巽式.「膝蓋的五個原則」
大家好。我是專門研究膝蓋關節的骨科醫生巽一郎。
二零一九年十一月在拙作《一百歲也能行走自如》出版後,收到了超過三百封的讀者來信提問和很多的感謝信。因此這本書,我除了會回答之前來信中特別多人問到的問題之外,內容也會充分著重在「膝蓋」這個焦點,希望能讓更多有膝蓋疼痛困擾的人看到本書。
在本書,我除了會回答很多人都提出的問題,也會跟大家說說這幾年我在診療時的全新發現,還會告訴大家最好能加進平日自我保養中做的事情。
從我決定只診療關節開始到現在,已經過了十七個年頭。
每天,跟有膝蓋困擾的人說話之後,我常會覺得,如果想在這個百歲人生時代活得像樣、活得輕鬆,「膝蓋」實在太重要了。隨著年紀增長,很多人都有「膝蓋」的問題。如果這本書能幫忙解決這些問題,那真的太令人開心了。有件事我覺得很不可思議,那就是原本為了解決膝蓋問題而採取很多行動,卻沒想到在行動的過程中,竟然也找到解決其他健康相關問題的線索。
為了讓您在看完本書之後覺得「看了這本書真是太好了」,我會在本書加入其他地方恐怕不太有機會能獲得的資訊,告訴大家如何打造出「百歲膝蓋」的方法。
此外要回覆《一百歲也能行走自如》一書的讀者提問,本書也會提到一些比較專業的內容。如果看到那些內容覺得有點難度,可以跳過,因為那些也只是一些用語罷了。
不過,如果是想要治好膝蓋困擾的人,請至少一定要理解本書介紹的四個不中斷的方法和停止對症治療,這「五個原則」。
我「不馬上幫人動手術」的理由
無論是我在湘南的時候,還是在這裡,來找我看診的患者,都遠從日本各地而來,也有從海外來的。愛知縣這個地方大約位在日本地圖正中央的位置,所以自從我搬來一宮西醫院之後,有不少患者很高興的跟我說「以前要去鎌倉找您看病好遠,現在來這裡近多了」。
無論以前或現在,對於專門研究膝蓋關節的我來說,只要是在能夠實踐最完善治療計畫的環境,不管場所怎麼變,我的診療也不會變。
雖然我會不斷提升手術方面的技術革新以跟上世界水準,但最重要的「診斷、基本的治療」沒有改變。
面對有膝蓋困擾的患者,我會傾聽他說話,和他一起找出原因,解決他的疼痛。
這是很單純的事,沒什麼好改變的。
「不馬上動手術」,也是因為一直以來,我看到不少患者即使軟骨已經都沒有了,也能讓它再次「復活」的事實。對此我也感到相當驚訝。能找出膝蓋漸漸惡化的原因,去面對它、戰勝它的人,會自己治好它。這真的是我從很多患者身上學到的事。
但即使如此,強迫大家接受這個想法也不太好。所以對於不想面對原因的人我不會勉強他。而對於沒時間的人,我會幫他動手術以克服問題。我現在還是很喜歡動膝蓋手術,毫無疑問。只要有必要,我一定會完成最棒的手術。
後面的章節我會詳細說明,持續有很多人,即使沒有動手術只用「巽式.保守療法」所提的四個方法,就能擺脫疼痛,像以前一樣走路、活動。
這些克服了疼痛,不用再治療的患者,幾乎原本都認為,想要擺脫疼痛,像以前那樣走路的話「非得動手術不可」。他們不是自己隨便就這麼想,而是之前去看病,醫生這樣告訴他們的。然而,只要改善讓膝蓋變差的「原因」,就能不再疼痛、活動自如的話,就沒必要動手術了。
被告知「只有動手術一途」的人,能夠不用動手術的「保守療法」
這四個「保守療法」,希望能讓「害怕將來膝蓋會痛,沒辦法走路」、「常常一走路膝蓋就會痛,但好像還不到要去醫院看病的程度」的人,用來當作「預防方法」或「預防變重症、再復發的方法」。
此外,有些來看病的人,一開始就滿心認為要動手術,這樣的人如果能好好的去做這四個方法,也能在術後快點復原,早點恢復快活。
說這麼多就是要告訴大家,保守療法連對已有心理準備要動手術的人都有效果,所以如果想打造「百歲膝蓋」,沒有比這個更好的方法了。我會將這些方法仔細的寫在本書介紹給大家。如果認真照著去做,大約三~六個月就能看到效果。
如今,我自己也在新天地.一宮市,培養我的「百歲體力」。
我希望有膝蓋疼痛或走路困難而感到煩惱的人,即使多一個人也好,能引導他去做根源治療。我想讓更多的人,將眼光放在去找出現代醫療已不關心的「根本原因」,用自己的力量去了解變健康的單純法則並去行動。
因為我還有想做的事情,所以我覺得我要保持健康才行,因此在一宮市,我住在身心都比以前舒適許多的家,充實的過著每一天。我買了一間傳統的木造老宅,開始種田。保有和母親相處的時間,睡在用天然建材整修的家,耕田、感謝能有安全的食物然後享受它……等,非常珍惜這種極為簡樸的生活日常。
為了能夠健健康康、心情愉快的,重視並用心的「款待」每一位患者,我也非常注意自己的身心健康和日常生活。在本書我也想跟大家聊聊這些話題。
好了,前序先寫到這裡。
接著就從介紹「膝蓋關節」對我們有多重要,開始進入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