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打開情緒的鑰匙

我們都需要被理解的過程,但首先要先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負面情緒」的產生,讓你傷心難過,甚至憤怒的一切,才能尋求被理解。

「生命沒有真正的解答,往往困住人們的總是情緒。」

我們努力為人生找尋解答,寫書的日子格外辛苦,最大的原因,是我需要感受到人們對生命的疑惑,有的人為了金錢、事業、感情、生死感到困惑,而我需要與他們站在同一陣線感受他們所遇到的問題。

在這些年的經歷當中,或許沒有全部的解答,但菩薩告訴我:「情緒,是阻礙人們前進的關鍵。」如果你經歷了千山萬水的人生,會懂得並且明白我所要跟大家說的,這本書不僅只有菩薩要對大家說的話,也有我將近十年助人過程的所有心得。

理解是開啟情緒的一把鑰匙。我們都需要被理解的過程,但首先要先理解自己,為什麼會有負面情緒的產生,讓你傷心難過,甚至憤怒的一切,才能尋求被理解。

這幾年我經歷了多次的生死離別,不捨他們從現實的人生中離開,真的很難過與痛心。記得幾年前,一位敬重的長輩病危,凌晨接到伯母來電,說這位長輩似乎已經撐不過去了,要我趕快過去見他最後一面。

那天,我快速走到巷口,剛好有計程車停在大馬路上,我搭車趕到醫院。看到全家人都守在這位長輩的身旁,他的太太請我問菩薩,還有沒有辦法把他救回來。

我帶著很深的歉意,說道:「時間已經到了。」

我走到他的身旁,輕輕地告訴他:「菩薩要來帶你走了,就放心離開吧!」

那一刻空氣凝結,旁邊的儀器發出了聲響,我心裡明白:「他離開了」。

他真的離開我們了,心裡的難過不斷升起,我慢慢走出醫院,家人為他整理清潔身體,葬儀社的人員也陸續到場。那一夜我永遠記得:「五點二十七分離世」,搭上公車,我打開手機,聽到這首歌曲──《不告而別》。

在回家的公車上,我的眼淚不受控地流下來,心裡明白這是功德圓滿的過程;但在我們的心中還是沒辦法馬上接受這個事實,當時的我告訴自己,「就當這一位長輩到很遠的地方旅行」。

在那個早晨回到家裡,我頓時明白為什麼所有人想要為離世的家人或朋友多做點什麼,我打開了經文,虔誠地誦讀經文迴向給這位長輩。

除了我們對離開的朋友的不捨,更深的層面可以看見自己的內在,「無法接受失去這個家人與朋友」。

如何解開這一道鎖
不捨是第一個階段,而到第二個階段時,讓我們耿耿於懷的是無法接受失去的過程。

如果你很年輕,你或許無法體會得很深,但如果你有了人生經歷之後,年紀越大體會到的失去就將會是更多,療癒我們內在失去親人朋友的痛苦,理解失去的過程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好好地為自己哭一場,我們就是沒辦法接受所以才會難過。難過的情緒清除完了以後需要先理解,我們是多愛這一位朋友或者是家人,這個時候你可以拿起他的照片,輕聲地對他說,這一輩子你有多麼地愛他,雖然他已經不在了,但是愛他的這一件事實是一輩子不會變的。

而人世間的情感也絕非這麼簡單、單一,或許在生前你們有所怨懟,那些放不下的情緒與心念,或許在這一刻也可以告訴他,你放下了多少,接著最後就是對他的祝福,如果有下輩子,你想要祝福他什麼樣的祈願,都可以在此時告訴他。

最後備註:所有的話都說完的時候,請念以下的祈禱文。

「恭請伽藍菩薩,將這份祈願與思念化為強大的善緣,給某某某這位朋友,使他沒有痛苦與牽掛,感恩一切十方的緣分。」

念完祈禱文之後,雙手合十,輕輕地往指尖吹一口氣,這個儀式會將多餘的情緒吹到遠方,將思念與祝福送到遠方給我們的親人與朋友。

情緒如一個人最難解開的一道鎖,但無論走到什麼程度,這一份愛與牽掛都會幻化成無比的祝福。

----------------------------------------------------------------------------------

善,是創造善緣的基石

你是否有行善的習慣?為自己的人生,做些善事,你需要開始親近善念的環境。

「我們會過得更好,是因為我們正在累積更多善念。」善,是一個令人感到溫和、無侵害的字,簡單卻充滿能量。一份純善的念頭,可以溫暖與滋養這片大地與生命。

每個個案人所要求的事情都不同,有的人想要改變外在的事物,有的人想要減低內在的痛苦;但在一切個案的最終,菩薩都會請他們為世界發出一份善念。願意為這份善念付出努力並開始實踐的朋友,我能看見他們的生命開始了全新的創造與改變。

善念與我們最根本的靈性緊緊相連,而付出善念的過程,就是真實的靈性道路。當我們剛踏入靈性的路途時,你要決定是否將自己的生活推至較為高品質的方向,讓人生充滿和善的力量。如果你願意,這個想法會開始推動你前進;喚醒這一份意願,生命會有力量開始協助你,此時你可能會想,這是不是我在暗示你需要做一些改變呢?

親近善念

習慣,是造就自己人生最大的關鍵,而你是否有「行善」的習慣?為自己的人生,做些善事,你需要開始親近善念的環境。

寧靜的佛寺與教堂,擁有高品質安定的力量,會使你的心安定,這就是為你自己做的第一份善事。

曾有一位朋友聽了我的建議,到寧靜的佛寺做了虔誠的禮拜,看似平靜了,但心中的煩惱仍是沒有解決。他與我約了一次諮商,他是一個在演藝圈活躍的男藝人,做事與表現一直都是優秀的,人生正在道路上前進著,卻患有嚴重的憂鬱症。

但煩惱似乎才是覺醒的關鍵,開始要面對自己的人生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我記得他當時告訴我:「我不知道我存在於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一個受到萬千寵愛的藝人,不料內心竟是孤寂。

我邀請他跟我做一個對望靜心。彼此相對盤坐,在昏暗的空間進行,彼此的雙眼望著對方的左眼,在這個過程當中,左邊的眼睛是最深的潛意識,我們會從對方的眼中看見最脆弱的自己。

在對望的過程中,我請他專心地觀看,把呼吸調整到同步緩慢,他的心漸漸安定下來,也緩緩地敞開。這時我問他:「你曾經有來不及說抱歉的人嗎?你將我的左眼看成是他。」

他的眼眶泛淚,在他的人生當中,與摯愛的人產生了很大的誤會,經歷了極大的爭吵而互相怨懟。後來這一位朋友到了美國讀書,之後聽到對方因為意外而離開人世的消息。從那時開始,他變得更加封閉,更不喜歡與人對談交流。

「一句說不出的對不起,是心中最深的痛。」

我問了一句:「這個人是男孩吧!」

他默默點頭,靜靜地閉起眼睛,淚水不停落下,「我好後悔沒有把心裡的話告訴他,我也不知道他什麼時候離開的,最後一面也沒見到。」

「我想透過菩薩帶他到現場跟你溝通,你願意嗎?」

他深吸幾口氣之後,跟我點頭示意,讓我知道他已經準備好了。在這個空間裡,有一股力量緩緩進入,他最摯愛的那位朋友被菩薩帶到現場,當這股力量進入空間的時候,他的眼淚不自覺一直掉下來。這不是心理治療,而是心與靈魂的接觸,眼淚不斷地滴落,他由心底有一股很酸的感覺。

「我知道他在。」心裡痛苦遺憾的感受,在這一刻完全透過眼淚釋放出來。

「你可以感受到,即便他不在這個世界上,他仍是愛你、牽掛著你的嗎?」

「我可以。」

「你只有一個問題的時間,我們就要請他回去了。」

在這一刻,他可以清楚地感受到彼此的心靈相互交錯接引,就像兩人真實地擁抱在一起一般。

「你,可以原諒我嗎?」在他心裡有很多的歉意,與摯愛的人無法好好珍惜彼此的生命。

他這位摯愛的朋友,在他問完這句話時,有了幾秒的停頓,空氣感覺是凝結的,在此時我收到他的聲音,「你沒有錯,就當我原諒你了。」

當我將這一句話轉達給他時,他的心情如同花的綻放一般,慢慢紓解開來了。

「這是他的語氣,我確定就是他!」

我們彼此的眼中都含著淚水,這一刻是感動的,我請他一起為朋友深深地祝福祈禱,讓這位摯愛的朋友可以收到溫暖的祝福力量,讓他在下段人生開始時,能夠出生在好家庭。

在那一刻,他的心結解開了。他心中升起了一股念頭,他想要製作一張單曲,紀念這個男孩。

許多在受苦的人其實不願意面對的是,他認為是這個世界帶給自己痛苦。如果世界不傷害他,他的痛苦就不會發生,可是並不是這樣,而是你選擇要不要讓痛苦留在身上,這是你需要很深刻地看見、思考以及感受的。我們每個人都一樣,重點會是我們必須了解:善,是一份願意面對自己人生的態度。

保持心中的善良,緣分會帶領你遇見可以解開生命答案的人。

----------------------------------------------------------------------------------愛自己,是一輩子的承諾

誠實地面對自我,不斷學習如何愛自己,並成為一個愛自己的人。

人的這一生走來需要面對到許多生命的考驗,而誠實面對是我們始終要回頭觀看的課題。這些年來,我經歷了不少衝擊的事件,在第一本書出版之際,就遇見同行的作家惡意放話挑撥中傷,使通路與書局面臨大量退書,並將我列入作者黑名單當中。

當時我的心中有很多的不平衡,菩薩告訴我:「我們需要誠實地面對這些問題,這不是我們能主導的,但是這是你很重要的成長過程。」

當時的我曾經動過訴諸公堂的念頭,但是菩薩告訴我:「不必了,下一本做更好就沒有人會這樣對待你了。」

於是我將專注力放在自我的進修上,有人曾問我:「有些事情是不是努力也沒有用?」我總回答:「那是我們努力錯方向」。當年如果我將專注力放在訴諸公堂上,那麼我肯定會勞心勞力,可能換來不公平的對待,即便是贏了官司,卻改變不了已經發生的事情,那麼我們何不專注在對的事物上面。

誠實地告訴大家,在這過程當中,我的心中有多憤怒、悲傷、無奈,即便在他人面前裝作不在乎,但心中還是在乎得要命!

那就是當時我最真實的狀態,如今可以將它寫出來,說明我已經真正釋懷了。這些過程使我能夠更專心、義無反顧地去做自己認為對的事情,即使偶爾跟菩薩抱怨這一切,菩薩也只是靜靜觀看,對我說:「時間到,果實就會落下。」

急著收成,並不會換來好的結果,所以這一路走來,我懂得把握當下能做的,隨順因緣。把自己最好的樣子呈現在所有人面前,就是我最大的希望,就算不盡完美,我也努力完成,這就是我人生的最佳寫照。

華麗的外在,需要有智慧的內在撐起

在這個社會,大多數的人依舊以貌取人,以外表論斷一個人的好壞。因此我告訴很多人,除了內在之外,外在也是很重要的,唯有你內外雙修,才會擁有更好的機會。

認識我的人其實都知道,我的熱情有時候也成為了某一種「雞婆」,在陪伴許多人成長的道路上,我希望每一個人從細節當中成長,而大多數人生真的不同的人,與他人最大的分別就是因細節成就了他,因而蛻變成鳳凰。每當朋友有機會出席公開場合,不論出書或有其他作品誕生,在那之前我都會告訴他們,要把自己的外在打理好。別以為不重要,有時候機會總是在那一瞬間發生,我們只能做好全部的準備,才不會錯失任何一個機會。

外在的努力相對來說是簡單的。有時候,只是剪個頭髮、化個妝、改變穿衣風格,就可以獲得某些讚美與賞識;但是相較之下,內在的智慧是困難的,那不是飽讀詩書就能懂得的,而是需要有足夠的生命經驗與生命的恩典,才會使你獲得生命中的智慧。

從寺廟走向內在心靈的智慧,每當走進菩薩的廟宇,我的心靈就特別平靜,內在有一股很深的安定感,這股感受從高中開始就被喚醒了,在生命的這一條路上,我不斷地學習如何愛自己,並成為一個愛自己的人。

在忙碌的生活中,老天爺不斷提醒著我們,如何為自己好好地盡一點力量,成為一位懂得愛自己的人。

愛自己,是相信自己的選擇

在多年前,因為緣分的安排,我認識了一位中醫老師,從外表氣色完全看不出是已屆耳順之年的人。當時有幸與她結緣,在多次的談話中,得知如私塾教授般的養生方法。原來我每日忙碌不已,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是個耗盡精氣神的年輕人。

當時的我雖然心靈豐盛,但是身體其實是很疲累的,對忙碌的生活已經有些吃不消。這位中醫師為我量身打造一個療程,為我的身體做了深層的排毒。做完療程後,排出了大量的酸汗,我第一次體會到通體舒暢的感受。當時我就對我的身體說:「這一輩子我要好好地對待你,將我的健康擺在人生的第一順位。」

過去我依靠大量的身體保健品維持體力,然而在西方的保健品飲食當中,缺乏了對食物熱性、寒性、善性、惡性等理解,即便吃了很多營養品,身體仍然處於浮腫的狀態,氣色也一直不是很好,在短短幾年的學習過程當中,我領悟很多,並開始認真地對待自己的身體,包含著慎選飲食、氣功養生、運動習慣等等的累積,使我的身體狀況改善越來越明顯。

相信自己的選擇,並且讓自己沒有後路,你才會真正願意改變。其實每一個人要變得健康並不難,關鍵在於你願不願意給自己一份認真的承諾,我因為有過親身經歷,所以願意承諾。與內在的深層溝通

持續地靜心,也是我這麼多年來培養出的一個習慣。雖然我的生活大多在鄉下,但是每天會接受的個案與線上諮商其實數不盡,我會透過與自己靜心的時刻,好好地與自己溝通,排解掉自己的負面情緒與我接收到的負面能量。

愛自己的起始點,就是在你有足夠經歷你的生命時就會有體悟,而這份體悟需要緣分推展才能得到;當你不願意再這樣匆忙、容易被影響的氛圍之下,像一顆棋子一樣被左右著時,你就會有所體悟,而願意學習靜心。

靜心可以幫助一個人的內在完全地沉澱,我們在一天的生活當中,或多或少會處於忙碌不已的狀態,而沉澱的過程會幫助你反思這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你會在短暫的一天內,看見自己哪裡需要修正,或是受到了某些挫折,所以我建議你把這些過程好好記錄下來,一年之後的同一時間,你再來觀察,是否有同樣的循環發生著。

生命很特別,我發現每到冬天,大多數的人心情容易被無力感、比較沉悶的情感所困惑;夏天人們則容易衝動、做錯決定、情緒不穩定且容易生氣。種種跡象證明我們受著外在事物的影響,然而我們可以擺脫這樣的輪迴嗎?

四季不斷地循環,但我們的人生需要成長與改變,不能持續在同樣的課題中繞不出來,因為人生有更多更值得我們享受的一切。每天的沉思和靜心可以幫助我,在循環的四季當中,體驗許多不同的事物,而不被它掌控。

靜心,就是愛自己最深的承諾,不只是對身體健康的承諾,也是對心靈給予承諾。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