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5阿茲海默症與牙周病的關係
阿茲海默症的病因是什麼?
阿茲海默症發病時,海馬迴會開始萎縮。
海馬迴位於大腦顳葉深處,會整理我們眼睛看到、耳朵聽到的最新資訊。其功能與人類記憶非常相關。
海馬迴會萎縮,是因為大腦中累積了β澱粉樣蛋白(Amyloid beta)和濤蛋白(Tau protein)。
β澱粉樣蛋白是大腦產生的物質,也存在健康人的大腦中。它通常會在大腦中分解,並於短時間內排出體外。但是β澱粉樣蛋白異常地粘在一起的話,就很難正常排出,久而久之會變成「老年斑」(也就是大腦垃圾),並累積聚在大腦中。
另一方面,濤蛋白則是構成大腦神經網路的蛋白質。當β澱粉樣蛋白在神經細胞外堆積時,濤蛋白就會在細胞內聚集,導致神經細胞退化或脫落,造成大腦萎縮(見圖1-10)。β澱粉樣蛋白和濤蛋白會導致神經細胞死亡,這正是阿茲海默症之所以發病的原因。

在阿茲海默症患者腦中發現牙菌斑
普遍認為阿茲海默症還是與遺傳、老化、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以及抽菸等生活習慣有關。但是,目前已經發現阿茲海默症和牙周病之間,有許多驚人的相似之處。
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的數據,四十歲以上的人們中,有四〇%罹患牙周病(牙周囊袋深度在〇・四公分以上)(見圖1-11)。

這時正是免疫力下降、感染風險增加的時候。我們的口腔裡有各種細菌,免疫系統可以保護我們免受細菌攻擊。但是隨著年齡增長,免疫系統逐漸低落,牙周病的發生率也會因此增加。
另一方面,據說在阿茲海默症發病前二十年左右,被視為病因的β澱粉樣蛋白就會開始累積、形成老年斑。一般認為,六十歲起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機率就會增加,而往前推二十年的四十歲時期,正是前面提到牙周病發生率增加的時期。這點讓我開始覺得,牙周病和阿茲海默症有著密切的關係。
另外,在第三十四頁曾提到用牙齒咀嚼食物,可以將血液輸送到大腦。
當血液被送入大腦時,β澱粉樣蛋白就更容易排出大腦。如此一來,便不太可能累積「大腦垃圾」。保留越多顆牙齒,越有機會好好多咀嚼幾次,輸送到大腦的血液也會越多。所以牙齒的數量,與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非常有關係。
更具決定性的一件事情是,美國製藥公司寇特新(Cortexyme Inc.)的研究團隊在二〇一九年發表的一篇論文,並發表在美國科學促進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Science)出版的美國科學雜誌《先進科學期刊》(Science Advances)上。論文中提到:該公司調查的阿茲海默症患者中,九六%的患者大腦中都發現了牙菌斑。第三章將會再詳細說明這裡的細節,不過這項研究的結果已經告訴我們,牙菌斑產生的酵素很可能就是導致阿茲海默症發病的原因。
未來,或許隨著闡明阿茲海默症和牙周病之間的關係,會研發出新的治療藥物和預防方法。不過,可能還需要等待才能迎來那一天吧。
但是,我們現在知道可以如何加以應對了。如果牙周病會增加罹患阿茲海默症的風險,就有必要預防並改善牙周病。因此,大家需要先了解「牙周病」是一種什麼樣的疾病。
專欄:古代人就有牙周病
其實從古至今,牙周病都是很常見的疾病。
牙周病在人類歷史中存在已久,早在舊石器時代的尼安德塔人和人猿的骨骼中,就發現了牙周病。此外,調查古埃及國王的木乃伊時,也找到因爲牙周病導致牙齒脫落的證據。
檢查古人的牙齒狀況時,可以發現牙周病患者多半是社會地位高、飲食良好的人。由此可見,牙周病與飲食習慣有很大的關係。
非營利組織「健康資訊推廣機構」的齋藤茂理事長,重現了日本彌生時代(西元前十世紀到三世紀中期)至今的飲食,並計算咀嚼的次數和吃飯所需的時間。
在彌生時代,吃飯時要咀嚼六千次;在江戶時代(十七世紀至十九世紀中期),則要咀嚼四千次。他們也研究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一九三九年至一九四五年)前後人們咀嚼食物的次數,發現戰前需要兩千次,戰後則是六百次。咀嚼的次數不僅逐漸減少,連吃飯的時間也越來越短。
這意味著現代人的咀嚼能力,只有彌生時代的十分之一。
一旦咀嚼次數變少,分泌的唾液量也會減少。唾液具有清潔口腔內部的功能,所以產生的唾液越少,口腔內就越有可能容易變髒,形成讓細菌容易滋生的環境。
現代的我們享有豐富的飲食生活。但是,如果只吃不需要徹底咀嚼的食物,可能就會更容易罹患蛀牙和牙周病。
02你可能不知道的正確刷牙法
刷牙前使用牙間刷和牙線
大家刷牙時的步驟是什麼呢?
詢問來診所就診的患者時,發現有許多人會在刷牙後使用牙線或牙間刷。使用這些工具很好,但我推薦的刷牙順序剛好恰恰相反。要先透過牙間刷和牙線清除牙齒上的一些汙垢,然後再使用牙刷好好刷乾淨。推薦大家這麼做的原因是:清除掉牙周病高風險區域的汙垢後再刷牙,牙齒會更乾淨。
牙刷適合清除牙齒表面的髒汙,卻不能清除牙齒之間的汙垢。要是牙齒之間有食物殘留,細菌會更容易繁殖。然而,刷牙後使用牙間刷或牙線來清潔齒縫中的汙垢,口腔中仍然不乾淨。明明都為了牙齒健康,用了牙刷和各種工具卻沒有完全做好清潔,實在太可惜了。因此,才建議大家先清除汙垢再刷牙。研究表示,連牙縫都能好好照顧的人,可以活得更久。所以大家一定要使用牙間刷和牙線清潔牙縫,再搭配牙刷好好清潔口腔。

然而,每次刷牙都要使用牙間刷和牙線,可能會讓人覺得很麻煩。因此,以每天使用一次牙間刷和牙線為目標也是可以的。
每天一次的使用頻率是有根據的。
當食物殘渣黏在牙齒表面後,會在四至八小時內變成牙菌斑。二十個小時後,牙齒表面不僅形成生物膜,細菌的毒性也會變得更強。如果每天徹底清潔口腔一次,就可以在生物膜形成前清除口中的汙垢。
順帶一提,我個人都是早上使用牙線和牙刷,午餐只用牙刷,晚上則用牙間刷和牙刷。不管在哪個時段使用牙間刷和牙線都可以,請試著根據自己的生活方式,將牙刷與牙線、牙間刷一起結合使用。
而且,不需要使用牙膏喔!
使用牙膏的話,必須一遍又一遍地吐出口水,很難集中精神好好刷牙。如果必須使用牙膏,請選擇含有氟化物的產品,才可以有效預防蛀牙。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