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概念1
整理也有顧問服務嗎?


在韓國引進整理顧問服務的概念以及出現整理顧問這一行,已有三年之久,目前在國內約有十家的整理顧問公司,這些公司專門提供各機關、學校、家庭等各種場所的整理顧問服務,同時也透過演講活動向大眾宣導整理、整頓的重要性。

即使整理顧問服務已在不知不覺中融入生活的各個角落,成為容易可得的便利服務,但是也還有不少人對這個行業感到陌生。大家也許曾在電視或雜誌上不經意瞥見這項服務,不過對一般民眾來說,根本不太了解整理顧問服務的概念。
整理顧問服務到底是什麼東西?而整理顧問又要做些什麼呢?現正擔任整理顧問同時也培養新人的我,想來探討一下這兩個尚未被清楚定義的概念。身為一名整理顧問,最常聽到的問題為「整理哪有什麼顧問?」「真的有這種服務嗎?」,我的回答是「當然有!」整整理也有顧問服務嗎?

理可以有顧問服務,而且是由專家以有體系的方式來加以管理。在一般認知裡,整理被視為「簡單的家事」「只要下定決心,花幾天功夫就輕而易舉完成的事」,也難怪很多人無法將整理與顧問服務畫上連結。

為了這些對整理顧問領域感到陌生的讀者們, 我想先簡單說明整理顧問服務的概念。一般所謂的顧問服務(consulting),以往大多僅限於公司或企業經營而使用的說法,但是近來「顧問」一詞被廣泛使用在各種領域中,出現了企業管理顧問服務、學習顧問服務、求職顧問服務、減肥顧問服務等等名稱。

顧問服務是一項提供商量或諮詢的服務,也是在某個領域以專業計劃與企劃來增加執行的可能性。這樣的概念運用於相當多的領域,在方式和過程上也各自有所差異,但基本上顧問服務就是指透過有系統的管理、企劃、執行,來滿足客戶最大的需求及產生良好的結果。

由以上的說明,就可以知道整理顧問服務正是將有效又實用的整理方法提供給不善於整理的人,透過讓使用者感到便利的整理方式,提升客戶生活品質的服務。
換句話說,整理顧問服務主要在於將更簡單容易的整理方法授予不會整理、覺得整理很難的人,幫助他們改變整理體系、達到整頓的目標。

在提供整理顧問服務時,根據客戶的情況建立適當整理系統的人就是整理顧問,整理顧問能提供更有效建立工作或居家環境的整理系統,幫助對整理感到棘手的客戶維持更滿意的生活。

現代社會在物質與精神生活上變得富裕卻也複雜,因此整理顧問服務與顧問的重要性越來越高。由於這項服務在韓國國內推廣的時間還不久,很多人還不熟悉,但是,美國自1980年代起就開始出現有關整理的專業知識,也誕生整理顧問這個新行業;日本也不例外,很早之前就已經有了整理與收納專家。與美、日這些在整理領域專業化、顧問群豐富的國家相比,韓國無論是引進或執行的時間都還很短。然而,相較於短暫的引進與推廣時間,國內出現專業整理顧問以及擴大的速度算是非常快,在家庭、學校、公共服務等各種場所,都已有整理顧問在提供服務,同時,隨著對整理的重視與關心日益增加,顧問們服務的範圍也更廣大了。
目前服務中的整理顧問們,大致隸屬於兩個領域。第一種是透過委託進行整理,整理顧問必須親自到府為客戶執行整理服務,將雇主的家居環境變化改善。

第二種是透過演講,在公司、學校、社區服務中心等地,以整理為主題演講,並進行整理理論與實例的教學,除了期望能改變聽眾的意識形態觀念,也讓聽眾在動手整理前先有自我檢討的機會。

總而言之,整理顧問服務即是為了現代複雜社會中,過度忙碌無法井井有條過日子的人所提供的服務,而整理顧問與其服務,也正是順應時代環境與社會文化背景所誕生的新職業、新概念。
概念2
難道不整理不行嗎?


「難道不整理不行嗎?」這句話不是出自於別家小孩,而是我這個整理顧問的大女兒,這是每回她為了整理抱怨時必定嘟囔的。(雖然是這樣,但大女兒一起參與了這本書的撰寫,不曉得她現在的想法是否有改變?)不只是我女兒,相信在很多媽媽家裡,應該也有非常不愛整理的孩子或先生吧。我總是得將東西收拾得整整齊齊、放在該放的地方才覺得踏實,但是他們和我就是不一樣,完全無拘無束,不管東西擱在哪兒,就可以那樣放著,「不整理也不會怎樣」是我女兒常掛在嘴邊的話。因此,亂七八糟的書桌、一打開就看見像被轟炸過的衣櫥⋯⋯這些情景每週都在我家出現,我與女兒在日常生活裡的衝突當然就不計其數。(閉上眼睛彷彿都能看見我女兒翻白眼的樣子。正在看這本書的各位媽媽,此刻大概頻頻點頭吧?)面對任何台上演講,我總是充滿勇氣與自信,也不需要預備台詞或資料,就可以演講一、兩個小時的內容,然而很奇怪的,一遇到用寫的我就很沒轍。

一行字還寫不完就已感到頭殼完全空空、不斷地寫又不斷地擦掉,甚至連握筆的手都會發抖。這樣的我竟然下定決心要勇敢地寫出關於整理的書,因為,我想把簡單又具有系統性的整理方法讓更多人知道及善用。

這除了是我的夢想,另一個更重要的原因,是希望讓我家的女兒們了解整理的必要與用處。

坦白說,如果連整理顧問的孩子都不懂得整理,那麼還有什麼人會好好了解整理的必要呢?此外,每回在各地演講與整理相關的主題時,大家都問起同樣的問題,因而使我發現,原來不是只有我大女兒會這樣,其實許多人都無法真正感受到整理的重要性。

所以,我想利用這本書的第一章來探討整理的必要與重要。無論做什麼事,如果不能清楚了解目的,那麼在後續的過程中,便會不由自主地疑惑:「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相反的,有明確動機的人則不易中途而廢。

這些探討也許大家經常聽到,會有點感到厭煩,甚至理所當然認為不值一提,但撰寫整理方法書籍的人,若是疏忽了這些,又豈不是一種失責?除了我們家女兒需要看這個章節,對於整理毫不認為有必要的人更是要讀。接下來,我就正式開始吧!

整理為什麼這麼重要?也許有很多人想反問:「整理這件小事有那麼了不起嗎?」的確,實際生活裡不想整理並不會弄出什麼困擾,襪子脫了就隨地丟、衣服任意到處掛、書本亂堆著,這些哪會變成日常生活的大問題(或者應該說,根本就不會怎樣)。不過,這正是很多人對整理的誤解!不整理真的不會造成平日生活的困擾嗎?要不要看看以下的情境?

▓ 明天就得提案了,但是存著重要文件的隨身碟,卻怎樣也想不起來放在哪兒,徹夜尋找,翻遍書 桌與抽屜才找到,終於放下心中的大石頭。

▓ 上學快遲到了,但是無論怎麼找就是找不到家裡的鑰匙,最後,翻開昨天穿過的衣服口袋才找到。

▓ 明天想要穿的襯衫是上週也穿過的,不過在抽屜裡卻翻不到,擴大搜索整個房間後,竟發現髒襯衫還躺在洗衣籃旁。因此明天穿著的計劃泡湯,心煩之餘還得再找別的衣服來搭配。

這些生活中的經驗,相信在每個人身上都發生過。在急得要命的當下,因為平日沒有好好整理而手忙腳亂的例子,也常在我們生活裡上演。

有人可能會質疑不整齊的環境對生活到底能造成多少影響,事實上,亂七八糟的東西對人造成的影響的確相當大,更別說是住家風水論點中所謂的負面能量。大家都知道髒亂的環境會帶來極大的不便,為了找東西而浪費時間、弄得心情不好和精神不佳,這不都是未善加整理而造成的後果嗎?

人類藉著各種工具過更方便又豐富的生活,而能否妥善整理就是代表我們是否具有好好調度這些工具的能力。整理等同於為了更有效率、更方便利用東西而建立系統的行為,同時也包含人與東西之間的互動。

透過整理我們可以知道自己具備多少管理東西的能力;擅長整理、整頓的人,能有系統地、妥善地利用東西,反之,不擅長整理的人無法將事物有系統地帶入自己的生活中,因此總是為了事物而忙亂。

日常生活缺乏整理、整頓的人,也代表自己的人生過得很沒有效率,不但無法依需求使用東西,還會因為從未好好管理,在當用之時被雜亂的環境擺一道。

許多人愛讀的暢銷箴言書《小王子》裡,有段關於建立關係的故事。故事透過狐狸告訴我們,人是相互適應的,也就是說,人是活在自己與其他事物間不斷建立的關係中。我不認為這種關係僅是存在於人與人之間而已,我們所使用的許多東西也是與使用者產生關係、相互適應的,因此,為了過有效率有組織的生活,當然得好好調度這些必需之物來為我們服務。現在能了解整理的重要性了嗎?很多人對整理經常有誤解與偏見,抱持「整理不過就是件誰都會做的家務事」的想法,只要聽到整理,就想到打掃家裡或做家事,但是整理真的只是件家務瑣事嗎?

針對這點,我想做個澄清。最需要整頓的地方當然是家裡沒錯,但是,將整理斷定為做家事,這是錯的;在每日生活中,無論吃的、用的大部分都在家裡,我們待最久、最常與各種物品互動的地方也是在家裡,因此,居家環境當然需要更多的整理。然而,將整理視為家務瑣事是不對的,整理不僅是家庭所需,更是在所有生活空間裡都必須要有的習慣。

事實上,除了家庭主婦,對上班族或學生而言,家庭並不是每天待最長時間的地方。上班族一天耗在公司裡的時間,幾乎相當於在家裡的時間,因此辦公室的空間整理也很重要。有不少企業很重視藉由整理來營造出有效率的工作環境,也會在公司內部安排相關演講或課程。

如今,介紹整理、整頓及其效用的實用書籍廣受歡迎,到網路書店的網站上以「筆記」或「整理」等關鍵字來搜尋,就可以查到許多相關的書籍,這表示整理與整頓不再只是侷限於居家環境,只要涉及生活中的任何場所、使用的東西、環境之間建立圓滿的關係,就是整理。

接著,我想打破很多人對整理的另一項誤解。有些人以為,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或成功,在優先順序上,可以將整理這等瑣碎的小事情擱到最後,他們拿偉大藝術家或成功生意人混亂無秩序的房間,或埋首於堆到半天高的資料中做研究的學者當作擋箭牌,認為整不整理只不過是個人做法及生活模式不同而已。我要講個例子給這些人聽聽。

與上述誤解相反的一個實例,是多數成功的領導人其實都是「整理狂」。舉例來說,具有朝鮮王朝優秀學者、科學家、先驅之名的丁若鏞,始終仔細周到地整理保管資料,被稱為朝鮮最有名的整理狂,連身在邊疆寄書信給兒子們時,也仍在信中叮囑無論看書或學習,都得整理其內容。

撰寫《過得還不錯的一年:我的快樂生活提案》一書的作者Gretchen Rubin指出,為了幸福最優先該做的事情是「清理家裡所有的雜物」。她強調,整理不僅是調度、調整及排列東西,也是讓我們幸福向前進的一種方式。

整理不只是完成整頓就結束,而是藉著將東西歸整在適當的地方,以便作為將來活用的預備。換言之,整理不該只為了眼前的利益或更大的目標就被犧牲延後,因為它是幫助我們接近與達到成功的跳板。

整理是建立人與東西、人與知識之間的連結,同時也是幫助溝通的媒介。整理所扮演的角色,可不像一般人所想的那麼單純,在妥善整理的環境中生活的人,可以享受到更豐富的生活。(簡單想想,妥善整理的環境與凌亂的環境中,哪個會讓人們有安定感呢?這答案不用想也知道吧!)

整理的蝴蝶效應就是如此,以往被認為沒什麼影響力的整理,現在即將要發揮威力了!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