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前言:「對症下飯」——吃對營養,讓治療更有力
癌症治療期間,吃什麼、怎麼吃,常常成為讓癌友和家人最煩惱的問題。確診癌症之前,或許飲食就是吃飽或是一種享受,不見得會特別在意營養是否均衡。然而,一旦進入治療階段,飲食的角色也跟著改變—它不再只是填飽肚子的工具,而是支撐體力、穩定免疫力、幫助身體修復與康復的關鍵力量。這本書希望陪你走過這段艱難的旅程,從了解飲食對治療的影響開始,幫助你「吃得下、吃得對、吃得好」,讓每一餐都為你的身體注入抗癌的能量。
面對鋪天蓋地的營養資訊,加上焦慮和不安,讓許多癌友感到無所適從。治療過程中,手術、化療、放療可能常常會引起食慾下降、味覺改變、噁心反胃等副作用,讓進食變得困難。有些癌友擔心「吃太營養會養大癌細胞」,因而過度忌口,導致營養失衡;有些人則聽信偏方,花費高額購買營養補充品,卻可能無效,甚至干擾治療。事實上,身體所需的大部分營養,都可以透過日常飲食獲得。
研究顯示,40%的癌友在確診初期就出現體重減輕,治療期間更有50~80%面臨體重下降,約70%有營養不良的問題。一旦營養攝取不足,不僅影響體力,也可能影響治療效果,甚至增加併發症和感染風險。因此,如何吃得營養、補足身體真正需要的能量與蛋白質量,是支撐癌友走過療程的重要關鍵。
這本癌症治療期間的飲食完全攻略,是由癌症希望基金會攜手專業營養師黃孟娟、朱昱共同撰寫,提供正確的營養觀念,針對治療期間最常見的七大副作用,給出對應的飲食建議,並整理不同癌別、不同治療階段的飲食法則,也帶你破解癌症治療中的各種飲食迷思;此外,料理達人張鳳書則以曾是主要照顧者的經驗,分享如何在忙碌生活中用高效率方式簡單、快速地準備營養餐點。本書收錄超過130道實用食譜,讓癌友在治療期間不再為「吃」感到迷茫。
癌症治療雖然不容易,但如果能夠「對症下飯」,吃得營養、吃得下,不只提升體力,也能讓抗癌治療之路走得更順利。希望這本書能成為你在治療期間的營養工具書,陪伴你走過這段不容易的日子,我們用營養為你打氣,讓治療更有力量!
癌症治療期間的營養原則
為了有效補充營養,癌友或照顧者必須掌握治療期間的營養需求原則,也就是:攝取足夠的熱量、提高蛋白質攝取量,以及兼顧均衡營養(適量攝取全穀根莖類、豆魚蛋肉類、乳製品類、蔬菜類、水果類、油脂與堅果類)。治療期間採用高熱量、高蛋白、均衡營養的三大原則,才有體力面對抗癌的治療過程,減少併發症和感染率,確保治療不中斷進而提升治療效果。
<足夠熱量怎麼計算?>
每個人身高體重不同,熱量需求也會有所差異。根據歐洲臨床營養學會(ESPEN 2021)建議,癌症病人每日所需熱量約為每公斤體重25∼30 大卡,例如:一位60公斤體重的人,每日應攝取約1500∼ 1800大卡的熱量(60公斤×25∼30大卡/ 公斤)。但若病人有體重持續流失、營養不良或惡病質的情況,可提高到每公斤體重30 ∼ 35 大卡/ 公斤。體重過輕(BMI<18.5)或過重(BMI>24),或是肝腎功能不佳等,則需經由醫療團隊評估後,根據不同臨床狀況調整熱量需求及飲食計畫。
<一天需要多少蛋白質?>
根據歐洲臨床營養與代謝學會ESPEN 於2021 年發布的癌症照護指南,在癌症治療期間,蛋白質的攝取至少要達到體重×1.0 ~ 1.5 克。舉例來說,60 公斤的人每天需要約60 ∼ 90 克蛋白質(60 公斤×1.0 ∼ 1.5 克/ 公斤= 60 ∼ 90 克/ 天)。蛋白質對於修復組織、提升白血球數量、增強免疫力及維持肌肉量都很重要,因此治療期間一定要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如何補充蛋白質?>
.每日蛋白質攝取中,建議至少一半來自高生理價值的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魚、蛋、瘦肉、奶類。同時可
搭配植物性優質蛋白,如黃豆製品(豆漿、豆腐),提升營養均衡。
.全穀根莖類食物也含有少量蛋白質。
.蛋白質的攝取可分配到每餐,或餐與餐之間補充。
蛋白質一份的計算方式:
一份蛋白質大約7克,可用手掌掌心大小來目測份數,女性掌心較小,約有兩份蛋白質,男性掌心較大,約有三份蛋白質。

噁心嘔吐時的一日食譜
<案例>
43 歲的李小姐罹患乳癌第二期,因此接受化療。化療後的前兩天,經常有強烈的噁心和嘔吐感,尤其是在早晨,幾乎無法進食。化療後兩週,體重就下降了快2 公斤,來做營養諮詢時,營養師評估她一天攝取的熱量不到500 大卡。
<營養建議>
1執行少量多餐的飲食方式,將一天所需熱量分至六∼八餐攝取,避免一次吃進大量食物。
2選擇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避免太甜、油膩和辛辣食物。
3在料理中添加天然食材,像是薑、檸檬、薄荷、番茄、醋等,可緩解些許不適症狀。
4食物溫度應冷熱適中,過熱的溫度會增加食物氣味,使噁心感加重,不妨稍微放涼再食用。
5噁心嘔吐症狀若是嚴重,可以補充一些運動飲一日餐盤示範 料,避免電解質失衡或是脫水。
【一日餐盤示範:總熱量1980 大卡,總蛋白質量88 克】
<早餐|熱量542 大卡>
<薑汁燒肉蛋吐司>
食材及調味料
豬肉片:35 克﹝醃料﹞
洋蔥:20 克薑泥:10 克
蛋:1 顆醬油:1 小匙
全麥吐司:1 片對切糖:1/2 小匙
橄欖油:1 小匙
作法
1 豬肉片用醃料醃製;洋蔥切絲備用。
2 平底鍋倒入1 小匙橄欖油熱鍋,加入洋蔥炒至熟軟。
3 倒入醃好的肉片翻炒,肉片炒熟後起鍋。
4 另煎一顆荷包蛋。
5 將炒好的洋蔥肉片和荷包蛋夾進吐司即可。
營養小提醒:薑所含的薑醇和薑烯酚對噁心嘔吐很有效,而薑辣素能調節腸胃蠕動,減少胃部收縮,減緩噁心嘔吐的發生,可以說是天然的止吐藥。另外,想吐的時候吃點乾的白吐司或者白饅頭,提供熱量的同時也可以緩解噁心感。
<綜合蔬果汁>
食材
小松菜:50 克
青江菜:50 克
蘋果:25 克
鳳梨:25 克
堅果:5 克
飲用水:200cc
作法
1 青菜放入滾水中燙熟。
2 將燙熟的青菜、水果、堅果和水,用果汁機攪打後即可飲用。
營養小提醒:蘋果富含果膠,能幫助吸附胃酸、穩定腸胃,其水溶性纖維則有助消化。而香蕉富含鉀離子,可減輕脫水症狀,緩解不適。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