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1-4精準醫療,癌症照護大數據

二○一五年,美國前總統歐巴馬啟動精準醫療計劃,透過基因組測序的整合,更加準確「定位」疾病,進而精準用藥,於臨床應用上找到最符合個人的治療策略。

▲偵測基因突變,對症下藥
以往,癌症常規治療通常以同一套方式,符合多數癌症病人,然而每個人的體質不一樣,即便是同一種癌症,不同病人適合的療法也不盡相同。
拜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擁有更精準、更個人化的治療方式不斷出現,而「精準醫療」已經成為近年來最熱門的話題。從最初將癌細胞通殺的化學治療,進展到針對某些癌細胞的標靶藥物,以及前幾年熱門的免疫療法等,這些年來醫療方法的演變,追求的就是為病人找出最適合的療法,期許我們能夠更加準確「定位」疾病,進而精準用藥。
「精準醫療」到底是什麼?其實是利用基因檢測來偵測病人的腫瘤組織,或是身體體液、血液裡的細胞,有沒有發生基因突變。若是發現突變的細胞,就可以針對癌友個人來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再對症下藥。
舉例來講,同樣是大腸癌,但是每個人本身大腸癌基因突變可能不一樣,以前的診斷方式都是靠著病理組織切片的染色,進而讓我們得知是大腸腺癌。不過即使同樣是大腸癌的兩位病人,但本身個體上的基因突變都會有差異,所以用基因檢測的方式,進而偵測哪些細胞發生了突變,以及選擇可以進行哪一種治療方式。
假設病人有一個A基因發生突變,目前有針對A基因突變的標靶藥物,我們就可以直接應用在一開始的治療上,病人就不需要經歷化學治療、放射線治療等,多繞一圈才能找到適合的治療方式,這就是所謂的「精準治療」或是「精準藥物治療」,不僅快、狠、準,還具有良好效果。
當然,每一項治療方式都不是絕對,醫師也不敢輕言:「一定會好!」
精準治療的效率,也不是絕對,精準治療的檢測,也會發生幾個可能的結果:第一種是檢測出來後,發現沒有基因突變;第二種是檢測出來有A基因,但是目前沒有標靶藥物對它有效;第三種是A基因有了突變,也用了對應A基因的標靶藥物,但效果不如預期中的好,可能是因為身上或是腫瘤上,帶有A基因突變,但是它不是主要讓腫瘤生長的突變基因,藥物才無法發揮效果。
精準治療檢測會有上述幾種可能性,讓治療效果無效,因為沒有一項治療方式可以跟病患保證有效,還是需要依靠醫療團隊與病人之間的配合,找出最適當的方式,一起將癌細胞消滅,贏回健康的身體。

▲精準醫療,幫病人找到適合的藥
有些標靶藥物會跳脫癌別,例如本來可能用在肺癌,或是其他癌症的藥物,因為某個基因發生突變,所以拿來使用。
舉個例子來說,有一名乳癌患者體內有HER-2 陽性的基因,原則上HER-2 陽性相對應的標靶藥物是賀癌平,但如今在胃癌患者身上也發現HER-2 的突變,因此乳癌的標靶藥物賀癌平就可以拿來治療胃癌,這就是所謂的「藥物脫離癌別」。
假使想要精確得知癌症患者,哪一部分的基因發生突變,就得依靠基因檢測來幫忙了!找出自身的基因有沒有變異,如果已經有基因發生變異,就可以進一步查看,現在有沒有相對應的標靶藥物。不過,目前健保沒有給付,檢測一次就要自費十萬元以上。
目前這種癌症基因檢測,已有很多生技公司與醫學中心合作,若經過檢測後,發現帶有某些基因突變,原則上檢測公司也會盡量搜尋全球現有的醫學資料,包含已被明確證實的臨床試驗,或是進行中的臨床試驗(包括一期、二期、三期),只要看到有相關的醫療方法,就會直接附上報告,讓資料庫可以進行對應跟媒合,就可以提供醫療人員及病患,做出適合的標靶藥物選擇。
假設檢測出來HER-2 有突變的胃癌病患,這個賀癌平可能就對其具有效果。有一些癌症病友,在原來的癌種治療上,已經從一線用藥到三線用藥的療程,結果效果都不理想,甚至產生抗藥性,或是癌細胞轉移復發了,如今有了這種找出相對應的治療方式,可以讓這些癌友再次窺見一線生機,重拾希望。目前,精準醫療是癌症治療上的新方法,也許透過癌症基因檢測,給予沒有理想藥物治療選擇的現況上,提供另外一種醫療選項,甚至幫忙找到適合病人的標靶藥物,讓他們找回抗癌力量,往痊癒路上邁進。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