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懂越多,病人和家屬
越知道怎麼面對疾病和老化

我喜歡跟病人討論,怎麼樣可以讓他們好一點!

這些年的看診經驗讓我發現:解釋越多,病人和家屬越知道怎麼面對疾病和老化。

碰到藥物無法改善的症狀時,病人的因應方法往往比我有創意,而且那種碰到問題、知道怎麼推理找出解決辦法的感覺,讓這些病人和家屬的心比較穩定,即使碰到新的變化也不太容易焦慮。所以我很希望可以把老人家身體因年齡而產生的變化,以及可能引起的問題告訴更多人,讓大家可以提前預防,無法避免的也可以提早準備。

這版書延續之前的內容,分為四章:

第一章,我談老化的生理機轉;老年人有許多的改變,跟身體功能與衰退有關,例如:專注力與執行力、睡眠問題、視力與聽力問題、食慾減退、水腫擔心腎功能不好、溫度感覺遲鈍、走路容易喘、容易跌倒等。我在書中對九大常見老化現象做解釋,有些章節後面,也提供簡易的自我檢測、評估的工具,還有一些小提醒。這章的主旨是告訴大家,老了身體機能會有哪些退化?讓讀者朋友們了解越多,越可以與之共存,不會慌張焦慮不知所措。

第二章,回到書的主題,是老化還是疾病。很多疾病常被誤以為是老化的現象,這些包含了關節炎、平衡功能受損、疼痛、顫抖、容易疲累、記憶不好與失智、憂鬱與情緒低落、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疾病。有些是老化,大多數是疾病,這個交界模糊地帶,不太容易清楚界定,所以這本書提供一些簡易的測量方式與預防的技巧,讓老年人可以提早發現問題,及早預防或就醫,避免延誤治療。

第三章討論的是有關醫療照護與老年人藥物使用的問題。目前台灣家庭醫師制尚不普及,病人常因不同慢性病而到不同科別就診,多科就診導致片斷化醫療的困境,這樣的困境產生哪些問題,我在書中有說明。同時也從醫師的角度教大家如何看門診、如何整理藥單避免串聯性投藥,以及醫師在治療時對藥效與副作用取捨的兩難。希望藉由這一章,增加大家對醫療的了解。第四章與大家談的是高齡家庭的照護須知;老人家很多時候會感覺鬱悶,是因為在生理或心理上無法獨立自主,生活必須依賴家人或其他照顧者,而無法過著事事盡如己意的生活,有時候不是照顧的子女不用心,而是生命經歷還未能體會,不能即時同理老人家的感受。這一章的前半部告訴大家老人家需要家人關心和幫助的地方;後半部則是飲食與運動建議、定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並介紹今年初剛公告的病人自主權利法,讓大家可以在意識清楚時,按照自己的意願,預立末期照護的治療方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