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做菜時就要聽歌劇

我生平第一次唱出女高音的極致美音“Pianissimo”,不是勤練苦練練出來的,而是在廚房裡。 爐子上又是燉的、又是燒的、又是炒的,我陶醉不已,邊煮邊唱,突然,“Pianisimmo”發生了──抒情、綿延又輕盈的高音從我的聲帶震顫中出現,自己都嚇了一跳,這音色⋯⋯真的是我唱出來的?

聲樂老師教的發聲理論──將橫隔膜往下推,把腹腔拱大,從最底處使勁,送氣穿越整個擴充的胸腔,咽喉全部敞開,共鳴點在印堂的中央⋯⋯這時候的高音,若能渾圓,已經足以沾沾自喜了。但是,歌藝的最高境界並不是這種掀了屋頂、排山倒海的高音,而是綿延不絕於耳、清晰穩健卻又似有若無的抒情,義大利歌劇詠嘆調裡這種過門最多。如果拿發射人造衛星來形容的話,雄壯渾圓的高音就是射出地表、穿越大氣層的強力火箭,而high B 以上的「Pianissimo 迂迴、徘徊」則是衛星衝入宇宙失重狀態後,優雅、均勻的繞行。

我花了很多年練唱,都沒把人造衛星送入地球軌道,總是在大氣層裡衝刺的階段就燃燒殆盡、爆炸或氣竭了。恩師、名師、媽媽⋯⋯等,傳授給了我多份的「抒情高音秘訣」、「氣竭處方」,叫我好好練,練就之前,只要注意上台時慎選曲目,不要好高騖遠地選了高音“Pianisimmo”要求過高、會曝短獻醜的詠嘆調就好。多年以來,我幾乎已經放棄,自認沒這份天賦,算了。誰知,在廚房裡邊做邊唱,“Pianisimmo”竟然唱出來了!

做菜的時候不一定要聽音樂,但是若要聽,就非聽歌劇不可!

如果本來就胸有成竹,列出了菜單,按照計畫一道道按程序進行,聽聽別的也可以,但如果一開始其實提不起勁做菜,可不做的話全家人又沒別的東西可吃的時候,聽歌劇就對了!

先把廚房裡的喇叭接上歌劇選粹專輯,再開始工作:腦筋空空地打開冰箱,一邊取出青菜慢慢地剝葉子,一邊把冷凍庫裡的生肉拿出來置入溫水解凍,喇叭裡流瀉出渾圓唱腔,從抽象的宣敘調,進入穩定節奏的序曲,再發展至「人造衛星發射」的激烈高音,最後移入失重的「飄邈盤旋pianissimo」真空中繼續繚繞,奇蹟就出現了──要做什麼、什麼菜搭什麼肉、什麼麻辣、什麼清淡、什麼紅燒、什麼酸爽?就在歌劇旋律忽強忽弱、忽快忽慢、咬字誇張但字義模糊的義大利文裡,清晰明瞭起來。

這時候,做菜的興致之高,手忙腳亂卻不亦樂乎,渾身神經、腦波電流大通,從小聲跟著哼唱,到推進橫隔膜,發射人造衛星,拋棄推進器,繼續盤旋⋯⋯音色之美,連自己都震攝,一整個的感動涕零。只可惜這種美聲可遇不可求,一旦離開廚房,且意識到有觀眾或老師在聽,發聲器官就會害羞,卡卡失靈。

根據菜色料理和烹飪進度、手段的不同,我建議:

剝菜、洗菜、掝麵團,百無聊賴做準備工作的時候,就聽威爾第歌劇《弄臣Rigoretto》裡的〈Caro Nome〉。這首詠嘆調的一開始,是女主角喃喃吟唱著情人的名字,情人叫Gualtier Maldè(瓜鐵爾.瑪迭),怎麼聽都像「鍋貼⋯⋯麻爹⋯⋯」,頓時精神大振,多謝威爾第靈感,就發明了一種「“麻”辣沙“爹”鍋貼」!中段之後高潮迭起的五音階跳躍,適合五菜一湯、五更腸旺、五香獅子頭的烹調。既活潑又煽情,做菜、調味的勁兒全讓它給煽起來了!

現在興致來了,做菜的主意、靈感有如大小瀑布匯聚成溪流。切菜、調醬汁、大刀斬排骨、去骨卸里脊、打蛋、撒蔥花、熱油鍋、嗆辣椒、爆薑蒜⋯⋯一個個動作既重疊又平行地進展,這時候就該聽古諾Gounod的歌劇《浮士德》裡的〈珠寶之歌〉。三拍的輕快節奏,清脆的「啊」音由輕而強,感覺到女主唱興奮的心都快從嘴巴跳出來了,她唱,「我笑,看到我的鏡中影我就想笑⋯⋯」正是如此!看到逐漸形成的色香味盤盤碟碟,令唾腺和胃液強烈分泌的氣味漫溢整個屋子,不能自己地跟著大笑大唱!

當菜做到一個段落,快節奏的流程接近尾聲,這時烤大骨肥牛可能已經出爐,用鋁箔紙包著保溫,等著切片;爐子上的紅酒醬汁已濃縮到晶亮誘人的色澤,可以關火了。兒子眼巴巴盯著烤箱,跟著「咕嚕咕嚕」冒泡的焗烤馬鈴薯嚥口水,問說:「媽咪,什麼時候開飯哪?你看那乳酪都已經烤得金黃了,好了吧?餓死了!」我說,就快好了,再拌個沙拉,你去擺桌子,叫爸爸把他選好的那瓶葡萄酒斟杯⋯⋯。

此刻動作要膽大心細,否則功虧一簣。磨利鋼刀切肉、戴防護手套取出200℃的烤盅、美美地擺盤、滴淋醬汁⋯⋯這個時候,就要聽節奏時快時慢、從四面八方湧入、蕩漾、沉淪又推升的普契尼歌劇,如La Bohème《波希米亞人》裡的〈我的名字叫咪咪〉,如La Rondine《燕子》一劇裡的〈朵蕾塔之歌〉,都有那種傾國傾城、大江大海的磅礡氣勢,最能襯托盛盤、上菜、請食客入席的關鍵高潮!

燒焦了、煎餅翻面翻破了、自以為很跩很帥地甩鍋子時,雞丁雜碎迸出鍋外,濺灑了一地;烤布丁出爐時沒拿穩烤盤,溫熱嫩滑燙傷了手肘;還沒切完的戰斧牛排,一轉眼被狗狗叼走了⋯⋯做菜出意外時,也要聽歌劇。

這時要聽可以吆喝洩憤的,最理想莫過於莫札特歌劇《魔笛》裡的〈夜之后詠嘆調〉。我在YouTube裡點播過不明德文歌詞為啥的美國花腔女高音唱這首歌,唱得像歌頌春天的黃鶯似的,不管她美聲功力再好,詮釋大錯特錯,慘不忍聞。其實夜后是這麼唱的,「憤怒和復仇在我心裡沸騰⋯⋯」然後以不可能的高頻率花腔跳音「啊、啊、啊」地罵個不停,聽完只有一個「爽」字!

費了好大的勁兒做了一桌子的菜,結果家人或客人不領情,挑食嫌棄,這個不吃、那個不愛的,也要聽歌劇來平息不甘心。這時候要聽普契尼《杜蘭朵公主》裡的男高音詠嘆調〈Nessun dorma〉(沒人敢給我去睡覺!)英國才藝秀裡的手機售貨員唱這首歌一戰成名,點播這個貌不驚人但歌藝賺人眼淚的片段來看,看一百遍還是療癒!

我的歌單太長,烹飪狀況太多,只怕列舉不完。總之,要烹飪,別急著絞盡腦汁翻食譜,先去下載個「世界名歌劇選曲100首」,接上立體聲喇叭,再把全心全意交給它去激盪、去詠嘆,順著它的起伏,邊切、邊煮、邊吟唱、推進橫隔膜、發射人造衛星、迂迴再盤旋⋯⋯胃口就來了!手藝就來了!興致就來了!
從「青春舞曲」到「鯰魚晚餐 」

今天我帶的杜城華語合唱團練唱,唱新歌「青春舞曲」:「太陽下山明早依舊爬上來,花兒謝了明年還是一樣地開,美麗小鳥一去無影蹤,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別地哪呀呦,呀別地哪呀呦,我的青春小鳥一樣不回來。」

太多字了,真是難為了諸位德國團員們!大家很認真地跟著節拍旋律練咬字,練著練著,菲利突然離席。

「咦?」我說,「菲利到哪兒去了?」
「菲力尿尿一去無影蹤……」史蒂芬唱。
「放心,」米夏唱,「菲力尿尿一尿完他就回來……」

哇塞!得意呀!我的德國團員們的中文程度可真好!既懂得「尿」跟「鳥」的似是而非,還懂得「一……就」的中文造句法。

練完唱,哼著腦海中揮之不去的「青春舞曲」去買魚。今晚老大考完大考,跟父母宣布:要回家補食補眠一番。

買魚的時候,本來是打算要做泰式檸檬魚的,誰知結果回家打開冰箱一看,兩天前做的「洋芋泥丸子」(Knödel)還沒吃完呢,今天再不吃就要壞了,那多可惜呀,非做來吃不可!可這「洋芋Q丸子」不適合搭配泰式醬汁,還是要做歐式奶油醬汁才好,發了半晌呆,就這麼一面哼著「青春舞曲」的曲調,一面作詞兼發明了一道新菜:

泰式煎魚 洋芋丸子 配不起來
番茄青醬 炭烤茄子 一樣地嗨
香煎鯰魚 橄欖油 蒜跟蔥
我的兒子 火箭一樣 就要回來
我的兒子 火箭一樣 就回來
玩得渾然忘我的午餐菜──紅薯籤拌玉米糊煎餅

龍龍:媽妳在廚房裡邊唱邊弄已經兩個鐘頭了,到底還有多久才吃飯哪?
媽媽:噢!(大夢初醒似的……)嗯,那個,菜……應該夠了吧……要吃的話現在也可以啦,那你叫爸爸來吃飯吧。

龍龍進廚房幫忙拿碗筷、擺餐桌:媽媽妳發神經啊!就我們三個人,妳怎麼會煮這麼多菜?
媽媽:我,我也不知道啊⋯⋯就在廚房裡摸摸摸、磨磨磨,就不知不覺變成這樣了。你們要是再不來吃,一不小心可能又會多兩個菜出來……

週日玩得忘了時間的菜色:
紅薯籤拌玉米糊餅
香煎小牛排淋洋蔥糖醋醬
松露烤白菜
花園香草炒雜菇(花園種的香
草:迷迭香、百里香、奧勒岡、
鼠尾草、薰衣草,月桂葉)
醋醃黃瓜+小蘿蔔


*紅薯籤拌玉米糊煎餅

材料:
主要食材
紅薯(地瓜)兩個
青蔥四支
玉米糊蛋液
蛋兩個
玉米粉四大匙
水五大匙
鹽巴1 1/2 茶匙
糖2茶匙
薑泥一小匙
現磨胡椒、乾香草(例如做Pizza用的乾香草)一大匙

做法:
1.紅薯(地瓜)切成細絲、青蔥切成細長條段。
2.玉米糊蛋液材料與步驟1.均勻攪拌,盡量使每根紅薯籤都沾到蛋液及玉米糊。
3.起油鍋,一大匙紅薯籤拌玉米糊做一個煎餅,兩面煎得金黃焦脆就好了。
4.也可以把蛋量增倍,做出來的就是紅薯籤蛋餅了。
原來賽車跟中式食用法有不解之緣啊

晚上安哥哥請了四對夫妻來家裡吃飯。加上我們一家四口,我忙了一整天,做了12個人的中式晚餐。

是的,中式的,他特別強調,有一次賽完車和車友去喝啤酒,喝多了就不小心吹起牛來──家裡老婆的手藝,保證他們在任何德國中餐館沒吃過這樣好的,就這樣,他說,「不好意思,我就下了請帖,得讓妳忙了……」

我怎麼能讓老公吹破牛皮呢?使盡渾身解數,忙的我一身大汗,有涼菜、有烤盤、煎煮炒炸、雞鴨魚肉,變出來十菜一湯來,擱在我家中式旋轉桌上。

當然,德國迎賓,女主人就算不盛裝濃抹,也絕對不能一副「站在爐灶邊一整天」的廚娘樣。客人到達前,先得把廚房收乾淨了,再以迅雷掩耳之速洗掉一臉油漬,把自己打扮稱頭起來,還穿了高跟鞋,以便一會兒接過花束時能清香、幽雅。

呼,好不容易把四束花都插進了花瓶,安哥哥在高腳杯內斟滿了香檳,大家都禮貌得站著,碰杯寒暄,我心中嘀咕:再不上桌,菜都冷了,我前功盡棄,只怕什麼爛德國中餐館的菜都會比我家的熱騰好吃。

好容易上桌了,客人問,請Cindy解釋一下,盤子裡都是什麼?還有,最重要的,哪個是appetizer?哪個是first course?second?third...main dish?順序如何?我給了每位客人一雙筷子,刀叉、湯匙,說,各位請用,自己轉盤,愛吃什麼就拿什麼,沒有順序規矩。

剛開始,含蓄靦腆,個人只敢拿面前的菜,只有我家餓兒子轉轉轉盤,什麼時候起?估計紅酒起作用了,聊起他們上回越過法國邊境、山路賽車、一路賽到摩納哥的過癮軼事,好不興奮!轉盤轉的越來越猛烈,動作不快點,只怕那盤你想吃的菜「咻咻」就轉瞬即逝,宮保雞丁裡的腰果被離心力噴了出來,圓桌中心的大碗玉米湯被轉出了個小漩渦!

哇,好爽!德爾克說,想不到吃中國菜跟我們賽車一樣刺激,高轉速vs.附著力,夾菜反應得迅速靈活,還有菜色轉一個彎就變個味兒──辣完了下一站就來點清淡的,柳暗花明又一村,湯汁濺灑只需啓動雨刷,也擋不住我等奮勇向前,想要來勺大口下飯的話,就狠hold住轉盤,管他油價如何飆漲,猛加他一大勺的「蠔油牛柳」!

安哥哥笑得好開心,終於找了一群跟他一樣對賽車癡迷的瘋子朋友;太太們似乎都和我有同樣的無奈,碰到了個車狂老公,連吃頓飯都要加速變檔、急轉彎和猛剎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