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試閱一】
爺爺,一路好走
文/大師兄
「棺材裡裝的不是老人,而是死人。」
這句話是我在火葬場工作的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我們家火葬場有六個火爐,九點一班,十一點一班,十三點一班,十五點一班,十七點一班。在所謂的「好日子」裡,幾乎都是客滿的。我們這些工作人員,每天接觸那麼多往生者,敢不敢說自己長時間待在這裡,每天看呀看,就看破生死了呢?
其實我們不敢。因為我們看的都是別人家的喪禮,而不是自己家的。當自己家人遇到了需要被我們服務的時刻,說不定,我們才是最脆弱的那一群。
一通突然的電話
去年五月,我爺爺走了。跟一般的老年人一樣,年紀到了,然後衰老,再來就是一瞬間,我們家族的主幹沒了。得知這消息的時候,我人還在上班。
當時,我正在替一位往生者服務,將他的骨骸,裝進骨灰罐裡。家屬一個個站在旁邊,仔細地看著他們的爸爸,再小一輩的則看著他們的爺爺,骨頭一片片經過我的手,慢慢地放入骨灰罐。偶爾穿插著我跟他們介紹哪塊骨頭是骨盆、哪塊是腳骨、為什麼會黑黑的、為什麼會紅紅的。
正當他們聽得入迷的時候,我口袋裡的手機卻很不正常地響個不停。突然間,我的眉毛也一直跳動,心中總覺得好像有什麼事情發生,所以我跟家屬們說了聲抱歉,就去一旁先接起手機。
「你快來醫院一趟,爺爺走了。」
電話那頭,出現的是表哥的聲音。
我聽完之後,掛上了電話。桌上的骨灰還有一半還沒撿完。我一邊彎下腰賠罪,一邊繼續撿。撿著撿著,我哭了出來,家屬一臉疑惑地看著我,而我卻一邊哭,一邊幫他們的家人服務。
「他哭得那麼慘,該不會是爸偷生的吧?」
耳邊突然聽到家屬的玩笑話,我臉上還有淚,卻笑了出來。
「對不起,我爺爺走了。」
剎那間,那群家屬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節哀。」
「你們也節哀。」
說完之後,我們突然尷尬一下,然後笑了出來。
他們沒想到自己辦喪事辦到最後,還要跟火葬場的工作人員說聲「節哀」。而我也沒想到,我裝骨灰裝到一半,居然家屬還要跟我說「節哀」。
這次讓我為您服務
服務完後,我立刻衝到那家醫院。那間往生室,是我之前當接體員的時候,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我們在那邊服務過倒在路旁被送過去的遊民,服務過單身在家往生的榮民伯伯,服務過出車禍的年輕人,服務過無數的往生者,但是沒想到,我今天來,是服務自己的爺爺。
我慢慢地走向病床旁,床的旁邊都是我熟悉的面孔:痛哭流涕的姑姑、一旁安撫的姑丈、表哥跟表姊互相安慰、伯父很焦急地拿著手機在連絡。我突然間覺得很神奇,這畫面是我已經看過無數次的畫面,我們總是將手放在肚子前,慢慢地看著家屬發洩情緒,當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再跟對方說:
「請節哀,接下來交給我們。」
我慢慢走向爺爺,爺爺已經被裝入屍袋,我輕輕打開屍袋,看著裡面那毫無生氣的老人,我的嘴巴想說些什麼,但什麼話都還沒開始說,就看到我的眼淚滴在爺爺的身旁,我趕緊擦擦爺爺身旁的淚,因為我們做葬儀的,總是跟家屬說:
「眼淚不要滴在往生者身上,他感受得到你的難過。」
但我還是克制不了自己,我一邊擦、一邊流淚。突然間,有人拉住我,我一回頭,啊,是某家葬儀社的弟弟。
「大師兄,你節哀,剩下交給我們就好了。」
「沒關係,我想自己來,我服務過那麼多人,沒道理我自己的爺爺,我不服務。」
我擦乾了淚,將爺爺抬上擔架,然後上了接體車。
道歉、說愛,不留遺憾
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年邁的爺爺,這樣一瞬間離開,其實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情。他不會像我爸爸一樣,因為中風而躺在床上變成植物人,在生命的最末端,靠著喘息來代表他活著,其實這樣已經很好了。但是我的眼淚,還是很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在整個治喪的流程中,我天天都去冰庫看著我爺爺,有時候我會想跟他說話,但我發現,其實在他生前,我已經把想說的,都說完了。對於爺爺的離開,我有不捨,但是不留遺憾。
我常常跟人說,我在殯儀館學習到最大的功課,就是不留下遺憾。我們看過太多太多人在生前沒辦法好好溝通,而在往生之後,才在冰冷的遺體面前痛哭懊悔。我總是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這樣。人生嘛,該道歉就道歉,該說愛就說愛,千萬不要留下遺憾。
至少對於自己的爺爺,我做到了。而我最想說的話,也是一句祝福:
「爺爺,希望你一路好走!」
希望大家也可以在面對家人走的時候,給予祝福,不留遺憾。
【內文試閱二】
請記得,媽媽也會很想妳──安寧宗教師德嘉法師見證的母愛
文/游苔
四十六歲的台商媽媽被診斷得了「膽管癌」,堅強地獨自回台接受治療。隨著病情急轉直下,再多的堅強也抵不過對幼小女兒的不捨,於是,大悲學苑的宗教師德嘉法師走進她的生命,在生命最末端的路上陪伴、扶持她。
德嘉法師回憶,剛開始,一直是女強人的台商媽媽非常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但是經過不同階段的靈性關懷與照顧過程,終能漸漸接受事實,也開始替善終之路做準備。
原來,台商媽媽是一位事業非常成功的講師,卻也因為忙碌而忽略了身體病症。她的第一段婚姻非常美滿,但因為男方無法生育,渴望孩子的她毅然決定分文不取,用自由身重新換取孕育下一代的機會。如今四歲的小女兒,是她窮盡一切力量所得到、最寶貝的生命禮物。
哭求再一分鐘,與女兒話別
台商媽媽與女兒的感情很好,彼此之間沒有祕密,因此女兒很早便知曉母親要回台灣治療。返台前,母女倆住在機場飯店的最後一天,女兒不死心地多次走出浴室問道:「媽媽,妳要不要一起洗?」
執意不肯放棄的邀請,讓台商媽媽誤以為孩子在胡鬧,微慍地問:「妳到底要說什麼?」此時,幼小的女兒才哭著說:「媽媽,妳會不會死?我不要妳死,我不想妳死…。」或許正因為返台前女兒的真情告白,讓台商媽媽在生命的盡頭,仍然不斷回頭顧盼,放不下留在上海的女兒。
然而,腫瘤的侵蝕又快又猛,醫師告訴台商媽媽,腫瘤有可能隨時破裂出血,奪走她的生命。雖然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台商媽媽仍想要再見女兒最後一面,因此在上海的親人決定讓小女兒搭乘隔天一早的班機,回台陪伴媽媽。
在女兒抵台前,台商媽媽的情緒非常激動,抱著德嘉法師哭著說:「師父,我求求你,再給我一點時間、再給我一分鐘…。」只求時間能站在她那一邊,讓她可以見到女兒,好好道別。
為了穩定她的情緒,德嘉法師建議台商媽媽,可以先用手機將想對女兒說的話錄下來。
錄下影片,母愛化為萬物陪伴女兒
生命正在與時間賽跑,擔心自己無法見到女兒最後一面,台商媽媽決定把想告訴女兒的話錄成影片:
「妹妹,我是媽媽,我跟妳說,只要有風吹過,那就是媽媽的手在摸妳的臉;如果有雨,就是媽媽在親妳;如果有太陽的時候,就是媽媽把妳抱得暖烘烘的。妳記得,想媽媽的時候,只要抬頭看看天空,妳就能夠看到媽媽。」
「如果妳來的時候,沒有看到媽媽了……沒關係,妳只要記得,媽媽去天堂旅行了。接下來可能會有一點傷心,但是沒關係,因為媽媽也會很想念妳。」
影片中,台商媽媽坐在輪椅上,努力地將眼神聚焦,對著鏡頭比手畫腳,彷彿女兒就在眼前聽著一般。「那個語調,只要聽了就好糾結、好心疼。」德嘉法師說,短短的幾句話,卻是一位母親竭盡所能想在最短時間內表達的愛。
值得慶幸的是,她如願等到小女兒來台,親口對著女兒說出了她的牽掛。她們共同生活了兩、三天,這位堅強的母親才趁著女兒在客廳看電視時,悄悄嚥下最後一口氣。「許多往生者會捨不得,不忍心在親人面前斷氣。」德嘉法師感嘆地說,台商媽媽對女兒的愛,堅持到最後一刻都未曾消逝。
愛沒有身體,愛不會消失
台商媽媽過世後,由她的姊姊,也就是小女孩的阿姨暫時照顧孩子。起初,大家都很擔心小女孩沒辦法接受母親過世的事實。不過,年僅四歲的小女孩,卻把媽媽告訴她的話緊緊記在心中。
有一天,小女孩看見阿姨在掉眼淚,便問阿姨:「阿姨,妳是不是很想媽媽?」阿姨說:「對啊…。」沒想到,小女孩反過來跟阿姨開玩笑說:「妳沒有妹妹,我沒有媽媽,應該是我比較難過,妳怎麼比我還難過呢?」
接著,小女孩說的話更令人難以置信:「我很難過,但是我還是可以快樂。媽媽有身體,身體會消失不見,可是,愛沒有身體,愛不會消失、不會不見。」
「如果台商媽媽沒有接受安寧團隊的照顧、整理自己的情緒,她可能就沒有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超越生死的愛。」德嘉法師說,宗教師在安寧領域的價值就是看到病人的成長,真正的療癒永遠來自內在。
或許,小女孩仍然需要走過悲傷療癒階段,但她在想念媽媽時,會看看天空、感覺風、感覺雨滴,因為母親的愛就在大自然中環繞著她,不會消失。台商媽媽留給女兒的影片結尾,感性地向女兒道謝、告別:「謝謝寶貝,謝謝妳,當我的女兒。」
爺爺,一路好走
文/大師兄
「棺材裡裝的不是老人,而是死人。」
這句話是我在火葬場工作的時候,最常聽到的一句話。
我們家火葬場有六個火爐,九點一班,十一點一班,十三點一班,十五點一班,十七點一班。在所謂的「好日子」裡,幾乎都是客滿的。我們這些工作人員,每天接觸那麼多往生者,敢不敢說自己長時間待在這裡,每天看呀看,就看破生死了呢?
其實我們不敢。因為我們看的都是別人家的喪禮,而不是自己家的。當自己家人遇到了需要被我們服務的時刻,說不定,我們才是最脆弱的那一群。
一通突然的電話
去年五月,我爺爺走了。跟一般的老年人一樣,年紀到了,然後衰老,再來就是一瞬間,我們家族的主幹沒了。得知這消息的時候,我人還在上班。
當時,我正在替一位往生者服務,將他的骨骸,裝進骨灰罐裡。家屬一個個站在旁邊,仔細地看著他們的爸爸,再小一輩的則看著他們的爺爺,骨頭一片片經過我的手,慢慢地放入骨灰罐。偶爾穿插著我跟他們介紹哪塊骨頭是骨盆、哪塊是腳骨、為什麼會黑黑的、為什麼會紅紅的。
正當他們聽得入迷的時候,我口袋裡的手機卻很不正常地響個不停。突然間,我的眉毛也一直跳動,心中總覺得好像有什麼事情發生,所以我跟家屬們說了聲抱歉,就去一旁先接起手機。
「你快來醫院一趟,爺爺走了。」
電話那頭,出現的是表哥的聲音。
我聽完之後,掛上了電話。桌上的骨灰還有一半還沒撿完。我一邊彎下腰賠罪,一邊繼續撿。撿著撿著,我哭了出來,家屬一臉疑惑地看著我,而我卻一邊哭,一邊幫他們的家人服務。
「他哭得那麼慘,該不會是爸偷生的吧?」
耳邊突然聽到家屬的玩笑話,我臉上還有淚,卻笑了出來。
「對不起,我爺爺走了。」
剎那間,那群家屬也不知道該說什麼。
「你……節哀。」
「你們也節哀。」
說完之後,我們突然尷尬一下,然後笑了出來。
他們沒想到自己辦喪事辦到最後,還要跟火葬場的工作人員說聲「節哀」。而我也沒想到,我裝骨灰裝到一半,居然家屬還要跟我說「節哀」。
這次讓我為您服務
服務完後,我立刻衝到那家醫院。那間往生室,是我之前當接體員的時候,再熟悉不過的地方。我們在那邊服務過倒在路旁被送過去的遊民,服務過單身在家往生的榮民伯伯,服務過出車禍的年輕人,服務過無數的往生者,但是沒想到,我今天來,是服務自己的爺爺。
我慢慢地走向病床旁,床的旁邊都是我熟悉的面孔:痛哭流涕的姑姑、一旁安撫的姑丈、表哥跟表姊互相安慰、伯父很焦急地拿著手機在連絡。我突然間覺得很神奇,這畫面是我已經看過無數次的畫面,我們總是將手放在肚子前,慢慢地看著家屬發洩情緒,當時間差不多的時候,我們再跟對方說:
「請節哀,接下來交給我們。」
我慢慢走向爺爺,爺爺已經被裝入屍袋,我輕輕打開屍袋,看著裡面那毫無生氣的老人,我的嘴巴想說些什麼,但什麼話都還沒開始說,就看到我的眼淚滴在爺爺的身旁,我趕緊擦擦爺爺身旁的淚,因為我們做葬儀的,總是跟家屬說:
「眼淚不要滴在往生者身上,他感受得到你的難過。」
但我還是克制不了自己,我一邊擦、一邊流淚。突然間,有人拉住我,我一回頭,啊,是某家葬儀社的弟弟。
「大師兄,你節哀,剩下交給我們就好了。」
「沒關係,我想自己來,我服務過那麼多人,沒道理我自己的爺爺,我不服務。」
我擦乾了淚,將爺爺抬上擔架,然後上了接體車。
道歉、說愛,不留遺憾
我知道,我一直都知道,年邁的爺爺,這樣一瞬間離開,其實是再好不過的一件事情。他不會像我爸爸一樣,因為中風而躺在床上變成植物人,在生命的最末端,靠著喘息來代表他活著,其實這樣已經很好了。但是我的眼淚,還是很不爭氣地流了下來。
在整個治喪的流程中,我天天都去冰庫看著我爺爺,有時候我會想跟他說話,但我發現,其實在他生前,我已經把想說的,都說完了。對於爺爺的離開,我有不捨,但是不留遺憾。
我常常跟人說,我在殯儀館學習到最大的功課,就是不留下遺憾。我們看過太多太多人在生前沒辦法好好溝通,而在往生之後,才在冰冷的遺體面前痛哭懊悔。我總是提醒自己,千萬不要讓自己變成這樣。人生嘛,該道歉就道歉,該說愛就說愛,千萬不要留下遺憾。
至少對於自己的爺爺,我做到了。而我最想說的話,也是一句祝福:
「爺爺,希望你一路好走!」
希望大家也可以在面對家人走的時候,給予祝福,不留遺憾。
【內文試閱二】
請記得,媽媽也會很想妳──安寧宗教師德嘉法師見證的母愛
文/游苔
四十六歲的台商媽媽被診斷得了「膽管癌」,堅強地獨自回台接受治療。隨著病情急轉直下,再多的堅強也抵不過對幼小女兒的不捨,於是,大悲學苑的宗教師德嘉法師走進她的生命,在生命最末端的路上陪伴、扶持她。
德嘉法師回憶,剛開始,一直是女強人的台商媽媽非常不能接受自己的病情,但是經過不同階段的靈性關懷與照顧過程,終能漸漸接受事實,也開始替善終之路做準備。
原來,台商媽媽是一位事業非常成功的講師,卻也因為忙碌而忽略了身體病症。她的第一段婚姻非常美滿,但因為男方無法生育,渴望孩子的她毅然決定分文不取,用自由身重新換取孕育下一代的機會。如今四歲的小女兒,是她窮盡一切力量所得到、最寶貝的生命禮物。
哭求再一分鐘,與女兒話別
台商媽媽與女兒的感情很好,彼此之間沒有祕密,因此女兒很早便知曉母親要回台灣治療。返台前,母女倆住在機場飯店的最後一天,女兒不死心地多次走出浴室問道:「媽媽,妳要不要一起洗?」
執意不肯放棄的邀請,讓台商媽媽誤以為孩子在胡鬧,微慍地問:「妳到底要說什麼?」此時,幼小的女兒才哭著說:「媽媽,妳會不會死?我不要妳死,我不想妳死…。」或許正因為返台前女兒的真情告白,讓台商媽媽在生命的盡頭,仍然不斷回頭顧盼,放不下留在上海的女兒。
然而,腫瘤的侵蝕又快又猛,醫師告訴台商媽媽,腫瘤有可能隨時破裂出血,奪走她的生命。雖然早就做好心理準備,台商媽媽仍想要再見女兒最後一面,因此在上海的親人決定讓小女兒搭乘隔天一早的班機,回台陪伴媽媽。
在女兒抵台前,台商媽媽的情緒非常激動,抱著德嘉法師哭著說:「師父,我求求你,再給我一點時間、再給我一分鐘…。」只求時間能站在她那一邊,讓她可以見到女兒,好好道別。
為了穩定她的情緒,德嘉法師建議台商媽媽,可以先用手機將想對女兒說的話錄下來。
錄下影片,母愛化為萬物陪伴女兒
生命正在與時間賽跑,擔心自己無法見到女兒最後一面,台商媽媽決定把想告訴女兒的話錄成影片:
「妹妹,我是媽媽,我跟妳說,只要有風吹過,那就是媽媽的手在摸妳的臉;如果有雨,就是媽媽在親妳;如果有太陽的時候,就是媽媽把妳抱得暖烘烘的。妳記得,想媽媽的時候,只要抬頭看看天空,妳就能夠看到媽媽。」
「如果妳來的時候,沒有看到媽媽了……沒關係,妳只要記得,媽媽去天堂旅行了。接下來可能會有一點傷心,但是沒關係,因為媽媽也會很想念妳。」
影片中,台商媽媽坐在輪椅上,努力地將眼神聚焦,對著鏡頭比手畫腳,彷彿女兒就在眼前聽著一般。「那個語調,只要聽了就好糾結、好心疼。」德嘉法師說,短短的幾句話,卻是一位母親竭盡所能想在最短時間內表達的愛。
值得慶幸的是,她如願等到小女兒來台,親口對著女兒說出了她的牽掛。她們共同生活了兩、三天,這位堅強的母親才趁著女兒在客廳看電視時,悄悄嚥下最後一口氣。「許多往生者會捨不得,不忍心在親人面前斷氣。」德嘉法師感嘆地說,台商媽媽對女兒的愛,堅持到最後一刻都未曾消逝。
愛沒有身體,愛不會消失
台商媽媽過世後,由她的姊姊,也就是小女孩的阿姨暫時照顧孩子。起初,大家都很擔心小女孩沒辦法接受母親過世的事實。不過,年僅四歲的小女孩,卻把媽媽告訴她的話緊緊記在心中。
有一天,小女孩看見阿姨在掉眼淚,便問阿姨:「阿姨,妳是不是很想媽媽?」阿姨說:「對啊…。」沒想到,小女孩反過來跟阿姨開玩笑說:「妳沒有妹妹,我沒有媽媽,應該是我比較難過,妳怎麼比我還難過呢?」
接著,小女孩說的話更令人難以置信:「我很難過,但是我還是可以快樂。媽媽有身體,身體會消失不見,可是,愛沒有身體,愛不會消失、不會不見。」
「如果台商媽媽沒有接受安寧團隊的照顧、整理自己的情緒,她可能就沒有機會讓孩子感受到超越生死的愛。」德嘉法師說,宗教師在安寧領域的價值就是看到病人的成長,真正的療癒永遠來自內在。
或許,小女孩仍然需要走過悲傷療癒階段,但她在想念媽媽時,會看看天空、感覺風、感覺雨滴,因為母親的愛就在大自然中環繞著她,不會消失。台商媽媽留給女兒的影片結尾,感性地向女兒道謝、告別:「謝謝寶貝,謝謝妳,當我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