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藥第一步:學會看藥品說明書
當你生病了準備吃藥時,是否會看藥品說明書呢?如果看,都看哪些內容呢?也許你並不知道,但藥品說明書上的有些內容是很重要的。只是目前藥品說明書的描述方式(內容、語言、排版),其專業性太強而通俗性太差,例如描述不良反應時使用過多晦澀的醫學術語,在注意事項中又直接例舉臨床試驗的內容等。當然,這些內容對於準確認識藥物、合理使用藥物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不是寫給一般民眾看的,而是寫給醫師看的。但是,目前國內醫療現狀,醫師無論是認真學習藥品說明書的時間,還是給患者耐心告知和解釋說明書內容的時間,都很少。所以,不客氣地說,患者在用藥前可能根本就不瞭解這個藥物。因為醫師沒時間解釋,而患者自己也看不明白。
那怎麼辦?最根本的辦法,加強對醫師、患者進行用藥教育工作,或是就專門準備一種針對患者的藥物使用指導單。但在此之前,你還是要儘量學會看懂說明書中的重要資訊。
首先,你需要看的是藥品說明書的「藥品名稱」。你需要回憶一下,這個藥品說明書上寫的內容,與醫師告訴你的藥品名稱,或是處方上的藥品名稱是不是一致?需要注意的是,西藥一般都有學名和商品名兩種名稱,只要有一個對上就行啦!
接著,你需要看的是藥品說明書的「適應症」。在中成藥說明書中叫作「功能主治」,這部分內容是講這個藥物是做什麼用的。一般情況下,你的疾病類別跟症狀,必須是在這個描述的範圍內,否則就可能是吃錯藥了。
接著,你需要看的是「用法用量」。看看不同年齡層患者的用量,選擇最適合自己的用法用量,例如,如果每8小時1次,就是一天3次,標準時間是早上6點,中午2點,晚上10點。如果寫了首劑加倍,就需要你第1次吃2倍量,從第2次開始恢復正常用量。
然後,你還需要看的是「禁忌症」和「不良反應」。尤其「禁忌」,對照自己有沒有類似的情況,如果感覺有點像,要馬上向醫師諮詢。對於不良反應的內容,可以大致流覽一下,大概知道有哪些內容。實際上,患者應該要先瞭解這個藥物最常見的不良反應和處理措施是什麼,但是這些關鍵性的內容往往需要醫師或藥師的提醒。
最後,如果你還有時間,可以看一看「藥物交互作用」和「特殊族群用藥」。理論上這些內容都應該在醫師開處方時就會考慮進去。
在此需要提醒你,很多醫院現在都有用藥諮詢中心,由藥師專門為患者解答與用藥相關的問題。一般情況下,這些藥師有更充分的時間為你進行用藥答疑和交流,也是你用藥安全的護航者。如果你發現醫院有這樣的服務時,一定不要錯過。
分清學名和商品名,可省去好多麻煩
在用藥諮詢中心服務時,經常會有患者前來詢問:「醫院有沒有某某藥?」例如,有人會問:「有沒有日夜錠?」或是「有沒有阿斯匹靈?」這兩個問題的問法看似是相同的,但實際上卻有很大區別。區別在哪裡呢?區別就在於,前者詢問時使用的是藥品的商品名,而後者詢問時使用的是藥品的學名(成分名)。
你可能會問,這有區別嗎?
事實上,區別不僅有,而且很大。首先,藥品的商品名是製造商給藥品起的名字,理論上講,任何其他廠家沒有用過的名字,都可以用。常用藥品的商品名如感冒藥有諾比舒胃®、伏冒®、百保能®等,抗生素有紅黴素、適汎黴素、西華克羅黴素(Cetaclor)等,降壓藥有冠達悅®、脈優®、舒壓寧®控釋錠等,降糖藥有庫魯化喜華(Cefuroxime)、醣祿®、使糖立釋等,降脂藥有立普妥®、冠脂妥®、素果膜衣錠Zocor®等,這些名稱都是商品名。一般而言,商品名並不包含藥品有效成分的提示資訊,大多由較通俗易讀和蘊含美好願望的漢字組成,方便記憶,可讀性也比較強。
與此同時,藥品的學名「看起來」就沒有那麼美好了,學名通常是按照藥學專業命名法給出的藥品有效成分的化學名稱。例如,佰基的成分名是「Acetylsalicylic acid(乙醯水楊酸)」,適汎黴素的成分名是「Cephalexin (頭孢子菌)」,冠達悅®的成分名是「Nifedipine (硝苯地平)」,庫魯化的成分名是「Metformin(二甲雙胍)」,立普妥®的成分名是「Atorvastatin (阿托伐他汀)」……聽起來很拗口吧。但正是這些拗口的成分名,才能準確地表述藥品的真實有效成分。一般而言,看起來、聽起來很拗口,像是英譯的名字,有不會念的字,或者有「苯」、「酚」、「酯」、「酸」等這些文字的名稱,一定是成分名(學名)。(註:成分名中譯拗口,統一以國際英文標示。)
究竟應該記藥品的商品名還是成分名(學名)呢?
對於自己常吃的藥品,如果成分名在6個字以內,建議直接記,因為有些藥品的商品名很相似,容易發生混淆。同時,不同人講話多少有些口音,說不清楚的話也會容易產生誤解。如果成分實在太長(例如某些複方感冒藥),就記商品名。有些人會說,商品名代表了某個特定廠家的藥品,如果只記成分名,可能會買到不是這個藥廠的藥品。對於這種情況,如果需要,我們建議直接記住藥廠名稱就行,這一樣更方便和準確。
分清楚商品名和成分名,在就醫過程中可以省去很多麻煩,也是為自己用藥安全負責的一項基本內容,一定要學會。對於它們二者的關係,一般而言,商品名對應的藥品有很多個,而成分名對應的藥品只有一個。你需要注意,上面說的藥品是指西藥,如果是中成藥,一般就只有一個名字,所以要把製造廠記住,這樣才能買到自己想要的那個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