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蓪草紙
蓪草,又名通脫木,是五加科灌木或小喬木,學名為Tetrapan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客家人稱之為花草。曾經是台灣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極易成長蔓延,越砍越多。髓心看似保麗龍,卻是純正的天然材質,可作為利尿通乳的中藥;還可以用於兒童美勞、插針、製作釣魚用的浮標……。是台灣最早被國際專家採集並命名的植物之一。
用蓪草髓心旋削而成的蓪草紙可以作畫,在清朝時期,蓪草畫曾是外國人到大陸旅遊回程時的最佳伴手禮,目前在世界上有許多博物館珍藏,所使用的蓪草大部分都來自台灣,可惜至今台灣少有人知。
蓪草紙觸感柔細,表面帶有一層類似細絨的特性,容易染色定型,和鮮花相似的程度也高於其他材質,曾被譽為最佳的造花材料。這項工藝技術的歷史淵源可從晉朝(265~420年)崔豹的《古今注》追溯起,該書記載秦始皇(西元前259年~前210年9月10日)的妃嬪頭插五色蓪草蘇朵子,擁有超過2000年的應用歷史。清領時期蓪草紙製作工藝傳入臺灣後,更成為新竹地區的重要特產,民國70年左右更有廠商曾創下連續每天出口10萬朵蓪草玫瑰的紀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台灣擁有如此令人嘖嘖稱奇的植物與工藝,可惜未能好好珍惜逐漸遺忘在山林之間。近年文化創意產業興起,各種材料製作的花卉在市面上相當盛行,蓪草的文化藝術價值不應被埋沒,期待你我一起努力傳承並發揚此一天然文化瑰寶。
蓪草,又名通脫木,是五加科灌木或小喬木,學名為Tetrapananax papyriferus(Hook.)K.Koch,客家人稱之為花草。曾經是台灣極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極易成長蔓延,越砍越多。髓心看似保麗龍,卻是純正的天然材質,可作為利尿通乳的中藥;還可以用於兒童美勞、插針、製作釣魚用的浮標……。是台灣最早被國際專家採集並命名的植物之一。
用蓪草髓心旋削而成的蓪草紙可以作畫,在清朝時期,蓪草畫曾是外國人到大陸旅遊回程時的最佳伴手禮,目前在世界上有許多博物館珍藏,所使用的蓪草大部分都來自台灣,可惜至今台灣少有人知。
蓪草紙觸感柔細,表面帶有一層類似細絨的特性,容易染色定型,和鮮花相似的程度也高於其他材質,曾被譽為最佳的造花材料。這項工藝技術的歷史淵源可從晉朝(265~420年)崔豹的《古今注》追溯起,該書記載秦始皇(西元前259年~前210年9月10日)的妃嬪頭插五色蓪草蘇朵子,擁有超過2000年的應用歷史。清領時期蓪草紙製作工藝傳入臺灣後,更成為新竹地區的重要特產,民國70年左右更有廠商曾創下連續每天出口10萬朵蓪草玫瑰的紀錄,帶動當地經濟發展。
台灣擁有如此令人嘖嘖稱奇的植物與工藝,可惜未能好好珍惜逐漸遺忘在山林之間。近年文化創意產業興起,各種材料製作的花卉在市面上相當盛行,蓪草的文化藝術價值不應被埋沒,期待你我一起努力傳承並發揚此一天然文化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