,整個過程可以讓孩子開心學會倒數。另外若是孩子對乘法有學習上的困難,我們就會邀請家人把這項學習融入開車遊戲中;過程中不會叫孩子從10倒數,而是從10乘以1、10乘以2(10、20、30、40、50、60等等)的方式類推,直到孩子乘到100為止,然後一樣發出火箭發射的聲音,並開始開車。我們會持續這樣的方式大約5次左右,然後再轉換到其他數字的練習。透過這樣的方式,需要經常練習的無聊乘法就會變成有趣的家庭遊戲了。如果你是一名老師,想想看這個糟糕的情況:在學校內,幾乎所有自閉症孩童只能在一個小時內有一次的機會可以進行口語表達,這不是印刷錯誤,真的是一個小時只有一次的機會。如果看到這邊你有驚訝的感覺,那麼你很可能是一個例外,因為許多老師只在班上整天課堂時間內,每小時提供自閉症孩童一個說話的機會。而有自閉症診斷的孩子因為在語言溝通上已經有顯著的缺陷,所以他們其實更需要一致與頻繁的機會進行口語表達,所以老師可以開始嘗試在班上建立一個讓孩子有固定表達的機會。舉例來說,如果班上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而她喜歡跑到教室外玩耍,那麼讓她開口表示想要外出、自己打開門、告訴老師她要去外頭做什麼等等的行為,就是可以讓她練習的內容。此外午餐與點心時間也是讓孩子練習提出要求的好機會,孩子可以開口表示自己想吃些什麼;另外對於一些對玩具較不感興趣但很喜愛點心的小朋友來說,我們給予洋芋片時可以一片片給,或是把三明治切成更小塊,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開口表示自己想要吃這些點心。這裡的目標是希望讓孩子在午餐或點心時間時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表達者,而這樣的策略將可以讓事情從開始到結束都很順利。
在一開始,大多數你製造的機會都是跟孩子想要的物品或活動有關,而這是一個簡單但卻很重要的開端,因為他們會學習到,雖然說話是件困難的事情,但卻可以讓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演進,當孩子對於溝通變得更有興趣時,你就可以開始思索製造更具社交意義的活動。重要的是,你要先找出如何在孩子每天的日常互動中納入本章節提到的誘發動機技巧,其實這些技巧是可以在孩子每天的活動當中運用,像是學校功課。當你確定要讓孩子練習的活動中包含了自然增強物,那麼這樣的活動將會更具意義。而身為老師或父母,在你看到孩子成為一個熱忱且充滿興趣的學習者時,你將得到更開心的感受,而這一切會在你把這些誘發動機的技巧融入孩子要學習的事項時發生。
崔維斯是一位在學齡前階段就被診斷為自閉症的青少年。在學校只有快要下課或是快要吃午餐時,他才有辦法利用短暫的時間做些像是閱讀、寫字、算數學等等各種跟學習有關的行為,除此之外,幾乎不可能要求他用另外的時間完成回家作業、練習算數學習題,或是在日記中寫些東西。在他求學的過程中大多是採取一般教育與特殊教育的融合學習模式,但目前學校想要減少他在一般班級的學習時間,因為校方覺得他在普通班並沒有什麼進步。學校邀請我們到校觀察這位孩子,並進行相關的諮詢;因為崔維斯的家人認為校方不應該讓他遠離一般正常發展的同儕。
崔維斯的狀況其實是常見的,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經常無法如一般發展的孩子一樣,對於學校功課有較佳的投入程度,反而在過程中會出現許多干擾行為(disruptive behavior),使得老師最終只能降低標準,讓孩子完成最簡單的課業內容即可。另外有些自閉症孩童雖然可以安靜坐著並完成功課,但他其實並沒學到半點東西。面對這樣的狀況,過去便有許多治療師為了能讓孩子在學業上有更專心的表現,花上許多時間尋找適當的增強物,甚至會因為孩子在學習中出現分心或干擾行為,考慮給予適度的處罰,但效果似乎很有限;這樣的結果,也引發我們將治療重點放在誘發孩子的動機之上。我們花了很多的心力,盡了最大的可能,希望這些孩子能學會與他人交談,甚至進一步讓他們學會算術、閱讀、書寫等等能力。我們幾乎嘗遍所有方法,但在一開始只獲得粗略的結果。事實上,鮑伯(亦即本書作者之一的柯格爾)曾經在自己的治療診所中開玩笑說:「孩子們最有動機做的事情,大概就是逃離治療吧。」我們對於這樣的說法不禁莞爾一笑,但隨即也在思考,這些孩子其實很聰明,因為他們得運用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讓治療暫停。而且雖然大部分的人都會覺得自閉症孩童缺乏社交能力,但是實際上,他們仍然有敏銳的一面,就像是他們可以在大人一不注意的時候,就立刻把原本拿來當獎勵的糖果抓走並快速吃掉,而能夠注意到大人如此細微的行為改變,其實代表了他們擁有社會互動中觀察的能力。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一些幾乎沒有口語能力的孩子在少數情境下能主動說出一些單字。例如,有些孩子會主動說出「掰掰」,這通常是因為這些孩子不想再接受充斥著一堆學習目標,且過程冗長、難以中斷的治療,若是讓孩子持續這樣的學習過程,並無法帶來什麼正向的結果。現在,我們很清楚知道,如果孩子說的話或做的事情沒有得到他們期待的回應,那麼他們學到的將會是「我所表現出來的行為,沒有辦法讓我得到我想要的結果」。這樣的學習經驗將會讓孩子缺乏嘗試的動機,因此也讓我們思考所謂習得的無助感(Learned Helplessness)。
落實於日常生活之中
要讓誘發動機的治療程序確實落實在生活之中,你必須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製造可能的機會。因為即使給予自閉症孩童可能會有動機的因素,他們大多數不會主動要求治療的介入,也就是你不會看到他們在治療的初期就出現主動與他人互動的表現(詳見第4章的說明),而且你可能會看到的是,孩子還是會想盡辦法沉浸在做自己的事情,以避免需要與他人溝通互動。所以製造溝通或是其他要孩子學習項目的機會管道是很重要的,因此你需要更為主動,並且思考任何可以引發孩子動機的方式。例如若孩子喜歡坐車子兜風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讓他在每次真的想要坐車時,必須要有所表達才能真的執行,而當孩子愈來愈能夠表達後,你就可以在坐車過程中要求孩子多做一些反應,像是要說出「把鑰匙拿出來、繫上安全帶、發動引擎、出發」之類的話語。我們治療過一個很喜歡跟爸爸坐車兜風的小孩,他們習慣在出發前從10開始倒數:10-9-8-直到1為止,然後全家人會發出火箭發射的聲音,接著爸爸就會開始開車,整個過程可以讓孩子開心學會倒數。另外若是孩子對乘法有學習上的困難,我們就會邀請家人把這項學習融入開車遊戲中;過程中不會叫孩子從10倒數,而是從10乘以1、10乘以2(10、20、30、40、50、60等等)的方式類推,直到孩子乘到100為止,然後一樣發出火箭發射的聲音,並開始開車。我們會持續這樣的方式大約5次左右,然後再轉換到其他數字的練習。透過這樣的方式,需要經常練習的無聊乘法就會變成有趣的家庭遊戲了。如果你是一名老師,想想看這個糟糕的情況:在學校內,幾乎所有自閉症孩童只能在一個小時內有一次的機會可以進行口語表達,這不是印刷錯誤,真的是一個小時只有一次的機會。如果看到這邊你有驚訝的感覺,那麼你很可能是一個例外,因為許多老師只在班上整天課堂時間內,每小時提供自閉症孩童一個說話的機會。而有自閉症診斷的孩子因為在語言溝通上已經有顯著的缺陷,所以他們其實更需要一致與頻繁的機會進行口語表達,所以老師可以開始嘗試在班上建立一個讓孩子有固定表達的機會。舉例來說,如果班上有自閉症特質的孩子,而她喜歡跑到教室外玩耍,那麼讓她開口表示想要外出、自己打開門、告訴老師她要去外頭做什麼等等的行為,就是可以讓她練習的內容。此外午餐與點心時間也是讓孩子練習提出要求的好機會,孩子可以開口表示自己想吃些什麼;另外對於一些對玩具較不感興趣但很喜愛點心的小朋友來說,我們給予洋芋片時可以一片片給,或是把三明治切成更小塊,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開口表示自己想要吃這些點心。這裡的目標是希望讓孩子在午餐或點心時間時成為一個好的溝通表達者,而這樣的策略將可以讓事情從開始到結束都很順利。
在一開始,大多數你製造的機會都是跟孩子想要的物品或活動有關,而這是一個簡單但卻很重要的開端,因為他們會學習到,雖然說話是件困難的事情,但卻可以讓我得到我想要的東西。隨著時間的演進,當孩子對於溝通變得更有興趣時,你就可以開始思索製造更具社交意義的活動。重要的是,你要先找出如何在孩子每天的日常互動中納入本章節提到的誘發動機技巧,其實這些技巧是可以在孩子每天的活動當中運用,像是學校功課。當你確定要讓孩子練習的活動中包含了自然增強物,那麼這樣的活動將會更具意義。而身為老師或父母,在你看到孩子成為一個熱忱且充滿興趣的學習者時,你將得到更開心的感受,而這一切會在你把這些誘發動機的技巧融入孩子要學習的事項時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