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序章 調查顯示,77.6%的女性擔心鬆弛問題


從鏡子裡映照出自己疲勞的臉龐,不經意之中看到自己的背影,會不會有鬆鬆垮垮的感覺呢?
到了35歲以後,想要維持完美體型,解決鬆弛遠比減肥還重要。經過調查,鬆弛的三大成因為「肌肉鬆弛」、「脂肪鬆弛」及「皮膚鬆弛」。本書將針對臀部、腹部、手臂、胸部、雙頰與脖子等肌肉,介紹讓全身緊實的最強方法。

圖解三大鬆弛原因,找出改善對策

隨著年齡增長,鬆弛會日益明顯。根據《日經健康》編輯部的問卷調查,發現有高達75.3%的人認為鬆弛是因為「上了年紀」,占壓倒性的多數。
反過來說,只要能改善鬆弛,年輕五歲再也不是夢想!
本書將從「肌肉」、「脂肪」、「皮膚」等三大組織,為你介紹改善鬆弛的對策。

「鬆弛」讓人很煩惱。相信很多人就算減肥也無法改善鬆弛,因為鬆弛的原因其實有三個。
其一是「肌肉鬆弛」。肌肉本身有彈性,由於運動不足與年齡增加的關係,逐漸衰弱,形成鬆弛。其二是「脂肪鬆弛」。脂肪生成後,由於重量的關係,形成鬆弛。最後是「皮膚鬆弛」,包覆身體表面的皮膚構造,會隨著老化等原因出現變化,失去彈性。不同部位,以上原因會混合出現,「複合式鬆弛」才是讓我們煩惱的真正原因。
觀察《日經健康》編輯部的問卷調查,可以發現複合式鬆弛會隨著每個人的體型、身體部位及年齡而不一樣。首先,最擔心的鬆弛部位是臀部。這個部位在三十五歲以前就會出現變化。再調查BMI值(身體質量指數)後,發現不管身材胖瘦,臀部都容易產生鬆弛。這是因為臀部鬆弛的主因是「肌肉鬆弛」。另一方面,BMI值較高(肥胖)的人比較擔心腹部一帶,主要原因是「脂肪鬆弛」。相反地,BMI值較低(纖瘦)的人,則比較擔心法令紋,原因應該是「皮膚鬆弛」。
想要消除鬆弛,第一步就是仿照剛才的分析,了解鬆弛成因。如果跟脂肪與肌肉有關,就有相當高的機會可以改善。

身體鬆弛與臉部鬆弛,形成原理不一樣

雖然鬆弛的基本成因相同,但因為構造差異,臉部和身體的鬆弛方式並不一樣!了解原理後,就可以輕鬆地採取因應對策。

身體鬆弛的最大原因是「肌肉」。肌肉位於皮膚與脂肪層之下,如果沒有使用,在二十至二十五歲就會逐漸退化,形成「肌肉鬆弛」。根據整形外科兼運動專科醫師中村格子表示:「其中最容易退化的就屬抗重力肌,這是用來抵抗重力,維持人體姿勢的肌肉。」在未使用抗重力肌的情況下,會導致姿勢不良,並加速肌肉鬆弛的速度。
因肌肉退化造成的第二種鬆弛是「脂肪鬆弛」。少動的部位易堆積脂肪,脂肪的重量容易讓身體形成鬆弛。

年齡增長導致肌膚內側形成空隙,是臉部鬆弛最重要的原因。

然而,影響臉部更大的原因卻是「皮膚鬆弛」。近畿大學抗老化中心的山田秀和副主任表示:「三、四十歲過後,真皮的膠原蛋白將會急速流失。」隨著年齡增長,負責生成膠原蛋白與彈力蛋白、支撐真皮的纖維芽細胞功能退化。當膠原蛋白遭到紫外線破壞時,人體也難以生成新的來替補。
最近研究更發現顏面骨骼會隨著老化而縮小。這是骨骼老化的結果,湘南鎌倉綜合醫院整形外科及美容外科的山下理繪主任表示:「眼睛凹陷處的眼窩,將下垂幾釐米。」鬆垮的皮膚,加上裡面的骨頭縮小,造成多餘皮膚形成鬆弛。只要了解鬆弛成因,就可以主動找出因應對策。

簡介
山田秀和
近畿大學老化中心副主任、近畿大學醫學部奈良醫院皮膚科教授。
「皮膚出現空隙,不只會對表皮與真皮造成影響,還會造成真皮的血管硬化、血液黏度增加等內在的老化。」

山下理繪
湘南鎌倉綜合醫院整形外科、美容外科主任,兼任抗老化綜合醫療中心的「Clinic La Plage葉山」抗老化美容醫學中心主任。
「眼睛下方等皮膚薄、肌肉薄、脂肪多的部位,容易鬆弛。」

沒運動導致身體鬆弛
因為沒有使用肌肉,結果累積脂肪,使得肌肉失去彈性。

1.脂肪鬆弛:堆積脂肪造成鬆弛,快速減肥一樣也會形成鬆弛
臀部或腹部等比較少動到的部位,容易堆積脂肪。這時由於脂肪細胞變大,導致膠原蛋白等物質生成的纖維束無法壓制脂肪細胞,於是產生重量使得脂肪層下垂。另一方面,即使利用短時間減肥急速甩掉脂肪,因為皮膚新陳代謝趕不上脂肪消除的速度,使得多餘的皮膚下垂。減肥的速度最好還是一個月減少一至兩公斤最恰當。

脂肪會依圖中順序囤積與減少
對女性來說,臀部與腰部是最容易囤積脂肪的部位。手臂與下巴雖然不容易囤積脂肪,減少的順序一樣也排在最後。因此,一旦這些部位囤積脂肪,就很難消除。(資料:四國學院大學漆原光德副校長)

2.肌肉鬆弛:提升姿勢的「抗重力肌」退化
為了抵抗重力及維持姿勢的「抗重力肌」變弱、變細及失去彈性,導致肌肉鬆弛。抗重力肌主要在支撐脊椎前側的內臟,另外也負責維持身體的重心。它容易隨著身體變老而退化。走路方式不佳或姿勢不良的人,很有可能在20幾歲時就不太使用抗重力肌,導致退化,請多加注意。

抗重力肌主要位於身體後側
抗重力肌包括支撐脊椎的豎脊肌、闊背肌、腹肌、臀部的臀大肌、大腿的股四頭肌、小腿肚的下腿三頭肌。主要針對脊椎,所以多半位於後側。

皮膚過多,形成臉部鬆弛
臉部肌肉鬆弛,骨架縮小及延展皮膚過剩,結果造成鬆弛。

1.骨骼鬆弛:臉部的骨骼將會縮小
隨著年紀增張,顏面骨骼密度和身體骨質密度一樣會下降,導致眼窩外側凹陷,下巴的骨骼縮短,嘴角下垂。臉上骨骼縮水,再加上老化的關係,肌肉變少,脂肪也減少了,多餘的皮膚就會形成鬆弛。

2.肌肉鬆弛:不常運動表情肌
相對於身體肌肉,表情肌等顏面肌肉本來就比較薄且脆弱。平常臉部不太有表情,或是很少使用肌肉,顏面肌肉容易退化並失去彈性。另外,還要注意不良的姿勢,會將顏面肌肉往下拉。如果不使用顏面肌肉,容易形成水腫,這也是造成鬆弛的原因。將肌肉固定在骨骼上的韌帶,初期是產生皺紋的起點,在逐漸延展後,也會造成整個臉部鬆弛。

3.皮膚鬆弛:維持彈力的纖維減少
皮膚的真皮包括支撐組織的膠原蛋白,以及與膠原蛋白緊密纏繞以保持彈性的彈力蛋白等。隨著年齡增長,生成這兩種成分的纖維芽細胞功能減弱,無法汰換掉老舊劣化的膠原蛋白,導致真皮形成空隙。再加上停經後,由於荷爾蒙變化,會使表皮、真皮變薄,皮膚失去彈力。

15種運動及飲食保養方法,跟鬆弛說再見

即使已經出現鬆弛,現在還是能夠改善肌肉。運動對脂肪、皮膚及骨骼都有很好的效果!

想要自行解決鬆弛問題,最好的方法就是做肌肉運動。近畿大學的谷本道哉副教授說:「基本做法是以可以重複做八到十二次的強度,做到做不下去為止。」用盡身體局部的力量,並不會對全身造成太大疲勞,很適合我們做。
運動過後,水分會暫時集中於肌肉,彈性也會比較好。谷本副教授表示:「要花兩至三個月時間,肌肉才會真正出現變化。」
使用肌肉也能有效改善其他原因造成的鬆弛。以身體來說,效果最顯著的就是「脂肪鬆弛」。豐橋創造大學的後藤勝正教授表示:「脂肪本來就比較容易長在不運動的部位,運動後,身體會認定『這部分的脂肪很礙事』,於是開始分解脂肪。」脂肪的變化非常快,只要一個月就會有感覺。即使想靠節食快速減去脂肪,有時反而會囤積更多脂肪,建議大家好好運動。

身體要充滿彈性,主角是肌肉。

就預防鬆弛來說,運動的效果也很好。後藤教授認為,這是因為「當肌肉的肌纖細變細,脂肪就會填滿中間的空隙」。只要藉由運動維持肌肉量,脂肪就無孔可入了。
運動對皮膚與骨骼也有不錯的改善效果。運動會刺激生長荷爾蒙分泌,促進皮膚新陳代謝,改善鬆弛、強化骨骼。也就是說,抗鬆弛也能維持健康。
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本書將會介紹對抗鬆弛的運動及飲食保養方法,讓你能輕輕鬆鬆擺脫鬆弛因擾。


第一章 只要10分鐘,消除身體鬆弛更顯瘦

由於年紀增長與運動不足等原因,造成抵抗重力與支撐組織的肌力衰退,形成鬆弛。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長時間做重量訓練等比較吃重的運動嗎?
不用、不用,別擔心。每天只要花幾分鐘,調整股關節與骨盆;每週兩次,做10分鐘重量訓練,流一點汗,臀部和胸部都能挺翹,小腹和側腹緊實,手臂的蝴蝶袖也不見了!
35歲過後,比起辛苦減肥,消除鬆弛才是「顯瘦」的捷徑。

方法1:股關節體操,拉提臀部效果好

最惱人的鬆弛部位,第一名就是臀部。在不知不覺中,內褲竟然已經包不住臀部,而臀部與腰部、大腿的分界也不見了,臀部是不是變成方形了呢?我們請整形外科中村格子醫師推薦臀部拉提操!讓臀部更緊緻,一口氣解決大腿的鬆弛問題!

很多女性都有臀部下垂的困擾。根據《日經健康》編輯部的讀者問卷調查,四百零七位受訪者中,有七成的人表示在意臀部下垂問題。開始在意臀部下垂的平均年齡為三十三.六歲。對於這個結果,中村醫師指出:「也可以把二十歲左右,在年輕時就加入垂臀預備軍的人算進來。」
造成臀部下垂的原因出在走路姿勢。走路時彎腰駝背、骨盆往後傾倒且沒有打直膝蓋,就不容易運用到臀部與大腿的肌肉。因此在年輕時,臀部自然就會下垂。
該怎麼解決這個困擾呢?中村醫師認為:「臀部與支撐的肌肉,作用是為了運動股關節。只要做股關節外旋及內旋、外轉及內轉、屈曲與伸展等三套動作即可。」我們實際請讀者嘗試這套方法,一個星期後,結果臀線往上拉提了二.五公分。
不管是臀部還沒下垂的人,還是已經開始在意臀線的人,大家都可以試著挑戰股關節體操。


評估臀部鬆弛!
走路時曲膝,臀部容易下垂
走路時,腿部會帶動臀部的臀大肌與大腿前側的股四頭肌一起動作。中村醫師表示:「即使走路的步伐與以前相同,只要往前後用力踢腿,就容易運動到這兩塊肌肉。」請檢查一下,你走路的方式正確嗎?

OK!膝蓋打直的走法
走路時,要把後腳膝蓋打直。感覺往後的步伐大於往前的步伐,往後踢出去。這個姿勢會運用到臀部與大腿後方的肌肉,能夠有效拉提臀部。

NG!膝蓋彎曲的走法
走路時膝蓋彎曲、駝背,都不會用到臀部與大腿的肌肉。即使是20、30歲臀部尚未下垂的人,用這種方法走路,只會讓你加入垂臀預備軍的行列。

3個股關節體操,簡單拉提下垂臀!
運動股關節才是美臀捷徑,只要一星期,臀線可上提2.5公分!簡單3套股關節體操,就能夠拉提下垂臀與扁平臀,並且讓大腿一起瘦!

①外旋&內旋:開合膝蓋
將膝蓋由前往側面張開,再由側面往前合上。外旋、內旋股關節,可以鍛鍊連接骨盆仙骨與大腿骨的梨狀肌等,讓臀部緊翹的「外旋肌群」,同時刺激大腿肌肉。

②外轉&內轉:將膝蓋往外張開
將膝蓋往正側面上下移動的動作。讓股關節外轉、內轉,主要鍛鍊臀部上方的臀中肌與大腿。臀中肌位於臀大肌的內側,是支撐體幹,使臀部豐滿的重要肌肉。

③屈曲&伸展:膝蓋前後移動
膝蓋筆直往前後擺動。主要鍛鍊包覆整個臀部的臀大肌,讓臀部豐滿並拉提。同時還能鍛鍊到大腿內側的肌肉及腿後腱,找回臀部與大腿的交界線!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