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建良醫師序】
防藍光是現代3C族必修的功課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平板與手機這些3C產品己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配備。最近到東京參加世界眼科醫學會,除了看到盛開的櫻花,也去宅男聖地秋葉原,在當地驚訝的發現一間大型3C賣場竟然設有眼科診所,這或許暗示著在未來將會有更多電腦族和低頭族,需要眼科方面的診療。
近年來許多眼科醫師都注意到,重度電腦使用者已成為眼疾的好發族群。整天上
網、打電動的宅男,原本沒有近視也沒有其他疾病,卻突然因白內障而失明,伸手
不見五指,必須由家人扶著走進診間,手術後才重見光明;也有年輕的女性用平板
看韓劇三天三夜,結果引發急性青光眼,雙眼脹痛、視力模糊,住院治療才恢復視力。
雖然目前仍無足夠證據證明,電腦或藍光是造成眼疾的主因,但類似的個案在未來
可能有增無減。所以即便尚未證明藍光傷睛的因果關係,如何正確、健康地使用電
腦、平板與手機,值得民眾現在就開始注意。
紫外線傷眼是眾所皆知的事實,眼瞼皮膚的癌症、角膜翼狀贅肉、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都跟紫外線有關。不只愛美的女性朋友怕陽光,我們的眼睛也需要防曬。但現代人其實很少曬太陽,都是在「曬電腦」、「曬手機」,然而隨著3C產品規格愈來愈高,螢幕亮度、顏色、對比愈來愈鮮艷亮麗,對眼睛產生傷害的機會也愈高,特別是使用時間長、螢幕與眼睛的距離近,螢幕中的藍光也就成為眼睛傷害的「頭號嫌疑犯」。
藍光或高能量可見光的波長介於380-500nm,能量僅次於紫外線。相較於日光,
在電腦螢幕等人造光源中有著更多的藍光。長時間暴露在過多的藍光下,理論上存
有傷害眼睛的可能性。至於防藍光是否必要?如何防護才是最恰當?所需阻斷的藍
光波長範圍和程度?藍光對於生理時鐘與瞳孔功能的影響?這些還需要未來更多相
關研究證據來證實。
台灣背負「近視王國」惡名,有人自嘲「近世進士盡是近視」,保護視力並預防藍光傷害,已成為現代3C族必修的功課。提醒大家要懂得健康地使用工具,建立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3C,記得保持距離、多眨眼預防乾眼症,定時讓眼睛休息,健康飲食與運動。重度使用者則可考慮貼防護膜或戴眼鏡來阻斷藍光。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幼童與青少年朋友,在使用3C 產品時,特別需要有所節制,否則近視度數飆升,未來罹患眼病,甚至喪失視力的機會也將大幅增加。搶救惡勢力,電腦族加油!
防藍光是現代3C族必修的功課
隨著科技的發展,電腦、平板與手機這些3C產品己成為人們生活不可或缺的基本配備。最近到東京參加世界眼科醫學會,除了看到盛開的櫻花,也去宅男聖地秋葉原,在當地驚訝的發現一間大型3C賣場竟然設有眼科診所,這或許暗示著在未來將會有更多電腦族和低頭族,需要眼科方面的診療。
近年來許多眼科醫師都注意到,重度電腦使用者已成為眼疾的好發族群。整天上
網、打電動的宅男,原本沒有近視也沒有其他疾病,卻突然因白內障而失明,伸手
不見五指,必須由家人扶著走進診間,手術後才重見光明;也有年輕的女性用平板
看韓劇三天三夜,結果引發急性青光眼,雙眼脹痛、視力模糊,住院治療才恢復視力。
雖然目前仍無足夠證據證明,電腦或藍光是造成眼疾的主因,但類似的個案在未來
可能有增無減。所以即便尚未證明藍光傷睛的因果關係,如何正確、健康地使用電
腦、平板與手機,值得民眾現在就開始注意。
紫外線傷眼是眾所皆知的事實,眼瞼皮膚的癌症、角膜翼狀贅肉、白內障、老年性黃斑部病變都跟紫外線有關。不只愛美的女性朋友怕陽光,我們的眼睛也需要防曬。但現代人其實很少曬太陽,都是在「曬電腦」、「曬手機」,然而隨著3C產品規格愈來愈高,螢幕亮度、顏色、對比愈來愈鮮艷亮麗,對眼睛產生傷害的機會也愈高,特別是使用時間長、螢幕與眼睛的距離近,螢幕中的藍光也就成為眼睛傷害的「頭號嫌疑犯」。
藍光或高能量可見光的波長介於380-500nm,能量僅次於紫外線。相較於日光,
在電腦螢幕等人造光源中有著更多的藍光。長時間暴露在過多的藍光下,理論上存
有傷害眼睛的可能性。至於防藍光是否必要?如何防護才是最恰當?所需阻斷的藍
光波長範圍和程度?藍光對於生理時鐘與瞳孔功能的影響?這些還需要未來更多相
關研究證據來證實。
台灣背負「近視王國」惡名,有人自嘲「近世進士盡是近視」,保護視力並預防藍光傷害,已成為現代3C族必修的功課。提醒大家要懂得健康地使用工具,建立良好的用眼衛生習慣-不要長時間使用電腦3C,記得保持距離、多眨眼預防乾眼症,定時讓眼睛休息,健康飲食與運動。重度使用者則可考慮貼防護膜或戴眼鏡來阻斷藍光。對於生長發育中的幼童與青少年朋友,在使用3C 產品時,特別需要有所節制,否則近視度數飆升,未來罹患眼病,甚至喪失視力的機會也將大幅增加。搶救惡勢力,電腦族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