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當他生病的那一天

9特價37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Ch1生活從那天起了變化

你沒有想過,日子突然會變成這樣

你以為每天都一樣。

九月開學,延續暑假足球隊訓練的每天早起操練,孩子也一起適應父母分開後的半年誰接送、住誰家,大家都在一種很習以為常的生活中忙碌,一早碎念他上學的拖延症,下班疲於奔命在從不同客戶的辦公大樓往他的安親班接送,晚上接到孩子後買個便當打發晚餐,你以為每天都一樣。

孩子咳嗽幾週,不以為意,家裡附近診所拿了感冒藥,斷斷續續吃了。沒發燒、平常沒咳嗽,睡前才咳,啊!該不會塵蟎過敏吧,改天好好打掃一下。有時候,晚上我還是會陪他睡,在他的父親家我們隔出一個自以為和平的空間,以為這是讓孩子適應的過渡。

平常不過的晚上,開學第二週,陪他睡前我還在煩惱後天要去幫客戶上課的材料,一個字都沒開工,明天晚上來好好趕工一下,他還是夜咳,咳到我生氣,叫你睡不睡,我明天還要開會啊⋯⋯忽然開始咳到上氣不接下氣,越聽咳的聲音越不對勁,那是很像氣喘的聲音、很深的支氣管整個縮起來的咳嗽⋯⋯(啊,忘了說,媽媽是第三類組,工作都在不同的藥和疾病中打轉十幾年)

跟他父親說了,兩個人離婚後少數沒有太大的爭議,去臺大急診看看。說也奇怪,在車上也是不咳,怎麼一睡就咳成這樣。

那天晚上的急診特別安靜,夏天吧,跟下筆的現在、農曆年前各種慢性病、心血管疾病重症或流感,塞得病床滿到臺大醫院門口的景象不同,特別安靜。我們沒幾分鐘就跟著指示線走到診間,急診醫師聽診器聽了一下,沒有任何表情,沒有,我跟你保證,沒有表情,但是排了X光和馬上放了根靜脈留置針,可能怕感染吧,我心裡想。急診標準,如果驗出感染我們就要ON 抗生素了,那時候我心裡想,不要是肺炎啊拜託!肺炎要住院一週十天的,上班怎麼辦?

等待X光的同時,給了他氧氣、吸了一管支氣管擴張劑,很驚訝地,他在急診也沒咳嗽,到躺下來吸氧氣才又咳了起來。

X光出來,醫師找父母看的時候,我一眼傻了,啊,左肺全白!全白是怎麼一回事⋯⋯正常肺部X光應該是黑色的,空氣充滿肺泡,但是你X光只會看到肋骨和心臟。全白要不是全部都纖維化了,就是都是積水。「不可能肺炎,他沒有發燒,這幾天都沒有燒!他昨天還踢足球踢了三小時啊⋯⋯」我用我的醫學知識和醫師開始討論起來,醫師也懷疑不是傳統的肺炎,可能是非典型的黴漿菌肺炎,我們當下留急診等臺大兒童醫院的病房,那個晚上孩子在急診病床不安穩地睡了,我坐坐走走,完全不能入睡,開始想著明天看來要取消幾個會議,至少這一週的會都要取消了,公司那週員工運動會我也必須缺席,老闆不在的員工運動會,這還得了,唉,怎麼挑這個時候生病呢。

第二天早上,到了感染科病房,感染科主治醫師進行了很多檢查,每個檢查前我們都會討論可能性,因為前一天的抽血已經排除了非典型肺炎,但肺積水肯定哪裡發炎,住院醫師來做肺結核檢查時,我也斬釘截鐵地說不可能是肺結核(TB)。住院一天後還是找不出原因,但是感染科覺得肺裡的積水不抽出來會影響呼吸,要插一根胸管到胸腔把積水抽出來。為了下胸管的時候正確定位,需要做心臟超音波和電腦斷層。那天臺大加護病房很忙,到傍晚才推孩子進去準備麻醉插胸管,我在加護病房外等待,醫師說一兩個小時吧,胸管插好把水抽出來會叫父母進來。

在加護病房家屬等待區的時間是凍結的,那時候我記得我沒有打電話,但是傳了簡訊給了這時間還醒著的朋友,也不是說多要好需要親暱地報平安,只是這時間需要有個肯定醒著的人陪著說說話,才能讓時間過得快一些。無法感知過了多久,是須臾還是緩慢,忽然加護病房叫了家長,我進去時總醫師看著我,一直吞吞吐吐,喉嚨裡不知道卡了什麼東西,他的臉擠成一團。我才在想是發生什麼事了嗎?插管有問題嗎?麻醉沒醒嗎?

「媽媽,孩子裡面有東西。」

「蛤?什麼?有什麼東西?」

「媽媽,你是醫療專業的對嗎?檢驗科還沒下正式的報告,不過你要不要先看一下電腦斷層的結果?」

我隱約覺得不對勁,你要我看什麼⋯⋯我坐在加護病房護理站,看著電腦螢幕,那是我兒子的電腦斷層影像,我看到一大顆,對,一大顆不該在那個位置出現的影像,占據了他的整個左肺,非常逼近心臟,往前緊緊貼著肋骨,肺動脈與肺靜脈都被那顆東西壓成扁扁的血管,他這樣怎麼還能呼吸,怎麼還能踢球,怎麼還能生活如常?我的手邊滑動滑鼠,把報告滑到最後,簡短的一行英文「suspicious tumor, bulky」,意即「疑似腫瘤,大」。我邊看,邊把我所有會罵的髒話都罵完了。

「幹!怎麼這麼大,怎麼長的位置這麼差⋯⋯」

也是,難為加護病房的醫師了,他們只是幫忙插胸管抽胸水的,怎麼知道,裡面藏了一顆大彩蛋?

我走到孩子的加護病房床位,看了他父親一眼,看了剛插完胸管的孩子,胸管引流管正引出500 c.c. 的胸水,你怎麼,左肺有500 c.c. 的水,還能這麼正常?於是,接下來,你知道,什麼都不一樣了。

Say Hi to你九歲兒子的腫瘤科醫師

我自己的父親是咽喉癌離開的,意志堅強拖了多年,大部分的時間是媽媽陪著,那時候還在事業的起步,臺灣標準體貼的媽媽一定都會說,她來陪爸爸就好。後來很快地結婚,生子,去上海,一去好多年,大部分陪伴爸爸的還是媽媽和妹妹,我沒機會見到我父親的主治醫師幾次。現在回想很多遺憾,所以如果今天腫瘤病房有孩子進入安寧照護的階段,我都會堅持說你們去把全家福給我照起來!對,是病房大姐頭命令的方式。沒有很多和爸爸那時候的合照,是不能原諒自己的失望。

我回自己的臉書看了一下時間表,忍不住笑了,只有我這個媽,有這個膽子和心臟,在這麼短的時間決定這一切。時間表如下:

9/15: 00 時56 分急診(我回去看了診斷證明書的時間)

9/15:從急診轉十二樓感染科病房,當天下午插胸管,晚上在加護病房ICU

9/16:下午從ICU 轉回來感染科病房

9/17:見過我們的腫瘤科醫師

9/18:開刀,腫瘤位置切片(經胸腔鏡左縱膈淋巴結切片手術)、放化療用的人工血管(人工血管放置手術)、抽骨髓(超音波導引骨髓穿刺及切片檢查),孩子當天再去一趟ICU。稍晚出ICU 後,我們到了五樓腫瘤病房,當天晚上開始打化療(接受靜脈注射全身性化學治療)正常大人發現癌症的過程,在有病灶後,可能會先切片手術,幾天之後約回診或是在住院的病房看切片報告,然後主治醫師和病患及家屬討論治療方案,回家開家庭會議或和病患決定後,當天或過幾天和主治醫師決定治療方案,是要先開刀、打藥、放射治療還是什麼的,要考慮的很多,腫瘤多大、第幾期、病患的身體狀況、病患和家屬的治療意願。

而我們,沒這麼奢侈的時間,因為那顆太大,已經壓迫左肺影響呼吸,接下來可能影響血管、影響心臟;另外一個原因,我想腫瘤科醫師也會很開心,碰到可以這麼快下決定的家屬,然後直接跳過一般人的哀傷五階段,跳過denial(否認)、anger(憤怒)、bargaining(討價還價)、depression(沮喪),也沒有真的acceptance(接受),直接跳到solution(接下來怎麼辦)。

接受?你叫我怎麼接受九歲的小孩會得癌症?

這太強人所難了⋯⋯

離開加護病房,我們回到十二樓。孩子憤怒,非常憤怒,他以為只是去插管子把胸水抽出來,抽出來之後他就會好好呼吸,他就不會喘,他就會好。他不知道他一個人醒來的時候,爸媽不在旁邊,嘴裡還插著麻醉時輔助呼吸的吸管,手腳被固定,一堆機器嗶嗶嗶嗶叫,護士醫師在旁邊一直忙,但是他不能說話、因為管子還沒拔出來,然後他很痛,在左腋下,插了一根跟冷氣水管一樣粗的管子,不能拔出來,他很痛,呼吸痛、動一下都痛。是,我懂,如果是我躺在那裡也會憤怒,因為到我看到電腦斷層下的那顆腫瘤前,我也以為這樣就會好。對不起,孩子,我們也以為這樣就會好。

孩子的腫瘤科醫師是看輪值醫師,一切來得太快,不會有時間去查誰是有名的醫師、去找誰幫忙介紹厲害的醫師。我們回到病房後,沒多久,一個醫師帶著兩個住院醫師就到我們床邊,醫師說:「你好,我是腫瘤科的醫師,我們可不可以到外面說?」

那個moment,心臟停了,真的是腫瘤,不然不會來一個腫瘤科醫師。

我憋著氣,看了孩子父親一眼,嗯,我出來談。(是,我是這段過去的婚姻裡面比較強勢的那個,不只是關係裡面,也是在這個醫療的事情上我可以比較強勢的,這是我的工作和專業⋯⋯)醫師很快地發現我聽得懂術語,了解一般人類聽不太懂的醫學術語。我們站在走廊,那個對話,很快,沒有十分鐘。

「很bulky(大),而且看起來是不好的機會很大。這幾天怕他可能是發炎,感染科給了類固醇,類固醇其實對良性的淋巴瘤有反應,如果是良性的,那個會消得很快,但看起來沒有⋯⋯」

到這裡我懂了,Lymphoma(淋巴瘤),所以是malignant(惡性)的,不太可能是benign(良性)。醫師說到這裡更確定他可以講得比和其他的病人更多,可以跳過那些悲傷的五個階段,直接再往下說。

「我們接下來會做切片,可以判斷期別和類型,通常切片後才會再裝人工血管,但是因為現在壓迫呼吸,麻醉科覺得這樣麻醉風險很高,怕醒的狀況不好,如果可以的話,不要手術太多次,我們一臺刀麻醉一次,把切片、人工血管和抽骨髓一次做,媽媽看可不可以?」

到這裡再給我一刀,啊,要抽骨髓,所以已經大到、醫師擔心轉移到骨髓或腦了?啊,這刀比較重,所以這個樣子,不會是前面一期二期,隨便就是三期局部侵犯或者第四期末期起跳了?

好,我們做。請醫師安排,我們做,馬上排了隔天早上的手術。我這一個旅程上能講英文的都講英文,並不是炫耀,只是一直自欺欺人地覺得,你講出那個中文,就不能翻牌,不能改變了⋯⋯

到那一天,做每個決定,就是聽完醫師一句話,我砰砰砰地跟著完成一個決定。整天,沒有大哭,來不及大哭,因為這時候不能哭,來不及,要快。每個動作,要快。

也謝謝孩子的主治醫師,直到現在我們都還是直球對決,他從沒給我太多悲傷的時間,我們才能更快走到今天。

後來回想,真的大哭是孩子住院快三個月後,出院後我去爸爸的靈前,大哭,跟他說謝謝他保護我的孩子,因為孩子後來說,他在那天快四個小時的開刀裡面,有感覺到小爺爺(外公)在旁邊保護他。

逼死人的愧疚感

「為什麼九歲的小孩會得癌症?」

還好,對我的家人或對我的朋友而言,可能我夠兇,所以沒什麼人敢直接問我。這時候你知道,成為一個很兇的人,可以讓你遠離這種尷尬、困難、傷痛,而且他媽的沒人知道答案的問題(抱歉,請允許我粗口,我找不到更好的形容詞)。如果是個成人或老人,認了!你可以怪罪你自己的菸、酒、B型肝炎病毒(這個跟肝癌很有關係)、人類乳突病毒(這個跟子宮頸癌有關係)、環境暴露(特殊化學汙染,苯之類的)、職業暴露(氯乙烯之類的);再遠一點,你的飲食、飲水,或是環境空氣汙染(但是你要長時間在非常嚴重的空氣汙染下你才能怪罪它)、輻射(一樣的,你要證明你在高劑量下或是非常長期的暴露),或者基因(如果講到什麼基因跟什麼癌症有關,我們可以開一個專欄),或者更簡單一點—我就是這麼倒楣。

孩子呢?才幾歲?沒這麼長的時間在上面這些東西下暴露。如果你在兒童癌症基金會上查詢,會出現的原因大概幾種:免疫功能不全、細菌或病毒、慢性抗原刺激、環境和基因,但是最後會有一句話會告訴你:

「醫師們很少可以解釋為什麼有些人會罹患淋巴瘤,而其他人卻不會。很明確地,淋巴瘤是不會因外傷而引起,且它也不具傳染性,沒有人會從另一個人身上得到癌症。當您的醫師們都不能確定地告訴您為什麼孩子會得到淋巴瘤時,為人父母者,不必去考慮這是誰對誰錯的問題,責怪或愧疚,對病情並沒有幫助,應該把精神放在治療和照顧上。多了解疾病相關的醫學常識,能增加您對治療的參與感。」

好,不要問這個為什麼,我不知道,沒有人知道,知道了也沒幫助。好,下一題!

「為什麼你不能早點發現、早點治療、要拖到這麼晚?」

這是另外一個沒人敢問我的問題,但我會一直問我自己,因為早一點發現,一切都不一樣。

對,我是個工作狂,我們剛離婚,但不代表我不會盡心在觀察和陪伴小孩,每天接送,每餐吃很多,因為結束婚姻關係,我更關注小孩的每一天,他開不開心、他有沒有埋怨生氣。

這小鬼,前一天才頂著大太陽在球場上踢了三個小時的球,外觀沒有腫塊,沒有發燒,沒有不舒服,體重沒有忽然下降,整個球隊包括他都是瘦子,足球隊媽媽每次對陣其他學校同年的壯漢,都會問我們自己,東區的孩子哪裡出了問題,怎麼都養不出壯漢和胖子?我觀察不出來,我沒有任何方法知道我的孩子得了癌症。我擁有一個公共衛生學的博士學位,在藥廠工作過,現在的工作是看各種新藥的發展,訪問過各種成人癌症的專家,我會背出各種成人癌症用藥的組合、新藥有哪些、基因檢測有哪些方案,但是我看不出來我兒子得癌症。

好了,你叫我怎麼可能沒愧疚感?但是你告訴我,我要怎麼看得出來他的左胸腔藏了一顆腫瘤?外觀摸不到、肋骨掩護得很好(這個可惡的肋骨)、緊實地包在裡面盡情生長、吸收他的養分、最後讓他肋膜積水不能呼吸?這個可惡的腫瘤,你到底藏了多久?如果我早點發現,是早一點的期別,會不會一切都不一樣?生存的機會,會不會不一樣?(啊,存活率,是很痛很痛的問題)

有的媽媽,發現孩子得血癌,因為白淨漂亮的三歲男孩一直沒消的膝蓋淤血,媽媽還是一位護士,非常專業的MRI 室的護士,她幫所有罹癌症的大人做MRI 檢查,她怎麼可能看不出來孩子生病了?

也有還不太會走的孩子只是一般感冒發燒,媽媽帶去急診,醫師一測血液才發現白血球高到破表,但是貧血,才知道是血癌。他們一直到住院開始打化療那一天,都還在一團迷霧裡面,你看得到爸爸媽媽阿公阿嬤頭頂的迷霧,是行走的問號和一坨移動的烏雲。

有的骨肉瘤,讓五年級的大孩子肩膀肌肉痠痛,孩子愛打羽球,他們看了大半年的復健科才有醫師覺得不對勁,一再深究已經第四期,第四期啊!

一個跟我們一路走來、很美很勇敢的小女孩,爸媽基因的其中一個突變缺失帶給孩子,讓她得了很罕見的胰臟腺體相關癌症,你怎麼想像,孩子的父母其中之一知道是他一個隱性的基因帶給孩子,讓孩子生病?知道那天,心會不會碎到底,然後問自己問老天,怎麼不是自己生病算了?

這兩年,我只有碰到一個媽媽,洗澡的時候摸到四歲的孩子耳下有小腫塊,看了大醫院耳鼻喉科,醫院開個很快的門診刀,以為人生美好。醫院兩週後急call 媽媽回來,切片出來是腫瘤。好好,有時候我看著他們在走廊散步,我的眼神都是羨慕,好羨慕你摸得到,孩子才第二期,真幸運,你摸得到。

誰曉得?孩子沒有像我們一樣還有員工體檢,你讓他每年跟你一起照一次X光?

每年跟你一起抽一管血嗎?一起照超音波嗎?

住院這兩年,時不時還有爸媽在走廊拉著醫師、拉著護理師、拉著其他爸媽問為什麼。問一次兩次可以,問超過半年我就會覺得這些爸媽應該需要其他的心理幫助,他們的愧疚已經需要幫忙,不停止愧疚和問這些沒有答案的問題,你沒辦法往前走、幫助你的孩子。你除了怪自己,還會怪所有的好意。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