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透過美好的廚藝之旅,喚回身體的賦活能量
屬於食物,自癒的能量
這本書會誕生,要感謝的人一如往常,很多,一切盡在不言中。在這沿路的人生風景中,美好的感動都成為每一次料理的調味,為了疼愛身邊的親人、好友而下廚,但更多時候我也會用料理撫慰自己疲憊的身心,用食物的能量喚醒健康的本能。
其實人體是很奧妙的,就像大自然的動物一樣,總會在受傷時從大自然生存的環境中找到自癒的方法,也因為這樣,我十分相信「食物的力量」。因此我家的廚房總是散發著烹調食物的香氣,不管遇到了什麼樣的事,彷彿都能在這裡攫取一些溫暖,我常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說 : 「這一刻,吃飯就好。」
不論是愛料理或是愛的料理,都是這本書歷時近兩年光景的體驗。出版了《食癒力,一位癌癒者的私房餐-50道增強免疫力的食養舒活食譜》接獲很多讀者朋友來函詢問,泰半都是圍繞著「怎麼吃最健康?」、「生病了應該怎麼吃可以恢復健康?」其實這兩年來從自身經驗的分享到關注更多朋友的需求,更讓我明白擁有健康的身體該是多麼迫不及待的事,但美味呢 ?只要多花些巧思,就能從天然的食材補足營養,所以對於「吃」我從不將就,只是從重口味到吃原味,讓味蕾與食物對話,活著,就值得這些美好。
舌尖上的旅行鮮活食物的記憶
印象深刻的記憶是有一次跟外子到日本出差,從日本海關入境時,海關人員望著我的證件,訝異於我的年齡時,接著向外子連聲讚美我保養有術,外子笑了笑 : 「她就是很會吃『好東西』,她的天生麗質都是『吃』來的。」我也跟著笑了,仔細回想起來,或許真是這樣。
從小時候跟著爸爸到各個國家吃美食,一直到後來跟著外子到處吃美食,舌尖上的食物旅行儲存了豐富的美食記憶,日積月累的「資料庫」讓我下廚特別得心應手,即使從沒經過正統的訓練,也能憑著品嘗過的記憶,料理出近似的口感,所以朋友們特別喜歡到我家聚會,因為總有美食相伴。
人如其食,你吃下什麼食物就決定了你的健康
一次有個朋友不經意的提議,開始我的「白老鼠食驗」計畫,閨蜜希望藉由我的食譜每周都能有顯著的減肥成效(預計每周減掉1~2公斤),在朋友的菜單中,建議補足大量的蔬果,並且搭配適量的運動達到減肥的目的,懂得忌口不僅能控制出好的體態,也能盡量避免因為飲食失衡成為病肇。我開始為兩個閨蜜設計專屬的食譜(一個是40歲的熟女,一個是22歲的妙齡女子),從「食」控制的關鍵搭配運動,40歲的好友瘦了11kg,22歲的美眉瘦了8kg,其實提供給他們的餐點很簡單-
1.早餐一定要有高纖維的蔬果
2.每天的澱粉量不超過1碗的量
3.蛋白質約為1個手掌的厚度
4.水果1份(盡量選擇於中午前吃完)
5.蔬菜1天650g
運動不是只要動了就能有效燃燒脂肪,而是為了有效的燃燒脂肪,必須用正確的呼吸方式讓身體有氧,主要是在核心肌群的運動練習。我建議她們可以健走或慢跑,而我自己常做肌耐力訓練,以輕量而易達成的運動激勵自己,才能讓自己保持持續運動的習慣,慢慢地身體就會讓你知道你適合用怎樣的方式運動,建立起正確而舒適的運動模式。因為運動設計的很簡單,也很符合她們想要的輕易達標,所以她們也如願地在兩個月的時間瘦下來。當然減重是她們想要的目的,但我的目的是希望她們減去負擔而更健康。
照鏡子面對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每天我都會檢查自己的狀態,感受變化而調整。
到日本藍帶學院精進廚藝,到義大利拜訪花草茶達人
我其實不嗜甜食,但我的姊妹淘很愛。女人總相信嚐到甜美的滋味,便猶如歷經一場完美的戀愛,天塌下來也能視若無睹,貪戀舌尖上美妙的一刻。為了讓姊妹淘能更健康的享用甜食,所以我報名了日本藍帶學院的高級甜點課程修習並且拿到證書,只為了能健康的享受「不甜的甜點」;而為了泡好一杯養生茶,而去了一趟義大利,請朋友帶我拜訪花草茶達人,學會了用精油搭配茉莉、玫瑰以及小菊花茶的食養茶,只為了讓喝茶成為自然保養身體的方式,而在異國新鮮的體驗讓我對於食材的運用更加熱衷,如果能用美味的食物療癒,誰會想要吃藥解除疾病的折磨呢?
如此的念頭一起,加上差點深陷罹癌的危機,「下廚」不是只為了料理,更多時候是為了替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把關,若能讓味道更好,帶著愉悅的心情用餐,自癒的本能就能啟動,默默地修復身體的疲乏與損傷,疾病就能遠離了。
期望這本書能啟發更多你對健康飲食的想法,從了解自己身體的需求開始,用對的食材,吃對的食物,讓身體賦活。
屬於食物,自癒的能量
這本書會誕生,要感謝的人一如往常,很多,一切盡在不言中。在這沿路的人生風景中,美好的感動都成為每一次料理的調味,為了疼愛身邊的親人、好友而下廚,但更多時候我也會用料理撫慰自己疲憊的身心,用食物的能量喚醒健康的本能。
其實人體是很奧妙的,就像大自然的動物一樣,總會在受傷時從大自然生存的環境中找到自癒的方法,也因為這樣,我十分相信「食物的力量」。因此我家的廚房總是散發著烹調食物的香氣,不管遇到了什麼樣的事,彷彿都能在這裡攫取一些溫暖,我常跟我的家人和朋友說 : 「這一刻,吃飯就好。」
不論是愛料理或是愛的料理,都是這本書歷時近兩年光景的體驗。出版了《食癒力,一位癌癒者的私房餐-50道增強免疫力的食養舒活食譜》接獲很多讀者朋友來函詢問,泰半都是圍繞著「怎麼吃最健康?」、「生病了應該怎麼吃可以恢復健康?」其實這兩年來從自身經驗的分享到關注更多朋友的需求,更讓我明白擁有健康的身體該是多麼迫不及待的事,但美味呢 ?只要多花些巧思,就能從天然的食材補足營養,所以對於「吃」我從不將就,只是從重口味到吃原味,讓味蕾與食物對話,活著,就值得這些美好。
舌尖上的旅行鮮活食物的記憶
印象深刻的記憶是有一次跟外子到日本出差,從日本海關入境時,海關人員望著我的證件,訝異於我的年齡時,接著向外子連聲讚美我保養有術,外子笑了笑 : 「她就是很會吃『好東西』,她的天生麗質都是『吃』來的。」我也跟著笑了,仔細回想起來,或許真是這樣。
從小時候跟著爸爸到各個國家吃美食,一直到後來跟著外子到處吃美食,舌尖上的食物旅行儲存了豐富的美食記憶,日積月累的「資料庫」讓我下廚特別得心應手,即使從沒經過正統的訓練,也能憑著品嘗過的記憶,料理出近似的口感,所以朋友們特別喜歡到我家聚會,因為總有美食相伴。
人如其食,你吃下什麼食物就決定了你的健康
一次有個朋友不經意的提議,開始我的「白老鼠食驗」計畫,閨蜜希望藉由我的食譜每周都能有顯著的減肥成效(預計每周減掉1~2公斤),在朋友的菜單中,建議補足大量的蔬果,並且搭配適量的運動達到減肥的目的,懂得忌口不僅能控制出好的體態,也能盡量避免因為飲食失衡成為病肇。我開始為兩個閨蜜設計專屬的食譜(一個是40歲的熟女,一個是22歲的妙齡女子),從「食」控制的關鍵搭配運動,40歲的好友瘦了11kg,22歲的美眉瘦了8kg,其實提供給他們的餐點很簡單-
1.早餐一定要有高纖維的蔬果
2.每天的澱粉量不超過1碗的量
3.蛋白質約為1個手掌的厚度
4.水果1份(盡量選擇於中午前吃完)
5.蔬菜1天650g
運動不是只要動了就能有效燃燒脂肪,而是為了有效的燃燒脂肪,必須用正確的呼吸方式讓身體有氧,主要是在核心肌群的運動練習。我建議她們可以健走或慢跑,而我自己常做肌耐力訓練,以輕量而易達成的運動激勵自己,才能讓自己保持持續運動的習慣,慢慢地身體就會讓你知道你適合用怎樣的方式運動,建立起正確而舒適的運動模式。因為運動設計的很簡單,也很符合她們想要的輕易達標,所以她們也如願地在兩個月的時間瘦下來。當然減重是她們想要的目的,但我的目的是希望她們減去負擔而更健康。
照鏡子面對自己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每天我都會檢查自己的狀態,感受變化而調整。
到日本藍帶學院精進廚藝,到義大利拜訪花草茶達人
我其實不嗜甜食,但我的姊妹淘很愛。女人總相信嚐到甜美的滋味,便猶如歷經一場完美的戀愛,天塌下來也能視若無睹,貪戀舌尖上美妙的一刻。為了讓姊妹淘能更健康的享用甜食,所以我報名了日本藍帶學院的高級甜點課程修習並且拿到證書,只為了能健康的享受「不甜的甜點」;而為了泡好一杯養生茶,而去了一趟義大利,請朋友帶我拜訪花草茶達人,學會了用精油搭配茉莉、玫瑰以及小菊花茶的食養茶,只為了讓喝茶成為自然保養身體的方式,而在異國新鮮的體驗讓我對於食材的運用更加熱衷,如果能用美味的食物療癒,誰會想要吃藥解除疾病的折磨呢?
如此的念頭一起,加上差點深陷罹癌的危機,「下廚」不是只為了料理,更多時候是為了替自己與家人的健康把關,若能讓味道更好,帶著愉悅的心情用餐,自癒的本能就能啟動,默默地修復身體的疲乏與損傷,疾病就能遠離了。
期望這本書能啟發更多你對健康飲食的想法,從了解自己身體的需求開始,用對的食材,吃對的食物,讓身體賦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