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Q&A專家解惑
Q1 綠茶能改善肥胖引起的高血壓?
抗氧化、降血脂的超人氣飲品
肥胖是罹患高血壓的原因之一,要避免血壓增高,減重是有效的方法。除了控制熱量、養成每餐只吃8分飽的習慣,減少攝取膽固醇及飽合性脂肪酸含量多的食物,若能以無糖綠茶來取代含糖飲料,可有效改善肥胖引起的高血壓症狀。
綠茶中含有豐富的兒茶素、咖啡因,與維生素A、C、y-胺酪酸,能達到促進消化、消解脂肪、化濁去膩、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兒茶素同時也具有超強的抗氧化能力,能降低腸道管壁上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附著,還能直接抑制血管收縮素發揮作用,強化微細血管的循環能力。適量飲用綠茶,不僅能改善肥胖問題,也能達到降血壓的功能。
Q2 無糖豆漿能降血壓、保護心血管?
日飲1杯無糖豆漿,有效保護心血管
豆漿中含有大豆皂苷、異黃酮,以及人體所需要的8種胺基酸,喝1杯250c.c.無糖豆漿,跟吃下120克牛肉的蛋白質差不多,但豆漿的植物性蛋白質比肉類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含的脂肪成分為不含膽固醇的亞油酸、亞麻油酸,是有益人體營養的不飽和脂肪酸。
因此,多喝豆漿不僅可充分攝取優質植物蛋白質,還可減少因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而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有助於保護心血管,降低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在豆漿製作的過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凝固劑,就能保留黃豆完整的營養與香甜。因此無糖豆漿是現代生活中,既能保護心血管又方便取得的植物性蛋白質優質來源。
Q3 山楂茶是減重降壓的最佳飲品?
去油、減脂、降壓功效一次滿足
山楂吃起來口感微酸,民間食療方劑中,常取晒乾後的山楂搭配菊花或決明,煮成山楂茶飲用,幫助腸胃代謝,促進脂肪的分解、化解食積、去油解膩,因此山楂茶有清洩腸胃、消食祛脂的減重效果。
山楂在中醫藥理中是一味帶有行氣、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當中的維生素B、C及鈣、磷、鐵、胡蘿蔔素等,有增強心肌、撗張血管,以及調節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可說是減重降壓的最佳飲品。
營養師推薦‧降血糖明星食材
高纖蔬菜類~芹菜
別名:香芹、白芹、旱芹、藥芹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C、鉀、鈉、磷、鎂、鐵、鈣
降血壓關鍵成分:芹菜素、鉀、類黃酮
食療保健功效:保護血管、降血壓、利尿消腫
○適用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便祕者
〤不適用者:腎臟病患者、低血壓者
為什麼能有效降血壓?
醫師這麼說
芹菜中的芹菜素與類黃酮化合物,能舒緩緊張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血管擴張功能,進而穩定血壓。芹菜的莖葉中含有味道芳香的揮發油、佛手苷內酯營養素,能令人放鬆心情,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營養師小叮嚀
芹菜富含膳食纖維與鉀,能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緩人體消化吸收的速度,避免造成血壓急速上升。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者,食用芹菜應留意攝取量,並諮詢醫師意見為宜。
中醫師問診
民間流行將西洋芹與水果一同榨汁,作為降血壓的健康保健飲料。先將芹菜去除老葉與粗梗,洗淨後切成小塊,與蘋果、小黃瓜打成汁,濾渣飲用,不習慣蔬菜生澀味者,可加些許果醋調味。
這樣吃芹菜才健康
芹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可促進血液循環的揮發油,這些營養素在高溫下容易流失,因此生吃會比熟食的效果更好。料理時多以生食涼拌,或過水汆燙的方式烹調,能保留更完整的營養素。
食物營養搭配宜忌
✓芹菜+章魚→強化心臟和肝臟功能
芹菜含膳食纖維,章魚含牛磺酸,搭配食用可強化心臟、肝臟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芹菜+橄欖油→護眼抗癌、預防感冒
芹菜含類胡蘿蔔素,橄欖油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搭配食用可保護眼睛、預防感冒和癌症。
〤芹菜+蛤蜊→破壞維生素B1的吸收
芹菜當中的維生素B1,會被生蛤蜊中的維生素B1分解酶破壞,因而降低營養價值。
〤芹菜+蜂蜜→腸胃較弱者易造成腹瀉
芹菜中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與具有潤腸通便效果的蜂蜜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彩蔬鮭魚丁
益智健腦+保護心血管
3人份
熱量378大卡 / 膳食纖維3.2克 / 鈉1013.3毫克
材料:
鮭魚丁100克,青椒丁、黃甜椒丁、西洋芹丁、小黃瓜丁各50克,蒜末適量,橄欖油2小匙
調味料:
低鈉鹽、糖各1小匙
作法:
1 熱油鍋,用小火將鮭魚丁煎至8分熟,撈出備用。
2 利用餘油爆香蒜末、薑末,放入其餘材料拌炒,續入鮭魚丁與調味料炒熟即可。
可口瓜果類~番茄
別名:西紅柿、柑仔蜜、洋柿子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A、B群、β-胡蘿蔔素、鉀
降血壓關鍵成分:茄紅素、鉀、維生素C、P
食療保健功效: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
○適用者:血脂、血壓偏高者
〤不適用者:腸胃虛弱者、風寒咳嗽者
為什麼能有效降血壓?
1 番茄中含有蘋果酸、檸檬酸等多種酸性有機化合物,也富含維生素C、P,這些物質可促成紅血球的形成,有助軟化血管,保持血管壁的彈性,讓血液流動順暢,減輕外周血管阻力,也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達到降血壓的作用。
2 番茄中含有獨特的植物色素-茄紅素,它是很強的抗氧化物,能保護心血管細胞,預防心肌梗塞、動脈硬化,進而降低血壓。同時番茄也是典型的高鉀、低鈉水果,適量食用有益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及有害物質,以制衡血鈉,降低血壓。
黃瓜番茄炒蛋
降低血糖+美容養顏
2人份
熱量251.3大卡 / 膳食纖維2克 / 鈉1041.9毫克
材料:
大黃瓜150克,番茄100克,蛋液75克,橄欖油2小匙
調味料:
低鈉鹽1/4小匙,水3大匙,太白粉、低鹽醬油各1小匙
作法:
1 番茄洗淨,切塊;蛋液加調味料拌勻。
2 熱油鍋,加入番茄、大黃瓜略炒。
3 最後加蛋液略炒,燜至8分熟即可。
高血壓該怎麼吃?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醫學研究指出,肥胖、重口味、嗜酒,是造成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只要掌握3大飲食祕訣,就能遠離高血壓,找回健康!
祕訣1 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
建議按照體重每公斤補給1克的比例攝取,「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最好各占一半。植物性蛋白方面可選用大豆蛋白,如大豆、豆腐、豆漿等;動物性蛋白方面則選魚肉、雞肉、牛肉、豬瘦肉、雞蛋白、低脂牛奶等食材。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可防治高血壓、降低壞膽固醇。
祕訣2 採行低鈉飲食
鹽一般指的是含鈉的食鹽,鈉是是影響血壓的主要元素。如果吃太多鹽,會攝入過多的鈉,導致鈉離子和水在體內滯留,使細胞間液含量和血液體積增加,使血壓升高。
拒絕加工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取量不應超過6克。一般人每天理想的鹽攝取量是3~5克(1小匙)。雖然新鮮和未經醃漬的食物如飯、蔬菜、水果、肉類、牛奶等也含鈉,但加工食物如罐頭、麵筋、醬菜等的鈉含量,甚至比新鮮食物高出10倍以上!
高鈉食物並不僅限於鹹味食品,即使是偏甜食品如市售番茄汁、甜辣醬等,也含有不少鹽分。建議高血壓患者盡量選擇新鮮食物,減少進食含鹽量高的加工食品,以減低鈉的攝取量。
少用醬油調味
對於高血壓患者,或者高血壓潛在族群的中、老年人來說,除了平日減少鹽分攝取外,也應嚴格控制醬油使用量(每10c.c.醬油中約含鹽1克)。建議烹調時可使用蔥、薑、蒜等香料來增加食物風味。
祕訣3 正確攝取脂肪
如果膽固醇攝取過多,容易積聚在血管壁上,引發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變得狹窄,導致血壓上升。食物中的脂類物質主要是膽固醇和中性脂肪,中性脂肪則由甘油及脂肪酸所合成,正確攝取脂肪酸,可保護血管與心臟,改善血壓。
飽和脂肪酸:大部分來自動物類食物,如豬油、牛油、肥肉等。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比膽固醇更容易促使血中膽固醇增加。建議每日攝取量應控制在10~20克以內。
不飽和脂肪酸:多來自魚類及植物油,能幫助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植物油富含亞麻油酸和維生素E,前者能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後者能抑制血小板不正常聚集、預防血栓。建議每餐用油量以10c.c.(2小匙)為宜。
降血壓藥膳食療方
對症降壓中藥材~酸棗仁
別名:棗仁、棗核、山棗、東棗
性味:味甘、酸,性平
成分:三萜皂苷類、酸棗仁皂苷、黃酮類化合物、脂肪酸、生物鹼
主治:可穩定中樞神經系統;降血壓、降血脂;抑制動脈硬化及血虛所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改善煩躁易怒、頭暈健忘的情況。
功效:鎮靜助眠、養心安神、補肝利膽、斂汗降壓、益智健腦、提升免疫力。
用法:生食或炒過後煎煮皆可。煮之前應先搗碎,裝入砂布袋中煎成湯劑,用量約3~10克。
選購:以外皮具光澤、呈亮紫色,顆粒大、飽滿,沒有碎殼與油耗味者為佳。
保存:應放置在陰涼乾燥處密封保存,並防霉、防蛀、防鼠食。
注意事項:炒棗仁不宜多炒久存,容易泛油變質。常腹瀉者慎服。體虛滑精者不宜。
酸棗仁粥
降壓消脂+改善失眠
1人份
熱量264.8大卡 / 膳食纖維0.2克 / 鈉3毫克
材料:
酸棗仁50克,白米75克
作法:
1 材料洗淨;酸棗仁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20分鐘,濾渣取汁。
2 湯鍋加入白米與藥汁,用大火煮20分鐘後,轉小火煮至米成稠粥即可。
為什麼酸棗仁粥能降血壓?
酸棗仁入心、肝經,能養心陰,益心、肝之血而有安神、助眠之效,可幫助因睡眠欠佳導致血壓偏高者有效控制血壓。
中醫師養生帖
一日食3蕉,降壓防中風
心血管疾病是三高患者常見的併發症,發病時總讓人措手不及,嚴重時可引發中風、癱瘓,甚至死亡!香蕉中豐富的鉀,是降血壓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研究顯示,三餐各吃1根香蕉可有效降低腦部血管阻塞風險達20%以上!
1根香蕉約含500毫克的鉀,能排除體內多餘的鈉,幫助體內鈉鉀平衡。當人因壓力感到緊張時,會使體內鉀離子濃度降低,此時吃1根香蕉,能使心跳恢復正常、增加腦部含氧量,對於降低心因性的高血壓具有一定的功效。且香蕉含有豐富的色胺酸,可穩定神經系統,改善情緒或壓力所引起的頭痛症狀。
吃瓜降血壓,藥物不用抓
中醫自古即有「藥食同源」的觀念,瓜類不僅清爽美味,還有多項食療功能,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
1 西瓜:西瓜含水量高達95%,既能清熱消暑,又解渴利尿。且當中的有機酸、胺基酸和無機鹽類物質高於一般瓜類,是補充水分和營養的佳品,能降低血壓、治療腎炎。
2 苦瓜:苦瓜具有極高藥用價值,不僅能降壓排毒,且當中特有的苦瓜素,還能減少人體對於脂肪和糖分的吸收,對於預防肥胖、糖尿病有顯著的成效。
3 冬瓜:冬瓜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丙醇二酸能抑制醣類轉化為脂肪,防止脂肪囤積。中醫認為,苦瓜能祛濕利尿,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避免血壓上升。
4 黃瓜:黃瓜含有豐富維生素C,能抗氧化、防衰老;鈉能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幫助降壓、消水腫;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順暢,有益體重控制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5 絲瓜:絲瓜中的葉酸能幫助蛋白質合成,改善人體滲透壓,預防水腫、高血壓。豐富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幫助控制體重,非常適合需要減重的高血壓患者食用。
民間食療養生智慧
黑豆醋
降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
材料:
黑豆100克,米醋600c.c.
作法:
黑豆洗淨,晾乾,與醋混合後放入容器中密封,浸泡45天即可。日飲3次,每次20c.c.,食豆5顆。
醋漬花生
幫助消化+通便降壓
材料:
帶皮生花生180克,米醋100c.c.
作法:
1 花生洗淨,晾乾。
2 米醋倒入空罐中,放入花生浸泡7天即可。早晚各吃10顆,血壓下降後可隔數日服用1次。
高血壓歷代名方
證型 / 肝火上炎
龍膽瀉肝湯
出處:清‧汪昂‧《醫方集解》
病因:肝是人體儲存與調節血液的重要器官。肝氣運行不順,就無法正常疏洩。肝火上升,血壓就會飆高。肝火過旺,情緒亢奮、精神緊張等狀況也會相繼出現,長期如此,會引發口乾、頭痛症狀。
症狀:精神緊張,急躁易怒;頭痛暈眩、耳鳴;口乾口苦、舌邊赤紅、舌苔黃;臉色紅,胸旁肋骨偶有疼痛感;便祕。
療法:清內熱、瀉肝火。
材料:龍膽草、生地黃各12克 ,車前子10克,梔子、黃芩、澤瀉、木通各9克, 柴胡6克,當歸、甘草5克 。
作法:材料洗淨;加水煎煮,濾渣飲用即可。
功效:清熱瀉肝火、涼血降壓、利濕解毒。
注意事項:此藥方屬苦寒之劑,久服易傷胃。脾胃虛弱、大便溏瀉者慎用。
證型 / 肝陽上亢
鎮肝熄風湯
出處: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病因:肝陽上亢是初期高血壓患者常見的證型。肝的運作如果出現問題,肝陽就無法順利疏泄就會出現肝火,表現出情緒亢奮、精神緊張的現象。上冒的肝火會造成頭痛頭暈、口乾口苦的現象。
症狀:頭暈目眩、頭脹頭痛、耳鳴;臉色紅、眼泛血絲;睡眠品質不佳,失眠或淺眠多夢;口乾舌燥;兩旁肋骨偶有抽痛感;小便呈現黃、紅、茶色;便祕。
療法:涼血瀉火、平肝息風。
材料:牛膝、 代赭石各30克, 龍骨、 牡蠣、 龜板、 白芍、 玄參、麥門冬各15克, 川楝子、 麥芽、 茵陳各6克, 甘草5克 。
作法:材料洗淨;加水煎煮,濾渣取汁飲用即可。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功效:涼血瀉火、平肝息風、滋陰潛陽、鎮靜安神、滋補肝腎、健胃消暑。
Q1 綠茶能改善肥胖引起的高血壓?
抗氧化、降血脂的超人氣飲品
肥胖是罹患高血壓的原因之一,要避免血壓增高,減重是有效的方法。除了控制熱量、養成每餐只吃8分飽的習慣,減少攝取膽固醇及飽合性脂肪酸含量多的食物,若能以無糖綠茶來取代含糖飲料,可有效改善肥胖引起的高血壓症狀。
綠茶中含有豐富的兒茶素、咖啡因,與維生素A、C、y-胺酪酸,能達到促進消化、消解脂肪、化濁去膩、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兒茶素同時也具有超強的抗氧化能力,能降低腸道管壁上膽固醇及中性脂肪的附著,還能直接抑制血管收縮素發揮作用,強化微細血管的循環能力。適量飲用綠茶,不僅能改善肥胖問題,也能達到降血壓的功能。
Q2 無糖豆漿能降血壓、保護心血管?
日飲1杯無糖豆漿,有效保護心血管
豆漿中含有大豆皂苷、異黃酮,以及人體所需要的8種胺基酸,喝1杯250c.c.無糖豆漿,跟吃下120克牛肉的蛋白質差不多,但豆漿的植物性蛋白質比肉類更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所含的脂肪成分為不含膽固醇的亞油酸、亞麻油酸,是有益人體營養的不飽和脂肪酸。
因此,多喝豆漿不僅可充分攝取優質植物蛋白質,還可減少因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而黏附在血管壁上的膽固醇,有助於保護心血管,降低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
在豆漿製作的過程中,不需要加入任何凝固劑,就能保留黃豆完整的營養與香甜。因此無糖豆漿是現代生活中,既能保護心血管又方便取得的植物性蛋白質優質來源。
Q3 山楂茶是減重降壓的最佳飲品?
去油、減脂、降壓功效一次滿足
山楂吃起來口感微酸,民間食療方劑中,常取晒乾後的山楂搭配菊花或決明,煮成山楂茶飲用,幫助腸胃代謝,促進脂肪的分解、化解食積、去油解膩,因此山楂茶有清洩腸胃、消食祛脂的減重效果。
山楂在中醫藥理中是一味帶有行氣、活血、化瘀功效的藥材,當中的維生素B、C及鈣、磷、鐵、胡蘿蔔素等,有增強心肌、撗張血管,以及調節血脂、降膽固醇的功效,可說是減重降壓的最佳飲品。
營養師推薦‧降血糖明星食材
高纖蔬菜類~芹菜
別名:香芹、白芹、旱芹、藥芹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C、鉀、鈉、磷、鎂、鐵、鈣
降血壓關鍵成分:芹菜素、鉀、類黃酮
食療保健功效:保護血管、降血壓、利尿消腫
○適用者:高血壓、高血脂患者、便祕者
〤不適用者:腎臟病患者、低血壓者
為什麼能有效降血壓?
醫師這麼說
芹菜中的芹菜素與類黃酮化合物,能舒緩緊張的中樞神經系統,調節血管擴張功能,進而穩定血壓。芹菜的莖葉中含有味道芳香的揮發油、佛手苷內酯營養素,能令人放鬆心情,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
營養師小叮嚀
芹菜富含膳食纖維與鉀,能排除體內多餘水分,減緩人體消化吸收的速度,避免造成血壓急速上升。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者,食用芹菜應留意攝取量,並諮詢醫師意見為宜。
中醫師問診
民間流行將西洋芹與水果一同榨汁,作為降血壓的健康保健飲料。先將芹菜去除老葉與粗梗,洗淨後切成小塊,與蘋果、小黃瓜打成汁,濾渣飲用,不習慣蔬菜生澀味者,可加些許果醋調味。
這樣吃芹菜才健康
芹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與可促進血液循環的揮發油,這些營養素在高溫下容易流失,因此生吃會比熟食的效果更好。料理時多以生食涼拌,或過水汆燙的方式烹調,能保留更完整的營養素。
食物營養搭配宜忌
✓芹菜+章魚→強化心臟和肝臟功能
芹菜含膳食纖維,章魚含牛磺酸,搭配食用可強化心臟、肝臟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
✓芹菜+橄欖油→護眼抗癌、預防感冒
芹菜含類胡蘿蔔素,橄欖油含維生素E、不飽和脂肪酸,搭配食用可保護眼睛、預防感冒和癌症。
〤芹菜+蛤蜊→破壞維生素B1的吸收
芹菜當中的維生素B1,會被生蛤蜊中的維生素B1分解酶破壞,因而降低營養價值。
〤芹菜+蜂蜜→腸胃較弱者易造成腹瀉
芹菜中含有豐富膳食纖維,可促進腸道蠕動與具有潤腸通便效果的蜂蜜同食,容易引起腹瀉。
彩蔬鮭魚丁
益智健腦+保護心血管
3人份
熱量378大卡 / 膳食纖維3.2克 / 鈉1013.3毫克
材料:
鮭魚丁100克,青椒丁、黃甜椒丁、西洋芹丁、小黃瓜丁各50克,蒜末適量,橄欖油2小匙
調味料:
低鈉鹽、糖各1小匙
作法:
1 熱油鍋,用小火將鮭魚丁煎至8分熟,撈出備用。
2 利用餘油爆香蒜末、薑末,放入其餘材料拌炒,續入鮭魚丁與調味料炒熟即可。
可口瓜果類~番茄
別名:西紅柿、柑仔蜜、洋柿子
主要營養成分:蛋白質、維生素A、B群、β-胡蘿蔔素、鉀
降血壓關鍵成分:茄紅素、鉀、維生素C、P
食療保健功效:降血壓、降血脂、抗氧化
○適用者:血脂、血壓偏高者
〤不適用者:腸胃虛弱者、風寒咳嗽者
為什麼能有效降血壓?
1 番茄中含有蘋果酸、檸檬酸等多種酸性有機化合物,也富含維生素C、P,這些物質可促成紅血球的形成,有助軟化血管,保持血管壁的彈性,讓血液流動順暢,減輕外周血管阻力,也能預防動脈粥樣硬化,達到降血壓的作用。
2 番茄中含有獨特的植物色素-茄紅素,它是很強的抗氧化物,能保護心血管細胞,預防心肌梗塞、動脈硬化,進而降低血壓。同時番茄也是典型的高鉀、低鈉水果,適量食用有益排出體內多餘水分及有害物質,以制衡血鈉,降低血壓。
黃瓜番茄炒蛋
降低血糖+美容養顏
2人份
熱量251.3大卡 / 膳食纖維2克 / 鈉1041.9毫克
材料:
大黃瓜150克,番茄100克,蛋液75克,橄欖油2小匙
調味料:
低鈉鹽1/4小匙,水3大匙,太白粉、低鹽醬油各1小匙
作法:
1 番茄洗淨,切塊;蛋液加調味料拌勻。
2 熱油鍋,加入番茄、大黃瓜略炒。
3 最後加蛋液略炒,燜至8分熟即可。
高血壓該怎麼吃?
不良的飲食習慣,是高血壓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醫學研究指出,肥胖、重口味、嗜酒,是造成血壓升高的危險因素。只要掌握3大飲食祕訣,就能遠離高血壓,找回健康!
祕訣1 適量攝取優質蛋白質
建議按照體重每公斤補給1克的比例攝取,「植物性蛋白」和「動物性蛋白」最好各占一半。植物性蛋白方面可選用大豆蛋白,如大豆、豆腐、豆漿等;動物性蛋白方面則選魚肉、雞肉、牛肉、豬瘦肉、雞蛋白、低脂牛奶等食材。適量補充優質蛋白,可防治高血壓、降低壞膽固醇。
祕訣2 採行低鈉飲食
鹽一般指的是含鈉的食鹽,鈉是是影響血壓的主要元素。如果吃太多鹽,會攝入過多的鈉,導致鈉離子和水在體內滯留,使細胞間液含量和血液體積增加,使血壓升高。
拒絕加工食品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取量不應超過6克。一般人每天理想的鹽攝取量是3~5克(1小匙)。雖然新鮮和未經醃漬的食物如飯、蔬菜、水果、肉類、牛奶等也含鈉,但加工食物如罐頭、麵筋、醬菜等的鈉含量,甚至比新鮮食物高出10倍以上!
高鈉食物並不僅限於鹹味食品,即使是偏甜食品如市售番茄汁、甜辣醬等,也含有不少鹽分。建議高血壓患者盡量選擇新鮮食物,減少進食含鹽量高的加工食品,以減低鈉的攝取量。
少用醬油調味
對於高血壓患者,或者高血壓潛在族群的中、老年人來說,除了平日減少鹽分攝取外,也應嚴格控制醬油使用量(每10c.c.醬油中約含鹽1克)。建議烹調時可使用蔥、薑、蒜等香料來增加食物風味。
祕訣3 正確攝取脂肪
如果膽固醇攝取過多,容易積聚在血管壁上,引發動脈粥狀硬化,使血管變得狹窄,導致血壓上升。食物中的脂類物質主要是膽固醇和中性脂肪,中性脂肪則由甘油及脂肪酸所合成,正確攝取脂肪酸,可保護血管與心臟,改善血壓。
飽和脂肪酸:大部分來自動物類食物,如豬油、牛油、肥肉等。食物中的飽和脂肪酸,比膽固醇更容易促使血中膽固醇增加。建議每日攝取量應控制在10~20克以內。
不飽和脂肪酸:多來自魚類及植物油,能幫助降低壞膽固醇,提高好膽固醇。植物油富含亞麻油酸和維生素E,前者能降血脂、預防動脈硬化;後者能抑制血小板不正常聚集、預防血栓。建議每餐用油量以10c.c.(2小匙)為宜。
降血壓藥膳食療方
對症降壓中藥材~酸棗仁
別名:棗仁、棗核、山棗、東棗
性味:味甘、酸,性平
成分:三萜皂苷類、酸棗仁皂苷、黃酮類化合物、脂肪酸、生物鹼
主治:可穩定中樞神經系統;降血壓、降血脂;抑制動脈硬化及血虛所引起的失眠、心悸等症狀;改善煩躁易怒、頭暈健忘的情況。
功效:鎮靜助眠、養心安神、補肝利膽、斂汗降壓、益智健腦、提升免疫力。
用法:生食或炒過後煎煮皆可。煮之前應先搗碎,裝入砂布袋中煎成湯劑,用量約3~10克。
選購:以外皮具光澤、呈亮紫色,顆粒大、飽滿,沒有碎殼與油耗味者為佳。
保存:應放置在陰涼乾燥處密封保存,並防霉、防蛀、防鼠食。
注意事項:炒棗仁不宜多炒久存,容易泛油變質。常腹瀉者慎服。體虛滑精者不宜。
酸棗仁粥
降壓消脂+改善失眠
1人份
熱量264.8大卡 / 膳食纖維0.2克 / 鈉3毫克
材料:
酸棗仁50克,白米75克
作法:
1 材料洗淨;酸棗仁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煎煮20分鐘,濾渣取汁。
2 湯鍋加入白米與藥汁,用大火煮20分鐘後,轉小火煮至米成稠粥即可。
為什麼酸棗仁粥能降血壓?
酸棗仁入心、肝經,能養心陰,益心、肝之血而有安神、助眠之效,可幫助因睡眠欠佳導致血壓偏高者有效控制血壓。
中醫師養生帖
一日食3蕉,降壓防中風
心血管疾病是三高患者常見的併發症,發病時總讓人措手不及,嚴重時可引發中風、癱瘓,甚至死亡!香蕉中豐富的鉀,是降血壓不可或缺的重要營養素。研究顯示,三餐各吃1根香蕉可有效降低腦部血管阻塞風險達20%以上!
1根香蕉約含500毫克的鉀,能排除體內多餘的鈉,幫助體內鈉鉀平衡。當人因壓力感到緊張時,會使體內鉀離子濃度降低,此時吃1根香蕉,能使心跳恢復正常、增加腦部含氧量,對於降低心因性的高血壓具有一定的功效。且香蕉含有豐富的色胺酸,可穩定神經系統,改善情緒或壓力所引起的頭痛症狀。
吃瓜降血壓,藥物不用抓
中醫自古即有「藥食同源」的觀念,瓜類不僅清爽美味,還有多項食療功能,非常適合高血壓患者食用。
1 西瓜:西瓜含水量高達95%,既能清熱消暑,又解渴利尿。且當中的有機酸、胺基酸和無機鹽類物質高於一般瓜類,是補充水分和營養的佳品,能降低血壓、治療腎炎。
2 苦瓜:苦瓜具有極高藥用價值,不僅能降壓排毒,且當中特有的苦瓜素,還能減少人體對於脂肪和糖分的吸收,對於預防肥胖、糖尿病有顯著的成效。
3 冬瓜:冬瓜含有多種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丙醇二酸能抑制醣類轉化為脂肪,防止脂肪囤積。中醫認為,苦瓜能祛濕利尿,排除體內多餘水分,避免血壓上升。
4 黃瓜:黃瓜含有豐富維生素C,能抗氧化、防衰老;鈉能維持體內電解質平衡,幫助降壓、消水腫;膳食纖維能促進排便順暢,有益體重控制和預防心血管疾病。
5 絲瓜:絲瓜中的葉酸能幫助蛋白質合成,改善人體滲透壓,預防水腫、高血壓。豐富膳食纖維能增加飽足感,幫助控制體重,非常適合需要減重的高血壓患者食用。
民間食療養生智慧
黑豆醋
降膽固醇+促進血液循環
材料:
黑豆100克,米醋600c.c.
作法:
黑豆洗淨,晾乾,與醋混合後放入容器中密封,浸泡45天即可。日飲3次,每次20c.c.,食豆5顆。
醋漬花生
幫助消化+通便降壓
材料:
帶皮生花生180克,米醋100c.c.
作法:
1 花生洗淨,晾乾。
2 米醋倒入空罐中,放入花生浸泡7天即可。早晚各吃10顆,血壓下降後可隔數日服用1次。
高血壓歷代名方
證型 / 肝火上炎
龍膽瀉肝湯
出處:清‧汪昂‧《醫方集解》
病因:肝是人體儲存與調節血液的重要器官。肝氣運行不順,就無法正常疏洩。肝火上升,血壓就會飆高。肝火過旺,情緒亢奮、精神緊張等狀況也會相繼出現,長期如此,會引發口乾、頭痛症狀。
症狀:精神緊張,急躁易怒;頭痛暈眩、耳鳴;口乾口苦、舌邊赤紅、舌苔黃;臉色紅,胸旁肋骨偶有疼痛感;便祕。
療法:清內熱、瀉肝火。
材料:龍膽草、生地黃各12克 ,車前子10克,梔子、黃芩、澤瀉、木通各9克, 柴胡6克,當歸、甘草5克 。
作法:材料洗淨;加水煎煮,濾渣飲用即可。
功效:清熱瀉肝火、涼血降壓、利濕解毒。
注意事項:此藥方屬苦寒之劑,久服易傷胃。脾胃虛弱、大便溏瀉者慎用。
證型 / 肝陽上亢
鎮肝熄風湯
出處:清‧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病因:肝陽上亢是初期高血壓患者常見的證型。肝的運作如果出現問題,肝陽就無法順利疏泄就會出現肝火,表現出情緒亢奮、精神緊張的現象。上冒的肝火會造成頭痛頭暈、口乾口苦的現象。
症狀:頭暈目眩、頭脹頭痛、耳鳴;臉色紅、眼泛血絲;睡眠品質不佳,失眠或淺眠多夢;口乾舌燥;兩旁肋骨偶有抽痛感;小便呈現黃、紅、茶色;便祕。
療法:涼血瀉火、平肝息風。
材料:牛膝、 代赭石各30克, 龍骨、 牡蠣、 龜板、 白芍、 玄參、麥門冬各15克, 川楝子、 麥芽、 茵陳各6克, 甘草5克 。
作法:材料洗淨;加水煎煮,濾渣取汁飲用即可。水煎2次作2次服,1日服2劑。
功效:涼血瀉火、平肝息風、滋陰潛陽、鎮靜安神、滋補肝腎、健胃消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