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推薦序

如果你住的房子是一個人, 它會有張什麼樣的臉?
——暢銷書《零雜物》作者Phyllis

人有面相,房子亦有屋相。無論是面相或屋相,兩者皆由心所生。

我們內心的想法和信念,會顯化為外在的一切。好批判又喜歡抱怨的人,自然眉頭深鎖、嘴角下垂,看起來刻薄又難以親近;好脾氣又樂於接受新觀念的人,臉部線條則多半柔和討喜。屋相亦如是。一間凌亂、充滿過時氛圍、功能不彰的房子,反映的是居住者的心煩意亂、執著守舊和不愛自己;而一間明亮整潔、布置得宜的房子,則讓人覺得屋主可靠且富於魅力。

我經常瀏覽售屋網站,這是訓練敏銳度和洞察力的有趣練習。透過觀察每間房子的現況,往往能推敲出屋主的成長背景和生活樣態,因為房子不僅象徵社會地位,更透露出居住者的過往歷史、價值觀和思維模式。誠如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地景建築系教授克蕾兒.馬可斯所言:「家屋與屋內的特殊物件,可視為內在自我的深刻表達。」

這些表達,除了是旁人窺探的具體線索,也是認識自我的絕佳入口。想瞭解我們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走向,檢視和評估家屋為必要步驟。唯有覺察自己身處的環境,釐清人與物件之間的情感糾葛,並對擁有物一一做出取捨,被壓抑的情緒才得以釋放,被封藏的夢想才有機會甦醒。這個由外而內的淨化過程,足以讓人卸下心靈重擔,告別已逝關係,讓幸福的種子萌芽茁壯。

我曾耗費近五年的時間,在交疊起伏的悲傷、恐懼、憤怒、抗拒、內疚與不捨中,將屋內雜物和老媽留下來的一整座遺物山給鏟平歸零。這段歷程極其艱辛,結果卻教人欣喜。我發現,去除不需要也不想要的,才能突顯出真正重要的,而改變現狀的第一步,就是學會捨棄﹁雜物﹂,不管它是有形的物件、限制性的信念,或是某種一再重複的舊模式。

對我而言,家應當是讓人卸除武裝、得到安慰,以及與家人互動並保有隱私的安靜空間,也是切斷負面連結和滋養身心的安全場域。一旦替過往的人生去蕪存菁,我們便能聚焦於此時此地,為自己打造出符合當下需求和未來願景的居所,一步步踏上靈魂之旅。這就是本書作者貝比斯所謂的「空間心靈化」。

「每個家都在訴說自己的故事。」貝比斯留神傾聽,藉此洞悉客戶在生命中體驗到的豐盛與匱乏,並在設計居家空間的同時,協助屋主轉化人生。書中提及許多精采案例,案主多半不自覺地因受制於某些事物而坐困愁城,例如前次婚姻的舊婚紗、激起怨氣的大鋼琴、布滿灰塵的傳家寶,甚至是令家人無法緊密交流的過大空間。

經過貝比斯的調教,當事人開始觀照內心的渴望,不再讓空間和擺設跟自己唱反調。他們運用夢想板和觀想向宇宙下訂單,讓想像力與現實生活連結;他們變更格局,挪動家具,用創意改造既有物件,用開放的心情迎接新的單品。而當「視聽觸味嗅」等五感受到空間滋養,當「火土水氣」四大元素深化居處、讓人與大地之母產生連結,居住者的能量、運勢和靈性也將因此提升,繼而活出更真實有感的人生。

我目前的住處,正是「空間心靈化」的成果:室內別無長物,只留必需品。充足的日照、雪白的牆面、簡潔的木質家具、輕盈的透明座椅、溫潤的鵝卵石、陽臺上的大量植栽……屋內的日常風景既是三隻貓慵懶游移的舞台,也是我沉澱思緒、療癒創傷的心靈聖殿。

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居住的房子是一個人,它會有張什麼樣的臉呢?是缺乏保養、橫眉豎目、死氣沉沉的臉,還是潔淨無瑕、笑容可掬、溫暖親切的臉?面相和屋相是可以改變的,只要正視它、尊重它、接受它、淨化它、用最良善的意圖轉化它,宇宙必會回應我們的祈求,為揮別負面情緒的臉孔和騰出來的新空間填滿幸福。

如果你有意搬家或裝修,本書在規畫前期是非常好的自修功課。若你現在的住所無法安頓你的身心,卻又無法放棄它,本書提供了許多確實可行的建議,也能讓你享有更好的生活品質。

拿起這本書,為自己的居處改頭換面吧!或許,它就是你逆轉人生的起點唷!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