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副食品?
母乳和配方奶寶寶,
隨著成長,開始需要副食品以補足不夠的營養成分。
這是一段讓寶寶學會和成人一樣進食的過程。
本篇會介紹副食品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①獲得母乳、配方奶以外的營養成分
副食品最重要的功用,是讓寶寶習慣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食物。讓他們可以透過食物,攝取成長所需的營養,為健康紮根。
促使「自己吃」的自發性行為,也是副食品很大的功用之一。吞嚥與咀嚼的練習,大約會花一年左右的時間,也會用這段時間讓寶寶養成對食物懷有「好吃」、「想吃」的感覺。在調整「心態」的過程,寶寶也能慢慢地和成人享用一樣的食物。
副食品的餵食次數,從每天一次增加到三次,這段時期寶寶也會認知到早、中、晚的作息規律 。
②知道食物的味道與香氣
在此之前,寶寶只知道母乳以及配方奶的味道,副食品正是讓寶寶知道「酸」、「甜」、「苦」、「鹹」等等不同味覺的開關。也請讓寶寶體驗由昆布、鰹魚高湯所散發出來的「甘醇」吧!
為了讓寶寶知道食材具有的香氣與味道,請盡可能選擇新鮮的食材吧!
③知道用餐的樂趣
副食品的角色也包含拓展寶寶對用餐的樂趣和興趣。請用心營造出讓寶寶覺得「用餐是很愉悅的時光」的環境吧!
所以爸爸和媽媽也需要放鬆心情。可以使用冷凍以及微波爐的簡單食譜,和寶寶一同享受輕鬆的用餐時光!
成長階段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5~6個月左右
緊閉嘴唇進行「吞嚥」
吞嚥能力仍不足,是讓寶寶練習「吞嚥」接近液體的泥狀物的時期。消化功能仍屬於發展階段,所以要從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類(醣類)開始。
7~8個月左右
對舌頭可壓碎的食物,做出「類似咀嚼」的動作
是對入口的食物,以舌頭和上顎做出「類似咀嚼」,練習活動以嘴進食的時期。可以吃可用舌頭和上顎壓碎,如豆腐般硬度的食物。也能享用雞里肌肉。9~11個月左右
用牙齦「咬磨」成形偏軟的食物
是以牙齦「咬磨」,練習將香蕉般硬度的食物壓碎後吞食的時期。也可以慢慢給予手持食物,也是可以添加少許油脂與鹽的時期。
1歲~1歲半左右
可以用牙齒與牙齦「咬」、「拉」食物
開始長出前齒,是練習用牙齒與牙齦「咬」、「拉」的時期。也是統合舌頭與嘴巴運作的階段。油脂與鹽分的使用仍需少於成人。食物的口感也需偏軟。
用微波爐輕鬆搞定少量副食品!
微波爐調理的基本技巧
非常方便的微波爐。
3種基本調理方式為水煮、煮、蒸。
水煮
重點:可以用於調理烏龍麵以及日式麵線。重點是要瀝乾水煮後的湯汁,以去除多餘的鹽分。此外,在水煮時,保鮮膜的覆蓋方式是「兩端保有空隙」。
煮
重點:除了味噌煮之外,也能用於牛奶煮、高湯煮等等。不是含水量高的料理時,保鮮膜以「微鬆」的方式覆蓋。
蒸
重點:蔬菜以及魚等等的餐點,最常使用微波爐進行調理。加上少量的水進行加熱,就能完成保水度佳的料理。保鮮膜以「微鬆」的方式覆蓋。
勾芡
副食品的初始階段,將用火加熱,研磨過的食物勾芡,會更容易入口。勾芡的方式是,食材加入冷水稀釋後,混入一小撮太白粉。以微波爐(600W)加熱10秒後拌勻,再次加熱10秒後拌勻,就能簡單的完成勾芡。可以更動太白粉的份量,調整勾芡濃度,並且視狀況進行加熱。
事先過濾
基本的調理技巧
為了讓寶寶享用滑順的口感
對母乳以及配方奶寶寶而言,副食品是他們第一次接觸的非液態食物。所以也有起初不太能適應的寶寶。建議在副食品的初始階段,製作具有滑順口感的餐點,讓寶寶好好練習吞嚥技巧。
將研磨後的食材過濾、用冷水稀釋、或是運用勾芡的方式。使用微波爐勾芡時,請參考P.18的作法,過程中先取出拌勻,以免出現受熱不均的狀況。研磨
將煮或蒸得軟爛的食材放入研磨缽中,研磨棒以按壓的方式壓碎。按壓到某種程度,用研磨棒磨成泥狀。
勾芡
尤其是副食品的初始階段,如果覺得不好餵食,可以稍微勾芡,但是要留意避免過度濃稠。除了太白粉之外,將磨泥的馬鈴薯進行加熱,也有勾芡的效果。市售的嬰兒食品中,也有「勾芡用材料」。
冷水稀釋
如果研磨後的食材偏硬,或是偏乾時,可以添加冷水稀釋。如果水加太多,不好餵食,也可以運用勾芡的方式。
過濾
有些狀況是寶寶不接受研磨後的食材,過濾後卻變得能接受。這是因為過濾後的口感比磨碎、壓碎更加滑順。過濾時,請先將食材煮得軟爛一些吧!
高湯、湯品的製作方法
副食品初始階段,基本上不進行調味。
因此,如果能搭配高湯、湯品的甘醇,就能添加食物的美味!
可以一次製作較多的份量,用冷凍方式保存,方便日後使用。
在副食品的初始階段,可以試著從昆布高湯、蔬菜湯開始!
簡單
昆布高湯
只要浸泡就能完成的簡單高湯。讓口味增添清爽。
材料(1杯份)
昆布10cm,水1杯
作法
1 以擰乾的布輕輕擦拭昆布後,對半切。
2 將昆布和水放入保存容器,放在冰箱醃漬1天後,將昆布取出。
*使用時記得加熱!
簡單
柴魚高湯
只要有茶葉濾網就能做的簡單高湯。用袋裝的柴魚片就能做。
材料(1杯份)
柴魚片1包(4g左右)
熱水1杯
作法
1 在耐熱碗中放入柴魚片,注入熱水。
2 等待10分鐘左右,用茶葉濾網過濾。
柴魚昆布綜合高湯
蘊含深層甘醇的高湯。有時間的時候試著做做看吧!
材料(2杯份)
昆布10cm,柴魚片1/2杯,水2杯
作法
1以擰乾的布輕輕擦拭昆布。將昆布與水放入鍋內,浸泡20分鐘左右。
2 開火,在煮沸前取出昆布。
3 加入柴魚片,沸騰後去除表面雜質,關火。
4 靜置至柴魚片沉到鍋底。在濾網上覆蓋廚房紙巾進行過濾。
蔬菜湯
屬於西式料理的高湯。高湯製作完成後,蔬菜可作為食材使用。
材料(2杯份)
高麗菜、洋蔥、紅蘿蔔等蔬菜合計80g
水2杯
作法
1 去除高麗菜芯,洋蔥與紅蘿蔔去皮,各切成適當大小。
2 在鍋內加入水與作法1,開火,沸騰後轉為小火,加蓋,燜煮約20分鐘。表面浮出雜質時需要撈除。
3 在濾網上覆蓋廚房紙巾進行過濾。
蔬菜的使用方式
5~8個月左右時,蔬菜依種類分別研磨。
可以餵食切碎的蔬菜時,配合成長狀態,將蔬菜切碎使用。可以單一種類,或是混合2~3種蔬菜。
母乳和配方奶寶寶,
隨著成長,開始需要副食品以補足不夠的營養成分。
這是一段讓寶寶學會和成人一樣進食的過程。
本篇會介紹副食品在寶寶成長過程中所扮演的角色。
①獲得母乳、配方奶以外的營養成分
副食品最重要的功用,是讓寶寶習慣母乳和配方奶以外的食物。讓他們可以透過食物,攝取成長所需的營養,為健康紮根。
促使「自己吃」的自發性行為,也是副食品很大的功用之一。吞嚥與咀嚼的練習,大約會花一年左右的時間,也會用這段時間讓寶寶養成對食物懷有「好吃」、「想吃」的感覺。在調整「心態」的過程,寶寶也能慢慢地和成人享用一樣的食物。
副食品的餵食次數,從每天一次增加到三次,這段時期寶寶也會認知到早、中、晚的作息規律 。
②知道食物的味道與香氣
在此之前,寶寶只知道母乳以及配方奶的味道,副食品正是讓寶寶知道「酸」、「甜」、「苦」、「鹹」等等不同味覺的開關。也請讓寶寶體驗由昆布、鰹魚高湯所散發出來的「甘醇」吧!
為了讓寶寶知道食材具有的香氣與味道,請盡可能選擇新鮮的食材吧!
③知道用餐的樂趣
副食品的角色也包含拓展寶寶對用餐的樂趣和興趣。請用心營造出讓寶寶覺得「用餐是很愉悅的時光」的環境吧!
所以爸爸和媽媽也需要放鬆心情。可以使用冷凍以及微波爐的簡單食譜,和寶寶一同享受輕鬆的用餐時光!
成長階段大致可分為四個時期
5~6個月左右
緊閉嘴唇進行「吞嚥」
吞嚥能力仍不足,是讓寶寶練習「吞嚥」接近液體的泥狀物的時期。消化功能仍屬於發展階段,所以要從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類(醣類)開始。
7~8個月左右
對舌頭可壓碎的食物,做出「類似咀嚼」的動作
是對入口的食物,以舌頭和上顎做出「類似咀嚼」,練習活動以嘴進食的時期。可以吃可用舌頭和上顎壓碎,如豆腐般硬度的食物。也能享用雞里肌肉。9~11個月左右
用牙齦「咬磨」成形偏軟的食物
是以牙齦「咬磨」,練習將香蕉般硬度的食物壓碎後吞食的時期。也可以慢慢給予手持食物,也是可以添加少許油脂與鹽的時期。
1歲~1歲半左右
可以用牙齒與牙齦「咬」、「拉」食物
開始長出前齒,是練習用牙齒與牙齦「咬」、「拉」的時期。也是統合舌頭與嘴巴運作的階段。油脂與鹽分的使用仍需少於成人。食物的口感也需偏軟。
用微波爐輕鬆搞定少量副食品!
微波爐調理的基本技巧
非常方便的微波爐。
3種基本調理方式為水煮、煮、蒸。
水煮
重點:可以用於調理烏龍麵以及日式麵線。重點是要瀝乾水煮後的湯汁,以去除多餘的鹽分。此外,在水煮時,保鮮膜的覆蓋方式是「兩端保有空隙」。
煮
重點:除了味噌煮之外,也能用於牛奶煮、高湯煮等等。不是含水量高的料理時,保鮮膜以「微鬆」的方式覆蓋。
蒸
重點:蔬菜以及魚等等的餐點,最常使用微波爐進行調理。加上少量的水進行加熱,就能完成保水度佳的料理。保鮮膜以「微鬆」的方式覆蓋。
勾芡
副食品的初始階段,將用火加熱,研磨過的食物勾芡,會更容易入口。勾芡的方式是,食材加入冷水稀釋後,混入一小撮太白粉。以微波爐(600W)加熱10秒後拌勻,再次加熱10秒後拌勻,就能簡單的完成勾芡。可以更動太白粉的份量,調整勾芡濃度,並且視狀況進行加熱。
事先過濾
基本的調理技巧
為了讓寶寶享用滑順的口感
對母乳以及配方奶寶寶而言,副食品是他們第一次接觸的非液態食物。所以也有起初不太能適應的寶寶。建議在副食品的初始階段,製作具有滑順口感的餐點,讓寶寶好好練習吞嚥技巧。
將研磨後的食材過濾、用冷水稀釋、或是運用勾芡的方式。使用微波爐勾芡時,請參考P.18的作法,過程中先取出拌勻,以免出現受熱不均的狀況。研磨
將煮或蒸得軟爛的食材放入研磨缽中,研磨棒以按壓的方式壓碎。按壓到某種程度,用研磨棒磨成泥狀。
勾芡
尤其是副食品的初始階段,如果覺得不好餵食,可以稍微勾芡,但是要留意避免過度濃稠。除了太白粉之外,將磨泥的馬鈴薯進行加熱,也有勾芡的效果。市售的嬰兒食品中,也有「勾芡用材料」。
冷水稀釋
如果研磨後的食材偏硬,或是偏乾時,可以添加冷水稀釋。如果水加太多,不好餵食,也可以運用勾芡的方式。
過濾
有些狀況是寶寶不接受研磨後的食材,過濾後卻變得能接受。這是因為過濾後的口感比磨碎、壓碎更加滑順。過濾時,請先將食材煮得軟爛一些吧!
高湯、湯品的製作方法
副食品初始階段,基本上不進行調味。
因此,如果能搭配高湯、湯品的甘醇,就能添加食物的美味!
可以一次製作較多的份量,用冷凍方式保存,方便日後使用。
在副食品的初始階段,可以試著從昆布高湯、蔬菜湯開始!
簡單
昆布高湯
只要浸泡就能完成的簡單高湯。讓口味增添清爽。
材料(1杯份)
昆布10cm,水1杯
作法
1 以擰乾的布輕輕擦拭昆布後,對半切。
2 將昆布和水放入保存容器,放在冰箱醃漬1天後,將昆布取出。
*使用時記得加熱!
簡單
柴魚高湯
只要有茶葉濾網就能做的簡單高湯。用袋裝的柴魚片就能做。
材料(1杯份)
柴魚片1包(4g左右)
熱水1杯
作法
1 在耐熱碗中放入柴魚片,注入熱水。
2 等待10分鐘左右,用茶葉濾網過濾。
柴魚昆布綜合高湯
蘊含深層甘醇的高湯。有時間的時候試著做做看吧!
材料(2杯份)
昆布10cm,柴魚片1/2杯,水2杯
作法
1以擰乾的布輕輕擦拭昆布。將昆布與水放入鍋內,浸泡20分鐘左右。
2 開火,在煮沸前取出昆布。
3 加入柴魚片,沸騰後去除表面雜質,關火。
4 靜置至柴魚片沉到鍋底。在濾網上覆蓋廚房紙巾進行過濾。
蔬菜湯
屬於西式料理的高湯。高湯製作完成後,蔬菜可作為食材使用。
材料(2杯份)
高麗菜、洋蔥、紅蘿蔔等蔬菜合計80g
水2杯
作法
1 去除高麗菜芯,洋蔥與紅蘿蔔去皮,各切成適當大小。
2 在鍋內加入水與作法1,開火,沸騰後轉為小火,加蓋,燜煮約20分鐘。表面浮出雜質時需要撈除。
3 在濾網上覆蓋廚房紙巾進行過濾。
蔬菜的使用方式
5~8個月左右時,蔬菜依種類分別研磨。
可以餵食切碎的蔬菜時,配合成長狀態,將蔬菜切碎使用。可以單一種類,或是混合2~3種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