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試閱1】胰島素阻抗是全球最常見的健康失調
我們生病了。這是遍及全世界的現象,我們掙扎對抗著過去很少見的疾病--而且比較常打敗仗。每一年,世界各地大約有1000萬人死於癌症,將近2000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全球另外還有5000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而且差不多有5億人患有糖尿病。
在這類疾病變得日益常見的同時,其他不那麼致命的疾病也在增加。全球大約有40%的成年人被認為體重過重或肥胖。不僅如此,近半數過45歲以上的男性,其睪固酮濃度低於最佳濃度;而將近10%的女性承受著經期不規則或不孕之苦。雖然看起來似乎毫無關聯,但這所有以及更多的疾患確實有一項共通之處--胰島素阻抗在不同程度上導致問題發生、使其惡化。
你可能也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而且非常有可能--最近一項的研究顯示,全美高達85%的成年人可能患有胰島素阻抗,還要再加上墨西哥、中國和印度的半數成年人,以及歐洲與加拿大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這個問題至少在太平洋群島、北非和中東都普遍存在。
事實上,胰島素阻抗是全球最常見的健康失調,每年受其影響的成人和兒童人數超過其他疾病。然而,大多數人對「胰島素阻抗」一詞並不熟悉,或者即使聽過也不瞭解。這並不使人意外--我是一名生化科學家和教授,目前正專注於胰島素阻抗的研究。但在此之前,我也對這種病症渾然無知。
我如何成為「胰島素阻抗」的專家?
如果你正提出疑問:要是胰島素阻抗如此常見,那為什麼沒有聽說更多關於這個問題的訊息?
你其實不是唯一感到困惑的人,就連我自己,本來也不熟悉胰島素阻抗,直到我的專業學術興趣將我拉往那個方向。
和現在一樣,肥胖症在西元2000年初也受到相當多的關注。在讀過一篇討論「脂肪組織如何分泌荷爾蒙至血液當中,並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學術文章之後,我便深受這個議題所吸引;我想要知道更多!
我原本的研究重心放在「肌肉如何適應運動」,但該篇文章讓我對身體如何適應肥胖症非常感興趣;人體真的非常令人感到驚嘆,即使處於肥胖症這類不健康的狀態之下,仍然會堅定地持續運作(不幸的是,並非所有的適應都是有益的)。我閱讀的文章愈多,就發現有愈多證據顯示:隨著身體脂肪的增加,身體也變得對胰島素有抵抗性,或是對荷爾蒙的反應愈發不敏感。
在我的研究開始觸及胰島素阻抗「源頭」的表面時,對於胰島素阻抗如何轉而導致其他疾病,我仍然一無所知。直到我成為一名大學教授後才終於覺醒,意識到其中的關聯。
我的第一個教學任務,是為大學生講授一門叫做「病理生理學」的課程--也就是我們的身體系統在生病或受傷時會如何運行。做為一名科學家,我一直在研究「是什麼導致胰島素阻抗」,然而在當時,胰島素除了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與心臟疾病間有牽強附會的關係之外,我並不真的認為胰島素阻抗與慢性疾病有關。
從一開始為課程整合講課內容時,我就盡可能地將重點放在胰島素阻抗,以發揮我的優勢。同樣也在那個時期,我的眼界大開。我記得特別清楚的事情是:那時我正在準備講授關於心血管疾病--全球首要死因--的課程內容,我找到無數強調胰島素阻抗能以許多不同途徑直接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動脈血栓和更多疾病的科學文獻,並因而大感震驚--這其中的關聯匪淺!
於是,我開始嘗試找出胰島素阻抗存在於其他疾病的證據,而我發現到,胰島素阻抗出現在幾乎每一種慢性疾病中--胰島素阻抗會導致糖尿病以外的疾病!我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個事實,而這樣的我竟然被公認為是胰島素阻抗方面的專家!
我很疑惑,為什麼胰島素阻抗在討論健康議題的時候並沒有更經常地被提起,但隨著時間過去,我也瞭解到,人們要體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得梳理成千上百份科學期刊和文獻、理解其中的術語,而且還要能將當中的線索聯繫起來;更困難的是,他們還要有本事把研究的發現轉化成生活實踐--難怪認知到胰島素阻抗嚴重威脅性的人會如此稀少!
近來,隨著這個問題及其影響的範圍變得前所未有的明顯,我開始受邀討論我的研究。從那時起,我得以藉由公開的受邀演講、網路廣播訪談和YouTube的討論,向全世界分享這個訊息,只是,再多演講也無法給我足夠的時間說明關於這個課題的各種面向,因此,本書便有了用武之地。
我的主要目標是揭密胰島素阻抗的科學,好讓任何人都能理解胰島素阻抗是什麼,還有為什麼它是危險的。我想為你們裝備如何預防、甚至逆轉胰島素阻抗的知識,這些知識全都奠基於完善且已發表的科學證據上。此外,我還想傳授給你預防疾病的方式--只需簡單改變你的生活方式,而不需要開立處方。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胰島素阻抗?
許多醫事專業人員並不知道胰島素阻抗有多麼普遍,也不知道它會導致的許多問題,還有最重要的--不知道如何辨識它。因此,即使醫師從未向你提起胰島素阻抗,也不見得沒有相關的問題。而若要對你的風險程度有些概念,請回答這些問題:
*你的腹部是否有多餘脂肪?
*你是否有高血壓?
*你是否有心臟疾病的家族病史?
*你的血液三酸甘油酯是否很高?
*你是否很容易水腫?
*你的皮膚是否有深色斑塊,或是在頸部、腋窩或其他部位有小突起(皮膚贅瘤)?
*你的家族成員是否有人罹患胰島素阻抗或第二型糖尿病?
*你是否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生在女性)或勃起功能障礙(發生在男性)?
上述所有問題都顯示與胰島素阻抗間具有某些關聯。如果你對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是」,你就有可能患有胰島素阻抗;如果你對任二個(或更多)問題的答案是「是」,我可以確定你患有胰島素阻抗。不論你是前者還是後者,閱讀本書都會對你有所幫助。
【精彩試閱2】從胰島素重新理解阿茲海默症
就和每一個體內的細胞一樣,腦細胞也具有胰島素受體--它們會感知胰島素並對其做出反應,這有助於它們發揮功能。有一項傑出研究,是以大鼠為實驗模型探討第一型糖尿病,研究中的部分大鼠無法製造胰島素。與控制組中胰島素製造量屬於標準的大鼠相比,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大鼠學會走迷宮的能力比較差,然而,當牠們接受胰島素後,其學習和記憶力便有所改善。
這清楚地顯示出胰島素在正常大腦功能中的重要性。但當你體內的胰島素過多,或是大腦對胰島素失去反應時(也就是大腦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時候),就會產生問題。在談到胰島素阻抗時,我們通常傾向認為只有肌肉或肝臟等少數組織才會出現胰島素阻抗,然而,如今研究人員已經愈來愈認識到:大腦會和其他組織也會同時出現胰島素阻抗。
我們的大腦結構需要健全的胰島素敏感性,長期的胰島素阻抗會讓大腦的生理構造出現變化。一項近期研究發現,在患有胰島素阻抗的情況下,每經過十年,大腦看起來會比對胰島素敏感的同齡者大腦老2歲,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後果,就是正常的大腦功能會受到損害。此外,對胰島素比較沒有反應也會損害我們的短期學習能力,還可能會使我們的長期記憶受到損傷。
第三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指的是一個人的記憶和心智功能喪失,危害到日常生活。會導致失智症的疾病很多,阿茲海默症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儘管這種疾病非常普遍,我們對如何診斷和治療阿茲海默症依然知之甚少,更遑論如何預防。事實上,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甚至模糊到只能藉由驗屍對大腦進行切片,才能肯定地做出診斷,但我們愈來愈清楚的是,胰島素阻抗在這種疾病中的明顯作用,其中的關聯性甚至緊密到讓阿茲海默症衍生出一個新的稱謂--第三型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醫師和科學家知道「阿茲海默症--胰島素阻抗」的關係已經有數十年之久。雖然研究者對這些早期觀察資料的解讀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相對來說較為「久坐不動」:換句話說,生物醫學專家們認為,阿茲海默症患者會發生胰島素阻抗的問題,是因為他們無法外出運動。然而,更多的調查顯示,病程處於阿茲海默症早期的患者與健康的非阿茲海默症患者身體活動程度其實近似,但胰島素阻抗的程度還是比較高,而且隨著證據的逐漸累積,這種關聯性已經變得愈發難以忽視。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複雜的病症,毋庸置疑牽涉到我們還不清楚的機制,但無論如何,在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初期,普遍的共識是這種疾病的兩個主要特徵是大腦內①斑塊的累積和②纏結物。
胰島素導致「澱粉樣蛋白斑塊」累積
這個理論認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會有由β澱粉樣蛋白構成的斑塊堆積。澱粉樣蛋白本是身體會正常生成的蛋白質碎片,但當它們結合成被稱為斑塊的團塊時,就可能會干擾正常的大腦功能,包括記憶、情緒、運動功能和學習等。
由於這些澱粉樣蛋白斑塊具有不可忽視的危害性,我們的大腦因此內建有一些程序,以防止這些斑塊形成,當中最重要的預防機制,就是「載脂蛋白E」,這是一種能在體內發揮許多功能的脂蛋白。
當載脂蛋白E正常發揮功能時,會將必需的膽固醇攜帶到我們的大腦神經元,同時進一步分解澱粉樣蛋白斑塊。不過,載脂蛋白E有三種基因型,而全體人口中大約有15%的人擁有「載脂蛋白E4」,在正常表現的濃度下,這個基因型無法執行上述分解斑塊的職責──攜帶載脂蛋白E4基因的人到70歲左右時,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大約是一般人的10~30倍。
基於這個原因,在研究探討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時,攜帶載脂蛋白E4基因通常是最重要的變量。芬蘭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許多地區,針對廣大人口進行一項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調查,不出所料,具有載脂蛋白E4基因型態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最顯著的變量,接下來的另一個重要變量是:空腹胰島素值,而且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空腹胰島素值甚至比年齡、高血壓、中風史或吸菸更具意義--事實上,對阿茲海默症來說,胰島素阻抗在這項研究中的每一個指標,都具備統計上的意義,包括各種血糖和胰島素的量測值。
胰島素可能會直接導致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累積。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為「健康的老人」注射胰島素,並且發現:這種人為的、急遽的高胰島素狀態會使受試者腦脊髓液中的澱粉樣蛋白增加,要注意的是:這種現象在「上了年紀的患者」身上會更為顯著。
然而,光是生成澱粉樣蛋白不見得會影響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澱粉樣蛋白生成的地點很重要。在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情況下,澱粉樣蛋白斑塊會在腦部神經之間的空隙堆積,而不是神經本身。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胰島素會增加腦神經釋放澱粉樣蛋白的量,進而增加澱粉樣蛋白在腦細胞外和細胞之間的積聚。
胰島素阻抗使Tau蛋白過度活化
神經纖維纏結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另一項特徵。Tau蛋白是一種能維持神經結構正常的蛋白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情況下,Tau蛋白會變得過度活化,就像是不受控制的小孩,在某種程度上變得瘋狂。這意思是說,Tau蛋白不會如常發揮作用--它不再能維持神經的結構,反而會讓神經纏繞扭曲,造成神經纖維纏結。
即使這個情況也和胰島素相關。腦內正常的胰島素訊號會抑制Tau蛋白的活性,但當這個訊號受到破壞(就像在罹患胰島素阻抗的情況時),Tau蛋白會被過度活化,進而可能導致神經纖維纏結。
沒有出現班塊和纏結的阿茲海默症
就這些支持澱粉樣蛋白斑塊和神經纖維纏結作用的證據而言,我們很難相信可能有其他理論可以解釋阿茲海默症的起源,但一項近期的研究卻「並未」顯示在失智跡象的老年人大腦內發現斑塊和纏結,顯然事情另有蹊蹺。我們認為,另一種理論是存在的,這個理論的重點放在大腦代謝運作的改變--沒錯,胰島素依舊佔有一席之地。
大腦有驚人的能量需求。休眠的時候,大腦是我們體內新陳代謝最活躍的組織(是肌肉的好幾倍),因此對任何能量匱乏都非常敏感。大腦是一臺燃料不足時會劈啪作響的高效能發動機,一個處於「進食狀態」(剛吃過正餐)的人,他的大腦百分之百地從葡萄糖取得它所需的能量;相對來說,當一個人處「禁食狀態」下,大腦從葡萄糖取得的能量就變得不到一半,其餘能量來源,則來自一種叫做「酮體」的物質。
在典型的西方飲食中,我們吃東西的頻率(每隔幾個小時)和我們所選擇的食物種類(通常經過高度加工)會創造出一種持續的進食狀態,而這種全然依賴葡萄糖的情況會造成一個可怕的問題。
大腦沒辦法獲得足夠葡萄糖,是阿茲海默症的基本特徵。胰島素能促進葡萄糖移動進入大腦內--就和它在肌肉中的功能一樣。但隨著大腦對胰島素的抗性愈來愈強,它會變得愈來愈無法獲得足夠的葡萄糖滿足自己的能量需求,因此,大腦就會像空轉的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
這種現象稱為「葡萄糖代謝減退」,當一個人的葡萄糖代謝減退程度愈嚴重,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發病速度就會愈快。衰退的過程通常是這樣:較差的腦部胰島素敏感性→較差的葡萄糖攝取→較不足的腦部能量→受損的腦部功能。
【精彩試閱3】胰島素阻抗與男性不孕
相對於女性生育力的複雜性,男性的生殖健康是件相對明確直觀的事。男性生殖力的主要問題,就是精子數量低和精子品質差;而發生頻率低很多的次要問題,則通常包括結構上的情況或基因缺陷。
在此部分中,我們將專注在兩個可能會與胰島素阻抗一起發生的大問題上:精子的生成和勃起功能障礙。在進行討論之前,先來看看這些問題與睪固酮之間的關聯性。
很多人都傾向於認為低睪固酮是導致體重增加的原因,這確實可能會發生,但低睪固酮診斷的顯著增加,其實有其他問題,在我們做出「男性在一個世代之內演化成自發性形成低睪固酮,變得肥胖且不孕」的結論之前,逆向探討這個過程值得一試,在這裡,思考的重點是:新陳代謝狀況不佳,實際上是導致睪固酮生成量減少的先決條件。
體脂肪較高的男性往往睪固酮較少,而睪固酮濃度會隨著男性體重的減輕而增加。當然,胰島素與這些變化高度相關,但很難將胰島素的直接影響從「只是有太多脂肪組織」這個潛在獨立的影響區分出來。然而,數項研究的結果已確認,胰島素會直接抑制睪固酮的生成,而與體脂肪無關;胰島素愈多,會導致睪固酮濃度愈低。
影響精子生成
儘管可能不像排卵那麼複雜,然而,精子的生成還是需要數種荷爾蒙的參與,包括一部分來自大腦的荷爾蒙和睪固酮,甚至還有來自睪丸的雌激素。
擾亂這些荷爾蒙的正常生成,可能會導致無法產生足夠或健康的精子。如果睪固酮的濃度低於正常,精子便無法生成。
勃起功能障礙
患有胰島素阻抗的男性,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會升高。而當胰島素阻抗變嚴重時,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也會變得更糟。確實,這其中的關聯性如此緊密,使得勃起功能障礙可被視為發生胰島素阻抗最早出現的跡象之一,再加上最近有一篇科學研究論文表示:「胰島素阻抗可能是那些沒有明確原因的勃起功能障礙年輕患者的潛在發病因子。」換句話說,如果一名看起來健康的年輕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胰島素阻抗非常有可能就是原因,但要瞭解其中的關聯性,我們需要回顧胰島素施加在血管上的強大影響力。
勃起功能障礙的根源,通常是來自於血管調節的問題--血管必須極大程度地擴張,才能產生並維持勃起,而這個過程需要一氧化氮的生成和作用。但當內皮細胞(血管內壁的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時,它們生成的一氧化氮較少,這使得血管喪失強烈的擴張訊號。
我們生病了。這是遍及全世界的現象,我們掙扎對抗著過去很少見的疾病--而且比較常打敗仗。每一年,世界各地大約有1000萬人死於癌症,將近2000萬人死於心臟疾病。全球另外還有5000萬人患有阿茲海默症,而且差不多有5億人患有糖尿病。
在這類疾病變得日益常見的同時,其他不那麼致命的疾病也在增加。全球大約有40%的成年人被認為體重過重或肥胖。不僅如此,近半數過45歲以上的男性,其睪固酮濃度低於最佳濃度;而將近10%的女性承受著經期不規則或不孕之苦。雖然看起來似乎毫無關聯,但這所有以及更多的疾患確實有一項共通之處--胰島素阻抗在不同程度上導致問題發生、使其惡化。
你可能也有胰島素阻抗的問題!而且非常有可能--最近一項的研究顯示,全美高達85%的成年人可能患有胰島素阻抗,還要再加上墨西哥、中國和印度的半數成年人,以及歐洲與加拿大超過三分之一的成年人。這個問題至少在太平洋群島、北非和中東都普遍存在。
事實上,胰島素阻抗是全球最常見的健康失調,每年受其影響的成人和兒童人數超過其他疾病。然而,大多數人對「胰島素阻抗」一詞並不熟悉,或者即使聽過也不瞭解。這並不使人意外--我是一名生化科學家和教授,目前正專注於胰島素阻抗的研究。但在此之前,我也對這種病症渾然無知。
我如何成為「胰島素阻抗」的專家?
如果你正提出疑問:要是胰島素阻抗如此常見,那為什麼沒有聽說更多關於這個問題的訊息?
你其實不是唯一感到困惑的人,就連我自己,本來也不熟悉胰島素阻抗,直到我的專業學術興趣將我拉往那個方向。
和現在一樣,肥胖症在西元2000年初也受到相當多的關注。在讀過一篇討論「脂肪組織如何分泌荷爾蒙至血液當中,並影響身體其他部位」的學術文章之後,我便深受這個議題所吸引;我想要知道更多!
我原本的研究重心放在「肌肉如何適應運動」,但該篇文章讓我對身體如何適應肥胖症非常感興趣;人體真的非常令人感到驚嘆,即使處於肥胖症這類不健康的狀態之下,仍然會堅定地持續運作(不幸的是,並非所有的適應都是有益的)。我閱讀的文章愈多,就發現有愈多證據顯示:隨著身體脂肪的增加,身體也變得對胰島素有抵抗性,或是對荷爾蒙的反應愈發不敏感。
在我的研究開始觸及胰島素阻抗「源頭」的表面時,對於胰島素阻抗如何轉而導致其他疾病,我仍然一無所知。直到我成為一名大學教授後才終於覺醒,意識到其中的關聯。
我的第一個教學任務,是為大學生講授一門叫做「病理生理學」的課程--也就是我們的身體系統在生病或受傷時會如何運行。做為一名科學家,我一直在研究「是什麼導致胰島素阻抗」,然而在當時,胰島素除了是第二型糖尿病的前兆、與心臟疾病間有牽強附會的關係之外,我並不真的認為胰島素阻抗與慢性疾病有關。
從一開始為課程整合講課內容時,我就盡可能地將重點放在胰島素阻抗,以發揮我的優勢。同樣也在那個時期,我的眼界大開。我記得特別清楚的事情是:那時我正在準備講授關於心血管疾病--全球首要死因--的課程內容,我找到無數強調胰島素阻抗能以許多不同途徑直接導致高血壓、高膽固醇、動脈血栓和更多疾病的科學文獻,並因而大感震驚--這其中的關聯匪淺!
於是,我開始嘗試找出胰島素阻抗存在於其他疾病的證據,而我發現到,胰島素阻抗出現在幾乎每一種慢性疾病中--胰島素阻抗會導致糖尿病以外的疾病!我從來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個事實,而這樣的我竟然被公認為是胰島素阻抗方面的專家!
我很疑惑,為什麼胰島素阻抗在討論健康議題的時候並沒有更經常地被提起,但隨著時間過去,我也瞭解到,人們要體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就得梳理成千上百份科學期刊和文獻、理解其中的術語,而且還要能將當中的線索聯繫起來;更困難的是,他們還要有本事把研究的發現轉化成生活實踐--難怪認知到胰島素阻抗嚴重威脅性的人會如此稀少!
近來,隨著這個問題及其影響的範圍變得前所未有的明顯,我開始受邀討論我的研究。從那時起,我得以藉由公開的受邀演講、網路廣播訪談和YouTube的討論,向全世界分享這個訊息,只是,再多演講也無法給我足夠的時間說明關於這個課題的各種面向,因此,本書便有了用武之地。
我的主要目標是揭密胰島素阻抗的科學,好讓任何人都能理解胰島素阻抗是什麼,還有為什麼它是危險的。我想為你們裝備如何預防、甚至逆轉胰島素阻抗的知識,這些知識全都奠基於完善且已發表的科學證據上。此外,我還想傳授給你預防疾病的方式--只需簡單改變你的生活方式,而不需要開立處方。
如何知道自己是否罹患胰島素阻抗?
許多醫事專業人員並不知道胰島素阻抗有多麼普遍,也不知道它會導致的許多問題,還有最重要的--不知道如何辨識它。因此,即使醫師從未向你提起胰島素阻抗,也不見得沒有相關的問題。而若要對你的風險程度有些概念,請回答這些問題:
*你的腹部是否有多餘脂肪?
*你是否有高血壓?
*你是否有心臟疾病的家族病史?
*你的血液三酸甘油酯是否很高?
*你是否很容易水腫?
*你的皮膚是否有深色斑塊,或是在頸部、腋窩或其他部位有小突起(皮膚贅瘤)?
*你的家族成員是否有人罹患胰島素阻抗或第二型糖尿病?
*你是否患有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發生在女性)或勃起功能障礙(發生在男性)?
上述所有問題都顯示與胰島素阻抗間具有某些關聯。如果你對其中一個問題的答案是「是」,你就有可能患有胰島素阻抗;如果你對任二個(或更多)問題的答案是「是」,我可以確定你患有胰島素阻抗。不論你是前者還是後者,閱讀本書都會對你有所幫助。
【精彩試閱2】從胰島素重新理解阿茲海默症
就和每一個體內的細胞一樣,腦細胞也具有胰島素受體--它們會感知胰島素並對其做出反應,這有助於它們發揮功能。有一項傑出研究,是以大鼠為實驗模型探討第一型糖尿病,研究中的部分大鼠無法製造胰島素。與控制組中胰島素製造量屬於標準的大鼠相比,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大鼠學會走迷宮的能力比較差,然而,當牠們接受胰島素後,其學習和記憶力便有所改善。
這清楚地顯示出胰島素在正常大腦功能中的重要性。但當你體內的胰島素過多,或是大腦對胰島素失去反應時(也就是大腦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時候),就會產生問題。在談到胰島素阻抗時,我們通常傾向認為只有肌肉或肝臟等少數組織才會出現胰島素阻抗,然而,如今研究人員已經愈來愈認識到:大腦會和其他組織也會同時出現胰島素阻抗。
我們的大腦結構需要健全的胰島素敏感性,長期的胰島素阻抗會讓大腦的生理構造出現變化。一項近期研究發現,在患有胰島素阻抗的情況下,每經過十年,大腦看起來會比對胰島素敏感的同齡者大腦老2歲,其中一個顯而易見的後果,就是正常的大腦功能會受到損害。此外,對胰島素比較沒有反應也會損害我們的短期學習能力,還可能會使我們的長期記憶受到損傷。
第三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
「失智症」指的是一個人的記憶和心智功能喪失,危害到日常生活。會導致失智症的疾病很多,阿茲海默症是其中最常見的一種。儘管這種疾病非常普遍,我們對如何診斷和治療阿茲海默症依然知之甚少,更遑論如何預防。事實上,我們對阿茲海默症的理解,甚至模糊到只能藉由驗屍對大腦進行切片,才能肯定地做出診斷,但我們愈來愈清楚的是,胰島素阻抗在這種疾病中的明顯作用,其中的關聯性甚至緊密到讓阿茲海默症衍生出一個新的稱謂--第三型糖尿病。
值得注意的是,醫師和科學家知道「阿茲海默症--胰島素阻抗」的關係已經有數十年之久。雖然研究者對這些早期觀察資料的解讀是,阿茲海默症患者的生活方式相對來說較為「久坐不動」:換句話說,生物醫學專家們認為,阿茲海默症患者會發生胰島素阻抗的問題,是因為他們無法外出運動。然而,更多的調查顯示,病程處於阿茲海默症早期的患者與健康的非阿茲海默症患者身體活動程度其實近似,但胰島素阻抗的程度還是比較高,而且隨著證據的逐漸累積,這種關聯性已經變得愈發難以忽視。
阿茲海默症是一種複雜的病症,毋庸置疑牽涉到我們還不清楚的機制,但無論如何,在阿茲海默症的研究初期,普遍的共識是這種疾病的兩個主要特徵是大腦內①斑塊的累積和②纏結物。
胰島素導致「澱粉樣蛋白斑塊」累積
這個理論認為,阿茲海默症患者的大腦中,會有由β澱粉樣蛋白構成的斑塊堆積。澱粉樣蛋白本是身體會正常生成的蛋白質碎片,但當它們結合成被稱為斑塊的團塊時,就可能會干擾正常的大腦功能,包括記憶、情緒、運動功能和學習等。
由於這些澱粉樣蛋白斑塊具有不可忽視的危害性,我們的大腦因此內建有一些程序,以防止這些斑塊形成,當中最重要的預防機制,就是「載脂蛋白E」,這是一種能在體內發揮許多功能的脂蛋白。
當載脂蛋白E正常發揮功能時,會將必需的膽固醇攜帶到我們的大腦神經元,同時進一步分解澱粉樣蛋白斑塊。不過,載脂蛋白E有三種基因型,而全體人口中大約有15%的人擁有「載脂蛋白E4」,在正常表現的濃度下,這個基因型無法執行上述分解斑塊的職責──攜帶載脂蛋白E4基因的人到70歲左右時,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大約是一般人的10~30倍。
基於這個原因,在研究探討罹患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時,攜帶載脂蛋白E4基因通常是最重要的變量。芬蘭的一個研究團隊在許多地區,針對廣大人口進行一項阿茲海默症風險因子調查,不出所料,具有載脂蛋白E4基因型態是阿茲海默症患者最顯著的變量,接下來的另一個重要變量是:空腹胰島素值,而且從統計學的角度來說,空腹胰島素值甚至比年齡、高血壓、中風史或吸菸更具意義--事實上,對阿茲海默症來說,胰島素阻抗在這項研究中的每一個指標,都具備統計上的意義,包括各種血糖和胰島素的量測值。
胰島素可能會直接導致澱粉樣蛋白斑塊的累積。在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為「健康的老人」注射胰島素,並且發現:這種人為的、急遽的高胰島素狀態會使受試者腦脊髓液中的澱粉樣蛋白增加,要注意的是:這種現象在「上了年紀的患者」身上會更為顯著。
然而,光是生成澱粉樣蛋白不見得會影響阿茲海默症的風險--澱粉樣蛋白生成的地點很重要。在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情況下,澱粉樣蛋白斑塊會在腦部神經之間的空隙堆積,而不是神經本身。無論如何,我們可以確定的是,胰島素會增加腦神經釋放澱粉樣蛋白的量,進而增加澱粉樣蛋白在腦細胞外和細胞之間的積聚。
胰島素阻抗使Tau蛋白過度活化
神經纖維纏結被認為是阿茲海默症的另一項特徵。Tau蛋白是一種能維持神經結構正常的蛋白質,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情況下,Tau蛋白會變得過度活化,就像是不受控制的小孩,在某種程度上變得瘋狂。這意思是說,Tau蛋白不會如常發揮作用--它不再能維持神經的結構,反而會讓神經纏繞扭曲,造成神經纖維纏結。
即使這個情況也和胰島素相關。腦內正常的胰島素訊號會抑制Tau蛋白的活性,但當這個訊號受到破壞(就像在罹患胰島素阻抗的情況時),Tau蛋白會被過度活化,進而可能導致神經纖維纏結。
沒有出現班塊和纏結的阿茲海默症
就這些支持澱粉樣蛋白斑塊和神經纖維纏結作用的證據而言,我們很難相信可能有其他理論可以解釋阿茲海默症的起源,但一項近期的研究卻「並未」顯示在失智跡象的老年人大腦內發現斑塊和纏結,顯然事情另有蹊蹺。我們認為,另一種理論是存在的,這個理論的重點放在大腦代謝運作的改變--沒錯,胰島素依舊佔有一席之地。
大腦有驚人的能量需求。休眠的時候,大腦是我們體內新陳代謝最活躍的組織(是肌肉的好幾倍),因此對任何能量匱乏都非常敏感。大腦是一臺燃料不足時會劈啪作響的高效能發動機,一個處於「進食狀態」(剛吃過正餐)的人,他的大腦百分之百地從葡萄糖取得它所需的能量;相對來說,當一個人處「禁食狀態」下,大腦從葡萄糖取得的能量就變得不到一半,其餘能量來源,則來自一種叫做「酮體」的物質。
在典型的西方飲食中,我們吃東西的頻率(每隔幾個小時)和我們所選擇的食物種類(通常經過高度加工)會創造出一種持續的進食狀態,而這種全然依賴葡萄糖的情況會造成一個可怕的問題。
大腦沒辦法獲得足夠葡萄糖,是阿茲海默症的基本特徵。胰島素能促進葡萄糖移動進入大腦內--就和它在肌肉中的功能一樣。但隨著大腦對胰島素的抗性愈來愈強,它會變得愈來愈無法獲得足夠的葡萄糖滿足自己的能量需求,因此,大腦就會像空轉的發動機,無法正常工作。
這種現象稱為「葡萄糖代謝減退」,當一個人的葡萄糖代謝減退程度愈嚴重,阿茲海默症的臨床發病速度就會愈快。衰退的過程通常是這樣:較差的腦部胰島素敏感性→較差的葡萄糖攝取→較不足的腦部能量→受損的腦部功能。
【精彩試閱3】胰島素阻抗與男性不孕
相對於女性生育力的複雜性,男性的生殖健康是件相對明確直觀的事。男性生殖力的主要問題,就是精子數量低和精子品質差;而發生頻率低很多的次要問題,則通常包括結構上的情況或基因缺陷。
在此部分中,我們將專注在兩個可能會與胰島素阻抗一起發生的大問題上:精子的生成和勃起功能障礙。在進行討論之前,先來看看這些問題與睪固酮之間的關聯性。
很多人都傾向於認為低睪固酮是導致體重增加的原因,這確實可能會發生,但低睪固酮診斷的顯著增加,其實有其他問題,在我們做出「男性在一個世代之內演化成自發性形成低睪固酮,變得肥胖且不孕」的結論之前,逆向探討這個過程值得一試,在這裡,思考的重點是:新陳代謝狀況不佳,實際上是導致睪固酮生成量減少的先決條件。
體脂肪較高的男性往往睪固酮較少,而睪固酮濃度會隨著男性體重的減輕而增加。當然,胰島素與這些變化高度相關,但很難將胰島素的直接影響從「只是有太多脂肪組織」這個潛在獨立的影響區分出來。然而,數項研究的結果已確認,胰島素會直接抑制睪固酮的生成,而與體脂肪無關;胰島素愈多,會導致睪固酮濃度愈低。
影響精子生成
儘管可能不像排卵那麼複雜,然而,精子的生成還是需要數種荷爾蒙的參與,包括一部分來自大腦的荷爾蒙和睪固酮,甚至還有來自睪丸的雌激素。
擾亂這些荷爾蒙的正常生成,可能會導致無法產生足夠或健康的精子。如果睪固酮的濃度低於正常,精子便無法生成。
勃起功能障礙
患有胰島素阻抗的男性,發生勃起功能障礙的風險會升高。而當胰島素阻抗變嚴重時,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也會變得更糟。確實,這其中的關聯性如此緊密,使得勃起功能障礙可被視為發生胰島素阻抗最早出現的跡象之一,再加上最近有一篇科學研究論文表示:「胰島素阻抗可能是那些沒有明確原因的勃起功能障礙年輕患者的潛在發病因子。」換句話說,如果一名看起來健康的年輕男性有勃起功能障礙的問題,胰島素阻抗非常有可能就是原因,但要瞭解其中的關聯性,我們需要回顧胰島素施加在血管上的強大影響力。
勃起功能障礙的根源,通常是來自於血管調節的問題--血管必須極大程度地擴張,才能產生並維持勃起,而這個過程需要一氧化氮的生成和作用。但當內皮細胞(血管內壁的細胞)對胰島素產生抗性時,它們生成的一氧化氮較少,這使得血管喪失強烈的擴張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