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1 MFT基礎知識
OSAMU TAKAHASHI 高橋治(牙醫師,高橋矯正牙醫診所)

什麼是MFT
MFT(口腔肌功能療法,Oral Myofunctional Therapy)是一種「改善齒列周圍的口腔肌肉機能」的訓練方法。
齒列與顎骨的生長發育,受到來自父母的遺傳因素和非遺傳的環境因素影響。再者,口腔周圍肌肉機能的不協調,是造成咬合不正的環境因素之一,原因是牙齒、顎骨四周有肌肉包圍,且不斷受到來自肌肉的壓力(圖1)。就像裝上矯正器對牙齒施力會讓牙齒移動,口腔周圍的肌肉若對牙齒施力,牙齒也會因此產生移動。
牙齒的外側是嘴唇和臉頰,內側則是舌頭。如果嘴唇總是開開的或者舌頭總是往前推頂牙齒,都會讓口腔肌肉在牙齒上施加的壓力變得不平衡,導致牙齒往不太理想的方向移動,因此發生咬合不正的情況(圖2)。即使用矯正器將牙齒移動到正確的位置上,但不去改正口腔肌肉壓力的不平衡,齒列依舊會故態復萌,回復到原本咬合不正的位置。
帶給齒列不利影響的肌肉機能問題,我們歷來稱其為「舌癖(Tongue Habit)」、「弄舌癖(Tongue Thrust)」、「吞嚥異常(Abnormal Swallowing)」及「口腔肌功能障礙(Oral Myofunctional Disorders)」等,這些問題讓試圖達到正確牙齒排列及咬合的患者與矯正醫師都傷透了腦筋。
MFT即是為解決上述因肌肉機能而起的牙科問題所開發的訓練法。透過MFT改善口腔周圍肌肉的機能,平衡肌肉對牙齒的壓力,讓牙齒能長期保持在正確的位置。總而言之,MFT的目的,是藉由「消除口腔周圍肌肉的機能不協調,以打造維持正常齒列的環境」(圖3)。

MFT的效果~從機能、形態兩方面著手
藉由MFT訓練,可達到無需使用矯正器,即能將齒列引導到正常形態的效果。圖4的10歲女童,初診時前牙咬合較淺,前排牙齒的齒列有輕微的齒列擁擠、口呼吸、張嘴吃東西發出咀嚼聲的習慣,發音時有舌頭夾在上下前牙間的情況(齒間化構音)。患者大約2~4週來院一次接受MFT指導,加上每天在家的MFT訓練,持續一段時間後,已經養成了閉上嘴巴用後牙確實咀嚼食物的習慣,隨著機能的改善,齒列也自然恢復整齊。在MFT指導開始兩年半後,達到了正確的咀嚼、吞嚥、發音及呼吸習慣,在不使用矯正器的情況下,牙齒排列和咬合自然獲得了改善。另外,女童在初診時,嘴角下垂且沒有下巴線條,但經指導後,嘴形變得更美觀了(圖5)。如上所述,口腔機能與齒列、咬合有著密切的關係,當肌肉壓力得到均衡改善時,就能讓牙齒保持在正確的位置。
此外,矯正治療與MFT的併用,可以讓治療後的齒列獲得較長期的穩定結果。圖6為一名13歲的女童,初診時有齒列擁擠、前牙開咬、唇部突出、口呼吸、低舌位及咀嚼、吞嚥、發音時舌頭會向前突出等問題,採用齒列矯正器並結合MFT進行矯正治療,經過大約2年的治療後,她的牙齒排列和咬合情況獲得改善,口腔機能也因而提升。治療前的嘴唇突出、嘴角下垂,治療後都得到改善,表情變得柔和許多。矯正結束後經過15年以上,依舊保持矯正後的良好齒列與咬合狀態。

MFT訓練項目
MFT由三部分組成:①個別肌肉訓練;②咀嚼、吞嚥、發音訓練;③姿勢正位訓練。

1)個別肌肉訓練
個別的肌肉訓練可以改善每一塊肌肉的機能,包括舌頭、嘴唇、軟腭和咀嚼肌等。這裡所謂的「個別肌肉」,並非依解剖學上的分類(名稱),而是指當我們做某一特定動作時,舌頭的各個部位,即「舌尖」、「舌側」、「舌中央」、「舌根」或「口唇」、「咀嚼肌」等部位的肌肉。MFT訓練不僅能強化肌肉,也能舒緩繃緊的肌肉,達到整體協調的狀態。

2)咀嚼、吞嚥和發音的訓練
咀嚼、吞嚥和發音的訓練,目的在改善口腔的整體機能。

3)姿勢正位訓練
在姿勢正位訓練中,目標是使嘴唇、舌頭以及下顎在靜止不動時始終處於正確的位置,即:①嘴唇放鬆閉合,用鼻子呼吸;②舌頭放鬆頂置於上顎;③上下排齒列分開(圖7)。
另外,依據實際需要,可在指導中增加改善呼吸、姿勢、身體與口腔不良習慣等方面的訓練。MFT通常會根據患者的個別情況進行指導,並可參考介紹基本程序的工作手冊11,12),及指導者手冊6,9,10)進行,雖然乍看之下,MFT訓練的程序似乎很繁複,但大多是重複同樣的訓練過程(圖8),可按個人狀況循序漸進進行。通過重覆相同的訓練,就能「讓身體記憶」正確的肌肉動作,並使之成為一種習慣。

MFT的應用
MFT旨在改進咬合發育和矯正治療的效果,主要是在兒童牙科及矯正牙科領域一併發展起來的,不過,近幾年人們已經嘗試將其應用於牙科的其他領域。

1)牙菌斑控制
經由MFT訓練,養成閉上嘴巴確實咀嚼的習慣,促進唾液分泌並透過口唇淸潔牙齒表面,提高口腔自淨能力,有助於控制牙菌斑生成。

2)輔助牙周治療
閉口的習慣有助於消除外界空氣對牙齦的不利影響,透過控制施加在牙齒的肌肉壓力,減少牙齒的移動,因而有助於牙周治療。

3)減輕磨牙習慣
如果能學會嘴唇與舌頭在靜止時應該擺放的正確位置,及靜止時上下齒列保持空隙的習慣,就能減少磨牙及TCH(Tooth Contacting Habit,上下牙頻繁接觸)的情況,同時也能緩和假牙裝戴困難、塡補物破損、敏感性牙齒及舌頭疼痛等症狀。

4)外科處置前後的機能改善訓練
MFT同時也運用於顎骨畸形的正顎手術矯正治療、舌繫帶切除手術、唇裂與顎裂手術等外科手術處置前後的機能改善訓練。

5)言語治療
有相關的報告指出,因舌頭與嘴唇機能問題所造成的言語障礙,能運用MFT訓練讓發音練習與改善更為順利。

6)減輕口乾問題
也有相關的報告指出,MFT訓練中的唾液腺按摩及舌頭抬高訓練,能促進唾液分泌,減輕患者的口乾症狀。

7)提升高齡者及身心障礙人士的QOL、ADL
運用MFT訓練,能減少在吃東西時的流口水現象,並加強舌頭與嘴唇的動作機能,有助於高齡者與身障人士的QOL(生活品質)及ADL(日常生活活動)的維持與提升,進而運用於抗老、防止口腔機能衰弱等層面而符合社會上的需求。

另外,「進食吞嚥復健」是一項十分容易與MFT混淆的專業領域,進食吞嚥復健針對的「進食吞嚥障礙」,指的是從認知食物,到送入口中咀嚼吞嚥的某一階段中出現障礙的情形,是以「改善營養狀況,防止誤嚥、窒息」為目的所進行的復健行為。相對地,MFT的對象並非「身心障礙人士」,而是「飲食時肌肉動作造成的牙科問題」這一情形。因為同樣是處理咀嚼與吞嚥的領域,容易被混淆,但目的與治療方法卻大相逕庭。此外,在進行MFT訓練時,也有可能會發生誤嚥或窒息的狀況,因此必須萬分注意。

以上內容節錄自《符合人生各階段的口腔肌功能對應 MFT升級版》大野肅英、山口秀晴、嘉ノ海龍山、高橋 治、橋本律子◎著.羅秋美、蔡文司、蔡昀希、劉育佳◎譯.白象文化出版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 9786263646216.pdf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