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 改善身體不適可以用吃的
>> 不舒服出現之前的預防保健格外重要!
出現頭痛、肚子痛等症狀時,會選擇吃藥或去醫院手術移除受影響病變的部位,我們稱這樣的處置是對症療法。這種根據當下病情所引起的疼痛或不適,做出治療,但並不是針對疾病的根去解決,是治標不治本。比起病痛臨身再去醫治,提前養成不會引起不適的康健身體,會來得更好些。

在傳統醫學,會把在疾病生成前、還沒出現明顯病症的狀態叫做「未病」,主打防範疾病發生。而未病是可以預防的嗎?這是可行的!你的飲食生活習慣就是關鍵。

>> 為什麼靠養生飲食會有效治本?
養生意即「保持著健康狀態」,「以食養生」就是利用吃的東西來調養身體康健的方法。簡單來說,生活中得多留意攝取「必要食材」、以及避開「需避免食用的食材」。

從中醫角度來看身體健不健康,在於體內營養狀態有無達到平衡。為了擁有少病少痛的健康身體,我們必須補充體內不足的營養素。雖然可以透過營養品、生藥等補給營養,其實也可以從在便利商店或超市就能買到的蔬菜、肉類、魚類等食材獲取不足的養分。

畢竟吃是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是今天想吃顆蘋果、還是覺得有點貧血得吃點豬肝補血,從中獲得養生效果相對輕而易舉多了。

>> 想要健康會需要避開的 NG 地雷飲食
要避開的飲食是指可以吃但吃多了會有損身體健康的食物,有以下 7 種:
1. 油膩食物
2. 甜食
3. 重口味
4. 冷食
5. 生食
6. 不好消化的食物
7. 刺激性飲食(太辣的食物等)

以日本人而言,因為容易對胃腸機能造成太大負擔,所以飲食上會需要避開。

五臟中的脾(主導消化系統運作、製造營養的器官)怕濕氣,因此在濕度高的日本,有很多人脾弱,如果吃喝過多對胃腸機能造成太大負擔的食物,會讓脾的運作機能愈來愈差。

為保護製造輸出營養的重要器官,還是盡量少吃這些地雷食物吧!

為了不造成身體不適,請試著不去碰「需避開食材」,好好養成對自己健康有益的飲食生活習慣!

 你吃的東西背後的食療功效

是否有聽過吃了蔥和生薑會讓身體變暖和,蛤蜊湯可以有效緩解宿醉這類的事情嗎?實際上,吃這些食材做的料理,的確對身體有著各式各樣的作用及影響喔!透過了解各種食物的特性,在什麼情況下吃進對的東西,更能加乘提升飲食效果。

 理氣作用  調理舒通身心運作的「氣」(能量),亦具有促進腸道蠕動的功能。(腸道蠕動是指反覆收縮舒張,好將消化掉的食物,移動排出體外)
 利尿作用  改善排尿,排出滯留在體內的多餘水分
 利水作用  透過增加水分代謝,調節體內水分循環代謝不平衡
 清熱作用  適度瀉火,將身體過度燃燒、滯留體內的火氣排出。帶有苦味的食材具有此功效
 解毒作用  分解累積在體內的毒素, 加以代謝
 溫煦作用  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產生溫熱感
 補氣作用  增加「氣」的產量,讓身心活動有足夠能量來源
 滋陰作用  補充滋養潤滑身體的陰液「水」
 補血作用  補充血液及血液循環流動的「血」的量能,提高造血功能
 活血化瘀作用  藉由淨化血液改善血液循環,疏通體內血流堵塞的狀態
 補腎作用  改善五臟中的「腎」運轉機能
 健脾作用  改善五臟中的「脾」運轉機能
 養肝作用  調理「肝」功能
 補氣健脾作用  恢復「脾」的運作機制,提高營養消化的吸收與散布,並補充驅動身心運作的「氣」
 芳香健脾作用  透過芳香氣味促進腸道蠕動,調理改善胃腸機能
 養心安神作用  幫助穩定心神狀態,安定心志
 強心作用  增強心臟功能
 發汗作用  促進排汗
 強筋健骨作用  強化肌肉與骨骼
 整腸作用  調整腸道機能
 活化細胞作用  促進細胞活化
 鎮痛作用  舒緩疼痛並消除不安煩躁
 軟堅散結作用  軟化堅硬的東西。帶有鹹味的食材具有此功效
 瀉下作用  改善排便,通便順暢。鹹味食物有相關功效
 滋養作用  給予身體滋潤及營養。甜味食材能發揮極佳效果
 鬆弛作用  緩解身心緊繃的狀態。帶甜味的食物有此效果
 發散作用  幫助毛孔開闔排汗散熱,也可改善緩解鼻塞。尤以辛辣食材特別有用
 運行作用  調理改善驅動身心運作的「氣」及代表血液、血液流動的「血」在體內循環,使身體溫暖。帶有辛辣味的食材有此功效
 收斂作用  讓毛細孔緊縮,抑制出汗。酸味食材有「收」的功效
 固澀作用  就是收斂止汗、止瀉、固精的意思,以緩解消耗,減少流失
 燥濕化堅作用  排除多餘濕氣,讓因濕氣變得過於柔軟的物質硬化。帶有苦味的食材具有此功效

身體會不舒服,並非短時間突然引爆,而是氣、血、水不足又或循環不佳,長期累積下來引起。能在日常保持正向養生觀,注意每日飲食及生活習慣,應可養成氣、血、水充足且循環良好的健康身體!


 找出誘發不適原因 對症緩解
跟著漢方傳統醫學腳步,來看看各種不適發生的原因及症狀特徵有哪些,又該吃哪些食物好調養。一旦了解疾病發生的機制原因,就能找到相對應的改善方法,緩解不適。

>> 胃腸道、消化系統的不適症狀解答
不適1 胃痛
【不舒服的由來】
西方醫學普遍認定急性胃炎、慢性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原因會引起胃痛。站在傳統醫學,則是認為胃的機能低下變弱,導致胃的「氣」循環停滯,進而引起疼痛不適。

【起因 vs. 保養】
1. 發冷
胃寒 → 脾機能低下 → 脾的「氣」鬱結(氣滯狀態)→ 胃痛
 症狀:腹部感覺冰涼、伴隨腹瀉與大稀軟便,而感到胃痛
 可以吃這個,可以暖和身體的食材:韭菜、蔥、洋蔥、南瓜、桃子、櫻桃、荔枝、杏桃、橘子、竹筴魚、沙丁魚、鯖魚、鮭魚、蝦子、雞肉、羊肉、陳皮、薑、紅棗、肉桂、大蒜

2. 精神面(壓力或思考過度)
壓力大、煩惱過度 → 肝功能低下 → 和肝息息相關的脾跟著機能下降→「氣」鬱結(氣滯狀態)於脾臟內 → 胃痛
 症狀:煩躁及精神不穩定、伴隨腹脹的胃絞痛
 可以吃這個,對氣循環好的食材:高麗菜、韭菜、蔥、洋蔥、檸檬、橘子、陳皮

3. 暴飲暴食
過度飲食、吃太多油膩食物 → 脾無法消化 → 脾機能低下 → 脾「氣」鬱結 → 胃痛
 症狀:胃脹氣、伴隨腹瀉的胃痛
 可以吃這個,幫助消化機能:高麗菜、洋蔥、白蘿蔔、薑、山楂
 可以吃這個,增強脾功能:高麗菜、蘆筍、蔥、洋蔥、豆苗、毛豆、南瓜、茄子、番茄、紅蘿蔔、馬鈴薯、地瓜、竹筍、舞菇、大豆、山藥、蘋果、櫻桃、檸檬、橘子、沙丁魚、鰹魚、鯖魚、秋刀魚、鮭魚、扇貝、蝦子、牛肉、雞肉、羊肉、米、薑、紅棗、葛根、人蔘

4. 胃腸機能虛弱(脾虛)
脾原生功能就不好 → 胃生寒氣 → 胃腸機能低下 → 胃的「氣」鬱結(氣滯狀態)→ 胃痛
 症狀:胃消化不良、胃脹氣、噁心想吐、胃有悶悶鈍痛感等
 可以吃這個,以強化脾功能為主:高麗菜、蘆筍、蔥、洋蔥、豆苗、毛豆、南瓜、茄子、番茄、紅蘿蔔、馬鈴薯、地瓜、竹筍、舞菇、大豆、山藥、蘋果、櫻桃、檸檬、橘子、沙丁魚、鰹魚、鯖魚、秋刀魚、鮭魚、扇貝、蝦子、牛肉、雞肉、羊肉、米、薑、紅棗、葛根、人蔘

胃會痛,多半是因為胃腸機能不佳造成。讓腹部保持溫暖不著涼、只吃八分飽、找到適合自己的舒壓法,或是選擇對胃溫和的食物等等,藉著調整生活習慣和食療法,緩解消除引起不適的各種原因吧!


不適2 胃脹氣
【不舒服的由來】
脾功能低下、消化能力變差造成。

【起因 vs. 保養】
1. 暴飲暴食
飲食過度、吃太多冰冷或油膩、腐壞的食物 → 引起脾虛食滯(消化不良)→ 脾臟器機能低下 → 胃脹氣
 症狀:伴隨著噁心想吐的胃脹氣
 可以吃這個,助消化的食材:高麗菜、洋蔥、白蘿蔔、薑、山楂
 可以吃這個,可健脾的食材:高麗菜、蘆筍、蔥、洋蔥、豆苗、毛豆、南瓜、茄子、番茄、紅蘿蔔、馬鈴薯、地瓜、竹筍、舞菇、大豆、山藥、蘋果、櫻桃、檸檬、橘子、沙丁魚、鰹魚、鯖魚、秋刀魚、鮭魚、扇貝、蝦子、牛肉、雞肉、羊肉、米、薑、紅棗、葛根、人蔘

2. 過勞
過度疲勞 →「氣」耗損過多 → 脾與胃機能低下 → 消化不良 → 胃裡的食物消化停滯 → 胃脹氣
 症狀:疲勞感造成的胃脹氣
 可以吃這個,可健脾的食材:高麗菜、蘆筍、蔥、洋蔥、豆苗、毛豆、南瓜、茄子、番茄、紅蘿蔔、馬鈴薯、地瓜、竹筍、舞菇、大豆、山藥、蘋果、櫻桃、檸檬、橘子、沙丁魚、鰹魚、鯖魚、秋刀魚、鮭魚、扇貝、蝦子、牛肉、雞肉、羊肉、米、薑、紅棗、葛根、人蔘

3. 精神上的壓力
壓力大 → 肝臟象受到損害 → 促進肝臟器代謝的「氣」鬱滯 → 往脾循環的「氣」停滯(氣滯狀態)→ 脾臟器功能減弱 → 胃脹氣
 症狀:帶有胃痛的胃脹氣
 可以吃這個,調節氣循環的食材:高麗菜、韭菜、蔥、洋蔥、檸檬、橘子、梅子、陳皮


>> 慢性病的不適症狀解答
不適1 高血壓、動脈硬化
【不舒服的由來】
高血壓泛指血壓持續偏高的慢性疾病,除了頭痛及頭暈、肩膀僵硬等症狀之外,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動脈硬化及心肌梗塞。因為平常絕大多數時候可能沒什麼明顯症狀,得多加小心注意。西醫原則上是透過藥物控制來治療,對心臟及血管有直接效果,可以快速控制血壓值,但不是從根本上治療。

傳統醫學則將高血壓看成是壓力(肝臟器運作不順)或老化(腎臟器運作不順)關係導致血管及血液汙濁(血瘀)所引起的病症。

【起因 vs. 保養】
1.壓力性血瘀
壓力 →「氣」循環不佳 → 幫助運行「氣」循環的「血」流動停滯 →血瘀狀態 → 血壓上升
 症狀:伴隨焦躁不耐煩情緒的高血壓
 可以吃這個,促進「氣」循環的食材:高麗菜、韭菜、蔥、洋蔥、檸檬、橘子、梅子、陳皮
 可以吃這個,活血化瘀的食材:小白菜、韭菜、蔥、洋蔥、茄子、櫻桃、桃子、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海帶芽、羊棲菜、紅花

2. 生活作息不規律(血瘀)
生活作息紊亂 → 血瘀狀態 → 血壓上升
 症狀:兼有肥胖及其他慢性病的高血壓
 可以吃這個,活血化瘀的食材:小白菜、韭菜、蔥、洋蔥、茄子、櫻桃、桃子、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海帶芽、羊棲菜、紅花

有部分高血壓是先天性或遺傳造成,但多數是因為缺乏運動、壓力、睡眠不足等生活習慣所引起的疾病。不僅要控管血壓,建議醫師或中醫專家找出病因後進行調理養護,維持身體生理機制規律平衡。

不適2 高血脂(血脂異常)
【不舒服的由來】
高血脂是成人病的一種,意指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等異常增加,通常是吃太多導致攝取過多脂質,以及缺乏運動等造成,一旦。血液中的脂質變多,過剩的油脂會會附著在血管內壁,造成動脈硬化。

西醫會使用可控管膽固醇數值的藥物來治療,傳統醫學則認為是痰濕或血瘀引起血脂異常。在痰濕的情況下,多餘的水分(也包含像濃湯般質地的液狀脂質)長期聚積在體內,使得血漿(血液中的液體成分含括在內)中的膽固醇及中性脂肪偏高。如果是血瘀,血液品質會變差,濃稠的血脂在血管內壁沉積,血液循環不佳導致流動停滯,血管堵塞進而造成動脈硬化及高血脂症。


【起因 vs. 保養】
1.暴飲暴食及生活作息糟(痰濕)
暴飲暴食及生活習慣不正常 → 體內產生痰濕滯留 → 血管內產生液狀
脂質聚積 → 血瘀 → 異常血脂症
 症狀:血脂異常,還帶有身體沉重倦怠、噁心想吐、食慾不振等
 可以吃這個,祛濕化痰的食材:芋頭、梨子、海帶芽、昆布

2.生活作息紊亂(血瘀)
生活習慣不佳 → 血瘀 → 膽固醇(脂質)異常造成動脈硬化 → 血脂異常
 症狀:血脂異常伴隨血壓及血糖上升、手腳麻痺疼痛、胸痛等
 可以吃這個,活血化瘀的食材:小白菜、韭菜、蔥、洋蔥、茄子、櫻桃、桃子、竹筴魚、沙丁魚、秋刀魚、海帶芽、羊棲菜、紅花

高血脂(膽固醇、三酸甘油脂異常)是與生活習慣有深度綁定的疾病。造成疾病的原因 — 痰濕及血瘀,也是歸咎於生活習慣不良(缺乏運動及暴飲暴食、熬夜等)。要跟慢性病說再見,就先從改變生活習慣開始吧!


 消除不適 菜吃對就OK!
那麼多類型的食物,各有各的功效與作用,一次公開怎樣吃才能如何有效預防及改善不適,重點是這些食材都能在超商或超市輕鬆買到,而且也能每天簡單做來吃。另外還會介紹養生常使用的生藥(中藥材),有需要的話,可到專門的中藥房購買!

>> 功效滿點的蔬菜推薦
推薦1 白菜
屬性:平性、甘味、冬
功效: 滋養、放鬆、滋陰、利尿、理氣
適合類型:血瘀型
對身體好:脾、大腸
改善症狀: 便祕、免疫力低下、預防感冒、水腫、宿醉、焦躁不安

【營養與功效】
豐富的膳食纖維,具有補充「水」的滋陰效果,有助改善排便順暢。另外,富含維生素 C ,也可以提升免疫力,預防感冒。

白菜利尿效果極佳,可提高體內水分代謝,大大緩解水腫及宿醉症狀。同時也具備一些幫助「氣」循環的理氣效果,有助稍稍緩解焦躁不安的情緒。

【健康須知】
白菜是冬天裡具有極高營養價值的食物之一,非常推薦冬天吃火鍋時,可以多加幾把補充所需。

【生活小撇步】
由於維生素C 具有一定耐火性,基本上只要別加熱過頭,功效自是不會打太多折扣。比起沙拉及醃漬物等生冷食,建議加熱煮過的會更好。

【可以搭配的食材】
牡蠣:搭配可以緩解焦躁不安的食材,讓舒緩效果更加倍!
冬粉:搭配有利尿功效的食材,更能消水腫及解宿醉。
豬肉:加入白菜所欠缺的維生素B 群食材,讓營養更均衡。

/美味RECIPE/ 豬肉白菜湯
白菜與豬肉都是有助補「水」、滋陰效果的食材。身體水分滋潤不夠,感覺肌膚乾燥及潮熱的話,可以試試這道柔軟順口,溫和健脾,有助恢復體力的湯品。
 材料 / 3 ~ 4 人份
白菜.... 中型1 顆
豬肉.....100g
雞湯底....1L
鹽….. 少許
胡椒..... 依照個人喜好添加

 作法
① 白菜切絲
② 豬肉切成肉絲
③ 雞湯放進鍋中,開火加熱,加入白菜及豬
肉以小火燉煮至喜歡的柔軟度
④ 最後以鹽或胡椒調味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