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錄一 每四個不孕症就有一個子宮內膜異位症
不孕症最大元凶──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婦科疾病中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自二十多年前開始研究此疾病,發現不孕症的女性病患中,罹患此病者眾多,如果沒有治療的話,不論是試管嬰兒或人工授精,懷孕率都不高。
以我帶領的團隊之前實施試管嬰兒治療的一千二百五十二位,四十歲以下患者統計為例,不孕原因以子宮內膜異位症最高,占二五%,相當於每四個不孕症患者,就有一個肇因於子宮內膜異位症。
春風吹又生,最難纏的良性腫瘤
子宮內膜是在長在子宮內壁的一層組織,每月排卵時,子宮內膜會增厚,等待受精卵著床。一旦希望落空,厚厚的子宮內膜就開始剝落,與血液一同被排出體外,形成月經。
照理說,每個月子宮內膜都會與血液一同被排出體外,但可能因為月經逆流、自體免疫缺損、或血液淋巴系統傳送等原因,子宮內膜經由輸卵管跑到卵巢、子宮薦骨韌帶及子宮直腸陷凹處……等其他地方。
當內膜組織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體內的免疫系統理應主動清除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不過有些人的免疫系統無法有效率的執行清除工作,致使內膜組織不斷擴大,等到下回月經再來時,「春風吹又生」,範圍愈來愈廣。
行醫多年,我深刻體會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最不容易治療的良性腫瘤,而且症狀多變,常見的包括經痛、腹瀉、性交疼痛、不孕症等,但有些子宮內膜到處沾黏,四處流竄,分布全身,不侷限一處,外觀猶如千面女郎一樣難以捉摸。
我見過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肺臟或鼻腔粘膜,經血來時會咳血或流鼻血的女性;也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膀胱裡面,經期來時血尿的案例。還有不少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中掉落在前次剖腹產的肚皮疤痕裡面,或掉落在肚臍的皮下,經期來時疤痕或肚臍疼痛、腫脹出血。
子宮內膜異位症依嚴重程度為分4級
輕微 異位內膜表淺分布在腹腔、骨盆腔
輕度 異位內膜分布的位置較深較廣,擴及至兩側卵巢、子宮後穹隆處
中度 不只附著在腹腔、骨盆腔、兩側卵巢等處,並發生沾黏現象
重度 重度沾黏,巧克力囊腫都屬於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
柳培林療效好且提高懷孕率
二十多年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方式都是長期服用藥名為Danazol 的男性荷爾蒙,但副作用很大,病人往往痛苦不堪,手術療法也無法一勞永逸,常常有復發的情形。
隨醫學進步, 促性腺釋放激素拮抗劑(GnRHa)的柳培林藥物對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相當有效。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雌激素依賴的疾病,柳培林使卵巢暫停分泌黃體素與雌激素,阻斷排卵讓月經不來,就沒有內膜剝落逆流的問題;同時亦避免雌激素引發的發炎反應、血管增生、沾黏,細胞異常擴張等問題。
使用柳培林時,也可同步阻斷鐵離子及自由基的繼續產生,提高病人的懷孕率。北醫多年的追蹤研究證實,使用柳培林二個月後,子宮內膜異位症一年之內懷孕的機率比對照組高出一倍。
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計畫中統計二千八百七十四例人工受孕者,確實發現,施打柳培林的七百三十三名病人再實施人工受孕,懷孕率二九.九%是一般(二千一百四十一人)沒有施打柳培林病人一六.八%的兩倍。
貼心叮嚀: 注射柳培林注意事項
1對象為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的患者。
2當月經來的第1、2 天,最遲不超過月經第3天,就要接受注射。
3注射柳培林後,第1次月經會正常結束,第1個月月經期間,少數人有點狀出血,不需太擔心。
4為預防假性更年期的副作用,例如腰酸背痛、熱潮紅、骨質疏鬆等,請量攝取牛奶、小魚乾、排骨湯、芋頭、黃豆等高鈣質食物。
5除高鈣食物外,也要聽從醫師指示補充鈣片。
6多曬太陽,維生素D有助於減緩骨質疏鬆,每天至少要曬15 ~ 20分鐘。
7注射柳培林後28 ~ 30天回診檢查。
結識日本教授武谷雄二奉行半劑足夠理念
過去這些年,我在台灣病人身上施用柳培林,多堅持一半劑量即可,這有一段故事可說。一九九三年我參加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GNRH(藥物名,促性腺釋放激素)會議,當時東京大學主任教授武谷雄二(Yuji Taketani)後來成為附設醫院院長,發表囊括二十個日本醫院及二百二十位子宮內膜異位的研究引起國際注目,雖已事隔二十多年,我仍清晰記得當時他強調:「治療子宮內異位症,亞洲的病人一半的GNRH 劑量即足夠,比較有益健康與經濟。」
因緣際會結識武谷雄二,我倆進而結為好友,武谷雄二院長退休紀念式典禮,我是唯一應邀參加的外賓。
而許多病人擔憂打柳培林會導致假性更年期,造成缺鈣、骨質疏鬆、熱潮紅等症狀,不過並非沒有因應方法,在治療期間可以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只要停藥後副作用即會消退。
摘錄二 天啊,為什麼留不住你?
媽媽別哭!習慣性流產有解
「一家親」是好事,但對於孕育下一代來說,倘若近親結婚造成流產,可就不美好!在診間裡,我看過太多傷心的眼淚,特別是習慣性流產的婦女,一次一次承受孩子保不住的傷痛。現代的醫學已經能夠找出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加以治療,我自己的病人裡頭有人流產八次,治療後成功得子,流下的是喜悅的眼淚。
七成是染色體異常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只要婦女有超過三次以上的流產就稱為習慣性流產。曾經針對一百個流產的胎盤組織進行化驗,發現七○%都是染色體異常,導致胚胎出問題,這種情況多半在孕程三個月前就流產;另三成是其它原因,例如免疫疾病,甲狀腺發炎、紅斑性狼瘡、子宮發育異常、夫妻人類白血球抗原(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太相近等。
人類共有四十六個染色體,平均配成二十三對,若有來自不同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發生交換,而染色體的總量並沒有增減時,稱為「染色體平衡轉位」,更簡單的說,就像教室裡頭「一號學生坐到一○號學生的座位」,位置互換了,學生人數並沒有減少。
正因為「沒有少一頭牛」,因此染色體的基因功能不影響,這些個案本身大多無明顯的特徵,一般較少察覺。但當要生殖下一代時就具備較高的風險,夫妻精卵、胚胎染色體重新組合時,容易導致不孕與習慣性流產等。
年紀大的婦女懷孕也易發生染色體異常的情況,這是因為受精卵的細胞分裂,是一分二、二分四的有絲分裂。在此分裂過程中,紡錘絲依附著在上面的染色體協助其移動與分離,當年紀大時,紡錘絲能量弱化、功能變差,容易斷裂,就會影響胚胎發育或子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此時就會造成唐氏症、或是精蟲稀少症等疾病的後代。
幸好目前的醫學科技可以利用試管胚胎切片(PGT,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解決染色體異常的問題,把不健康的胚胎的篩掉,植入健康胚胎。我有一位三十八歲女性病患,因不孕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在植入胚胎前先進行試管胚胎切片檢查,發現三個胚胎之有二個染色體異常,僅植入剩餘那一顆健康胚胎,喜獲麟兒。
閱讀小幫手—白血球抗原是什麼?
白血球抗原, 一般稱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是由複雜的基因排列及其分子產物所形成, 負責免疫調節及細胞分化。白血球抗原位於人類第6 對染色體的短臂上,包括有A、B、C、D(D R、DQ、DP) 等基因,在骨髓移植及器官移植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則上在移植前必須先確認受贈者與捐贈者白血球抗原相符合才能進行移植。
五百年前是一家
習慣性流產中還有一個常見原因,就是夫妻白血球抗原太相近。白血球抗原是「人體白血球中的密碼」,照理人人各異,有些夫妻也許「五百年前是一家」,血緣較相近,如果雙方聯姻,就有可能導致習慣性流產。
對孕婦來說,懷孕就好比「異物入侵」,因為受精卵有一半來自父系,並非母體的基因,照理來說會產生排斥現象。也因此,懷孕時胎盤會大量分泌黃體素刺激白血球CD8產生「助孕酮誘導的阻斷因子(PIBF,progesterone induced blocking factor)」,使得保護性抗體TH2比重升高,抑制排斥作用,產生安胎效果。反之,如果是吃墮胎藥RU486阻斷黃體素,就會抑制阻斷性抗體造成流產,可以說,阻斷性抗體對孕婦來說非常重要,讓母體能夠好好生孩子。
如果夫妻的白血球抗原太相近,母體反而難以「警覺」,以致於黃體素分泌不足,少了阻斷性抗體來安胎,寶寶反而容易活不下去,造成反覆流產。這讓我想起孟子所說的:「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又好比外銷鰻魚的業者為了保持鰻魚存活率,放一隻螃蟹在裡面,提高鰻魚警覺性進而存活,都是一樣的道理。
摘錄三 緊閉的生育之門
陰道痙攣難行房,求子只能靠醫生
不孕症患者中,有一類是因為「無法行房」,太太陰道痙攣,先生不得其門而入,從床頭追到床尾就是進不去,有些先生還因此發生性功能障礙,夫妻兩人一輩子無法享受魚水之歡。陰道痙攣以前稱為「石女」,發生原因有一大半不明,另外有一些被認為與曾經遭受性創傷、家暴、或是感染有關。
陰道痙攣是因為陰道開口的肌肉緊縮造成,主要是恥骨尾骨肌(Pubococcygeusmuscle)一被碰觸就收縮,可依症狀輕重分為四級。第一、二級還可以行房,但很可能整個過程女方都非常疼痛難耐。過去曾經發生男女行房到一半,男性陰莖被緊緊包夾無法抽身,雙雙蓋棉被送急診的案例。
若是第三級以上的中、重度的陰道痙攣,就連行房都不可能,就算先生多麼希望「芝麻開門」也不可得。甚至連醫生內診都無法進行,女性一躺上內診檯屁股就開始不自主夾緊,拒絕避免檢查,還有患者會歇斯底里、全身冒汗、過度換氣症候群、心悸、發抖、嘔吐,有人還會失去知覺,或從檢查檯跳起要攻擊醫生。
我平均每個月會遇到一、二位陰道痙攣的患者,女方到診間時多半會因為害羞,對於不孕原因相當含糊帶過,但只要無法進行內診,大概就明白是什麼原因了。特殊的是,我的陰道痙攣病人之中,有相當高比例是家教嚴格的長女,不知道是不是這種疾病是否與家庭教育有什麼關聯性,值得研究。
陰道痙攣的病人治療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性生活方面可透過精神科或身心科,夫妻雙方共同前往諮詢,看是否能夠解決。若要生育可能得靠醫生,藉由人工方式授孕,以免年紀愈來愈大,想生很可能會來不及。
陰道痙攣的不孕治療可用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的方式。我有一位三十九歲女性患者,結婚四年都無法行房,先生也有性功能障礙的困擾,經由試管嬰兒療程,麻醉後植入胚胎順利生子。還有一位三十七歲的女老師,也受陰道痙攣所苦,決定接受人工受精,先吃排卵藥,確定排卵再進行麻醉,在睡著情況下把精子打到子宮,已經順利懷孕。
症狀四級
陰道痙攣由拉蒙特(Lamont)
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分類,依輕重有4種等級:
第一級 患者產生骨盆底痙攣,可通過安撫控制疼痛
第二級 主要來自骨盆的持續性痙攣,也可透過安撫控制
第三級 患者會抬高臀部以拒絕檢查
第四級 最嚴重的痙攣級別,患者會提臀、迴避、貼緊雙腿以避免檢查
不孕症最大元凶──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婦科疾病中占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我自二十多年前開始研究此疾病,發現不孕症的女性病患中,罹患此病者眾多,如果沒有治療的話,不論是試管嬰兒或人工授精,懷孕率都不高。
以我帶領的團隊之前實施試管嬰兒治療的一千二百五十二位,四十歲以下患者統計為例,不孕原因以子宮內膜異位症最高,占二五%,相當於每四個不孕症患者,就有一個肇因於子宮內膜異位症。
春風吹又生,最難纏的良性腫瘤
子宮內膜是在長在子宮內壁的一層組織,每月排卵時,子宮內膜會增厚,等待受精卵著床。一旦希望落空,厚厚的子宮內膜就開始剝落,與血液一同被排出體外,形成月經。
照理說,每個月子宮內膜都會與血液一同被排出體外,但可能因為月經逆流、自體免疫缺損、或血液淋巴系統傳送等原因,子宮內膜經由輸卵管跑到卵巢、子宮薦骨韌帶及子宮直腸陷凹處……等其他地方。
當內膜組織出現在不該出現的地方,體內的免疫系統理應主動清除這些異位的內膜組織,不過有些人的免疫系統無法有效率的執行清除工作,致使內膜組織不斷擴大,等到下回月經再來時,「春風吹又生」,範圍愈來愈廣。
行醫多年,我深刻體會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最不容易治療的良性腫瘤,而且症狀多變,常見的包括經痛、腹瀉、性交疼痛、不孕症等,但有些子宮內膜到處沾黏,四處流竄,分布全身,不侷限一處,外觀猶如千面女郎一樣難以捉摸。
我見過子宮內膜異位侵犯到肺臟或鼻腔粘膜,經血來時會咳血或流鼻血的女性;也有子宮內膜異位症長在膀胱裡面,經期來時血尿的案例。還有不少患者的子宮內膜組織中掉落在前次剖腹產的肚皮疤痕裡面,或掉落在肚臍的皮下,經期來時疤痕或肚臍疼痛、腫脹出血。
子宮內膜異位症依嚴重程度為分4級
輕微 異位內膜表淺分布在腹腔、骨盆腔
輕度 異位內膜分布的位置較深較廣,擴及至兩側卵巢、子宮後穹隆處
中度 不只附著在腹腔、骨盆腔、兩側卵巢等處,並發生沾黏現象
重度 重度沾黏,巧克力囊腫都屬於重度子宮內膜異位症
柳培林療效好且提高懷孕率
二十多年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方式都是長期服用藥名為Danazol 的男性荷爾蒙,但副作用很大,病人往往痛苦不堪,手術療法也無法一勞永逸,常常有復發的情形。
隨醫學進步, 促性腺釋放激素拮抗劑(GnRHa)的柳培林藥物對於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相當有效。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是雌激素依賴的疾病,柳培林使卵巢暫停分泌黃體素與雌激素,阻斷排卵讓月經不來,就沒有內膜剝落逆流的問題;同時亦避免雌激素引發的發炎反應、血管增生、沾黏,細胞異常擴張等問題。
使用柳培林時,也可同步阻斷鐵離子及自由基的繼續產生,提高病人的懷孕率。北醫多年的追蹤研究證實,使用柳培林二個月後,子宮內膜異位症一年之內懷孕的機率比對照組高出一倍。
子宮內膜異位症研究計畫中統計二千八百七十四例人工受孕者,確實發現,施打柳培林的七百三十三名病人再實施人工受孕,懷孕率二九.九%是一般(二千一百四十一人)沒有施打柳培林病人一六.八%的兩倍。
貼心叮嚀: 注射柳培林注意事項
1對象為為治療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肌腺症或子宮肌瘤的患者。
2當月經來的第1、2 天,最遲不超過月經第3天,就要接受注射。
3注射柳培林後,第1次月經會正常結束,第1個月月經期間,少數人有點狀出血,不需太擔心。
4為預防假性更年期的副作用,例如腰酸背痛、熱潮紅、骨質疏鬆等,請量攝取牛奶、小魚乾、排骨湯、芋頭、黃豆等高鈣質食物。
5除高鈣食物外,也要聽從醫師指示補充鈣片。
6多曬太陽,維生素D有助於減緩骨質疏鬆,每天至少要曬15 ~ 20分鐘。
7注射柳培林後28 ~ 30天回診檢查。
結識日本教授武谷雄二奉行半劑足夠理念
過去這些年,我在台灣病人身上施用柳培林,多堅持一半劑量即可,這有一段故事可說。一九九三年我參加於瑞士日內瓦的國際GNRH(藥物名,促性腺釋放激素)會議,當時東京大學主任教授武谷雄二(Yuji Taketani)後來成為附設醫院院長,發表囊括二十個日本醫院及二百二十位子宮內膜異位的研究引起國際注目,雖已事隔二十多年,我仍清晰記得當時他強調:「治療子宮內異位症,亞洲的病人一半的GNRH 劑量即足夠,比較有益健康與經濟。」
因緣際會結識武谷雄二,我倆進而結為好友,武谷雄二院長退休紀念式典禮,我是唯一應邀參加的外賓。
而許多病人擔憂打柳培林會導致假性更年期,造成缺鈣、骨質疏鬆、熱潮紅等症狀,不過並非沒有因應方法,在治療期間可以多吃含鈣量高的食物,只要停藥後副作用即會消退。
摘錄二 天啊,為什麼留不住你?
媽媽別哭!習慣性流產有解
「一家親」是好事,但對於孕育下一代來說,倘若近親結婚造成流產,可就不美好!在診間裡,我看過太多傷心的眼淚,特別是習慣性流產的婦女,一次一次承受孩子保不住的傷痛。現代的醫學已經能夠找出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加以治療,我自己的病人裡頭有人流產八次,治療後成功得子,流下的是喜悅的眼淚。
七成是染色體異常
習慣性流產的原因很多,只要婦女有超過三次以上的流產就稱為習慣性流產。曾經針對一百個流產的胎盤組織進行化驗,發現七○%都是染色體異常,導致胚胎出問題,這種情況多半在孕程三個月前就流產;另三成是其它原因,例如免疫疾病,甲狀腺發炎、紅斑性狼瘡、子宮發育異常、夫妻人類白血球抗原(HLA,human leukocyte antigen)太相近等。
人類共有四十六個染色體,平均配成二十三對,若有來自不同對染色體的某一片段發生交換,而染色體的總量並沒有增減時,稱為「染色體平衡轉位」,更簡單的說,就像教室裡頭「一號學生坐到一○號學生的座位」,位置互換了,學生人數並沒有減少。
正因為「沒有少一頭牛」,因此染色體的基因功能不影響,這些個案本身大多無明顯的特徵,一般較少察覺。但當要生殖下一代時就具備較高的風險,夫妻精卵、胚胎染色體重新組合時,容易導致不孕與習慣性流產等。
年紀大的婦女懷孕也易發生染色體異常的情況,這是因為受精卵的細胞分裂,是一分二、二分四的有絲分裂。在此分裂過程中,紡錘絲依附著在上面的染色體協助其移動與分離,當年紀大時,紡錘絲能量弱化、功能變差,容易斷裂,就會影響胚胎發育或子細胞染色體數目異常,此時就會造成唐氏症、或是精蟲稀少症等疾病的後代。
幸好目前的醫學科技可以利用試管胚胎切片(PGT,Pre-implantation Genetic Testing)解決染色體異常的問題,把不健康的胚胎的篩掉,植入健康胚胎。我有一位三十八歲女性病患,因不孕接受試管嬰兒療程,在植入胚胎前先進行試管胚胎切片檢查,發現三個胚胎之有二個染色體異常,僅植入剩餘那一顆健康胚胎,喜獲麟兒。
閱讀小幫手—白血球抗原是什麼?
白血球抗原, 一般稱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 ,是由複雜的基因排列及其分子產物所形成, 負責免疫調節及細胞分化。白血球抗原位於人類第6 對染色體的短臂上,包括有A、B、C、D(D R、DQ、DP) 等基因,在骨髓移植及器官移植上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原則上在移植前必須先確認受贈者與捐贈者白血球抗原相符合才能進行移植。
五百年前是一家
習慣性流產中還有一個常見原因,就是夫妻白血球抗原太相近。白血球抗原是「人體白血球中的密碼」,照理人人各異,有些夫妻也許「五百年前是一家」,血緣較相近,如果雙方聯姻,就有可能導致習慣性流產。
對孕婦來說,懷孕就好比「異物入侵」,因為受精卵有一半來自父系,並非母體的基因,照理來說會產生排斥現象。也因此,懷孕時胎盤會大量分泌黃體素刺激白血球CD8產生「助孕酮誘導的阻斷因子(PIBF,progesterone induced blocking factor)」,使得保護性抗體TH2比重升高,抑制排斥作用,產生安胎效果。反之,如果是吃墮胎藥RU486阻斷黃體素,就會抑制阻斷性抗體造成流產,可以說,阻斷性抗體對孕婦來說非常重要,讓母體能夠好好生孩子。
如果夫妻的白血球抗原太相近,母體反而難以「警覺」,以致於黃體素分泌不足,少了阻斷性抗體來安胎,寶寶反而容易活不下去,造成反覆流產。這讓我想起孟子所說的:「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恆亡。」又好比外銷鰻魚的業者為了保持鰻魚存活率,放一隻螃蟹在裡面,提高鰻魚警覺性進而存活,都是一樣的道理。
摘錄三 緊閉的生育之門
陰道痙攣難行房,求子只能靠醫生
不孕症患者中,有一類是因為「無法行房」,太太陰道痙攣,先生不得其門而入,從床頭追到床尾就是進不去,有些先生還因此發生性功能障礙,夫妻兩人一輩子無法享受魚水之歡。陰道痙攣以前稱為「石女」,發生原因有一大半不明,另外有一些被認為與曾經遭受性創傷、家暴、或是感染有關。
陰道痙攣是因為陰道開口的肌肉緊縮造成,主要是恥骨尾骨肌(Pubococcygeusmuscle)一被碰觸就收縮,可依症狀輕重分為四級。第一、二級還可以行房,但很可能整個過程女方都非常疼痛難耐。過去曾經發生男女行房到一半,男性陰莖被緊緊包夾無法抽身,雙雙蓋棉被送急診的案例。
若是第三級以上的中、重度的陰道痙攣,就連行房都不可能,就算先生多麼希望「芝麻開門」也不可得。甚至連醫生內診都無法進行,女性一躺上內診檯屁股就開始不自主夾緊,拒絕避免檢查,還有患者會歇斯底里、全身冒汗、過度換氣症候群、心悸、發抖、嘔吐,有人還會失去知覺,或從檢查檯跳起要攻擊醫生。
我平均每個月會遇到一、二位陰道痙攣的患者,女方到診間時多半會因為害羞,對於不孕原因相當含糊帶過,但只要無法進行內診,大概就明白是什麼原因了。特殊的是,我的陰道痙攣病人之中,有相當高比例是家教嚴格的長女,不知道是不是這種疾病是否與家庭教育有什麼關聯性,值得研究。
陰道痙攣的病人治療上可以分為兩個方面,性生活方面可透過精神科或身心科,夫妻雙方共同前往諮詢,看是否能夠解決。若要生育可能得靠醫生,藉由人工方式授孕,以免年紀愈來愈大,想生很可能會來不及。
陰道痙攣的不孕治療可用人工授精或試管嬰兒的方式。我有一位三十九歲女性患者,結婚四年都無法行房,先生也有性功能障礙的困擾,經由試管嬰兒療程,麻醉後植入胚胎順利生子。還有一位三十七歲的女老師,也受陰道痙攣所苦,決定接受人工受精,先吃排卵藥,確定排卵再進行麻醉,在睡著情況下把精子打到子宮,已經順利懷孕。
症狀四級
陰道痙攣由拉蒙特(Lamont)
根據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分類,依輕重有4種等級:
第一級 患者產生骨盆底痙攣,可通過安撫控制疼痛
第二級 主要來自骨盆的持續性痙攣,也可透過安撫控制
第三級 患者會抬高臀部以拒絕檢查
第四級 最嚴重的痙攣級別,患者會提臀、迴避、貼緊雙腿以避免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