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曾與一位倒在路上的白髮女士聊了好幾個小時。
我原本想幫她叫救護車,她只是跟我說:「不要緊的,我只是跌倒了。」詢問她要去哪裡還有住家地址時,她的回答卻帶著遲疑與不肯定。
「應該是在附近⋯⋯是哪裡呢⋯⋯應該就在附近啊⋯⋯」

一位年輕女性恰好路過,她和我一起扶起這位女士,並立刻打電話報警。
一名警察帶著疑惑的表情趕來,經過一番聯繫後,終於找到她的家人。
看來,這位女士以前也受過警方的協助。
我留下來陪她等待家人來接她,我們並肩坐在路邊,慢慢地聊了很久。

這位女士看起來很有學識,我請教她年輕時做過什麼工作,她說:
「我啊,以前當過東京奧運的口譯員喔。」
她自豪地向我侃侃而談當時(一九六四年)的情景。

她說,自己最近經常迷路,還發生了許多奇怪的事。
「我覺得⋯⋯我好像變笨了⋯⋯」
她語氣平淡地說著女兒帶她去醫院檢查的事情。
「那⋯⋯醫生診斷出是什麼原因了嗎?」
她只是嘴角微微上揚,那張側臉深深地刺痛了我的心。
「那時⋯⋯您是什麼感受呢?」
我明知道不該問,卻還是忍不住脫口而出。
因為,當我看著她的側臉時,我好像看見了曾經的自己。
她看著我的眼睛,說:
「等到有一天你跟我一樣得到同樣的病時,你就會明白的。」

我還沒來得及告訴她,其實我跟她都是同一個世界的人,也曾深陷在黑暗之中。
五十歲時,醫生診斷我得到路易氏體失智症(路易氏體疾病之一)。

然而,當我以患者身份進行觀察時,卻發現這種病或「失智症」的症狀和一般書籍及網路上的描述有很大差異(我現在認為那與大腦的疾病和障礙有關,而且可能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我將自己的觀察寫成日記,出版了《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私の脳で起こったこと,暫譯)》(Bookman出版,二〇一五年),並且打開前所未見的世界。

我在快六十歲時被診斷出得到路易氏體失智症,那時的我完全無法想像五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我的大腦發生了什麼事》原本是我打算在失去寫作能力之前,留給這社會的一封告別信。然而,情況出乎我的意料,時至今日的我仍然在提筆寫作(雖然這對於生病的腦袋來說是件相當辛苦的事)。
沒錯,現在的我已經熟練地掌握如何與經常出錯的大腦相處,熟悉並且懂得駕馭這副破爛的皮囊,透過不斷的嘗試及改進,克服種種困難,進化成與生病之前截然不同的「全新版本的我」,並持續地與病魔對抗。

這本《故障的大腦》是我將之前在醫學書院的網路雜誌《KANKAN!》連載兩年半的同
名專欄進行大幅增訂後出版的書籍。
我的症狀在這段期間也有所改變。不管是我的想法還是感受,都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產生變化,因此書中有些內容已經與現在的我有所不同。
不過,現在的我仍然能從「那時的我」學到許多事。
在連載文章的期間,經常有一些高階腦功能障礙或發展障礙的患者告訴我:「你的症狀跟我很像。」而且,這種疾病也與思覺失調症等腦部疾病有些共通點。過去都是分開討論這些疾病與障礙,但它們其實都屬於「腦功能障礙」,所以不論是生病、意外還是老化導致,症狀相似本來就是正常的事。

我的腦功能障礙屬於「隱形的障礙」,這些困擾不易被他人察覺,更難以得到理解。即使我跟別人解釋,也很難讓對方明白我面對的困難。就連專治失智症的醫師也常常被我的症狀嚇到,驚呼:「我還是第一次聽到這種症狀。」
其實我也是在自己「無法完成某件事」時,才會意識到自己出現哪些障礙。每當遇到這種情況,我都會覺得很震驚,然後心想:「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接著開始查資料,其實還是滿有趣的。我直到無法做到某件事時,才發現原來我們的大腦無時無刻都在無意識地工作,真的讓我既佩服又感動。
希望大家在看這本書時,能和我一起去體驗這種以不同的方式去認識世界的奇妙感受。
那麼,讓我們一同進入我的大腦世界吧!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