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天然有效,最佳急症自療良方
現代醫療能每天拯救無數人的生命,有許多先進的科技可供使用,像是醫療影像、對於人類遺傳學前所未見的瞭解、有效的創傷治療、外科技術等等。
就算如此,常規醫學還是無法有效治療某些健康問題。侵入性治療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而預防照護卻受到忽視。當許多主流療法都無效時,自然醫學通常卻有奇效。
「精油」在自然或整體輔助醫學中非常重要,也因為安全、簡單、易於使用、不需侵入人體等特點,幾乎可以適用於所有的自我照護計畫。
好在除了主流醫學和現代技術以外,還有其他選項。幾千年來,精油與其他自然療法是唯一的選擇,且經過時間的考驗,到現在都還有效。古代治癒者使用的東西,也理應可以適用於現代。
每位具有雄心壯志的精油使用者,都可閱讀使用手冊,從中學習。但有時候,草藥典可能會讓人混淆,而許多精油書籍也一樣讓人困惑。本書比其他指南來得簡單且容易使用,希望能提供實用、真實、深入的內容,教導大家如何運用精油來治療一百七十多種常見的病症;在編排設計上,就是要讓大家能輕鬆找到必要資訊。
如果你是精油初學者,建議從第一章開始閱讀,有助於全方位瞭解精油與芳香療法。
‧精油是什麼?如何製作?
‧香精油(Fragrance Oil)和精油有什麼差別?
‧如何安全使用精油?
除了針對上述問題的解答之外,大家也能瞭解精油入門工具。
第四章部分,包含能夠舒緩症狀的療法。這個章節列出各式各樣的療法,容易查詢,以供讀者便於解決常見的健康問題。大家可以在這個章節找到詳細的資訊,瞭解各個療法有效的原因、適用的安全預防措施、其他重要資訊。
第五章列出七十五種最好用的精油與相應重要資訊,包括:普通名、拉丁學名、醫藥用完整資訊、詳細調配資訊,以供各位調配複方精油,提高功效。大家在這個章節內也可以找到標籤警語,知道哪些精油安全無虞,而又應該要避免哪些精油。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讀者們可以──
‧學習到可以馬上應用的精油必備使用知識。
‧瞭解精油的用法與治療。本書包含醫療、科學、安全資訊,版面也易閱讀。
‧可取得容易執行的方法,進而舒緩常見病症與處置小傷口。另外,也有包羅萬象的療法,各位可以在家裡自行運用;雖然基本,但卻很有效。
大家使用精油的原因可能有一至兩個,又或者有若干原因,可能是身體保健、探索取代藥物的自然療法、節省開支、確保能夠在緊急狀況或災害中從容應變。
不管是要加強精油使用的專業知識與技巧,還是純粹想要加強自我保健能力,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資源。
Chapter 1 植物的療癒力量
少量精油,療效倍增
「芳香」(Aroma)這個詞的來源是希臘文的「香料」(Spice),泛指「香精」(Fragrance)。
芳香療法是一種替代療法,主要透過精油發揮植物的療癒能力。這種療法主要在使用精油改善身心健康、情緒與認知功能。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這個詞其實不是很準確,會讓人誤以為芳香療法只使用香氣進行治療;但實際上是吸入精油,利用精油內分子刺激腦部,對身心靈產生助益。精油也可以用於局部塗抹,透過肌膚吸收,進入血液當中。每種精油的效力都不同,因此請務必遵照指示,稀釋精油之後再使用。此外,使用精油並不是多多益善,少量精油通常就足夠了。
芳香療法不具侵入性,因此適合與其他療法合併使用。輔助治療師都希望能夠治療人體全身而不是只著重症狀,他們率先結合芳香療法與西方醫學、順勢療法、草藥療法、靈氣(Reiki)、冥想等作法。大家就跟這些治療師一樣,同樣可以將芳香療法當作輔助,讓效果相得益彰。
雖然含有合成物質的商品通常都以芳療產品販賣,但是這些產品都沒受到專家青睞。
解析成分特性,初次使用就上手
隨大家深入瞭解精油世界,就會發現其中的資訊量可真的多到嚇人。但還是請大家把以下基礎事實與指南銘記於心。
1.精油不是油。雖說「精油」這個詞當中含有「油」這個字,看起來也像是油,但這種物質其實不是油,因為其中不包含脂肪酸,而是含有濃縮有機物質,具有醫療功效。
2.香精油並非精油。產品就算標上「自然香精」也不是精油。另外,如果標有「香精油」、「香精」、「香水」等,也不是精油。
3.精油高度濃縮。一百磅(約四十五公斤)的薰衣草可以產生一磅(約○.四五公斤)的薰衣草精油,而兩公噸的保加利亞玫瑰則只能產生一磅的玫瑰精油。一滴精油的效力,能夠媲美好幾株的植物。
4.懷孕前三個月請避免使用精油。有許多精油都具有通經效果,能夠刺激子宮內血液循環,導致月經產生。精油的詳細安全資訊會於第五章詳述。
5.請勿讓孩童取得精油。某些精油適用於各年齡層,但有許多精油不適合使用在孩童身上;有些吃下肚的話,則會產生毒性。
6.在使用不熟悉的精油前,先進行貼布試驗。為避免肌膚刺激疼痛,請先進行皮膚貼布試驗(Patch Test),再使用不熟悉的精油或含有未曾使用成分的產品。將一滴精油與半茶匙的所選基礎油調和,塗抹在手臂上半部內側,然後等待幾個小時,確保皮膚不會搔癢或產生紅腫。
7.如果對某種植物過敏,對該種植物精油也會過敏。精油是高度濃縮的植物精華,因此,如果對某種植物過敏,如:洋甘菊、玫瑰、百里香,就請避免使用這些精油。
8.小心買到摻假精油。從不熟悉的來源購買精油時,一定要小心確保精油純度,才可以用於芳香療法。要確認純度的話,請將一滴精油滴在紙上,一個小時內應該就會揮發,並在紙上留下一圈油印。這種試驗方式幾乎適用於所有的精油,但沒藥與廣藿香不適用,另外像是茉莉花、玫瑰、香草等原精也不適用。請務必向有品牌名聲的商家購買精油。
9.熱與太陽會逐漸破壞精油。請勿將精油存放於熱源附近,也請勿直射陽光,否則反覆暴露於熱源或陽光,會導致變質。請將精油置放於陰涼處,例如盒子當中,然後再將盒子放入衣櫥裡保存。
10.精油效力通常可保存五年以上。精油存放在陰涼處,平均效力可維持五至十年不等。但柑橘精油卻是例外,效力最多只能維持兩年,之後就會逐漸減弱。
11.深色的瓶子最好。許多製造商會用深琥珀色或藍色的瓶子盛裝精油。調配複方精油、製作按摩油或是創造新配方,且須存放時,請將精油存放於深色的瓶子中,以免精油長期暴露於光線之下。玻璃材質較金屬佳,不會與精油產生反應;上釉過的陶瓷容器也可以用來盛裝精油。請勿使用塑膠瓶,因為精油會分解塑膠瓶,而精油也會因此變質,還可能結塊。
12.一開始不要買太多,以免浪費。大家或許會想要買下整間店的精油,但這樣會所費不貲。先選擇用途最廣的精油,這樣可以省錢,還能避免種類太多而無法選擇的窘境,然後再慢慢增加庫存。最佳入門選項有:薰衣草、檸檬、薄荷、玫瑰天竺葵、迷迭香、柳橙、茶樹等。
13.精油為自然物質,所以不可取得專利。既然精油效果這麼卓越,大家可能會想:「為什麼精油並沒有包含在主流醫學當中?」答案很簡單──藥廠無法替精油申請專利;也因為藥廠無法透過精油賺取巨額利潤,因此精油並未於主流研究中廣泛討論。精油主要的資訊,目前多來自於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實驗與個人使用經驗,所以醫師可能不會推薦自然的精油療法,而會推薦藥物治療。
14.精油使用見解大異其趣。絕大多數精油都可以放心使用,而有些則明顯不安全,還有一些則眾說紛紜,就算是同一個組織的專家,見解都不盡相同。要是大家對某款精油的使用方式與時機感到不放心或不確定,就盡量多搜尋相關資訊,再決定這款精油是否適合用來自我保健,或者也可以另尋具有相似療癒效果的精油,以便於放心使用。
15.症狀出現或受傷時,馬上使用精油。要是症狀在三到四小時內並未改善,就請嘗試其他款精油或配方,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知名自然醫學專家史考特‧ 強生(Scott A.Johnson)推薦多種精油使用方式,都可以提升效果。
天然有效,最佳急症自療良方
現代醫療能每天拯救無數人的生命,有許多先進的科技可供使用,像是醫療影像、對於人類遺傳學前所未見的瞭解、有效的創傷治療、外科技術等等。
就算如此,常規醫學還是無法有效治療某些健康問題。侵入性治療往往會造成嚴重的副作用,而預防照護卻受到忽視。當許多主流療法都無效時,自然醫學通常卻有奇效。
「精油」在自然或整體輔助醫學中非常重要,也因為安全、簡單、易於使用、不需侵入人體等特點,幾乎可以適用於所有的自我照護計畫。
好在除了主流醫學和現代技術以外,還有其他選項。幾千年來,精油與其他自然療法是唯一的選擇,且經過時間的考驗,到現在都還有效。古代治癒者使用的東西,也理應可以適用於現代。
每位具有雄心壯志的精油使用者,都可閱讀使用手冊,從中學習。但有時候,草藥典可能會讓人混淆,而許多精油書籍也一樣讓人困惑。本書比其他指南來得簡單且容易使用,希望能提供實用、真實、深入的內容,教導大家如何運用精油來治療一百七十多種常見的病症;在編排設計上,就是要讓大家能輕鬆找到必要資訊。
如果你是精油初學者,建議從第一章開始閱讀,有助於全方位瞭解精油與芳香療法。
‧精油是什麼?如何製作?
‧香精油(Fragrance Oil)和精油有什麼差別?
‧如何安全使用精油?
除了針對上述問題的解答之外,大家也能瞭解精油入門工具。
第四章部分,包含能夠舒緩症狀的療法。這個章節列出各式各樣的療法,容易查詢,以供讀者便於解決常見的健康問題。大家可以在這個章節找到詳細的資訊,瞭解各個療法有效的原因、適用的安全預防措施、其他重要資訊。
第五章列出七十五種最好用的精油與相應重要資訊,包括:普通名、拉丁學名、醫藥用完整資訊、詳細調配資訊,以供各位調配複方精油,提高功效。大家在這個章節內也可以找到標籤警語,知道哪些精油安全無虞,而又應該要避免哪些精油。
在接下來的章節中,讀者們可以──
‧學習到可以馬上應用的精油必備使用知識。
‧瞭解精油的用法與治療。本書包含醫療、科學、安全資訊,版面也易閱讀。
‧可取得容易執行的方法,進而舒緩常見病症與處置小傷口。另外,也有包羅萬象的療法,各位可以在家裡自行運用;雖然基本,但卻很有效。
大家使用精油的原因可能有一至兩個,又或者有若干原因,可能是身體保健、探索取代藥物的自然療法、節省開支、確保能夠在緊急狀況或災害中從容應變。
不管是要加強精油使用的專業知識與技巧,還是純粹想要加強自我保健能力,本書絕對是不可或缺的資源。
Chapter 1 植物的療癒力量
少量精油,療效倍增
「芳香」(Aroma)這個詞的來源是希臘文的「香料」(Spice),泛指「香精」(Fragrance)。
芳香療法是一種替代療法,主要透過精油發揮植物的療癒能力。這種療法主要在使用精油改善身心健康、情緒與認知功能。
「芳香療法」(Aromatherapy)這個詞其實不是很準確,會讓人誤以為芳香療法只使用香氣進行治療;但實際上是吸入精油,利用精油內分子刺激腦部,對身心靈產生助益。精油也可以用於局部塗抹,透過肌膚吸收,進入血液當中。每種精油的效力都不同,因此請務必遵照指示,稀釋精油之後再使用。此外,使用精油並不是多多益善,少量精油通常就足夠了。
芳香療法不具侵入性,因此適合與其他療法合併使用。輔助治療師都希望能夠治療人體全身而不是只著重症狀,他們率先結合芳香療法與西方醫學、順勢療法、草藥療法、靈氣(Reiki)、冥想等作法。大家就跟這些治療師一樣,同樣可以將芳香療法當作輔助,讓效果相得益彰。
雖然含有合成物質的商品通常都以芳療產品販賣,但是這些產品都沒受到專家青睞。
解析成分特性,初次使用就上手
隨大家深入瞭解精油世界,就會發現其中的資訊量可真的多到嚇人。但還是請大家把以下基礎事實與指南銘記於心。
1.精油不是油。雖說「精油」這個詞當中含有「油」這個字,看起來也像是油,但這種物質其實不是油,因為其中不包含脂肪酸,而是含有濃縮有機物質,具有醫療功效。
2.香精油並非精油。產品就算標上「自然香精」也不是精油。另外,如果標有「香精油」、「香精」、「香水」等,也不是精油。
3.精油高度濃縮。一百磅(約四十五公斤)的薰衣草可以產生一磅(約○.四五公斤)的薰衣草精油,而兩公噸的保加利亞玫瑰則只能產生一磅的玫瑰精油。一滴精油的效力,能夠媲美好幾株的植物。
4.懷孕前三個月請避免使用精油。有許多精油都具有通經效果,能夠刺激子宮內血液循環,導致月經產生。精油的詳細安全資訊會於第五章詳述。
5.請勿讓孩童取得精油。某些精油適用於各年齡層,但有許多精油不適合使用在孩童身上;有些吃下肚的話,則會產生毒性。
6.在使用不熟悉的精油前,先進行貼布試驗。為避免肌膚刺激疼痛,請先進行皮膚貼布試驗(Patch Test),再使用不熟悉的精油或含有未曾使用成分的產品。將一滴精油與半茶匙的所選基礎油調和,塗抹在手臂上半部內側,然後等待幾個小時,確保皮膚不會搔癢或產生紅腫。
7.如果對某種植物過敏,對該種植物精油也會過敏。精油是高度濃縮的植物精華,因此,如果對某種植物過敏,如:洋甘菊、玫瑰、百里香,就請避免使用這些精油。
8.小心買到摻假精油。從不熟悉的來源購買精油時,一定要小心確保精油純度,才可以用於芳香療法。要確認純度的話,請將一滴精油滴在紙上,一個小時內應該就會揮發,並在紙上留下一圈油印。這種試驗方式幾乎適用於所有的精油,但沒藥與廣藿香不適用,另外像是茉莉花、玫瑰、香草等原精也不適用。請務必向有品牌名聲的商家購買精油。
9.熱與太陽會逐漸破壞精油。請勿將精油存放於熱源附近,也請勿直射陽光,否則反覆暴露於熱源或陽光,會導致變質。請將精油置放於陰涼處,例如盒子當中,然後再將盒子放入衣櫥裡保存。
10.精油效力通常可保存五年以上。精油存放在陰涼處,平均效力可維持五至十年不等。但柑橘精油卻是例外,效力最多只能維持兩年,之後就會逐漸減弱。
11.深色的瓶子最好。許多製造商會用深琥珀色或藍色的瓶子盛裝精油。調配複方精油、製作按摩油或是創造新配方,且須存放時,請將精油存放於深色的瓶子中,以免精油長期暴露於光線之下。玻璃材質較金屬佳,不會與精油產生反應;上釉過的陶瓷容器也可以用來盛裝精油。請勿使用塑膠瓶,因為精油會分解塑膠瓶,而精油也會因此變質,還可能結塊。
12.一開始不要買太多,以免浪費。大家或許會想要買下整間店的精油,但這樣會所費不貲。先選擇用途最廣的精油,這樣可以省錢,還能避免種類太多而無法選擇的窘境,然後再慢慢增加庫存。最佳入門選項有:薰衣草、檸檬、薄荷、玫瑰天竺葵、迷迭香、柳橙、茶樹等。
13.精油為自然物質,所以不可取得專利。既然精油效果這麼卓越,大家可能會想:「為什麼精油並沒有包含在主流醫學當中?」答案很簡單──藥廠無法替精油申請專利;也因為藥廠無法透過精油賺取巨額利潤,因此精油並未於主流研究中廣泛討論。精油主要的資訊,目前多來自於幾千年來代代相傳的實驗與個人使用經驗,所以醫師可能不會推薦自然的精油療法,而會推薦藥物治療。
14.精油使用見解大異其趣。絕大多數精油都可以放心使用,而有些則明顯不安全,還有一些則眾說紛紜,就算是同一個組織的專家,見解都不盡相同。要是大家對某款精油的使用方式與時機感到不放心或不確定,就盡量多搜尋相關資訊,再決定這款精油是否適合用來自我保健,或者也可以另尋具有相似療癒效果的精油,以便於放心使用。
15.症狀出現或受傷時,馬上使用精油。要是症狀在三到四小時內並未改善,就請嘗試其他款精油或配方,因為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知名自然醫學專家史考特‧ 強生(Scott A.Johnson)推薦多種精油使用方式,都可以提升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