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日本主婦在台灣
日本主婦說:「如果不是先生被派到台灣工作,我也不會有這麼一段充滿好奇與驚喜的生活。」
透過朋友的介紹,日本主婦和我成了語言交換的朋友,第一次碰面看到的她和現在一樣,十分有氣質、舉手投足優雅,當下心中第一個感覺就是「很日本的日本主婦啊!」不過好在,因為是和日本人碰面,我也是有備而來,全妝出現,稍微隱藏了一下自己的大嬸樣。
還記得我剛從日本回台灣的那一年,一回來,對於這個我住了三十多年的國家還是非常地不適應,因此常常擔心她是否習慣台灣的生活,會不會想家。不過日本主婦總是瞇著眼睛笑,然後說:「我已經很習慣這裡了,生活不用太拘束很好,雖然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時候,但是我很喜歡這裡,已經在日本生活那麼久了,現在我想留在台灣。」能夠聽到日本人在台灣很適應,身為這個國家一員,其實也蠻驕傲的。
雖然日本主婦這麼適應台灣,但我還是好奇,她來到台灣總有不習慣的事情吧!她說, 一開始很受不了便利商店的味道,因為茶葉蛋的味道真是威力太強了,遠遠就能知道便利商店在哪裡。果然,日本人對於八角的味道還是有點抗拒的。
日本主婦除了住在台灣之外,其實她還是過著很日本的生活,鮮少外食、台灣料理吃得不多,對台灣還是很多好奇、說日文還是比說中文多,但沒那麼入境隨俗也沒關係,依照她的樂觀和隨和個性,生活總能找到出路。
打破小籠包的迷思
日本人對於什麼是台灣料理,其實很陌生,直到這幾年,日本開始掀起一股台灣旅遊熱潮,才對台灣飲食有更多的認識。日本主婦曾經問我,「在家是不是也會吃小籠包呢?」我立刻大笑,我回答:「當然沒有喔!我們和日本人一樣,想吃小籠包都要去外面吃。」日本主婦是來到台灣才知道,原來小籠包在台灣不是道地的家常菜!
真不知道要驕傲小籠包的名聲太大,還是要自我反省,怎麼沒有把更道地的滷肉飯好好宣傳呢?基於台日友好關係,以及做好美食國民外交的工作,我更要把真正的台灣料理介紹給她。
語言交換的時候,我常常和她聊料理,並介紹現在市場上當季的食材,台灣地屬亞熱帶國家,瓜類蔬果特別地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們聊到絲瓜這件事情時,我才想到我在日本根本沒看過絲瓜,她也從沒想過絲瓜可以吃,她問了我說:「是做菜瓜布的東西嗎?」沒錯,就是做成菜瓜布的東西,想來也好笑,菜瓜布能吃耶!
還有關於台灣料理的手法,我也和日本主婦說了很多我常做的台灣家常菜,像是玉米排骨湯、菜脯蛋、炒青菜、香菇雞湯等,這些都和她印象中的台灣菜很不一樣。為了更瞭解台灣料理,她竟然決定參加中餐丙級證照,真心覺得勇氣可佳。有一段時間,我就跟著她一起看中餐丙級的書籍,連我都覺得麻煩、困難的考試,在她努力之下,總算順利通過了。
早餐一汁三菜太幸福
在一個外食比自炊還要方便的台灣,日本主婦還是天天下廚。其實也不是不喜歡吃台灣料理,只是很喜歡在廚房的工作,也習慣自己家的味道,加上因為先生的喜好,日本主婦家的早餐仍舊以和食為主。有一次我特地請她拍下平日的早餐菜色,雖然對於多豐盛我已經有諸多想像,但仍默默一驚,一碗飯、一碗味噌湯不說,還配了玉子燒、一小碟生菜沙拉,也難怪先生來到台灣後吃不慣台灣的早餐店。如果我每天都能在家吃得到這麼豐盛的早餐,當然也不想吃外面啊!但這時候又覺得台灣太太可以蒸個饅頭、煎個蛋餅、烤個麵包,甚至直接買三明治、飯糰,日子真的過蠻好的呢!(笑)
不過,外食的便利性,就像種癮頭,唾手可得的東西,也似乎容易被忽略。工作繁忙,我也很常外食,但每週還是留幾餐自己在家煮食的時光。除了台灣的家常菜之外,偶爾也在家做點日式家常,日式燉煮、涼拌菜的手法不難,換換口味,也豐富一下餐桌菜色吧!
美食令人療癒,料理的話題一開,總是難以停下來,「今晚吃什麼?」一起複製日本主婦在台灣的「食」光吧!
日本主婦說:「如果不是先生被派到台灣工作,我也不會有這麼一段充滿好奇與驚喜的生活。」
透過朋友的介紹,日本主婦和我成了語言交換的朋友,第一次碰面看到的她和現在一樣,十分有氣質、舉手投足優雅,當下心中第一個感覺就是「很日本的日本主婦啊!」不過好在,因為是和日本人碰面,我也是有備而來,全妝出現,稍微隱藏了一下自己的大嬸樣。
還記得我剛從日本回台灣的那一年,一回來,對於這個我住了三十多年的國家還是非常地不適應,因此常常擔心她是否習慣台灣的生活,會不會想家。不過日本主婦總是瞇著眼睛笑,然後說:「我已經很習慣這裡了,生活不用太拘束很好,雖然還是有一些不方便的時候,但是我很喜歡這裡,已經在日本生活那麼久了,現在我想留在台灣。」能夠聽到日本人在台灣很適應,身為這個國家一員,其實也蠻驕傲的。
雖然日本主婦這麼適應台灣,但我還是好奇,她來到台灣總有不習慣的事情吧!她說, 一開始很受不了便利商店的味道,因為茶葉蛋的味道真是威力太強了,遠遠就能知道便利商店在哪裡。果然,日本人對於八角的味道還是有點抗拒的。
日本主婦除了住在台灣之外,其實她還是過著很日本的生活,鮮少外食、台灣料理吃得不多,對台灣還是很多好奇、說日文還是比說中文多,但沒那麼入境隨俗也沒關係,依照她的樂觀和隨和個性,生活總能找到出路。
打破小籠包的迷思
日本人對於什麼是台灣料理,其實很陌生,直到這幾年,日本開始掀起一股台灣旅遊熱潮,才對台灣飲食有更多的認識。日本主婦曾經問我,「在家是不是也會吃小籠包呢?」我立刻大笑,我回答:「當然沒有喔!我們和日本人一樣,想吃小籠包都要去外面吃。」日本主婦是來到台灣才知道,原來小籠包在台灣不是道地的家常菜!
真不知道要驕傲小籠包的名聲太大,還是要自我反省,怎麼沒有把更道地的滷肉飯好好宣傳呢?基於台日友好關係,以及做好美食國民外交的工作,我更要把真正的台灣料理介紹給她。
語言交換的時候,我常常和她聊料理,並介紹現在市場上當季的食材,台灣地屬亞熱帶國家,瓜類蔬果特別地多。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當我們聊到絲瓜這件事情時,我才想到我在日本根本沒看過絲瓜,她也從沒想過絲瓜可以吃,她問了我說:「是做菜瓜布的東西嗎?」沒錯,就是做成菜瓜布的東西,想來也好笑,菜瓜布能吃耶!
還有關於台灣料理的手法,我也和日本主婦說了很多我常做的台灣家常菜,像是玉米排骨湯、菜脯蛋、炒青菜、香菇雞湯等,這些都和她印象中的台灣菜很不一樣。為了更瞭解台灣料理,她竟然決定參加中餐丙級證照,真心覺得勇氣可佳。有一段時間,我就跟著她一起看中餐丙級的書籍,連我都覺得麻煩、困難的考試,在她努力之下,總算順利通過了。
早餐一汁三菜太幸福
在一個外食比自炊還要方便的台灣,日本主婦還是天天下廚。其實也不是不喜歡吃台灣料理,只是很喜歡在廚房的工作,也習慣自己家的味道,加上因為先生的喜好,日本主婦家的早餐仍舊以和食為主。有一次我特地請她拍下平日的早餐菜色,雖然對於多豐盛我已經有諸多想像,但仍默默一驚,一碗飯、一碗味噌湯不說,還配了玉子燒、一小碟生菜沙拉,也難怪先生來到台灣後吃不慣台灣的早餐店。如果我每天都能在家吃得到這麼豐盛的早餐,當然也不想吃外面啊!但這時候又覺得台灣太太可以蒸個饅頭、煎個蛋餅、烤個麵包,甚至直接買三明治、飯糰,日子真的過蠻好的呢!(笑)
不過,外食的便利性,就像種癮頭,唾手可得的東西,也似乎容易被忽略。工作繁忙,我也很常外食,但每週還是留幾餐自己在家煮食的時光。除了台灣的家常菜之外,偶爾也在家做點日式家常,日式燉煮、涼拌菜的手法不難,換換口味,也豐富一下餐桌菜色吧!
美食令人療癒,料理的話題一開,總是難以停下來,「今晚吃什麼?」一起複製日本主婦在台灣的「食」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