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2. 無毒住宅(節錄)
case2.「好風光」的一家人!開心入住無添加自然居
活用隔局引風採光,二次除醛、自然選材雙重保障
因為有老人家及小孩進駐這個大坪數空間,因此屋主對於生活品質更為要求,因此設計師不但將傷腦筋的大坪數合併戶,透過隔局修正導引通風採光,並且加入健康除醛、景觀美化與無障礙動線,住家空間變得更友善了,人也活得更自在了!
BOX:無毒住宅裝修細節CHECK LIST
1.設計:通透隔間設計手法,與陽台景觀綠化,促使新鮮空間流通。
2.設計:走道放大設計,以及無障礙浴室,讓家中老人活動更便利。
3.選材:選擇無添加化合物的自然或健康建材,如冷杉實木、玻璃、金屬構件等。
4.選材:全室加裝全熱交換機,換氣代謝有害因子。
5.工法:施工中及完工後的二道甲殼素除醛工法,確保安全健康。
位在台南市鬧區的新建住宅大樓,周邊比鄰商業大樓,基地正面臨三角公園尾稍,為都市住宅提供些許緩解與療癒。也因看中這片難能可貴的綠地,屋主林小姐買下其中2戶合併,委託大山空間設計將這140坪的大尺度室內打通成1戶格局,於是在格局、設備、材料等多角度切入思考下,終於實現了這戶盈滿光與風的樂齡自然居。
不良合併戶變身健康好格局
然而,室內設計或單棟建築設計的街屋因先天條件限制,如:立面規範、開窗位置、建物座向,在大地風土條件與都市微氣候的交叉影響下,使得空間案前置作業的環境課題已被制約,無法特別深入討論。
再加上本案隔局原是兩戶各3房的平面,只有1間是套房,其他2間房間是雅房,而屋主希望新家的主臥及3間孩臥須有獨立衛浴,且孝親房的衛浴需為無障礙尺寸,另外還得加入儲藏室及傭人房(也有自己的衛浴)等考量,如何在遊戲規則內找出最宜人的空間設計,就成了本案的最大挑戰。
設計師趙元鴻說:「大坪數的大樓客變,最困難的就是難免有些空間的開窗不足,甚至無法開窗。只能利用現有開窗下,若業主的需求越高,設計困難度其實越高。」
開窗輔助設備提升換氣率
這個設計案中,大山空間設計團隊給自己的功課是所有的房間和廁所都要有開窗,透過捨棄原先不良格局重新規劃後,盡可能引進採光與通風,完成房子最基本的健康體質。
針對浴室、廁所等小空間,則輔以抽風機或乾燥機來解決換氣不良、濕氣淤積等問題。考量季節風變換、冷房或寒冬等氣候因素,為了讓室內在不開窗的狀況下仍能透過換氣代謝有害因子,全室又加裝全熱交換機以因應各種突發狀況。
「為了讓公共空間的視覺空間感放到最大,我們說服業主適度的浪費空間,讓尺度更適切。」,因此,趙元鴻將所有的走道動線放大到150~180公分左右,而入口玄關轉折以烤漆玻璃搭配金屬烤漆、客廳與書房的隔間也以金屬隔屏加上夾紗玻璃的襯托,並且將正立面超大的陽台空間結合景觀設計,藉由公共空間的連續性、室內和室外景觀的視覺聯繫,營造出舒適的生活場域。
二次除醛工法保障再加碼
設計品味見解獨到的屋主,於討論階段即決定使用傳承包浩斯精神的德國廚具品牌bulthaup與義大利進口的Poltrona Frau傢俱。為了襯托歐洲工藝的高雅質感,設計團隊在內裝材料下足了功夫。
電視牆使用復古面處理的石材,搭配不鏽鋼烤漆的0.8cm的台面細膩收邊;書房使用冷杉實木訂製書架,搭配實木榫接的書桌;而餐廳開放展示櫃則使用冷杉實木施作,並採無釘孔的內卡榫接頭,用木頭渾然天成的紋理之美對應人類百年工藝的極致之作。
針對木料運用,大山設計團隊將多年實務經驗去蕪存菁,發展一套獨特的甲殼素除醛工法。趙元鴻說:「甲殼素大量噴灑難免在木料上留下痕跡破壞美觀,我們選擇在施工前即進行板料處理,先在板材背面噴灑(塗刷)大量甲殼素『除毒』再用於裝修。」
完工後,工程團隊還會在櫃頂、夾層等視線看不見的地方噴灑甲殼素,進行第二道除醛工程,確保甲醛指數降至最低。透過大山空間設計團隊精簡有效的健康住宅學,這戶嶄新的現代住家不僅滿足屋主的期盼,更為現代居家提出符合美學、健康與無障礙概念的新示範。
Ch3. 裝修前、裝修後防毒,就從這裡開始(節錄)
PART2.甲醛不要來--選材施工做對,打造無甲醛住宅
在裝修的過程中,總免不了有甲醛侵害的可能性。即便選擇低逸散的建材,但在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膠合劑,如木心板、夾板、貼皮板、人造板等,及所有裝潢建材累積起來,都有可能使甲醛超標。而甲醛可怕的是其散逸時間長,短則3年,長則12年,乃是潛伏居家的健康殺手,因此建議最好從設計開始,搭配正確的施工方式,將居家內的甲醛指數或有毒物質降至最低。但要怎麼做,趕快來看看!
Point01.木作要越少,甲醛量控制效果越好
甲醛(Formadehyde)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其水溶液又稱為福馬林,醫學上常做為防腐劑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確認甲醛對人體有毒害、致癌、造成畸形等副作用。
甲醛在裝修材料卻無所不在,諸如樹脂、黏著劑、油漆、塗料,甚至壁紙或裝潢大量使用的木芯板、層積板都有。簡而言之,木作越多,甲醛指數就越高。
積極的作法,是在裝潢之前,要求室內設計師或工班師傅使用環保性的健康建材,例如:低污染、低揮發性的塗料、合板板材、地板、接著劑等等,以確保日後居住時的健康與安心。但木作用量越大,難免不能保證全室甲醛總值不會超標。通常建議設計時就能適當輔助泥作、系統家具,盡可能減少木作比例。
Point05.關於板材──國家標準局F3使用最普及、F1甲醛最低
近年來,無毒裝修觀念漸為普及,環保健康建材運用的接受度也大為提高。根據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材發展部李明賢經理表示,目前市場上有關板材類低甲醛的標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佈的CNS1349及CNS2215標準已明定,對其他特殊板材類也有明文規定,請參考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查驗。
而這些標準是針對木質板料及加工木料甲醛含量,所擬定的規範。
也就是說,市面上所有販售的合板、夾板、化妝板等,包括國內生產或國外進口,都必須符合F3以上才能公開販售,F3是指政府把關的最低值。
而設計師們也表示,雖然F1的甲醛含量低,但這也意謂著未來被蟲入侵的機會大,再加上成本高,因此除非屋主有特別要求,不然以目前市面上的裝潢設計,仍是以F3為主。
Point07.完工時,要求開立綠建材證明
雖然在採購時,屋主都會跟設計師及廠商要求使用環保綠建材,但實際上廠商送來的貨品,及設計師及現場工頭簽收時,是否為綠建材往往就是一個問號。
事實上根據目前法規規定,只要居室要做裝修前,屋主必須提出裝修圖至相關單位審查,其中就會告知綠建材必須超過30%以上,才能審查通過。因此,想要確保家中用的是綠建材,不妨在與設計師於規劃平面圖先告知,並在選材估價時,請設計師協同下料廠商拿出綠建材證明文件。
同時在施作完成時,請設計師就其損秏損數量向各家廠商開立「綠建材證明」。而目前市面上每張綠建材完工證明,業主必須支付300元/份,也就是說,一間房子裡所使用的綠建材不會只有單一種,因此這張證明書會依建材種類及廠商的不同,如地板、板材等等,而開立許多張,放在設計師所提供的結案報告書中,好讓屋主安心。
【BOX:毒Out!】自我把關,政府標準局檢驗可多加利用
除了板類,2012年12月,國家標準局將5種室內塗料也列入檢驗項目,制定出強制性法規標準。任何購買產品上都有標示商品驗證登錄字號,都能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網站(www.bsmi.gov.tw)上查詢檢測數據,方便消費者做最基本把關動作。諸如木質板類的F1、F2、F3分級;耐燃材料一級、二級、三級等分類,而建築塗料則會標註TVOC(揮發性有毒氣體)和甲醛的含量值等數據都可查詢。
Point10.木芯板──「麻仔」「芯仔」大不同!叫貨單上要仔細
隱藏在表面材或貼皮下的底板,因為容易被忽略,通常是暗藏甲醛的死角。裝修時,屋主要格外注意底板的叫貨單,師傅選用的是木芯板是「麻六甲」還是「芯仔板」。麻六甲板材一般指東南亞進口板材,也是早期便宜板材的稱呼,通常甲醛濃度很高,一般師傅都稱之為「麻仔」,而柳安實木製成的木芯板則稱為「芯仔」。前述雖提過現已實行F1~F3分級,然而這是2007年後的進口板材檢測制度,在這之前進口到台灣的庫存麻六甲板材仍有,為了避免用到不良品,若成本許可,還是建議大家選擇通過檢測的木芯板。
另外,設計師也有教比較簡易的判別方法,像是麻六甲木芯板經裁切後會經常出現毛邊,柳安木則不會,這是兩者差異較大之處。但比較正式的判別方法,則建議還是要從板材上的印章顯示甲醛等級證明,或可由出貨廠商提供甲醛等級證明較佳。
Point14.木地板--地板下方最好是紅膠夾板
其實,夾板是施作木地板最主要的材料,任何使用海島型木地板或使用平鋪式施工法的木地板,都必須以夾板打底才行,由於木地板完工後夾板並不會被看到,所以也成了一般屋主忽略的死角。
如果沒有特別指定,一般師傅鋪木地板時通常會選用F2或F3等級的夾板,儘管甲醛含量在標準值內,但鋪完後難免感覺還是會有刺鼻異味,通常建議選用毒性較低的F1紅膠夾板。GreenKey無醛屋業務經理黃吉鋒表示,或是在F3等級的底板鋪設時,使用除甲醛塗料做一層板材除醛工法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Ch4 專業住宅健檢4部曲,毒物Out!
首部曲/有毒別慌張!科學儀器判讀有依據
所謂「住宅健檢」,就是委託專業團隊,透過直讀式的科學儀器,依照標準的流程,針對居家的每個空間,如:臥室、客廳、廚房等,進行不同項目(居家汙染源)的檢測,在確定居家空氣中或者水中的有害物質成分大小後,最後透過政府所訂定的法規建議基準值來判斷是否家中有害物質超量的問題。
身體有異、感覺不妙?可請專業公司作住宅健診
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專業團隊可協助民眾進行住宅健檢,如台灣室內空氣品質協會、財團法人台灣病態建築診斷協會、建築醫學暨物業管理研究所等等,甚至一些國內的大專院校建築系所也可接受委託處理。
但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何謂「有害」?畢竟一個家不可能是無菌、無塵室,難免會有些化學物質、細菌生物汙染,以及外氣帶來的粉塵,這個時候,最關鍵的莫過於標準在哪裡?怎樣的情況是可以接受的?怎樣的情況是緊急需要馬上處理的?
法令標準+科學檢測=「是否有毒」依據
其實,台灣已在民國101年底完成《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三讀。雖然說這個法案目前主要管理與管制的空間為醫院、學校等大型公共空間,但環保署依法定出了各種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管制標準,卻可以成為我們判斷家中居家毒害嚴重程度的參考。至少,該辦法是政府訂出來規範我們平常去的大型公共場所。
也就是說,透過民間專業公司的住宅檢測,再配合政府的法令標準來判讀檢測結果的嚴重程度,可以作為居家毒害問題改善的基準,以及是否需要改善的依據,營造一個合理、必要又健康的居家環境。
BOX:住宅健診內容有哪些?
其實住宅健檢在台灣已行之多年了,早期主要是在檢測建築物的主結構問題,如輻射屋、海砂屋、裝修建材檢測、公共設施點交、溫感熱顯像檢測與內視鏡檢測等等,但近年來因《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三讀通過後,又增加了有關居住者人體健康的室內空氣品質(Indoor Air Quality)與室內健康環境品質(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檢測,其主要服務檢測範疇包含:
1、低頻電磁場影響檢測(電力設施/電線桿/變電所/電塔)。
2、高頻電磁波影響檢測(基地台/無線網路)。
3、環境噪音診斷(含低頻噪音診斷)。
4、照明亮度檢測(CNS規定)、水質檢測(TDS總固體溶解量。
5、PH酸鹼值、濁度值、離子比色濃度值)。
6、環境溫度。
7、環境溼度。
8、環保署建議之IAQ空氣品質標準(CO/CO2/O3/TVOC/甲醛/粉塵/細菌及真菌)等項目。
case2.「好風光」的一家人!開心入住無添加自然居
活用隔局引風採光,二次除醛、自然選材雙重保障
因為有老人家及小孩進駐這個大坪數空間,因此屋主對於生活品質更為要求,因此設計師不但將傷腦筋的大坪數合併戶,透過隔局修正導引通風採光,並且加入健康除醛、景觀美化與無障礙動線,住家空間變得更友善了,人也活得更自在了!
BOX:無毒住宅裝修細節CHECK LIST
1.設計:通透隔間設計手法,與陽台景觀綠化,促使新鮮空間流通。
2.設計:走道放大設計,以及無障礙浴室,讓家中老人活動更便利。
3.選材:選擇無添加化合物的自然或健康建材,如冷杉實木、玻璃、金屬構件等。
4.選材:全室加裝全熱交換機,換氣代謝有害因子。
5.工法:施工中及完工後的二道甲殼素除醛工法,確保安全健康。
位在台南市鬧區的新建住宅大樓,周邊比鄰商業大樓,基地正面臨三角公園尾稍,為都市住宅提供些許緩解與療癒。也因看中這片難能可貴的綠地,屋主林小姐買下其中2戶合併,委託大山空間設計將這140坪的大尺度室內打通成1戶格局,於是在格局、設備、材料等多角度切入思考下,終於實現了這戶盈滿光與風的樂齡自然居。
不良合併戶變身健康好格局
然而,室內設計或單棟建築設計的街屋因先天條件限制,如:立面規範、開窗位置、建物座向,在大地風土條件與都市微氣候的交叉影響下,使得空間案前置作業的環境課題已被制約,無法特別深入討論。
再加上本案隔局原是兩戶各3房的平面,只有1間是套房,其他2間房間是雅房,而屋主希望新家的主臥及3間孩臥須有獨立衛浴,且孝親房的衛浴需為無障礙尺寸,另外還得加入儲藏室及傭人房(也有自己的衛浴)等考量,如何在遊戲規則內找出最宜人的空間設計,就成了本案的最大挑戰。
設計師趙元鴻說:「大坪數的大樓客變,最困難的就是難免有些空間的開窗不足,甚至無法開窗。只能利用現有開窗下,若業主的需求越高,設計困難度其實越高。」
開窗輔助設備提升換氣率
這個設計案中,大山空間設計團隊給自己的功課是所有的房間和廁所都要有開窗,透過捨棄原先不良格局重新規劃後,盡可能引進採光與通風,完成房子最基本的健康體質。
針對浴室、廁所等小空間,則輔以抽風機或乾燥機來解決換氣不良、濕氣淤積等問題。考量季節風變換、冷房或寒冬等氣候因素,為了讓室內在不開窗的狀況下仍能透過換氣代謝有害因子,全室又加裝全熱交換機以因應各種突發狀況。
「為了讓公共空間的視覺空間感放到最大,我們說服業主適度的浪費空間,讓尺度更適切。」,因此,趙元鴻將所有的走道動線放大到150~180公分左右,而入口玄關轉折以烤漆玻璃搭配金屬烤漆、客廳與書房的隔間也以金屬隔屏加上夾紗玻璃的襯托,並且將正立面超大的陽台空間結合景觀設計,藉由公共空間的連續性、室內和室外景觀的視覺聯繫,營造出舒適的生活場域。
二次除醛工法保障再加碼
設計品味見解獨到的屋主,於討論階段即決定使用傳承包浩斯精神的德國廚具品牌bulthaup與義大利進口的Poltrona Frau傢俱。為了襯托歐洲工藝的高雅質感,設計團隊在內裝材料下足了功夫。
電視牆使用復古面處理的石材,搭配不鏽鋼烤漆的0.8cm的台面細膩收邊;書房使用冷杉實木訂製書架,搭配實木榫接的書桌;而餐廳開放展示櫃則使用冷杉實木施作,並採無釘孔的內卡榫接頭,用木頭渾然天成的紋理之美對應人類百年工藝的極致之作。
針對木料運用,大山設計團隊將多年實務經驗去蕪存菁,發展一套獨特的甲殼素除醛工法。趙元鴻說:「甲殼素大量噴灑難免在木料上留下痕跡破壞美觀,我們選擇在施工前即進行板料處理,先在板材背面噴灑(塗刷)大量甲殼素『除毒』再用於裝修。」
完工後,工程團隊還會在櫃頂、夾層等視線看不見的地方噴灑甲殼素,進行第二道除醛工程,確保甲醛指數降至最低。透過大山空間設計團隊精簡有效的健康住宅學,這戶嶄新的現代住家不僅滿足屋主的期盼,更為現代居家提出符合美學、健康與無障礙概念的新示範。
Ch3. 裝修前、裝修後防毒,就從這裡開始(節錄)
PART2.甲醛不要來--選材施工做對,打造無甲醛住宅
在裝修的過程中,總免不了有甲醛侵害的可能性。即便選擇低逸散的建材,但在施工過程中所使用的膠合劑,如木心板、夾板、貼皮板、人造板等,及所有裝潢建材累積起來,都有可能使甲醛超標。而甲醛可怕的是其散逸時間長,短則3年,長則12年,乃是潛伏居家的健康殺手,因此建議最好從設計開始,搭配正確的施工方式,將居家內的甲醛指數或有毒物質降至最低。但要怎麼做,趕快來看看!
Point01.木作要越少,甲醛量控制效果越好
甲醛(Formadehyde)是一種無色易溶的刺激性氣體,其水溶液又稱為福馬林,醫學上常做為防腐劑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確認甲醛對人體有毒害、致癌、造成畸形等副作用。
甲醛在裝修材料卻無所不在,諸如樹脂、黏著劑、油漆、塗料,甚至壁紙或裝潢大量使用的木芯板、層積板都有。簡而言之,木作越多,甲醛指數就越高。
積極的作法,是在裝潢之前,要求室內設計師或工班師傅使用環保性的健康建材,例如:低污染、低揮發性的塗料、合板板材、地板、接著劑等等,以確保日後居住時的健康與安心。但木作用量越大,難免不能保證全室甲醛總值不會超標。通常建議設計時就能適當輔助泥作、系統家具,盡可能減少木作比例。
Point05.關於板材──國家標準局F3使用最普及、F1甲醛最低
近年來,無毒裝修觀念漸為普及,環保健康建材運用的接受度也大為提高。根據財團法人台灣建築中心綠建材發展部李明賢經理表示,目前市場上有關板材類低甲醛的標準,經濟部標準檢驗局公佈的CNS1349及CNS2215標準已明定,對其他特殊板材類也有明文規定,請參考經濟部標準檢驗局查驗。
而這些標準是針對木質板料及加工木料甲醛含量,所擬定的規範。
也就是說,市面上所有販售的合板、夾板、化妝板等,包括國內生產或國外進口,都必須符合F3以上才能公開販售,F3是指政府把關的最低值。
而設計師們也表示,雖然F1的甲醛含量低,但這也意謂著未來被蟲入侵的機會大,再加上成本高,因此除非屋主有特別要求,不然以目前市面上的裝潢設計,仍是以F3為主。
Point07.完工時,要求開立綠建材證明
雖然在採購時,屋主都會跟設計師及廠商要求使用環保綠建材,但實際上廠商送來的貨品,及設計師及現場工頭簽收時,是否為綠建材往往就是一個問號。
事實上根據目前法規規定,只要居室要做裝修前,屋主必須提出裝修圖至相關單位審查,其中就會告知綠建材必須超過30%以上,才能審查通過。因此,想要確保家中用的是綠建材,不妨在與設計師於規劃平面圖先告知,並在選材估價時,請設計師協同下料廠商拿出綠建材證明文件。
同時在施作完成時,請設計師就其損秏損數量向各家廠商開立「綠建材證明」。而目前市面上每張綠建材完工證明,業主必須支付300元/份,也就是說,一間房子裡所使用的綠建材不會只有單一種,因此這張證明書會依建材種類及廠商的不同,如地板、板材等等,而開立許多張,放在設計師所提供的結案報告書中,好讓屋主安心。
【BOX:毒Out!】自我把關,政府標準局檢驗可多加利用
除了板類,2012年12月,國家標準局將5種室內塗料也列入檢驗項目,制定出強制性法規標準。任何購買產品上都有標示商品驗證登錄字號,都能在經濟部標準檢驗局網站(www.bsmi.gov.tw)上查詢檢測數據,方便消費者做最基本把關動作。諸如木質板類的F1、F2、F3分級;耐燃材料一級、二級、三級等分類,而建築塗料則會標註TVOC(揮發性有毒氣體)和甲醛的含量值等數據都可查詢。
Point10.木芯板──「麻仔」「芯仔」大不同!叫貨單上要仔細
隱藏在表面材或貼皮下的底板,因為容易被忽略,通常是暗藏甲醛的死角。裝修時,屋主要格外注意底板的叫貨單,師傅選用的是木芯板是「麻六甲」還是「芯仔板」。麻六甲板材一般指東南亞進口板材,也是早期便宜板材的稱呼,通常甲醛濃度很高,一般師傅都稱之為「麻仔」,而柳安實木製成的木芯板則稱為「芯仔」。前述雖提過現已實行F1~F3分級,然而這是2007年後的進口板材檢測制度,在這之前進口到台灣的庫存麻六甲板材仍有,為了避免用到不良品,若成本許可,還是建議大家選擇通過檢測的木芯板。
另外,設計師也有教比較簡易的判別方法,像是麻六甲木芯板經裁切後會經常出現毛邊,柳安木則不會,這是兩者差異較大之處。但比較正式的判別方法,則建議還是要從板材上的印章顯示甲醛等級證明,或可由出貨廠商提供甲醛等級證明較佳。
Point14.木地板--地板下方最好是紅膠夾板
其實,夾板是施作木地板最主要的材料,任何使用海島型木地板或使用平鋪式施工法的木地板,都必須以夾板打底才行,由於木地板完工後夾板並不會被看到,所以也成了一般屋主忽略的死角。
如果沒有特別指定,一般師傅鋪木地板時通常會選用F2或F3等級的夾板,儘管甲醛含量在標準值內,但鋪完後難免感覺還是會有刺鼻異味,通常建議選用毒性較低的F1紅膠夾板。GreenKey無醛屋業務經理黃吉鋒表示,或是在F3等級的底板鋪設時,使用除甲醛塗料做一層板材除醛工法也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Ch4 專業住宅健檢4部曲,毒物Out!
首部曲/有毒別慌張!科學儀器判讀有依據
所謂「住宅健檢」,就是委託專業團隊,透過直讀式的科學儀器,依照標準的流程,針對居家的每個空間,如:臥室、客廳、廚房等,進行不同項目(居家汙染源)的檢測,在確定居家空氣中或者水中的有害物質成分大小後,最後透過政府所訂定的法規建議基準值來判斷是否家中有害物質超量的問題。
身體有異、感覺不妙?可請專業公司作住宅健診
目前市面上已有許多專業團隊可協助民眾進行住宅健檢,如台灣室內空氣品質協會、財團法人台灣病態建築診斷協會、建築醫學暨物業管理研究所等等,甚至一些國內的大專院校建築系所也可接受委託處理。
但大家一定很好奇到底何謂「有害」?畢竟一個家不可能是無菌、無塵室,難免會有些化學物質、細菌生物汙染,以及外氣帶來的粉塵,這個時候,最關鍵的莫過於標準在哪裡?怎樣的情況是可以接受的?怎樣的情況是緊急需要馬上處理的?
法令標準+科學檢測=「是否有毒」依據
其實,台灣已在民國101年底完成《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三讀。雖然說這個法案目前主要管理與管制的空間為醫院、學校等大型公共空間,但環保署依法定出了各種空氣中有害物質的管制標準,卻可以成為我們判斷家中居家毒害嚴重程度的參考。至少,該辦法是政府訂出來規範我們平常去的大型公共場所。
也就是說,透過民間專業公司的住宅檢測,再配合政府的法令標準來判讀檢測結果的嚴重程度,可以作為居家毒害問題改善的基準,以及是否需要改善的依據,營造一個合理、必要又健康的居家環境。
BOX:住宅健診內容有哪些?
其實住宅健檢在台灣已行之多年了,早期主要是在檢測建築物的主結構問題,如輻射屋、海砂屋、裝修建材檢測、公共設施點交、溫感熱顯像檢測與內視鏡檢測等等,但近年來因《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三讀通過後,又增加了有關居住者人體健康的室內空氣品質(Indoor Air Quality)與室內健康環境品質(Indoor Environmental Quality)檢測,其主要服務檢測範疇包含:
1、低頻電磁場影響檢測(電力設施/電線桿/變電所/電塔)。
2、高頻電磁波影響檢測(基地台/無線網路)。
3、環境噪音診斷(含低頻噪音診斷)。
4、照明亮度檢測(CNS規定)、水質檢測(TDS總固體溶解量。
5、PH酸鹼值、濁度值、離子比色濃度值)。
6、環境溫度。
7、環境溼度。
8、環保署建議之IAQ空氣品質標準(CO/CO2/O3/TVOC/甲醛/粉塵/細菌及真菌)等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