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0-5歲完整育兒百科(全新修訂第七版)

79特價710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寶寶哭泣時怎麼辦

寶寶哭泣是有目的的:當感到饑餓和不舒服時用以尋求幫助。哭泣還可以幫助他避開太強烈的視覺刺激、聲音和其他不舒適的感覺,有助於緩解緊張。
你可能會注意到孩子一天中總有一個很挑剔的時期,即使他不餓、沒有不舒適和疲勞。在這期間你怎麼做都不能安慰他,但過去後就好多了,然後他會變得比以前更加警覺,接著不久便進入比平時更深的睡眠。這種難以控制的哭鬧似乎有助於孩子消耗過剩的精力,由此轉入更加舒適的狀態。
對孩子的哭鬧進行密切的觀察,你很快就會發現什麼時候需要抱起他、安慰他,什麼時候需要讓他自己獨處更好。你也可以透過辨認他哭鬧的方式來確定其特殊的需要,例如饑餓時的哭泣通常短促而低調,並且高一聲、低一聲;疼痛和痛苦時的哭泣通常突然發生,表現較長而高調,隨後有一個暫停和單音調的哭泣;「讓我獨處」的哭聲通常與饑餓時的哭鬧相似,但持續時間不是很長,甚至在你還沒有想到他的哭泣是什麼意思時已經結束。
有時,不同類型的哭聲還會相互重疊。例如新生兒通常在睡醒時感到饑餓,為食物哭鬧;假如你不能很快做出反應,哭鬧往往轉變成憤怒的哭泣聲,你可以聽得出這之間的差異;隨著孩子的成熟,哭聲漸漸變得強壯、宏亮以至持續的時間更長,也開始出現不同變化,似乎為了傳遞不同的需要和欲望。
最初的幾個月,無論嬰兒何時哭鬧,最好立即做出反應,對孩子關心並不是溺愛。如果你對他的信號做出正確的反應,他就不會經常哭鬧。

第一個月的健康觀察項目
★呼吸困難:正常情況下,你的孩子應該每分鐘呼吸20~40次。在孩子睡覺和健康時最為規律;當孩子醒著時,偶爾在一段短時間內呼吸會很快,然後在回復正常節律前有一個短暫的暫停(通常短於10秒)。這個稱為週期性呼吸。
★腹瀉:嬰兒腹瀉是指一天拉出鬆軟、含水多的大便6~8次以上。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幼兒腹瀉的危險在於失去太多水分而造成脫水。脫水的第一個徵象是口乾和尿濕的尿布明顯減少。但是不要等到真正發生脫水的時候,在孩子出現鬆軟含水多的大便,或者大便的次數經常多於吃奶的次數時(6~8次)時,就要聯繫你的小兒科醫生。
★便秘:嬰兒在出生後的一周內,排便次數應該至少每天一次。如果沒有,請通知你的小兒科醫生,因為很可能他有排便困難的狀況。或者很可能是寶寶吃太少的徵兆,一旦寶寶吃得好,排便量正常,再過幾個星期,你就可以預測他的排便模式。
★過度睡眠:因為每一個嬰兒所需要的睡眠時間不同,所以難以區別怎樣是嗜睡。如果孩子的睡眠時間大大多於平時,表示可能發生感染,需要告訴你的小兒科醫生。如果你採用母乳餵養而孩子第一個月期間,若超過5個小時以上沒有吃奶,你必須考慮孩子沒有吃飽的可能性,或者乳汁中含有你所服用的促使孩子睡眠的藥物。用奶瓶餵奶的寶寶很可能也會因為吃太少而想睡,或者受到父母使用任何草藥的影響。
★眼睛感染:有些嬰兒出生時就有一個或者兩個淚腺部分或全部堵塞,在第二週開始生成淚液時淚腺會自動打開;如果到時還沒有打開,因而造成的阻塞可引起分泌液增多或者黏膜撕裂。在這種情況下眼淚會回流眼瞼而不是通過鼻腔引流,但不會造成傷害,大約在九個月之前通常淚腺會自動打開,無須治療;你也可以輕輕在鼻翼的下方和眼的內側輕輕按摩幫助打開淚腺,但只能在小兒科醫生的指導下才可以這樣做。
★發燒:無論何時孩子發生異常或感到發燒時,都要測量體溫(參考第78頁眼剛溫測量)。如果兩次測量的直腸溫度均高於華氏100度(37.8℃),而且他沒有被過度襁褓,立即通知你的小兒科醫生;出生後最初幾週發燒很可能是感染,且該年齡孩子的病情會迅速加重。
★鬆軟:因為新生兒的肌肉正在發育之中,所以看上去有些鬆軟,但是如果你感到肌肉特別軟或沒有張力,很可能是嚴重疾病的徵象,例如感染,立即與你的小兒科醫生協商。
★聽覺:注意孩子對聲音反應的方式,即使他通過新生兒聽力檢測,他聽到大聲或突然的噪音時有反應嗎?在你與他說話時,他是安靜還是轉向你?如果他對正常的聲音沒有反應,要求你的小兒科醫生進行常規的聽力測試。如果孩子是早產、出生時缺氧或有嚴重感染、或你家族成員在兒童期有聽力喪失的病史時,這種測試非常合理。如果懷疑聽力喪失,應該儘早測試孩子的聽力,因為延誤診斷和治療可能影響正常的語言發育。
★黃疸:黃疸是指皮膚發黃,常發生於剛出生不久的嬰兒,有時母乳餵養的嬰兒要持續2週;發生這種情況是由於乳汁中的成分影響了肝臟分解膽紅素的功能而引起黃疸。有時候,喝母奶的嬰兒黃疸會持續二到三周,喝配方奶的嬰兒則是在兩周以內消失。如果你的寶寶黃疸超過三周以上,或是愈來愈嚴重,那你一定要帶他去看小兒科醫生。如果你有哺育母乳方面的問題,你可以請教醫生或護理人員或哺乳專家,因為母乳是寶寶最理想的食品(更多詳情請參考第151頁第五章黃疸)。
★顫抖:許多新生兒會出現下巴顫抖和手搖動,但如果你的孩子全身似乎都在顫動,很有可能是低血糖、低血鈣或某種類型癲癇的徵象。通知你的小兒科醫生,讓他判斷原因。

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和其他與睡眠相關的嬰兒猝死症
大約每兩千個新生兒中就有一個在睡眠中死亡,沒有明顯的原因,通常發生在二到四個月之間。這些嬰兒往往受到很好的照顧,而且沒有任何明顯的疾病。他們的解剖找不出死因,因而取名為嬰兒猝死症候群(SIDS)。
與嬰兒猝死症有關的最明顯原因為嬰兒趴睡,因此,除非你的小兒科醫生建議,不然寶寶應該仰睡。母親吸煙和與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同床的嬰兒,猝死的風險也會增加。柔軟或鬆散的床上用品、枕頭、防護墊也是風險因素,應該遠離寶寶的睡眠環境。那些睡在自己嬰兒床或搖籃裡,特別是與父母同房、親餵和那些睡前使用奶嘴的嬰兒,嬰兒猝死症的風險相對較低。
關於導致嬰兒猝死的原因有很多推測,感染、乳類過敏、肺炎和疫苗接種都已被證實並非原因。目前最合理的論點是某些嬰兒大腦的喚醒中心成熟太慢,因而造成他們在特定情況下停止呼吸。
遵循安全的睡眠建議不僅可以避免嬰兒猝死,同時還可以減少嬰兒窒息意外死亡的風險,所以讓寶寶仰睡在靠近你們床邊,沒有雜物的嬰兒床(沒有枕頭、毯子或防護墊)。如果你擔心寶寶可能會冷,你可以幫他多穿一件衣服,許多製造商都有生產可以保暖,無需再蓋毯子的寶寶睡衣。
許多因嬰兒猝死症而失去孩子的父母,除了一般的悲傷難過外,他們也會為此感到內疚,因而變得極度保護他們較大的孩子或接下來出生的嬰兒。若有這種情況,可以尋求當地的組織協助,或者請教你的小兒科醫師關於相關的協助資源。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