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主婦在台灣
日本主婦說:「如果不是先生被派到台灣工作,我也不會有這麼一段充滿好奇與驚喜的生活。」
透過朋友的介紹,日本主婦和我成了語言交換的朋友,第一次碰面看到的她和現在一樣,十分有氣質、舉手投足優雅,當下心中第一個感覺就是「很日本的日本主婦啊!」不過好在,因為是和日本人碰面,我也是有備而來,全妝出現,稍微隱藏了一下自己的大嬸樣。
還記得我剛從日本回台灣的那一年,一回來,對於這個我住了三十多年的國家還是非常地不適應,因此常常擔心她是否習慣台灣的生活,會不會想家。不過日本主婦總是瞇著眼睛笑,然後說:「我已經很習慣這裡了,生活不用太拘束很好,雖然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時候,但是我很喜歡這裡,已經在日本生活那麼久了,現在我想留在台灣。」能夠聽到日本人在台灣很適應,身為這個國家一員,其實也蠻驕傲的。
雖然日本主婦這麼適應台灣,但我還是好奇,她來到台灣總有不習慣的事情吧!她說, 一開始很受不了便利商店的味道,因為茶葉蛋的味道真是威力太強了,遠遠就能知道便利商店在哪裡。果然,日本人對於八角的味道還是有點抗拒的。
日本主婦除了住在台灣之外,其實她還是過著很日本的生活,鮮少外食、台灣料理吃得不多,對台灣還是很多好奇、說日文還是比說中文多,但沒那麼入境隨俗也沒關係,依照她的樂觀和隨和個性,生活總能找到出路。
……
打破小籠包的迷思
日本人對於什麼是台灣料理,其實很陌生,直到這幾年,日本開始掀起一股台灣旅遊熱潮,才對台灣飲食有更多的認識。日本主婦曾經問我,「在家是不是也會吃小籠包呢?」我立刻大笑,我回答:「當然沒有喔!我們和日本人一樣,想吃小籠包都要去外面吃。」日本主婦是來到台灣才知道,原來小籠包在台灣不是道地的家常菜!
真不知道要驕傲小籠包的名聲太大,還是要自我反省,怎麼沒有把更道地的滷肉飯好好宣傳呢?基於台日友好關係,以及做好美食國民外交的工作,我更要把真正的台灣料理介紹給她。
語言交換的時候,我常常和她聊料理,並介紹現在市場上當季的食材,台灣地屬亞熱帶國家,瓜類蔬果特別地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們聊到絲瓜這件事情時,我才想到我在日本根本沒看過絲瓜,她也從沒想過絲瓜可以吃,她問了我說:「是做菜瓜布的東西嗎?」沒錯,就是做成菜瓜布的東西,想來也好笑,菜瓜布能吃耶!
還有關於台灣料理的手法,我也和日本主婦說了很多我常做的台灣家常菜,像是玉米排骨湯、菜脯蛋、炒青菜、香菇雞湯等,這些都和她印象中的台灣菜很不一樣。為了更瞭解台灣料理,她竟然決定參加中餐丙級證照,真心覺得勇氣可佳。有一段時間,我就跟著她一起看中餐丙級的書籍,連我都覺得麻煩、困難的考試,在她努力之下,總算順利通過了。
早餐一汁三菜太幸福
在一個外食比自炊還要方便的台灣,日本主婦還是天天下廚。其實也不是不喜歡吃台灣料理,只是很喜歡在廚房的工作,也習慣自己家的味道,加上因為先生的喜好,日本主婦家的早餐仍舊以和食為主。有一次我特地請她拍下平日的早餐菜色,雖然對於多豐盛我已經有諸多想像,但仍默默一驚,一碗飯、一碗味噌湯不說,還配了玉子燒、一小碟生菜沙拉,也難怪先生來到台灣後吃不慣台灣的早餐店。如果我每天都能在家吃得到這麼豐盛的早餐,當然也不想吃外面啊!但這時候又覺得台灣太太可以蒸個饅頭、煎個蛋餅、烤個麵包,甚至直接買三明治、飯糰,日子真的過蠻好的呢!(笑)
不過,外食的便利性,就像種癮頭,唾手可得的東西,也似乎容易被忽略。工作繁忙,我也很常外食,但每週還是留幾餐自己在家煮食的時光。除了台灣的家常菜之外,偶爾也在家做點日式家常,日式燉煮、涼拌菜的手法不難,換換口味,也豐富一下餐桌菜色吧!
美食令人療癒,料理的話題一開,總是難以停下來,「今晚吃什麼?」一起複製日本主婦在台灣的「食」光吧!
……
#日式炒麵 焼きそば
喜歡日式炒麵濃口的醬汁,鹹中帶點酸甜的口味,有別於鹽味炒麵的清爽。當冰箱裡有剩一小段的紅蘿蔔、用不完的高麗菜、豆芽菜、
豬肉片等,特別是一個人午餐時,簡單的炒麵成了我果腹的快速料理。製作日式炒麵,想要偷吃步很容易,有一瓶日式炒麵專用醬汁就夠了,不過我也知道,真要與道地的日式炒麵相比,還真差了那麼一截。
即使是簡單的炒麵,美味靠的不只是食材、手藝,還有更多的小細節。慶子告訴我,麵條不只要用清水稍微漂洗一下,還得加入料理酒和醬油,讓麵條表面沾附一點醬油與酒,這一層可是讓麵條緊緊牽住醬汁的關鍵,拌炒時會讓醬汁和麵條更加融合。
小技巧可不只這些,食材和麵條可別一口氣炒。先讓麵條煎炒到帶點焦黃色,再下食材,加入醬汁時,也可別馬虎,中心留個空間,倒入醬汁,起泡後就可將所有食材混和均勻。
準備一顆生蛋,敲入碗中,迅速地將蛋液打散,炒麵沾著生蛋一起品嘗,更加滑順,蔬菜的鮮甜、濃口的炒麵醬汁吃再多也不會膩口。
#焼きそばパン食べたいなぁ #好想吃炒麵麵包喔
Recipe
【材料】
豬五花肉片 120g
高麗菜 2∼3片
豆芽菜 1/2袋
中華油麵 2球
料理酒 3大匙
醬油 1小匙
沙拉油 適量
柴魚片 適量
海苔粉 適量
醃紅薑 適量
【調味料】
醬油 1大匙
伍斯特醬 1大匙
蠔油醬 1大匙
鹽 適量
粗粒黑胡椒 適量
【準備】
豬五花肉片切5公分長條,以鹽、黑胡椒醃十五分鐘。高麗菜切成好入口大小。豆芽菜摘去頭尾。
【作法】
01 中華油麵以水稍微漂洗,加入料理酒、醬油使其沾附。
02 熱油鍋,放入肉片煎至半熟取出備用。
03 麵條炒至微微上色。
04 續下高麗菜、豆芽菜、肉片炒熟。
05 食材往鍋邊推開,鍋中倒入調味料,煮到冒泡,將所有食材拌炒拌勻。
06 炒麵盛盤後,放上柴魚片、海苔粉、紅薑即完成。
……
#雞肉天婦羅 とり天
好像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不喜歡炸物啊!
濃郁的鹹香滋味、薄薄的麵衣,一口咬下肉汁滿嘴的肉汁,是我們對於日式炸雞的印象,唐揚雞是我們對於日式炸雞肉的代名詞與印象,唐揚雞吃的是雞肉醃漬後的味道,以及充滿肉汁的潤感。曾經在台灣的主婦圈裡,掀起唐揚雞粉的風潮,我自己也試過微波爐專用的唐揚雞粉,不過這種加工粉的味道還是比不上自家製。尤其是在吃了日本主婦的雞肉天婦羅,風味口感更清爽些,我很高興我的菜單裡又多了一項炸物料理。
對於天婦羅的印象,也多半停留在蔬菜和海鮮的階段,其實以天婦羅的麵衣製成的雞肉天婦羅,是日本主婦家餐桌上常見的菜色。
天婦羅的麵衣,好像沒有不能用來炸的食材,薄薄的麵衣,沾附著幾乎不經調味,或稍稍調味的食材,更吃得到食材的原味。在九州住過五年的日本主婦,對於九州的鄉土料理有一股愛,雞肉稍微以醬油、薑泥、蒜泥醃漬,以不完全蓋過雞肉原味為基準,再裹上薄薄的天婦羅面衣油炸,屬於九州的鄉土料理之一,外層酥脆,別拿來和唐揚雞相比,可會陷入選擇障礙呢!
#揚げ物ラブ #炸物之愛
Recipe
【材料】
雞腿肉 半支
雞胸 半塊
黃芥末 適量
柚子醋 適量
【醃料】
蒜泥 1/3小匙
薑泥 1/3小匙
薄口醬油 1大匙
料理酒 1大匙
鹽 適量
【麵衣】
蛋 1顆
水 70c.c.
低筋麵粉 3大匙
日本太白粉 2大匙
【準備】
雞腿肉和雞胸肉切成長7公分、寬3公分長條狀。柚子醋中加入黃芥末攪拌一下。
【作法】
01 醃料食材混合均勻,與雞肉條抓醃一下,靜置三十分鐘。
02 麵衣的材料確實混合均勻,放入雞肉條,使其均勻裹上麵衣。
03 放入180度油鍋中炸熟,搭配黃芥末柚子醋即完成。
日本主婦說:「如果不是先生被派到台灣工作,我也不會有這麼一段充滿好奇與驚喜的生活。」
透過朋友的介紹,日本主婦和我成了語言交換的朋友,第一次碰面看到的她和現在一樣,十分有氣質、舉手投足優雅,當下心中第一個感覺就是「很日本的日本主婦啊!」不過好在,因為是和日本人碰面,我也是有備而來,全妝出現,稍微隱藏了一下自己的大嬸樣。
還記得我剛從日本回台灣的那一年,一回來,對於這個我住了三十多年的國家還是非常地不適應,因此常常擔心她是否習慣台灣的生活,會不會想家。不過日本主婦總是瞇著眼睛笑,然後說:「我已經很習慣這裡了,生活不用太拘束很好,雖然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時候,但是我很喜歡這裡,已經在日本生活那麼久了,現在我想留在台灣。」能夠聽到日本人在台灣很適應,身為這個國家一員,其實也蠻驕傲的。
雖然日本主婦這麼適應台灣,但我還是好奇,她來到台灣總有不習慣的事情吧!她說, 一開始很受不了便利商店的味道,因為茶葉蛋的味道真是威力太強了,遠遠就能知道便利商店在哪裡。果然,日本人對於八角的味道還是有點抗拒的。
日本主婦除了住在台灣之外,其實她還是過著很日本的生活,鮮少外食、台灣料理吃得不多,對台灣還是很多好奇、說日文還是比說中文多,但沒那麼入境隨俗也沒關係,依照她的樂觀和隨和個性,生活總能找到出路。
……
打破小籠包的迷思
日本人對於什麼是台灣料理,其實很陌生,直到這幾年,日本開始掀起一股台灣旅遊熱潮,才對台灣飲食有更多的認識。日本主婦曾經問我,「在家是不是也會吃小籠包呢?」我立刻大笑,我回答:「當然沒有喔!我們和日本人一樣,想吃小籠包都要去外面吃。」日本主婦是來到台灣才知道,原來小籠包在台灣不是道地的家常菜!
真不知道要驕傲小籠包的名聲太大,還是要自我反省,怎麼沒有把更道地的滷肉飯好好宣傳呢?基於台日友好關係,以及做好美食國民外交的工作,我更要把真正的台灣料理介紹給她。
語言交換的時候,我常常和她聊料理,並介紹現在市場上當季的食材,台灣地屬亞熱帶國家,瓜類蔬果特別地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們聊到絲瓜這件事情時,我才想到我在日本根本沒看過絲瓜,她也從沒想過絲瓜可以吃,她問了我說:「是做菜瓜布的東西嗎?」沒錯,就是做成菜瓜布的東西,想來也好笑,菜瓜布能吃耶!
還有關於台灣料理的手法,我也和日本主婦說了很多我常做的台灣家常菜,像是玉米排骨湯、菜脯蛋、炒青菜、香菇雞湯等,這些都和她印象中的台灣菜很不一樣。為了更瞭解台灣料理,她竟然決定參加中餐丙級證照,真心覺得勇氣可佳。有一段時間,我就跟著她一起看中餐丙級的書籍,連我都覺得麻煩、困難的考試,在她努力之下,總算順利通過了。
早餐一汁三菜太幸福
在一個外食比自炊還要方便的台灣,日本主婦還是天天下廚。其實也不是不喜歡吃台灣料理,只是很喜歡在廚房的工作,也習慣自己家的味道,加上因為先生的喜好,日本主婦家的早餐仍舊以和食為主。有一次我特地請她拍下平日的早餐菜色,雖然對於多豐盛我已經有諸多想像,但仍默默一驚,一碗飯、一碗味噌湯不說,還配了玉子燒、一小碟生菜沙拉,也難怪先生來到台灣後吃不慣台灣的早餐店。如果我每天都能在家吃得到這麼豐盛的早餐,當然也不想吃外面啊!但這時候又覺得台灣太太可以蒸個饅頭、煎個蛋餅、烤個麵包,甚至直接買三明治、飯糰,日子真的過蠻好的呢!(笑)
不過,外食的便利性,就像種癮頭,唾手可得的東西,也似乎容易被忽略。工作繁忙,我也很常外食,但每週還是留幾餐自己在家煮食的時光。除了台灣的家常菜之外,偶爾也在家做點日式家常,日式燉煮、涼拌菜的手法不難,換換口味,也豐富一下餐桌菜色吧!
美食令人療癒,料理的話題一開,總是難以停下來,「今晚吃什麼?」一起複製日本主婦在台灣的「食」光吧!
……
#日式炒麵 焼きそば
喜歡日式炒麵濃口的醬汁,鹹中帶點酸甜的口味,有別於鹽味炒麵的清爽。當冰箱裡有剩一小段的紅蘿蔔、用不完的高麗菜、豆芽菜、
豬肉片等,特別是一個人午餐時,簡單的炒麵成了我果腹的快速料理。製作日式炒麵,想要偷吃步很容易,有一瓶日式炒麵專用醬汁就夠了,不過我也知道,真要與道地的日式炒麵相比,還真差了那麼一截。
即使是簡單的炒麵,美味靠的不只是食材、手藝,還有更多的小細節。慶子告訴我,麵條不只要用清水稍微漂洗一下,還得加入料理酒和醬油,讓麵條表面沾附一點醬油與酒,這一層可是讓麵條緊緊牽住醬汁的關鍵,拌炒時會讓醬汁和麵條更加融合。
小技巧可不只這些,食材和麵條可別一口氣炒。先讓麵條煎炒到帶點焦黃色,再下食材,加入醬汁時,也可別馬虎,中心留個空間,倒入醬汁,起泡後就可將所有食材混和均勻。
準備一顆生蛋,敲入碗中,迅速地將蛋液打散,炒麵沾著生蛋一起品嘗,更加滑順,蔬菜的鮮甜、濃口的炒麵醬汁吃再多也不會膩口。
#焼きそばパン食べたいなぁ #好想吃炒麵麵包喔
Recipe
【材料】
豬五花肉片 120g
高麗菜 2∼3片
豆芽菜 1/2袋
中華油麵 2球
料理酒 3大匙
醬油 1小匙
沙拉油 適量
柴魚片 適量
海苔粉 適量
醃紅薑 適量
【調味料】
醬油 1大匙
伍斯特醬 1大匙
蠔油醬 1大匙
鹽 適量
粗粒黑胡椒 適量
【準備】
豬五花肉片切5公分長條,以鹽、黑胡椒醃十五分鐘。高麗菜切成好入口大小。豆芽菜摘去頭尾。
【作法】
01 中華油麵以水稍微漂洗,加入料理酒、醬油使其沾附。
02 熱油鍋,放入肉片煎至半熟取出備用。
03 麵條炒至微微上色。
04 續下高麗菜、豆芽菜、肉片炒熟。
05 食材往鍋邊推開,鍋中倒入調味料,煮到冒泡,將所有食材拌炒拌勻。
06 炒麵盛盤後,放上柴魚片、海苔粉、紅薑即完成。
……
#雞肉天婦羅 とり天
好像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人不喜歡炸物啊!
濃郁的鹹香滋味、薄薄的麵衣,一口咬下肉汁滿嘴的肉汁,是我們對於日式炸雞的印象,唐揚雞是我們對於日式炸雞肉的代名詞與印象,唐揚雞吃的是雞肉醃漬後的味道,以及充滿肉汁的潤感。曾經在台灣的主婦圈裡,掀起唐揚雞粉的風潮,我自己也試過微波爐專用的唐揚雞粉,不過這種加工粉的味道還是比不上自家製。尤其是在吃了日本主婦的雞肉天婦羅,風味口感更清爽些,我很高興我的菜單裡又多了一項炸物料理。
對於天婦羅的印象,也多半停留在蔬菜和海鮮的階段,其實以天婦羅的麵衣製成的雞肉天婦羅,是日本主婦家餐桌上常見的菜色。
天婦羅的麵衣,好像沒有不能用來炸的食材,薄薄的麵衣,沾附著幾乎不經調味,或稍稍調味的食材,更吃得到食材的原味。在九州住過五年的日本主婦,對於九州的鄉土料理有一股愛,雞肉稍微以醬油、薑泥、蒜泥醃漬,以不完全蓋過雞肉原味為基準,再裹上薄薄的天婦羅面衣油炸,屬於九州的鄉土料理之一,外層酥脆,別拿來和唐揚雞相比,可會陷入選擇障礙呢!
#揚げ物ラブ #炸物之愛
Recipe
【材料】
雞腿肉 半支
雞胸 半塊
黃芥末 適量
柚子醋 適量
【醃料】
蒜泥 1/3小匙
薑泥 1/3小匙
薄口醬油 1大匙
料理酒 1大匙
鹽 適量
【麵衣】
蛋 1顆
水 70c.c.
低筋麵粉 3大匙
日本太白粉 2大匙
【準備】
雞腿肉和雞胸肉切成長7公分、寬3公分長條狀。柚子醋中加入黃芥末攪拌一下。
【作法】
01 醃料食材混合均勻,與雞肉條抓醃一下,靜置三十分鐘。
02 麵衣的材料確實混合均勻,放入雞肉條,使其均勻裹上麵衣。
03 放入180度油鍋中炸熟,搭配黃芥末柚子醋即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