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我們人類原本就具備維持種族存續所不可或缺的「生存能力」,比如說產生焦躁情緒,進而逃離危險情境,這就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但在這高度發展的社會裡,焦躁情緒往往朝負面方向發展,導致心理失去平衡。
另外,精神疾病的代表性疾病之一,亦即會出現聽幻覺和妄想症狀的思覺失調症,據說每100人中就有1人發病。無關所處環境或本人的學歷、性格,每100人中就有1人罹患這種疾病,也就是說,你或你的家人、朋友都可能罹患思覺失調症。
所以,精神疾病其實是極為常見的疾病,並非「與我無關的他人之事」。
事實上,根據日本住院患者人數的統計資料,第3名是惡性腫瘤(癌症等)、第2名是心血管疾病(心臟衰竭等)、第1名則是精神疾病。因精神疾病住院的患者甚至比因心肌梗塞、腦中風、癌症而住院的患者還要多。
然而,關於精神疾病的資訊並不多,糟糕的是正確資訊更是少之又少,因此造成多數人對精神疾病有了錯誤的認識且進一步產生無謂的恐懼。
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一樣,只要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都會有不錯的預後。再加上身邊的人給予理解與協助,通常更有機會獲得良好結果。
基於這樣的想法,我撰寫了這本書。
你或你身邊重要的人都可能罹患精神疾病,如果能夠及早發現並進行適當治療,那該有多好。如果我們能夠不帶偏見地理解這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並且與他們共生共存,那又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
誠心希望大家一邊想像這麼一個美好的世界,一邊翻閱你手中的這本書。

出現障礙的其實是這個社會?

我們所生活的這個社會裡,既有身心健全者,也有身心障礙者。身心障礙者並非特別的存在,只要能夠和身心健全者過著相同的生活,這將是一個真正成熟的社會。
不將身心障礙者視為特別的存在,而是讓他們和一般市民過著相同且平等的市民生活,這種理念稱為「正常化(normalization)」。早在1950年,北歐各國已經率先提出正常化的社會福祉理念。
日本雖然起步較晚,但目前也正努力一步一步朝正常化邁進。
在精神疾病領域,目前仍舊充滿許多不定數。
接觸有障礙的人時,身為醫療人員必須基於醫學角度,認定「這個人」存在障礙,否則在治療上無法有所進展。
然而換個不同的角度來看,情況可能完全改變。在「障礙學」這門學問中,一般認為產生障礙的根源其實是我們的社會。
我們先試想一下運動會常見的「障礙跑」。障礙跑中被設置障礙的並非跑者本身,而是在跑道上設置各種障礙物,讓跑者無法一路暢通無阻,甚至可能因絆倒而摔倒在地。如果一路上沒有這些障礙物,跑者其實能夠順暢地跑至終點。
也就是說,擁有某些身體障礙的人準備進入這個社會時,阻礙他們的並非他們本身的障礙,而是存在於社會的「障礙物」,亦即門檻。所以,除非排除這些障礙物,才有可能實現真正的正常化。
舉例來說,視覺障礙者打算進入社會時,第一個遇上的門檻就是「無法在道路上安全行走」。於是,我們的社會嘗試在紅綠燈上加裝「啾啾」聲的設備、在人行道上設置導盲磚。另外,對下肢有障礙,得仰賴輪椅移動的障礙者來說,階梯和高低落差是一大門檻,於是,我們的社會在這些場所設置斜坡或電梯,或者由站務人員協助在電車與月台間架設踏板,藉此減少存在於社會上的障礙,讓他們能夠更容易進入社會。

負面理解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生活造成不良影響

那麼,精神疾病患者的情況又是如何呢?他們是否也受惠於正常化呢?非常遺憾的,精神疾病患者要融入這個社會,至今依舊困難重重。他們所面臨的門檻不僅非常高,而且還無法透過設置導盲磚或斜坡等輔助加以解決。真正阻礙他們進入社會的,其實是一般市民對他們抱持的負面理解。現實生活中,這種負面理解對精神疾病患者的社會生活造成巨大不良影響。
舉例來說,關於思覺失調症,大眾討論的都是幻覺或妄想等局部較為獵奇層面的症狀,因此先入為主地想像這是一種可怕的疾病。
然而幻覺或妄想等劇烈症狀,通常只是暫時性地發生在病情惡化的急性期,一旦開始進行治療,症狀就會逐漸穩定下來。
隨著治療方式的進步,部分思覺失調症患者穩定到只是一種「慢性病」的程度,或者至少在接受治療後,症狀多半有所減輕。有些人害怕妄想會導致犯罪,然而實際上,思覺失調症患者的犯罪率並不高。
要讓精神疾病患者順利融入社會,最重要的是一般民眾必須擁有正確的相關知識。根據研究報告,正確理解有助於端正對精神疾病的認知並消除歧視。只要更多人正確理解精神疾病,便能幫助更多精神疾病患者順利進入社會,精神疾病患者和一般民眾一樣,都能過著正常的普通生活。

只要多一份理解,世界將有所改變

我是精神科專業醫師,至今接觸過許多精神疾病患者。目前在筑波大學擔任精神科教師,以不分科住院醫師和學生為對象,傳授精神醫學。
另一方面,我也在YouTube上分享許多關於精神醫學的影片,主要目的是讓更多醫療相 關人員和醫學相關系所的學生增加精神科相關知識,但我同時也深信這些影片有助於讓一般民眾對精神疾病患者有更進一步的認識。
慶幸的是,除了我以外,還有許多像是醫師、護理師、心理諮商師、藥師等醫療從業人員,以及精神疾病患者本人等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們都是為了讓更多人對精神疾病抱持正確知識才開始努力當一名YouTuber。
這次我將以更廣泛的群眾為對象,透過書面文字的形式解說關於精神疾病的各種知識。
第1章針對「心理運作的目的是什麼?」、「為什麼會罹患精神疾病」、「精神科和身心醫學科有什麼不一樣」等多數人感到疑惑的問題進行解說。希望大家多少能對精神醫學有進一步的認識。第2章則是本書的重要主題,透過淺顯易懂的方式介紹各種精神疾病。除此之外,具體詳述精神疾病患者會產生什麼樣的症狀,以及他們當事人會遭遇什麼樣的困擾。
如果大家能夠從書中獲取知識,或許就能盡早發現自己或身邊親友的「咦?」奇怪之處,進而早日採取適當的因應措施。另一方面,你或許還能盡一己之力,為精神疾病患者剷除一些困擾他們的社會障礙。
因此,學習精神疾病相關知識,不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身邊的親朋好友,以及精神疾病患者當事人。希望大家能夠將這一點銘記在心。
那麼,接下來我將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為大家解說精神醫學。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