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古代稱粟、豆、黍、麥、稻五種糧食為五穀,後人多泛指各種糧食。五穀是養育人體的主食。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配比很符合人體的需要,所以是補養精氣最完美的食品。
五穀為養
《黃帝內經》提倡「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認為五穀雜糧才是養生的根本。一說到進補,人們想到的往往是各種補藥或山珍海味。其實,人們常吃的五穀雜糧才是滋補身體的法寶。五穀作為主食,是飲食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小麥、粳米、小米等,均是味甘、性平之物,具有「補脾胃,益氣血,長肌肉,和五臟」的功效。
從中醫角度來看,所謂「五穀雜糧」都是植物的種子,一顆小小的種子埋在土裡,到了春天發芽、成長、壯大,最終長成一棵完整的植物,充分說明種子裡面具備旺盛的生命力,濃縮了植物的所有精華。種子,是植物之精華,具有完備的四季之氣,升降浮沉四氣均平,氣平以養生,因此我們的祖先將之定為主食,有其深刻的內涵。
安穀則昌
古人提倡「安穀則昌」,意思就是吃得下飯,身體才健康,這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也是一致的。在「平衡膳食金字塔」中,五穀雜糧等主食位於金字塔的底端,是整個膳食結構的基礎。而「飲食指南」也告訴我們,在食物多樣化的前提下,日常飲食應以穀類為主,它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和一半以上的蛋白質。
現在許多人為了減肥不吃主食,導致臉色蒼白或蠟黃,抵抗力下降,氣血不調。其實我們每天應該至少吃300克的主食,包括米飯、饅頭、麵條、燕麥、玉米等,同時應注意粗細搭配。
此外,現在的精製大米、白麵等細糧,其加工過程中把種子的皮、胚芽剝掉,損傷了種子的生命力,使之缺乏生機。大米放在水裡無法發芽,營養價值大幅度降低,所以最好食用完備的種子,也就是粗糧。沒有經過細緻加工保持原始生機的糧食,其穀氣充沛,補養人的元氣效果最好。
民以食為天,五穀是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五穀雜糧都對身體意義重大,如果食用得當,就能為健康大大加分。所以大家在飲食過程中,千萬不可忽視五穀雜糧。
古代稱粟、豆、黍、麥、稻五種糧食為五穀,後人多泛指各種糧食。五穀是養育人體的主食。它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營養配比很符合人體的需要,所以是補養精氣最完美的食品。
五穀為養
《黃帝內經》提倡「五穀為養,五畜為益,五果為助,五菜為充」的飲食原則,認為五穀雜糧才是養生的根本。一說到進補,人們想到的往往是各種補藥或山珍海味。其實,人們常吃的五穀雜糧才是滋補身體的法寶。五穀作為主食,是飲食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小麥、粳米、小米等,均是味甘、性平之物,具有「補脾胃,益氣血,長肌肉,和五臟」的功效。
從中醫角度來看,所謂「五穀雜糧」都是植物的種子,一顆小小的種子埋在土裡,到了春天發芽、成長、壯大,最終長成一棵完整的植物,充分說明種子裡面具備旺盛的生命力,濃縮了植物的所有精華。種子,是植物之精華,具有完備的四季之氣,升降浮沉四氣均平,氣平以養生,因此我們的祖先將之定為主食,有其深刻的內涵。
安穀則昌
古人提倡「安穀則昌」,意思就是吃得下飯,身體才健康,這與現代營養學的理論也是一致的。在「平衡膳食金字塔」中,五穀雜糧等主食位於金字塔的底端,是整個膳食結構的基礎。而「飲食指南」也告訴我們,在食物多樣化的前提下,日常飲食應以穀類為主,它能提供人體所需的能量和一半以上的蛋白質。
現在許多人為了減肥不吃主食,導致臉色蒼白或蠟黃,抵抗力下降,氣血不調。其實我們每天應該至少吃300克的主食,包括米飯、饅頭、麵條、燕麥、玉米等,同時應注意粗細搭配。
此外,現在的精製大米、白麵等細糧,其加工過程中把種子的皮、胚芽剝掉,損傷了種子的生命力,使之缺乏生機。大米放在水裡無法發芽,營養價值大幅度降低,所以最好食用完備的種子,也就是粗糧。沒有經過細緻加工保持原始生機的糧食,其穀氣充沛,補養人的元氣效果最好。
民以食為天,五穀是食物的主要組成部分,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五穀雜糧都對身體意義重大,如果食用得當,就能為健康大大加分。所以大家在飲食過程中,千萬不可忽視五穀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