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好眼周血液循環,就能提升視力
血是我們的命之所繫。心臟之所以跳動,不正是為了將血輸送到全身嗎?血攜來氧氣與營養素,攜走有毒廢物,將之送往肝腎加以過濾和解毒。血液還輸送白血球與化學物質(見第二章),負責訊號傳導的荷爾蒙也依賴血液。血液也能調節體溫與酸鹼值。
醫學界投注大量的心力研究血在健康與疾病扮演的角色,這就是血液學。沒有一位醫師不明白血和血管對健康至關重要。
血液出現問題,從視力便可看出端倪。卅出頭,半職業高爾夫球員的班恩就是一例。
他來求診時,提到眼前會出現白光,頻率約每周一、二次。當白光出現時,眼前景象會突然變成白茫茫一片,幾分鐘後才會恢復正常。這個症狀持續數月,也曾在打高爾夫球賽時遇到過。他頭一回來找我時,我說:「班恩,我們先抽血檢查,你也去看一下心臟科醫師……你的心臟把血流往上送的功能可能需要注意。」
進一步探詢之後,班恩才說他容易疲倦,腿部與手臂也會痛,但他以為是打球太累的緣故。我檢查過他的眼睛,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不過,這個案例清楚地讓我知道,不管是什麼原因,血液輸送量減少時會導致所謂的「暫時性黑矇症」。
幾天後,我們在彙整血液檢查和心臟科醫師意見後,確診為血管發炎,經藥物治療已獲改善。
貧血一解決,視力就變好
眼科醫師用特殊顯微鏡為病人檢查眼睛時,可以看到紅血球在蜿蜒的微血管裡流動。血液從心臟流出,經眼睛再流回心臟的時間只有短短八秒鐘。當血液到達你的眼睛時,速度會放慢,以便將氧和營養素卸下,然後把廢物攜回,再加速回流到心臟。
很多人不知道,眼睛需要大量的血液(正確來說,是血液帶來的氧與營養素)才能運作良好。事實上,視網膜後方的血流密度在全身各部位排名第一。相反地,全身唯一不需要血液的部位是眼角膜。角膜得依賴邊緣健全的血管網供應養份,才能進行細胞更新,也必須依賴眼睛前方的血管網製造營養充足的體液來滋潤角膜底層。知道這點之後,我們就能明白,讓血液暢行無阻地流到眼睛,可以維護視力,確保眼睛的健康。
運動能提高眼睛的血流量。在二○一四年一項針對四十三到八十六歲的成年人研究指出,經常活動身體(相對於靜態生活方式)達廿年的人,視力退化或受損的風險減少了百分之六十。血流受阻會導致心臟病發作、腎臟損害、中風,嚴重時還會造成休克。糖尿病或動脈硬化會讓血流供應量不足,造成視力衰退甚至失明。
另外,貧血(紅血球或血液攜氧率低下)對眼睛的影響也非常可觀,有時你會注意到,有時卻是不知不覺地發生。
年紀輕輕的瑞秋第一次來找我時,骨瘦如柴的樣子令我印象深刻。她說她會看到像果凍一樣彈跳的紫色斑點。我檢查她的眼睛,發現出血的痕跡以及奇怪的血管增生,這是糖尿病人常見的症狀,可是她並沒有糖尿病。
她有暴食症,而且極度營養不良。因為身體缺乏許多重要的必需營養素,貧血是必然的。在一組專家的努力之下,瑞秋慢慢恢復正常,也在飲食中特別補充維生素。貧血的問題解決,視力就好了。她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終於調整好身體狀況,我為她的努力感到驕傲。
優質營養素好處多多
我們知道鐵質是確保氧氣輸送到全身的重要元素。而輸送鐵質的酵素還需要靠銅的幫助,否則身體可能接收不到鐵的好處。
維生素B6、B12與葉酸都能活化製造血紅素所需的酵素。紅血球形成時得靠維生素A的幫助,維生素C與E也都會參與這個工作。總之,這是維生素的家族事業。
精胺酸
優質的營養素不僅能製造帶氧的紅血球。有種稱為精胺酸(arginine)的胺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要素,它出現在許多食物當中,可維持氧平衡和適度的血流量,這對視網膜特別重要。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氧化氮形成的前驅物。一氧化氮是促成血管擴張的傳訊分子。我們的血管會收縮或擴張來調節血流,身體任何組織都會因為某種原因需要多一點血流供應,比如需要養分、氧氣或白血球時,血管就緊縮,把額外的血送到正在呼救的部位。正因為如此,一氧化氮對糖尿病人的幫助非常大(詳見第七章)。
精胺酸的攝取來源有魚肉、雞肉、牛肉和乳製品。堅果類可以選胡桃和花生。蔬菜類有豌豆、皇帝豆、菜豆、玉米、花椰菜和菠菜。生物類黃酮素
不過要注意,當一氧化氮在細胞裡待太久時,會變成有毒性的過氧亞硝酸鹽,並引起氧化損害,所以你還是需要抗氧化物,請多多選擇生物類黃酮素,這類營養素還能改善血液循環。
從心臟輸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動脈,內膜是一層肌肉,肌肉的收縮會使血管束緊,達到控制血流的作用,肌肉放鬆時血管則會擴張。許多研究顯示生物類黃酮會使血管壁放鬆以增加血流,而動物實驗更證明生物類黃酮能改善視網膜區域的血流,使視網膜的運作更為良好。
生物類黃酮對於血液循環的好處,還包括阻擋受氧化作用損害而品質不佳的凝血粒子(血小板),以及改變細胞傳訊啟動血小板的途徑,以減少不必要的凝血。此外,生物類黃酮還能強化最細的微血管,甚至預防體液洩漏,造成像糖尿病人那樣的水腫。
請參考附錄所列,富含生物類黃酮的食材。
食用特定草本植物與綠葉蔬菜宜小心
在討論消炎和預防血管異常增生時,一定會提到草本植物。人們認為所有的花花草草都是「自然」而且無害的,不過我們剛說過,即使是食物與維生素也可能帶來我們不想要的副作用,植物也不例外。
金絲桃
金絲桃的花與葉可入藥,預防發炎與血管異常生長。聽起來是不錯的選擇,對吧?不過它是有副作用的。金絲桃具感光性,受到光照時會產生有毒的過氧化物質。所以當你服用金絲桃後再曬太陽,不一會兒皮膚就會起紅疹,很容易曬傷,長期下來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草食動物吃了大量金絲桃後,只要暴露在陽光底下便會生重病。眼睛更需要注意,因為光會聚焦在眼睛後方的水晶體,加重眼睛的光暴露負荷,導致白內障與視網膜病變快速發生。
銀杏
這裡是指從銀杏樹葉萃取後的營養素,它具有良好的消炎功效,也是抗氧化物。它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血作用,讓動脈管壁的肌肉放鬆,改善體內的血流。對於眼睛來說,銀杏能改善血流,讓人的視力清晰,加強辨色力,也能防止糖尿病、青光眼與黃斑部病變等不同的眼部疾病。
但也因為它對血小板的影響很大,有時候會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出血併發症。如果你同時吃了銀杏和高劑量的維生素E或omega-3油脂(這二種營養素攝取過多都可能使你不易凝血),出血風險便會上升。如果你正在服用阿斯匹靈或有容易出血的狀況,銀杏可能會讓問題加劇。維生素K
金絲桃與銀杏會抑制凝血,增加出血的風險,維生素K則剛好相反,取名為K是源自德文的「凝固」(koagulation)或英文的「凝結」(coagulation)。
維生素K的來源有三種,K1(葉綠醌)是植物性的,K2(甲萘醌)由細菌所製造,K3(氫化甲荼醌)則是合成物質(由於合成的維生素K會與抗氧化素穀胱甘肽產生衝突,容易累積在血流當中,因此天然的形式比較好)。
維生素K會啟動凝血和造骨這二種重要的機制。心血管病人的血液不應過於濃稠,所以最好避免吃含高維生素K的食物(這些人可能已經在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或抗凝血藥物)。至於其它人,維生素K的助凝血功效有助於平衡和保護身體,因為正常的凝血作用在很多情況下是必需的。
荷蘭芹的維生素K含量在蔬菜中最高,其它還包括羽衣甘藍、菠菜、甜菜葉、萵苣、花椰菜、球芽甘藍和蘆筍。
大笑就是特效藥
談了那麼多營養素,但最好的特效藥應該是笑。我是認真的!有人以年輕的健康志工為研究對象,讓他們觀賞十五分鐘的喜劇,發現持續而開懷的笑可使血流增加達百分之廿。
對於這個結果有好幾種解釋,其中之一是認為笑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使動脈管壁肌肉放鬆。所以結論是:盡情的笑吧!笑容與快樂有益身心健康。
乾眼症:最常見的眼科毛病
文蒂是責任很重的主管,每天在電腦前長時間工作。她抱怨每晚眼睛又紅又累,好像有砂子在裡面,眼淚還流個不停。有位眼科醫師說她有乾眼症,需要使用人工淚液。但文蒂很不解,覺得既然眼睛一直在流淚,不可能會乾,所以沒有遵照醫囑用藥。等她來找我時(她認為應該是眼底的毛病,想找視網膜病變專家,便來我的診所),症狀已經很嚴重,整個人很慘。
我向她解釋,她的眼睛真的很乾,部份原因是整天使用電腦,眼睛一直盯著螢幕忘記眨眼,所以才慢慢地變得乾澀。我開了人工淚液,請她多休息、在休息時間眨眨眼,同時調整飲食內容,包括吃魚和更多青菜,尤其是地瓜、紅蘿蔔、羽衣甘藍和芥蘭葉。一個月後,文蒂的症狀好了,對我感激得不得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每天盯著電腦螢幕和智慧型手機的時間長達數小時已經是常態。美國人不分年齡,每七個就有一個有乾眼症,這是最普遍的眼科毛病。眼睛鬧水荒
乾眼症是一種眼表疾病。原本應該滋潤眼睛的淚液出現失衡,結果眼睛表面變得乾澀,特別是在光線會進入的角膜。
角膜是全身最敏感的部位(這裡每單位的神經末稍密度為全身之冠),對極微小的刺激也會有強烈的反應,乾澀正是一種刺激。角膜敏感有其必要,它能啟動如同汽車雨刷般的眼瞼,把窗戶(也就是角膜)上的灰塵異物掃掉。
乾眼症的症狀是刺激感、似乎有砂礫掉在眼睛上,而這種刺激或異物感可能很輕微,也可能令你難以忍受。患者眼睛會泛紅,紅的範圍可大可小。但過了一段時間後,視力會變模糊,猶如看東西時有片髒玻璃擋在面前,看到污點、起霧、模糊,甚至是晦黯一片。朦朧的程度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其它症狀還包括灼熱與搔癢感,有時會有分泌物。
乾眼症會讓你流淚。沒錯,眼睛一邊分泌淚液,一邊也乾燥。這是因為眼睛試圖開啟水閘,但水流的方式不對。就像你對著位在斜坡坡頂的花園澆水,如果花園極度乾燥,水只會過門不入,順著坡往下流,植物依然乾渴。
當病人上眼科抱怨上述的症狀時,醫師檢查角膜就能斷定是否為乾眼症。醫師會用一種特殊的眼科裂隙燈檢查角膜來確診。有時候會點眼藥水,看乾澀的現象是否已經對眼睛表面細胞造成損害(但損害通常是暫時性的,因為角膜表面的細胞每七至十日會全部更新)。有時我們也會測量眼睛製造淚液的能力。
乾眼症的五種原因
從更年期到長時間打電腦,都可能導致眼睛因為缺乏足夠的滋潤而演變為乾眼症。如果你曾經迎著強風走路,眼中的水份被風吹乾,就知道眼乾帶來的刺痛感覺。每日眼乾的經驗也可能表現在讀書或用電腦時的「眼睛疲勞感」。
一、老化
乾眼症好發於五十歲後,老化是導致乾眼症的最大宗原因。
我們年紀愈大,淚液分泌的量會隨之減少,品質也會降低。由於荷爾蒙變化的影響,女性較常罹患乾眼症,進入更年期後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二、過度使用3C產品
隨著現代人使用螢幕的習慣愈來愈普遍,乾眼症也漸漸盛行於各個年齡層。
有一項很重要的原因是眨眼次數過少,因為人集中精神在看書或看螢幕時會不自覺減少眨眼次數。三、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是成因之一,像是乾、熱、多風的室外環境,以及因空調而乾燥的室內。此外,化學蒸氣與吸菸都會使症狀加重。
但眼睛的刺激物不一定全來自空氣,像是被喝進體內的酒精與咖啡因也是刺激,會透過血流到達眼睛。
四、藥物
有很多藥物,不管是處方藥或非處方藥,包括可從藥局買到的過敏藥(抗組織胺)、常見的抗憂鬱藥和一些血壓藥等等,都可能造成眼睛乾澀。
五、發炎性疾病
發炎性疾病也會引發乾眼症狀,包括紅斑性狼瘡、風溼性關節炎、修格蘭氏症,還有第七章談到的糖尿病。
乾眼症的治療主要放在補充淚液、預防或降低淚水流失,以及加強對眼表的保護。在藥局買的小瓶裝或管裝人工淚液是比例均衡的食鹽溶液,這是治療乾眼最常見的方式。但人體自然的淚液還是比人工淚液來得好。
為眼淚加菜
吃特定食物,再加上生活方式小幅改變(比如每小時離開電腦螢幕讓眼睛休息一會兒,或是讀書時規律眨眼),乾眼的症狀便能顯著紓緩,文蒂就是最好的見證。做了這些改變,很快就會看到效果,若是嚴重的話則時間會久一點。
維生素A
人們從很早以前就知道維生素A低下會導致一種嚴重的乾眼症,眼球表面既乾燥又濃稠,非常容易感染,感染後導致角膜變薄,最後在眼球表面形成足以威脅視力的坑洞,這就是角膜潰瘍。雖然它可能致盲,但靠補充維生素A可以治癒。
這種特定的乾眼症在美國非常少見,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飲食中維生素A的重要性,研究也顯示維生素A有助於淚液平衡,能有效治療單純的乾眼症。它透過強化白血球來健全我們的免疫系統,這是眼表非常需要的防禦機制。科學家還發現維生素A在眼表健康細胞的再生過程中是重要的推手。
你可以吃南瓜、蘆筍、地瓜、哈密瓜,和其它之前提過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C
威力強大的抗氧化物維生素C,是眼表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健康的細胞能生產具良好潤滑效果的淚液,保持眼表清澈和運作正常,這也是我們對視覺的最高要求。維生素C是黏蛋白的必要原料。由多種糖蛋白組成的黏蛋白會讓眼表的淚膜溫柔地包覆眼睛表面。
維生素C的功能很多。第一章談到它的抗氧化特性,第八章我們講青光眼時說到它參與膠原蛋白的製造,第九章提到它能預防眼睛罹患白內障。很多人也相信它能降低心臟疾病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強化微血管、降膽固醇,還能降低某些癌症,包括乳癌發生的風險。
此外,我們的視網膜後方有負責吸收光線、避免光線危害眼睛的黑色素。黑色素的前驅物質是一種名為酪胺酸的胺基酸,它的形成也必須有維生素C的參與。
人類是少數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C的生物,所以要吃奇異果、草莓、柑橘和木瓜來補充,蔬菜類的選擇有球莖甘藍、綠色花椰菜、辣椒、紅椒和菠菜。
omega-3與omega-6一定要均衡
我們從第六章學到omega-3脂肪酸在預防視網膜色素病變等眼部疾病的重要性。它與乾眼症的關聯也有人做過研究,發現它能降低發病風險。更重要的是,omega-3脂肪酸有能力節制omega-6帶來的負面效果,這些負面效果指的是血管不正常增生(使黃斑部病變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與過量的血液凝結。Omega-6也可能是某些omega-3(比如EPA)的前驅物,所以身體用得到它。
omega-6脂肪酸會引起發炎反應。我們特地用一整章的篇幅討論如何預防發炎,足見它是影響視力的危險因子。至於乾眼症,由於發炎會使症狀加重,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減緩眼睛表面的發炎。
但現在我要說的是,omega-6對你有益。
位於眼瞼上的油脂腺會分泌omega-6脂肪酸,構成淚液的一部份,預防淚液蒸發,所以它是確保眼表健康的要素。
不過有關於omega-6,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數量必須和omega-3達到均衡。有些被視為無益健康的生理作用,像是發炎、凝血和新生血管,若是在身體能控制的範圍內適度發生,對我們是好的。對抗感染,一點點發炎是必需的;預防過度出血,一點點凝血是必要的;血管新生在特定狀況下也有它的貢獻。所以當omega-3與omega-6達到均衡,便能造就一個可控制的、對健康有益的局面。只是我們的飲食中omega-6經常多於omega-3,像是巧克力脆片餅乾、起司、肉類與蘇打餅當中都有被稱為「壞脂肪」的omega-6。多數美國人攝取的omega-6是omega-3的十到廿倍,但理想的比例應在一比一或三比一之間。所以少吃巧克力脆片餅乾,增加鮭魚(這只是舉例,還有別的)的攝取,有助於讓你達到理想的平衡,降低乾眼症的風險。不少研究都做了如此建議。
護眼食譜
該如何運用視力保健菜單上的每一類食物做成餐點呢?請見以下的範例:
早餐
早餐就吃蛋和全穀吧!並搭配少量不飽和油脂。你可以在全穀吐司或全穀燕麥片裡面加入蜂蜜,但不用蜂蜜改用無花果與椰棗果乾更好,甚至還可以用不加糖的燉水果。
趁這個時候吃一至二份水果,可以的話再加些蔬菜。
午、晚餐的主菜
你每周一定要吃到幾次魚。每天都吃一次生菜沙拉,食材就從前面提到的全能明星蔬菜裡面挑,像是:菠菜、羽衣甘藍、紫高麗菜、荷蘭芹、蕃茄、洋蔥、玉米、胡椒、菇類、青花椰菜芽和酪梨。在生菜沙拉裡加點薄荷或羅勒葉,再放些豆子或堅果。最後再灑點不飽和油,這就是你的健康沙拉醬。
吃三明治的話,記得用全穀麵包。準備主食的時候,也別忘記用藏紅花、咖哩、大蒜、薑和羅勒這些健康的調味料與香料。
午、晚餐的配菜
吃正餐時當然不能缺少配菜,這也是蔬菜上場的好時機。
地瓜是極佳的配菜選擇,每周多吃幾次。其它的上選配菜有南瓜、球莖甘藍、蘆筍,還有我們在本章開頭提到的其它蔬菜。你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來吃。
豆類的種類很多,記得也要放進來。還有穀類,尤其是全穀糙米,一個禮拜記得多吃幾次。
點心
大部份的人都應把水果當成主要的零食或點心來吃,糖尿病人當然要小心攝取量。不要低估每天吃好幾次水果對眼睛和視力的幫助。除了水果之外,你也可以用蔬菜來換搭,綠色花椰菜和紅蘿蔔配上一點點沾醬就是絕佳的零嘴。
堅果本身就是很好的零嘴,跟水果一塊兒享用也是美味組合。地瓜或南瓜是適合當成甜點的蔬菜。不加糖的燉水果可以淋在點心上面,增添天然甜味。另一項健康零嘴就是爆米花(非微波爐爆米花),玉米內含的營養素你幾乎都吃得到。薄荷、薑和肉桂這些調味料,則是你在準備甜點時的營養選項。用水果或乾燥無花果和椰棗能讓你的點心嘗起來微甜,再加一點蜂蜜,糖就免了。
牛奶巧克力和加糖黑巧克力都不算明智的選擇。如果你的低糖或無糖甜點裡加無糖黑巧克力,那就再健康不過了。
飲料
茶與牛奶要成為你的每日飲料。水、果汁和咖啡可以搭配著喝。
血是我們的命之所繫。心臟之所以跳動,不正是為了將血輸送到全身嗎?血攜來氧氣與營養素,攜走有毒廢物,將之送往肝腎加以過濾和解毒。血液還輸送白血球與化學物質(見第二章),負責訊號傳導的荷爾蒙也依賴血液。血液也能調節體溫與酸鹼值。
醫學界投注大量的心力研究血在健康與疾病扮演的角色,這就是血液學。沒有一位醫師不明白血和血管對健康至關重要。
血液出現問題,從視力便可看出端倪。卅出頭,半職業高爾夫球員的班恩就是一例。
他來求診時,提到眼前會出現白光,頻率約每周一、二次。當白光出現時,眼前景象會突然變成白茫茫一片,幾分鐘後才會恢復正常。這個症狀持續數月,也曾在打高爾夫球賽時遇到過。他頭一回來找我時,我說:「班恩,我們先抽血檢查,你也去看一下心臟科醫師……你的心臟把血流往上送的功能可能需要注意。」
進一步探詢之後,班恩才說他容易疲倦,腿部與手臂也會痛,但他以為是打球太累的緣故。我檢查過他的眼睛,並沒有發現任何異常。不過,這個案例清楚地讓我知道,不管是什麼原因,血液輸送量減少時會導致所謂的「暫時性黑矇症」。
幾天後,我們在彙整血液檢查和心臟科醫師意見後,確診為血管發炎,經藥物治療已獲改善。
貧血一解決,視力就變好
眼科醫師用特殊顯微鏡為病人檢查眼睛時,可以看到紅血球在蜿蜒的微血管裡流動。血液從心臟流出,經眼睛再流回心臟的時間只有短短八秒鐘。當血液到達你的眼睛時,速度會放慢,以便將氧和營養素卸下,然後把廢物攜回,再加速回流到心臟。
很多人不知道,眼睛需要大量的血液(正確來說,是血液帶來的氧與營養素)才能運作良好。事實上,視網膜後方的血流密度在全身各部位排名第一。相反地,全身唯一不需要血液的部位是眼角膜。角膜得依賴邊緣健全的血管網供應養份,才能進行細胞更新,也必須依賴眼睛前方的血管網製造營養充足的體液來滋潤角膜底層。知道這點之後,我們就能明白,讓血液暢行無阻地流到眼睛,可以維護視力,確保眼睛的健康。
運動能提高眼睛的血流量。在二○一四年一項針對四十三到八十六歲的成年人研究指出,經常活動身體(相對於靜態生活方式)達廿年的人,視力退化或受損的風險減少了百分之六十。血流受阻會導致心臟病發作、腎臟損害、中風,嚴重時還會造成休克。糖尿病或動脈硬化會讓血流供應量不足,造成視力衰退甚至失明。
另外,貧血(紅血球或血液攜氧率低下)對眼睛的影響也非常可觀,有時你會注意到,有時卻是不知不覺地發生。
年紀輕輕的瑞秋第一次來找我時,骨瘦如柴的樣子令我印象深刻。她說她會看到像果凍一樣彈跳的紫色斑點。我檢查她的眼睛,發現出血的痕跡以及奇怪的血管增生,這是糖尿病人常見的症狀,可是她並沒有糖尿病。
她有暴食症,而且極度營養不良。因為身體缺乏許多重要的必需營養素,貧血是必然的。在一組專家的努力之下,瑞秋慢慢恢復正常,也在飲食中特別補充維生素。貧血的問題解決,視力就好了。她花了很多年的時間終於調整好身體狀況,我為她的努力感到驕傲。
優質營養素好處多多
我們知道鐵質是確保氧氣輸送到全身的重要元素。而輸送鐵質的酵素還需要靠銅的幫助,否則身體可能接收不到鐵的好處。
維生素B6、B12與葉酸都能活化製造血紅素所需的酵素。紅血球形成時得靠維生素A的幫助,維生素C與E也都會參與這個工作。總之,這是維生素的家族事業。
精胺酸
優質的營養素不僅能製造帶氧的紅血球。有種稱為精胺酸(arginine)的胺基酸,是蛋白質的組成要素,它出現在許多食物當中,可維持氧平衡和適度的血流量,這對視網膜特別重要。
更重要的是,它是一氧化氮形成的前驅物。一氧化氮是促成血管擴張的傳訊分子。我們的血管會收縮或擴張來調節血流,身體任何組織都會因為某種原因需要多一點血流供應,比如需要養分、氧氣或白血球時,血管就緊縮,把額外的血送到正在呼救的部位。正因為如此,一氧化氮對糖尿病人的幫助非常大(詳見第七章)。
精胺酸的攝取來源有魚肉、雞肉、牛肉和乳製品。堅果類可以選胡桃和花生。蔬菜類有豌豆、皇帝豆、菜豆、玉米、花椰菜和菠菜。生物類黃酮素
不過要注意,當一氧化氮在細胞裡待太久時,會變成有毒性的過氧亞硝酸鹽,並引起氧化損害,所以你還是需要抗氧化物,請多多選擇生物類黃酮素,這類營養素還能改善血液循環。
從心臟輸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的動脈,內膜是一層肌肉,肌肉的收縮會使血管束緊,達到控制血流的作用,肌肉放鬆時血管則會擴張。許多研究顯示生物類黃酮會使血管壁放鬆以增加血流,而動物實驗更證明生物類黃酮能改善視網膜區域的血流,使視網膜的運作更為良好。
生物類黃酮對於血液循環的好處,還包括阻擋受氧化作用損害而品質不佳的凝血粒子(血小板),以及改變細胞傳訊啟動血小板的途徑,以減少不必要的凝血。此外,生物類黃酮還能強化最細的微血管,甚至預防體液洩漏,造成像糖尿病人那樣的水腫。
請參考附錄所列,富含生物類黃酮的食材。
食用特定草本植物與綠葉蔬菜宜小心
在討論消炎和預防血管異常增生時,一定會提到草本植物。人們認為所有的花花草草都是「自然」而且無害的,不過我們剛說過,即使是食物與維生素也可能帶來我們不想要的副作用,植物也不例外。
金絲桃
金絲桃的花與葉可入藥,預防發炎與血管異常生長。聽起來是不錯的選擇,對吧?不過它是有副作用的。金絲桃具感光性,受到光照時會產生有毒的過氧化物質。所以當你服用金絲桃後再曬太陽,不一會兒皮膚就會起紅疹,很容易曬傷,長期下來會增加皮膚癌的風險。
草食動物吃了大量金絲桃後,只要暴露在陽光底下便會生重病。眼睛更需要注意,因為光會聚焦在眼睛後方的水晶體,加重眼睛的光暴露負荷,導致白內障與視網膜病變快速發生。
銀杏
這裡是指從銀杏樹葉萃取後的營養素,它具有良好的消炎功效,也是抗氧化物。它能抑制血小板的凝血作用,讓動脈管壁的肌肉放鬆,改善體內的血流。對於眼睛來說,銀杏能改善血流,讓人的視力清晰,加強辨色力,也能防止糖尿病、青光眼與黃斑部病變等不同的眼部疾病。
但也因為它對血小板的影響很大,有時候會造成嚴重、甚至致命的出血併發症。如果你同時吃了銀杏和高劑量的維生素E或omega-3油脂(這二種營養素攝取過多都可能使你不易凝血),出血風險便會上升。如果你正在服用阿斯匹靈或有容易出血的狀況,銀杏可能會讓問題加劇。維生素K
金絲桃與銀杏會抑制凝血,增加出血的風險,維生素K則剛好相反,取名為K是源自德文的「凝固」(koagulation)或英文的「凝結」(coagulation)。
維生素K的來源有三種,K1(葉綠醌)是植物性的,K2(甲萘醌)由細菌所製造,K3(氫化甲荼醌)則是合成物質(由於合成的維生素K會與抗氧化素穀胱甘肽產生衝突,容易累積在血流當中,因此天然的形式比較好)。
維生素K會啟動凝血和造骨這二種重要的機制。心血管病人的血液不應過於濃稠,所以最好避免吃含高維生素K的食物(這些人可能已經在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或抗凝血藥物)。至於其它人,維生素K的助凝血功效有助於平衡和保護身體,因為正常的凝血作用在很多情況下是必需的。
荷蘭芹的維生素K含量在蔬菜中最高,其它還包括羽衣甘藍、菠菜、甜菜葉、萵苣、花椰菜、球芽甘藍和蘆筍。
大笑就是特效藥
談了那麼多營養素,但最好的特效藥應該是笑。我是認真的!有人以年輕的健康志工為研究對象,讓他們觀賞十五分鐘的喜劇,發現持續而開懷的笑可使血流增加達百分之廿。
對於這個結果有好幾種解釋,其中之一是認為笑會釋放一種化學物質,使動脈管壁肌肉放鬆。所以結論是:盡情的笑吧!笑容與快樂有益身心健康。
乾眼症:最常見的眼科毛病
文蒂是責任很重的主管,每天在電腦前長時間工作。她抱怨每晚眼睛又紅又累,好像有砂子在裡面,眼淚還流個不停。有位眼科醫師說她有乾眼症,需要使用人工淚液。但文蒂很不解,覺得既然眼睛一直在流淚,不可能會乾,所以沒有遵照醫囑用藥。等她來找我時(她認為應該是眼底的毛病,想找視網膜病變專家,便來我的診所),症狀已經很嚴重,整個人很慘。
我向她解釋,她的眼睛真的很乾,部份原因是整天使用電腦,眼睛一直盯著螢幕忘記眨眼,所以才慢慢地變得乾澀。我開了人工淚液,請她多休息、在休息時間眨眨眼,同時調整飲食內容,包括吃魚和更多青菜,尤其是地瓜、紅蘿蔔、羽衣甘藍和芥蘭葉。一個月後,文蒂的症狀好了,對我感激得不得了。
在我們這個時代,每天盯著電腦螢幕和智慧型手機的時間長達數小時已經是常態。美國人不分年齡,每七個就有一個有乾眼症,這是最普遍的眼科毛病。眼睛鬧水荒
乾眼症是一種眼表疾病。原本應該滋潤眼睛的淚液出現失衡,結果眼睛表面變得乾澀,特別是在光線會進入的角膜。
角膜是全身最敏感的部位(這裡每單位的神經末稍密度為全身之冠),對極微小的刺激也會有強烈的反應,乾澀正是一種刺激。角膜敏感有其必要,它能啟動如同汽車雨刷般的眼瞼,把窗戶(也就是角膜)上的灰塵異物掃掉。
乾眼症的症狀是刺激感、似乎有砂礫掉在眼睛上,而這種刺激或異物感可能很輕微,也可能令你難以忍受。患者眼睛會泛紅,紅的範圍可大可小。但過了一段時間後,視力會變模糊,猶如看東西時有片髒玻璃擋在面前,看到污點、起霧、模糊,甚至是晦黯一片。朦朧的程度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其它症狀還包括灼熱與搔癢感,有時會有分泌物。
乾眼症會讓你流淚。沒錯,眼睛一邊分泌淚液,一邊也乾燥。這是因為眼睛試圖開啟水閘,但水流的方式不對。就像你對著位在斜坡坡頂的花園澆水,如果花園極度乾燥,水只會過門不入,順著坡往下流,植物依然乾渴。
當病人上眼科抱怨上述的症狀時,醫師檢查角膜就能斷定是否為乾眼症。醫師會用一種特殊的眼科裂隙燈檢查角膜來確診。有時候會點眼藥水,看乾澀的現象是否已經對眼睛表面細胞造成損害(但損害通常是暫時性的,因為角膜表面的細胞每七至十日會全部更新)。有時我們也會測量眼睛製造淚液的能力。
乾眼症的五種原因
從更年期到長時間打電腦,都可能導致眼睛因為缺乏足夠的滋潤而演變為乾眼症。如果你曾經迎著強風走路,眼中的水份被風吹乾,就知道眼乾帶來的刺痛感覺。每日眼乾的經驗也可能表現在讀書或用電腦時的「眼睛疲勞感」。
一、老化
乾眼症好發於五十歲後,老化是導致乾眼症的最大宗原因。
我們年紀愈大,淚液分泌的量會隨之減少,品質也會降低。由於荷爾蒙變化的影響,女性較常罹患乾眼症,進入更年期後情況可能更加嚴重。
二、過度使用3C產品
隨著現代人使用螢幕的習慣愈來愈普遍,乾眼症也漸漸盛行於各個年齡層。
有一項很重要的原因是眨眼次數過少,因為人集中精神在看書或看螢幕時會不自覺減少眨眼次數。三、環境因素
環境因素也是成因之一,像是乾、熱、多風的室外環境,以及因空調而乾燥的室內。此外,化學蒸氣與吸菸都會使症狀加重。
但眼睛的刺激物不一定全來自空氣,像是被喝進體內的酒精與咖啡因也是刺激,會透過血流到達眼睛。
四、藥物
有很多藥物,不管是處方藥或非處方藥,包括可從藥局買到的過敏藥(抗組織胺)、常見的抗憂鬱藥和一些血壓藥等等,都可能造成眼睛乾澀。
五、發炎性疾病
發炎性疾病也會引發乾眼症狀,包括紅斑性狼瘡、風溼性關節炎、修格蘭氏症,還有第七章談到的糖尿病。
乾眼症的治療主要放在補充淚液、預防或降低淚水流失,以及加強對眼表的保護。在藥局買的小瓶裝或管裝人工淚液是比例均衡的食鹽溶液,這是治療乾眼最常見的方式。但人體自然的淚液還是比人工淚液來得好。
為眼淚加菜
吃特定食物,再加上生活方式小幅改變(比如每小時離開電腦螢幕讓眼睛休息一會兒,或是讀書時規律眨眼),乾眼的症狀便能顯著紓緩,文蒂就是最好的見證。做了這些改變,很快就會看到效果,若是嚴重的話則時間會久一點。
維生素A
人們從很早以前就知道維生素A低下會導致一種嚴重的乾眼症,眼球表面既乾燥又濃稠,非常容易感染,感染後導致角膜變薄,最後在眼球表面形成足以威脅視力的坑洞,這就是角膜潰瘍。雖然它可能致盲,但靠補充維生素A可以治癒。
這種特定的乾眼症在美國非常少見,但這個例子告訴我們飲食中維生素A的重要性,研究也顯示維生素A有助於淚液平衡,能有效治療單純的乾眼症。它透過強化白血球來健全我們的免疫系統,這是眼表非常需要的防禦機制。科學家還發現維生素A在眼表健康細胞的再生過程中是重要的推手。
你可以吃南瓜、蘆筍、地瓜、哈密瓜,和其它之前提過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維生素C
威力強大的抗氧化物維生素C,是眼表不可或缺的營養素。
健康的細胞能生產具良好潤滑效果的淚液,保持眼表清澈和運作正常,這也是我們對視覺的最高要求。維生素C是黏蛋白的必要原料。由多種糖蛋白組成的黏蛋白會讓眼表的淚膜溫柔地包覆眼睛表面。
維生素C的功能很多。第一章談到它的抗氧化特性,第八章我們講青光眼時說到它參與膠原蛋白的製造,第九章提到它能預防眼睛罹患白內障。很多人也相信它能降低心臟疾病與心臟病發作的風險、強化微血管、降膽固醇,還能降低某些癌症,包括乳癌發生的風險。
此外,我們的視網膜後方有負責吸收光線、避免光線危害眼睛的黑色素。黑色素的前驅物質是一種名為酪胺酸的胺基酸,它的形成也必須有維生素C的參與。
人類是少數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C的生物,所以要吃奇異果、草莓、柑橘和木瓜來補充,蔬菜類的選擇有球莖甘藍、綠色花椰菜、辣椒、紅椒和菠菜。
omega-3與omega-6一定要均衡
我們從第六章學到omega-3脂肪酸在預防視網膜色素病變等眼部疾病的重要性。它與乾眼症的關聯也有人做過研究,發現它能降低發病風險。更重要的是,omega-3脂肪酸有能力節制omega-6帶來的負面效果,這些負面效果指的是血管不正常增生(使黃斑部病變與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更加惡化)與過量的血液凝結。Omega-6也可能是某些omega-3(比如EPA)的前驅物,所以身體用得到它。
omega-6脂肪酸會引起發炎反應。我們特地用一整章的篇幅討論如何預防發炎,足見它是影響視力的危險因子。至於乾眼症,由於發炎會使症狀加重,因此我們要做的是減緩眼睛表面的發炎。
但現在我要說的是,omega-6對你有益。
位於眼瞼上的油脂腺會分泌omega-6脂肪酸,構成淚液的一部份,預防淚液蒸發,所以它是確保眼表健康的要素。
不過有關於omega-6,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它的數量必須和omega-3達到均衡。有些被視為無益健康的生理作用,像是發炎、凝血和新生血管,若是在身體能控制的範圍內適度發生,對我們是好的。對抗感染,一點點發炎是必需的;預防過度出血,一點點凝血是必要的;血管新生在特定狀況下也有它的貢獻。所以當omega-3與omega-6達到均衡,便能造就一個可控制的、對健康有益的局面。只是我們的飲食中omega-6經常多於omega-3,像是巧克力脆片餅乾、起司、肉類與蘇打餅當中都有被稱為「壞脂肪」的omega-6。多數美國人攝取的omega-6是omega-3的十到廿倍,但理想的比例應在一比一或三比一之間。所以少吃巧克力脆片餅乾,增加鮭魚(這只是舉例,還有別的)的攝取,有助於讓你達到理想的平衡,降低乾眼症的風險。不少研究都做了如此建議。
護眼食譜
該如何運用視力保健菜單上的每一類食物做成餐點呢?請見以下的範例:
早餐
早餐就吃蛋和全穀吧!並搭配少量不飽和油脂。你可以在全穀吐司或全穀燕麥片裡面加入蜂蜜,但不用蜂蜜改用無花果與椰棗果乾更好,甚至還可以用不加糖的燉水果。
趁這個時候吃一至二份水果,可以的話再加些蔬菜。
午、晚餐的主菜
你每周一定要吃到幾次魚。每天都吃一次生菜沙拉,食材就從前面提到的全能明星蔬菜裡面挑,像是:菠菜、羽衣甘藍、紫高麗菜、荷蘭芹、蕃茄、洋蔥、玉米、胡椒、菇類、青花椰菜芽和酪梨。在生菜沙拉裡加點薄荷或羅勒葉,再放些豆子或堅果。最後再灑點不飽和油,這就是你的健康沙拉醬。
吃三明治的話,記得用全穀麵包。準備主食的時候,也別忘記用藏紅花、咖哩、大蒜、薑和羅勒這些健康的調味料與香料。
午、晚餐的配菜
吃正餐時當然不能缺少配菜,這也是蔬菜上場的好時機。
地瓜是極佳的配菜選擇,每周多吃幾次。其它的上選配菜有南瓜、球莖甘藍、蘆筍,還有我們在本章開頭提到的其它蔬菜。你可以選自己喜歡的來吃。
豆類的種類很多,記得也要放進來。還有穀類,尤其是全穀糙米,一個禮拜記得多吃幾次。
點心
大部份的人都應把水果當成主要的零食或點心來吃,糖尿病人當然要小心攝取量。不要低估每天吃好幾次水果對眼睛和視力的幫助。除了水果之外,你也可以用蔬菜來換搭,綠色花椰菜和紅蘿蔔配上一點點沾醬就是絕佳的零嘴。
堅果本身就是很好的零嘴,跟水果一塊兒享用也是美味組合。地瓜或南瓜是適合當成甜點的蔬菜。不加糖的燉水果可以淋在點心上面,增添天然甜味。另一項健康零嘴就是爆米花(非微波爐爆米花),玉米內含的營養素你幾乎都吃得到。薄荷、薑和肉桂這些調味料,則是你在準備甜點時的營養選項。用水果或乾燥無花果和椰棗能讓你的點心嘗起來微甜,再加一點蜂蜜,糖就免了。
牛奶巧克力和加糖黑巧克力都不算明智的選擇。如果你的低糖或無糖甜點裡加無糖黑巧克力,那就再健康不過了。
飲料
茶與牛奶要成為你的每日飲料。水、果汁和咖啡可以搭配著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