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自閉兒教養終極典藏(十年全新版)

79特價324
上市通知我
下次再買
〈當孩子不停轉圈圈〉


「圓圓,拜託你,不要再轉圈圈,好不好?媽媽看了,頭都暈了。」一臉茫然、無助的媽媽,眼睜睜地看著圓圓不停地一下子逆時針轉圈圈,一下子順時針轉圈圈,口中並不時發出「咿咿咿……」「咿咿咿……」的怪聲。
媽媽相當苦惱地想著:「圓圓高興時轉圈。興奮時也轉圈。生氣時也轉圈。連傷心難過也轉圈。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到底他要轉到什麼時候才會停下來?」
媽媽試著放大音量想喝止圓圓不准讓他轉圈圈。但這時,卻發現圓圓轉而抬起頭,眼睛斜視盯著天花板上的美術燈看著。時而用手在眼前來回晃動、對空比劃。如此的舉動,看在媽媽的眼裡,更是心中一把火。雖然,這把火對於媽媽來說,其實是因為疑惑、不知所措才惱怒燃燒著。
「到底有什麼好轉的?為什麼我只要轉個三圈就招架不住,但圓圓這孩子竟然可以如此停不下來?」「我怎麼一直覺得圓圓是故意這麼做?說不定是以前都沒有凶過、罵過、處罰過,才如此變本加厲。但是,他又有什麼好故意的?」
「究竟這樣子轉圈圈,是要傳達什麼訊息讓我知道?難道這就是常聽人家說的,自閉症孩子的刻板、侷限與重複的自我刺激?」媽媽疑惑著。


◆因應刻板、侷限與重複行為的祕訣指南◆

【祕訣001】拋開無知的誤解
在圓圓的例子中,你所看見的,是許多禁錮在自閉症心靈牢籠中的孩子,容易出現的自我刺激行為。
自我刺激行為,一般人很容易誤解,有時甚至常常歸咎是自閉兒故意這麼做。因為大人不知道已經跟孩子說了多少遍,但怎麼說也說不聽。這時,反覆的自我刺激行為,常常惹得人情緒浮躁,不知所以,甚至被惹怒,而對孩子施以處罰。
當你選擇這麼做,自閉兒的自我刺激行為或許短暫被你壓制下來,但不消多久,春風吹又生,孩子的情緒再次波動,瞬時又轉換成另一種自我刺激行為。例如,當你不准轉圈圈,那麼他就轉而斜眼對著燈或晃動的手掌猛看。這時,你可以試著輕握他的手或輕拍他的肩,安穩孩子的情緒。

【祕訣002】自我刺激=有話要說
自我刺激行為,到底想要告訴我們什麼事?有時,自我刺激滿足了自閉兒本身的生理或感官需求;有時,傳達著他在內在語言表達上的限制;有時,反應著當下的焦慮、不安或興奮情緒;也可能是注意力過度聚焦在特定刺激上,或藉由這個重複性、刻板的自我刺激行為來引起你的注意等。
無論如何,自我刺激也可以說是自閉兒與我們的一種溝通模式。至於溝通什麼,則要視我們對他的瞭解程度而定。你可以試著猜猜原因,以進一步尋求解套的方式。

【祕訣003】自我刺激與改善指標
實務上,自我刺激的出現與否,往往是判斷一名自閉症孩子在經歷過一段療育之後的進步指標,及穩定的情況。
依照過往經驗,通常自閉兒的自我刺激頻率減少了,強度減弱了,或惱人的類型消失了,這往往也呈現出他的進步。
至於這進步是什麼?有時,是孩子自己的能力提升了,會的事情變多了,知道當下該做什麼事;有時,反映的是孩子能夠懂得、理解周遭他人所要傳遞的話;有時,或許是對感官刺激已經減敏感,或孩子對於情境轉變的適應能力變強了。當然,多少也可能告訴著我們,他當下的情緒正轉趨於穩定狀態。請提醒自己,隨時追蹤及掌握孩子自我刺激的狀況。

【祕訣004】認清自我刺激的捉摸不定
自我刺激到底是什麼模樣?說真的,每一位自閉兒的表現似乎不太一樣,但又有些共同點。有時,你可能發現,在同一個孩子身上,他的自我刺激行為會隨著不同的時間,而出現不同的變化。當然,在同一個時間裡,眼前這個孩子也可能同時出現不同類型的自我刺激組合。但你可能會感到納悶,因為自我刺激像一陣風,例如孩子的轉圈圈一段時間沒有出現,但沒多久,它又無預警地在你面前轉個不停。這多少也在告訴我們,別忘了適時修正與調整行為的因應策略。

【祕訣005】分辨自我刺激的類型
自我刺激通常可以依孩子所專注的感官刺激,區分為視覺型、聽覺型、味覺型、嗅覺型、觸覺型、前庭的自我刺激等。有時,甚至出現自我傷害的行為模式。

● 視覺型自我刺激:例如孩子反覆開關電燈,並注視著光線明暗變化;喜歡觀看旋轉或閃爍的燈光;斜眼注視或傾向以特定角度觀看東西;注意陰影或光線折射;專注於眼前晃動的手指;搖晃玻璃瓶裡的水波紋;或專注於馬桶的沖水漩渦、電子時鐘的數字跳動等變化。
● 聽覺型自我刺激:例如用手輕輕撥弄耳朵,並專注在撥弄聲;書本翻閱的聲音;喜歡物品摩擦聲;敲打物品發出聲音;喜歡聽玻璃破碎的聲音;喜歡重物從高處往下摔所發出的撞擊聲;或喜歡用手撥弄玩具箱裡的玩具,並仔細聽物體碰撞的聲音等。
● 味覺型自我刺激:有時你會發現,孩子常常喜歡將手上的東西或玩具直接放進嘴巴咬、舔或咀嚼,無論這些東西或物品是否可以放入嘴巴。
● 嗅覺型自我刺激:例如喜歡趨近對方,並嗅聞頭髮、身體或衣服味道;嗅聞自己的腳趾頭;容易被特定味道吸引,嗅聞塑膠地墊、香水、沐浴乳、洗髮精等,有時,孩子也容易以手摳弄屁股再拿至鼻前嗅聞,或將口水塗抹在手上嗅聞。
● 觸覺型自我刺激:例如喜歡用手碰觸或摩擦物體表面、地板或桌面;喜歡用自己的臉或手去碰觸對方、摩擦對方的皮膚;反覆抓癢、玩口水、將口水塗抹在桌上,或碰觸生殖器等。
● 前庭的自我刺激:例如前後左右搖晃身體、轉圈圈、用力擺動手臂、上下跳躍等動作。
● 自我傷害的行為模式:例如咬手臂、以手撞頭、拍打臉頰、以拳頭撞鼻梁、以頭撞牆壁,或摳弄傷口等。

當你確實瞭解孩子的自我刺激類型,多少也能同步鎖定他們的感官需求在何處。

【祕訣006】瞭解孩子的理解程度
有時你可能發現,當自閉兒身陷在人群的對話中,卻一副鴨子聽雷、不太能夠理解對方所說的話時,在困惑、不解、焦慮的心情之下,自我刺激行為往往也很容易伴隨出現。提醒自己,開口前,請先確認你說的話,他可以懂。

【祕訣007】隨時有事做
因不懂而沒事做,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在普通班的教室裡。當自閉兒不太能夠瞭解當下老師所上課的內容,或不知道別人在做什麼的時候,如果老師沒有適時趨近、身旁也無陪讀者的引導,或鄰座小朋友也沒有與他互動,那麼孩子因為不懂而沒事做,自我刺激就很容易發生。
再次提醒你,當自閉兒沒事可做或無所事事,大人就等著做更多的事,特別是令您頭痛的事。

【祕訣008】單純的刺激源
由於自閉兒在感官接收與處理能力上的特殊性,有時在同一時間上,很難有效處理源源不斷輸入的感官刺激,無論是視覺、聽覺、觸覺、嗅覺或味覺。當周遭環境刺激過度,讓自閉兒對於訊息處理無法負荷時,自我刺激就很容易出現。請盡可能地維持環境單純,自我刺激的頻率就會降低。

【祕訣009】小心!前方有地雷
每個自閉兒總是有他特別敏感的刺激源,無論是引擎發動聲、冷氣機馬達壓縮機、電腦開機啟動聲,或老師尖銳、高亢的美聲等。你或許也發現有些孩子對於鮮紅色很排斥,有的可能遇見黃色系就大叫,有些則是對於紫色不敢領教。建議你,平時可多留意孩子對於不同刺激的反應,以免誤踩地雷而徒增困擾。

【祕訣010】衡量學習食量與胃口
當我們對自閉兒所能消化或吸收的學習量與內容沒有初步的瞭解和認識,而一窩蜂地將太新、太多、太難、太複雜的學習內容拋給孩子,並對他的表現有所要求時,自閉兒很容易因為這些壓力而伴隨焦慮,進而衍生出一連串的自我刺激反應。提醒自己,在教孩子之前,請先瞭解他的學習食量與胃口,以免破壞了食欲。

【祕訣011】寫下需求列表
這一點與自閉兒的口語表達很有關聯。有時,他想要什麼東西,你沒有在第一時間回應給他;或當他想要喝冰水,但是你卻給他一杯溫水。在需求沒有獲得適度滿足,情急之下,再加上無法適時溝通時,有些自閉兒就很容易轉由以自我刺激來呈現他的抗議情緒。建議你,平時可想想孩子常見的需求有哪些,並條列寫下來,以作為自我提醒。

【祕訣012】嫌惡雞丁:漸進測試孩子的反應
有時,自閉兒在面對被要求時,如果該事物對他來說,是他沒有興趣或無意願配合的,甚至是他討厭或嫌惡的,那麼,自閉兒也很容易以自我刺激的方式,來逃避你的要求。面對自我刺激行為的出現,單單忙著如何處理這行為,就很容易耗掉許多的時間與心力。這時,孩子至少可以在當下先逃避他所不想做的要求。對於孩子討厭或嫌惡的事情,在給他的過程中,建議先一小塊、一小塊,像切雞丁一樣,試試他的反應。

【祕訣013】維持平穩的好心情
有時,過於強烈的激動情緒,往往很容易誘發自閉兒惱人的自我刺激行為,特別是在生氣、發怒、焦慮或過度興奮的情緒下。有時,你會發現,當孩子情緒處於穩定時,自我刺激行為的出現頻率也相對降低。


〈當孩子出現重複語言〉


「防颱三步驟:一、堆沙包,二、封門窗,然後去全聯。抱歉,應該是先去全聯。」
「哇!你的兒子很厲害喲!這廣告很久了,都還背得起來!」站牌旁的歐吉桑對著柏叡爸爸說。「但是小朋友,現在是出太陽,沒有做颱風,這一句等颱風來再說喲。」歐吉桑趨前摸著柏叡的頭笑著說。此時,突然被碰觸的柏叡迅速縮回去,躲在爸爸的背後,不敢正視對方。
「你的兒子廣告背得這麼熟,以後可以去賣東西啦!」歐吉桑又補了一句。這讓爸爸有點尷尬,因為其實只要有人看他,柏叡就會馬上滾瓜爛熟地背出這一長串廣告詞。沒聽過的人,像這位歐吉桑可能還感到新鮮、有趣,但是對於每天聽、常常聽的家人,卻直呼受不了。
「柏叡!別再說了!安靜!爸爸,你叫柏叡閉嘴啦!」「真的是沒完沒了,以前是阿瘦皮鞋,現在是全聯廣告,你不要再讓他亂看YouTube廣告啦!」正在準備考試的哥哥,對於柏叡廣告式的疲勞轟炸已經氣得忍無可忍。
「柏叡爸爸,不好意思問一下,柏叡放學回家是不是都在看YouTube?現在只要是上數學課,他就會開口唸那防颱三步驟:一、堆沙包,二、封門窗,然後去全聯。抱歉,應該是先去全聯。
「每次只要他一唸這句廣告詞,全班就哈哈大笑,還有同學故意從家裡帶來全聯福利中心的塑膠袋,跟著做起模樣,你說這樣胡鬧叫我怎麼上課!」面對導師的不斷抱怨,來接柏叡放學的爸爸頓時臉紅,猛點頭地賠不是。
但爸爸也感到很無奈,「有一天在YouTube上,突然看見這則舊廣告,柏叡就像迴圈式的,一直倒帶再倒帶,重複又重複地看。叫柏叡不學、不背起來還真難。」只是,爸爸知道柏叡背歸背,但他其實完全不懂廣告裡的內容在講什麼。


◆提升語言與溝通的祕訣指南◆

【祕訣115】詞彙是否受限?
你家裡的寶貝是否也曾經經歷這一段──不斷背誦著與情境不相符合的廣告詞?請仔細留意,孩子的語言表達詞彙是否受限,或只是模仿在YouTube上所注意、記憶的內容,並重複在該內容仿說、打轉。
你可以在平時觀察孩子的語言表達,特別是當他有所需求,或遇到一些情境狀況時,在第一時間,他所能使用的詞彙是否符合當下的情境,以及所能使用的詞彙量是否豐富。
當然,你可能也會發現,有些語言表達能力更薄弱的孩子,可能無法整句整串地仿說、背起來,只是幾句特定的話在那轉來轉去,例如「咖啡、奶茶、紅茶」、「帥帥」、「你不乖、壞壞」等,表現出極匱乏的語彙。

【祕訣116】訊息讀取錯誤
有時,你會發現一部分自閉兒總是擁有令人稱羡的超強記憶。無論是北歐童話、金庸武俠、哈利波特、日本動漫、大英百科、唐詩宋詞等,當然也包括像柏叡這樣的廣告達人。這些內容就像是復刻、拷貝一般,複製並留存在他們的記憶中。
但是,有時受限於聽覺理解能力較弱的關係,自閉兒總是容易將訊息錯誤解讀或扭曲,無法順利讀取及回應,使得塞滿記憶的內容無法順利應用在日常生活及人際對話中。
當你與這些孩子說話、聊天時,請仔細聆聽他們的回應內容是否答非所問,只是滔滔不絕地說出一長串上述所提及的記憶內容。例如,當你問他對於校外教學有什麼感受時,他卻可能回答你電視偶像劇的對白、抖音的內容,或者像柏叡一樣,又迸出那一句「防颱三步驟:一、堆沙包,二、封門窗,然後去全聯。抱歉,應該是先去全聯。」

【祕訣117】讓話題導回可以理解的軌道上
你可以試試,當發現孩子總是反覆說著不符合情境的語句時,試著以他能夠理解的問題將話題拉回來,讓他能夠順利地回應你的問題,避免因無法理解你所問的問題,而又將腦中這些記憶檔案開啟,劈里啪啦像迴圈般說個不停。
例如,當柏叡又說出「防颱三步驟:一、堆沙包,二、封門窗,然後去全聯。抱歉,應該是先去全聯」時,你可以馬上轉移話題,問他:「柏叡,晚餐你是要吃麵,還是吃飯?」這時請觀察他的反應,如果他回答你:「吃麵。」你就可以將話題繼續延伸地問:「是吃哪一種麵?大滷麵?肉燥麵?餛飩麵?」讓話題導回他可以理解的軌道上,多少可以轉移他對於原先廣告詞的注意力。

【祕訣118】注意聽者的反應
孩子喜歡反覆說同樣的話,有時原因可能來自於當他說了這些話,聽者在第一時間的反應,瞬時強化了他繼續說這些話的行為模式。無論是像柏叡在教室裡講話時,同學的哈哈大笑;或者站牌旁陌生歐吉桑對他友善的微笑與讚美;甚至於當家中九年級的哥哥受不了而被激怒的反應,對於柏叡來講,都是一種互動,而且是他可以掌握的互動。只要他一說,就可以預期這些反應會出來。


【祕訣119】理解溝通意圖
我們對於孩子總是反覆說著同樣的話,可能會感到力不從心,或者苦惱萬分。但是,如果試著從這些話中聽見他的溝通意圖,多少能夠強化我們的溝通動力。
試著幫孩子說出他心裡的感受,特別是當他沒有辦法在第一時間以適當的詞句表達出來,而讓你無法理解時。這時,你真的得要試著猜猜看,以你的細微觀察試著去揣摩孩子的心意,並幫他說出來。自閉兒不容易說,並不表示他就不容易懂。
當你說對了,心意近了,當孩子感受到了,你會發現他的非語言表現通常顯得較為柔軟、平穩或愉悅。沒錯,或許我們可能猜錯、猜偏了,但這總是一次次的機會。或許哪一天,他也學會你曾經同理、反映給他的這些話,運用在適當情境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