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 這不是你的命 
【年輕未經世事的時候,以為戀愛、結婚、生子,是人生中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當真正經歷後發現,人生路上的每一步,似乎隱藏著各種激流險灘。
好不容易建立幸福的家庭,有些人卻因為各種身體的健康問題,被剝奪為人父母的權利。看著別人的孩子長得聰明可愛,讓許多求子心切,輾轉於各大醫院求醫的父母,心中不免蒙上陰影:難道這就是我的命?】
適齡男女若在生育問題上遇到障礙,或久久不孕,經歷反覆求醫後,醫生會告知可能有不孕風險,其心裡可能或多或少出現過的念頭:
為什麼偏偏是我呢?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一個普遍性的醫學問題,卻使許多人,特別是女性背負莫須有的「原罪」。許多人甚至一聽到不孕症、試管嬰兒等詞語,就嚇得不知所措。
曾經聽過一位女孩對醫生懊惱地說:「我身邊的朋友都輕鬆懷孕,可是我卻出現問題,覺得自己好像被這個世界拋棄。」
其實並不是只有她這麼想。在進入人工生殖醫療領域的這些年中,我接觸過無數前來諮詢生育問題的人們,其中有年齡大的、有年齡小的;有新婚不久的小兩口、也有步入中年的高級知識分子。令我驚訝的是,面對生育問題,人們對於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識竟然如此匱乏。
因為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陷」,有些人選擇隱瞞,有些人整日以淚洗面,有些人病急亂投醫,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要忍受著身邊許多聲音:沒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沒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有些人甚至整天生活在內疚、自責和羞愧之中……
其實,你真的不用這樣折磨自己。
據不完全統計,在台灣有七分之一的家庭,曾經受過不孕症的困擾,這並不是誰的錯,更不用為此感到低人一等。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錯綜複雜,男性和女性造成問題的機率幾乎是相等的,越早對這一問題形成正確的認識,就越可能較早地得到幫助,越早獲得聰明健康的寶寶。
在孕育的路上,你不是孤單,你正在痛苦的事情,可能有許多人已經經歷過。許多時候,人們之所以談之色變,不是它真的那麼可怕,而是因為缺乏醫學常識,本來簡單的事情被妖魔化。
首先,不孕症是多種疾病所引起的共同臨床表現。
在生活中,出現不孕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一方的問題,也可能是雙方的問題,男女都有可能因患有全身性或生殖系統的疾病而引起不孕。但這並不表示,所有暫時沒有懷孕的人都需要治療。
在臨床上,只有男女雙方在正常同房經過一年,沒有採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沒有成功受孕,才能稱之為不孕。有些年輕小夫妻剛結婚沒兩個月,或者之前一直避孕,剛備孕沒多久,看見沒有好訊息傳來,就開始胡思亂想,杞人憂天,懷疑自己可能不孕,陷入盲目的焦慮之中,這樣反而不利於受孕。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懷孕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一系列條件都恰好到位的時候,懷孕才能發生。在這個過程中,對男性的要求比較簡單,只要在性生活的時候排出足夠健康的精子即可。而女性的流程則相對複雜,孕育的過程也與女性的月經生理週期密切相關。
女性的每個月經週期,子宮內膜在荷爾蒙的刺激下生長,到月經中期時,卵巢出現排卵現象,子宮內膜在孕荷爾蒙的影響下,轉變成準備接收授精卵的「分泌期」狀態,而排出的卵子,經過輸卵管,逐漸向子宮的方向移動。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有精子透過子子宮頸,來到輸卵管中同卵子結合,就會形成授精卵,繼而形成胚胎,透過輸卵管向下游到子宮內,被種植到子宮內壁,從而受孕。
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受孕,那麼已經成熟的子宮內膜就會脫落,以月經的形式排出,等待下一次週期的來臨。
在過程中,任何一個階段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到正常受孕。例如,女性可能會出現卵巢、輸卵管、子宮、子宮頸、陰道等方面的疾病;男性可能會出現精液異常、輸精管阻塞、生殖器畸形或受到其他疾病的影響。有時候,男女雙方身體都非常健康,也會因為其他因素,如性知識缺乏、免疫因素、心理原因等造成不孕。
可以說,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更不用覺得難以啟齒,不管是真不孕還是假不孕,規範化的診治是關鍵。
在醫院,人們第一次來看病,很少有人直接說:「醫生,我輸卵管堵住了」或者「我精子活力不夠」,而大多數會籠統地說:「我無法懷孕。」這時,就需要醫生去判別他們是否真實存在問題,透過系統的檢查幫助他們尋找原因,從而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這是漸進的過程,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創到有創,以最簡單的操作獲得最有價值的資訊,掃除孕育之路上的障礙。即使在經過一系列檢查之後,確實屬於懷孕困難的,也可以透過人工生殖技術獲得健康的寶寶。
孕育新生命,是偉大而幸福的過程,也需要時間和耐心。每個人的身體環境不一樣,孕育的過程也沒有定律可循。
我遇到的許多案例中,不孕的原因並不是自身有多大的缺陷,而是沒有正確地認識到自身的問題,自己弄錯方向,因此延誤最佳的醫療時機,實在令人惋惜。
如果你也正處在這種迷茫的狀態之中,不要再自怨自艾,換個角度,好孕的光明其實就在前方。
										【年輕未經世事的時候,以為戀愛、結婚、生子,是人生中天經地義的事情。然而,當真正經歷後發現,人生路上的每一步,似乎隱藏著各種激流險灘。
好不容易建立幸福的家庭,有些人卻因為各種身體的健康問題,被剝奪為人父母的權利。看著別人的孩子長得聰明可愛,讓許多求子心切,輾轉於各大醫院求醫的父母,心中不免蒙上陰影:難道這就是我的命?】
適齡男女若在生育問題上遇到障礙,或久久不孕,經歷反覆求醫後,醫生會告知可能有不孕風險,其心裡可能或多或少出現過的念頭:
為什麼偏偏是我呢?
在傳統觀念的影響下,一個普遍性的醫學問題,卻使許多人,特別是女性背負莫須有的「原罪」。許多人甚至一聽到不孕症、試管嬰兒等詞語,就嚇得不知所措。
曾經聽過一位女孩對醫生懊惱地說:「我身邊的朋友都輕鬆懷孕,可是我卻出現問題,覺得自己好像被這個世界拋棄。」
其實並不是只有她這麼想。在進入人工生殖醫療領域的這些年中,我接觸過無數前來諮詢生育問題的人們,其中有年齡大的、有年齡小的;有新婚不久的小兩口、也有步入中年的高級知識分子。令我驚訝的是,面對生育問題,人們對於生殖健康方面的知識竟然如此匱乏。
因為無法面對自己的「缺陷」,有些人選擇隱瞞,有些人整日以淚洗面,有些人病急亂投醫,背負著巨大的心理壓力,還要忍受著身邊許多聲音:沒有孩子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沒有孩子的人生是不完美的。有些人甚至整天生活在內疚、自責和羞愧之中……
其實,你真的不用這樣折磨自己。
據不完全統計,在台灣有七分之一的家庭,曾經受過不孕症的困擾,這並不是誰的錯,更不用為此感到低人一等。造成這一結果的原因錯綜複雜,男性和女性造成問題的機率幾乎是相等的,越早對這一問題形成正確的認識,就越可能較早地得到幫助,越早獲得聰明健康的寶寶。
在孕育的路上,你不是孤單,你正在痛苦的事情,可能有許多人已經經歷過。許多時候,人們之所以談之色變,不是它真的那麼可怕,而是因為缺乏醫學常識,本來簡單的事情被妖魔化。
首先,不孕症是多種疾病所引起的共同臨床表現。
在生活中,出現不孕的原因有許多,可能是一方的問題,也可能是雙方的問題,男女都有可能因患有全身性或生殖系統的疾病而引起不孕。但這並不表示,所有暫時沒有懷孕的人都需要治療。
在臨床上,只有男女雙方在正常同房經過一年,沒有採用任何避孕措施的情況下沒有成功受孕,才能稱之為不孕。有些年輕小夫妻剛結婚沒兩個月,或者之前一直避孕,剛備孕沒多久,看見沒有好訊息傳來,就開始胡思亂想,杞人憂天,懷疑自己可能不孕,陷入盲目的焦慮之中,這樣反而不利於受孕。
從專業的角度來說,懷孕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要天時地利人和,一系列條件都恰好到位的時候,懷孕才能發生。在這個過程中,對男性的要求比較簡單,只要在性生活的時候排出足夠健康的精子即可。而女性的流程則相對複雜,孕育的過程也與女性的月經生理週期密切相關。
女性的每個月經週期,子宮內膜在荷爾蒙的刺激下生長,到月經中期時,卵巢出現排卵現象,子宮內膜在孕荷爾蒙的影響下,轉變成準備接收授精卵的「分泌期」狀態,而排出的卵子,經過輸卵管,逐漸向子宮的方向移動。在這一過程中,如果有精子透過子子宮頸,來到輸卵管中同卵子結合,就會形成授精卵,繼而形成胚胎,透過輸卵管向下游到子宮內,被種植到子宮內壁,從而受孕。
如果這個時候沒有受孕,那麼已經成熟的子宮內膜就會脫落,以月經的形式排出,等待下一次週期的來臨。
在過程中,任何一個階段出現問題,都可能會影響到正常受孕。例如,女性可能會出現卵巢、輸卵管、子宮、子宮頸、陰道等方面的疾病;男性可能會出現精液異常、輸精管阻塞、生殖器畸形或受到其他疾病的影響。有時候,男女雙方身體都非常健康,也會因為其他因素,如性知識缺乏、免疫因素、心理原因等造成不孕。
可以說,在孕育新生命的過程中遇到障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更不用覺得難以啟齒,不管是真不孕還是假不孕,規範化的診治是關鍵。
在醫院,人們第一次來看病,很少有人直接說:「醫生,我輸卵管堵住了」或者「我精子活力不夠」,而大多數會籠統地說:「我無法懷孕。」這時,就需要醫生去判別他們是否真實存在問題,透過系統的檢查幫助他們尋找原因,從而針對性地進行治療。
這是漸進的過程,從簡單到複雜,從無創到有創,以最簡單的操作獲得最有價值的資訊,掃除孕育之路上的障礙。即使在經過一系列檢查之後,確實屬於懷孕困難的,也可以透過人工生殖技術獲得健康的寶寶。
孕育新生命,是偉大而幸福的過程,也需要時間和耐心。每個人的身體環境不一樣,孕育的過程也沒有定律可循。
我遇到的許多案例中,不孕的原因並不是自身有多大的缺陷,而是沒有正確地認識到自身的問題,自己弄錯方向,因此延誤最佳的醫療時機,實在令人惋惜。
如果你也正處在這種迷茫的狀態之中,不要再自怨自艾,換個角度,好孕的光明其實就在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