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味道台北

9特價315
貨到通知
下次再買
作者序-歐陽應霽

吃喝是序

吃喝其實是十分簡單亦十分複雜的一回事。
餓了就吃,渴了就喝,但餓了卻沒得吃,渴了又不想喝。
或者,餓了不知吃什麼,喝了,又馬上很後悔。
凡人煩人如你我,都說自己能吃,愛喝,但吃喝過後說不說得出這是什麼一種味道?這就進入究竟懂不懂饞食的範疇了。
在什麼都變得很專業,但大家其實又沒有什麼特長的今時今日,談吃談喝,忽然很親切很真實,又夠紅火夠誇張。
有天早上自然醒來,發覺不怎麼累了,拍拍心口跟自己說﹣﹣竟然是十分cliche的那一句﹣﹣有些東西現在不吃,恐怕這一輩子就不會,不能,不敢再吃了。
就是從那個早上開始,我決定要吃到底,吃下地獄吃上天堂再吃回人間,我當然也知道,吃喝是十分個人的一回事,好不好吃好不好喝都很主觀,而且跟當時心情、健康、體質、環境、氛圍都互為拉扯,跟誰跟誰一起,同桌吃喝也各有滋味,絕對是公共空間裡的私生活。
但我還是貪心,而且任性,所以準備在未來十年八載,把自己喜愛的食物,喜愛的城市,和喜愛的人一起,一一吃下去。由於愛玩,所以不厭其煩不遺餘力的把這東南西北攀爬漂移的吃喝過程一一紀錄下來,無保留,盡地濫情分享。吃喝是序,味道是行動,是過程。其望一番吃喝之後,能夠更準更好更精的處事做人。
要說的都說不完,簡單都變複雜,講多無謂,行動最實際:起筷、動手、身心投入,更重要的是如此吃喝,從台北開始。
台北地膽-韓良憶

台北好好吃


饞人─講白了,就是好吃的人─常有個「毛病」:一刻萎靡不振,直嚷嚷哪都不想去,說什麼也不想動,可一旦旁邊有人說:「欸,帶你去吃個XXX」,便剎時眼睛一亮,精神抖擻,當場又是一條好漢或巾幗英雄。

而這XXX也不見得是什麼星級餐廳的松露和牛,還是某私房餐館每天限量供應的一品佛跳牆,八成只是我們這位饞人因沒嚐過而十分好奇,或嚐過且喜愛是以樂於再吃的東西,可能是一碗麵、一盤小炒,甚至一塊剛出爐的燒餅。總之,就是能滿足饞人口腹之欲,並使其心靈滿足的美好食物。

這樣好吃的一個人,倘若踏上了旅途,那可不得了,一路上的行程恐怕都繞著吃這件事打轉,其人旅行的最大樂趣,甚至是目的,往往就是吃東西。別的人我不敢講,起碼我是這樣,我很懷疑歐陽應霽亦復如此。

不管在亞洲還是歐洲,我和歐陽每次見面,好像不是在吃吃喝喝,就是計畫著要怎樣再去吃吃喝喝,真正同一國的「酒肉朋友」。但你別小看了酒肉之交,要知道我們都是特別饞的人,生活中很多「正能量」都來自於吃,好好吃東西這件事對我們自然特別重要。

因此,我相信他同我一樣,受不了和言語乏味、面目可憎的人一道吃喝,尤其痛恨與不愛吃的人同桌而坐,偶爾遇見一次就自認倒楣,以後絕不再約便是。要能像我們這樣一約再約,老是一同吃吃喝喝,沒完沒了,老實講,是福氣。

這一回,歐陽在寫過其家鄉香港的味道後,立下大志,在未來十年八載要「把自己喜愛的食物,在自己喜愛的城市,一一吃下去」,還要一一用文字和圖片記錄下來,忝為歐陽的老友兼吃喝之交,我不但支持,且十分佩服。他走出香港的第一個城市,是他居住過一兩年的台北,恰好是我摯愛的故鄉。我雖少了他那股行遍天下、吃遍天下也寫遍天下的幹勁,但連當他在台北的領路人都不肯,也未免太對不起朋友,對不起世人。

於是,我懷抱著「一定要帶朋友在我的家鄉好好地吃吃看,讓他更愛台北」的心情,隨同歐陽和他的團隊,走進台北不同的角落,一一探尋那些我從小吃到大的美味。我們一起去尋訪的店家,有些歐陽也早已熟門熟路,有些他或曾耳聞但未嘗親臨,還有些則是我這個「台北人」的「心水」小店,那些我始終鍾愛的街坊食鋪。多虧了歐陽和他的團隊,這些如今都留下圖文記錄,讓更多人也能嚐嚐台北的好味道。

不論我們去了哪裡,吃了什麼,我對吃東西這件事的信仰始終如一,那就是我的「偶像」美國飲食文學大家M. F. K.費雪說過一段話,且讓我冒著被嫌人囉嗦的危險,再次引用:「既然我們非得吃才能活,索性吃得優雅,吃得津津有味」。饞人們,且讓我們津津有味地在台北吃起來,Bon appetit!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