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鯉魚山下種房子:假日農夫奮鬥記

9特價288
加入購物車
下次再買
◎草原托兒所

我沒有刻意安排這樣的人生。孩子來了,剛好我們在開墾一片天地,於是我把「父子關係」放了一點在慵懶草原。孩子自然的跟前跟後模仿觀察,我特別留意到,孩子在這個環境成長有很多特別的反應與良好的性格。我相信,孩子就應該在這種安全又寬闊的課堂裡成長。

孩子,滿一歲的時候,看我爬梯套果實袋,他竟然也能爬梯站穩,搶著套袋;滿一歲半的冬天,看我蓋雞寮,他竟然也能拿穩鋸子有模有樣,我也讓他玩鐵鎚敲釘子;滿二歲的春天,他自己採了一碗鮮紅的草莓,試著拿起鋤頭想要幫忙我,那鋤頭比他還高;二歲半的冬天,他牽著小妹妹的手,從果園走回小木屋,這一段路有溪溝、有蜿蜒,他第一次勇敢的保護著女孩。

對於這些行為,大人在意的一定是危險這件事,對於小孩來說,有些事情確實是危險的,就像爬梯、拿鋸子、釘鐵釘、過溪溝、進草叢,這些事情如果在大人的陪伴下,學習正確的使用,學習面對危險,只要他想嘗試的事物,我都不會阻止。大人們直覺反應的危險,其實小孩早在揣摩了,只要有了那股躍躍欲試的動機,怎麼都沒辦法擋住他的熱情,所以就先讓他瞭解危險、讓他在大人的陪伴下碰觸危險,讓閃躲危險變成一種本能、讓勇敢變成一種性格、讓敏捷變成一種習慣。我會讓孩子感受鋸子的鋒利痛楚、告誡草叢凹洞水深的危險,其實,我是千百個不放心呀,當他爬梯時,梯子旁有多少雙手在護持著;當他拿起鋸子時,我是千百個掙扎才放下;當他保護小妹妹完成任務時,我可是偷偷躲在樹的後頭,不知被蚊蟲叮咬了多久呀!

草原托兒所要給孩子的禮物,就是體會,體會危險、辛苦、負責、耐心、收穫。未來,孩子不一定會比別人更勇敢,但是,在人格形塑的階段卻比別人多了可以勇敢的機會,多了擁有這些良好的習慣與態度的可能。

草原托兒所是快樂是幸福的,草原托兒所要分享的重點,不是孩子,是那一對父母的掙扎與放下呀!是那一對父母給孩子不一樣的價值體會。
◎ 草原便利商店

有出國經驗的人一定也這樣感受著,在國外,要翻山越嶺,才能找到一間像樣的超商,既沒有大亨堡、也沒有御飯團、不能刷卡、要影印請再翻過另一座山。原來,台灣人是如此依賴著便利商店。原來,我們是如此幸福的生活在這便利中。

慵懶草原也開了便利商店,提供四面八方綱目科屬種前來消費享用。不論是兩棲爬蟲還是飛禽走獸,不論是皮卡丘還是小叮噹,通通都歡迎,而且大地主說通通一律免錢。草原便利商店提供多樣又便利的食草蜜源、溫暖又清涼的樹沼潮間帶、解悶也解饞的社交聯誼場所。哪怕是過境還是久居,來到草原便利商店都可以幸福享用便利,享受著屬於台灣島嶼應該有的幸福。為何要這麼做?生物間的關聯又干我們啥事?

有一年秋天的耕作片刻,戴著斗笠坐在細葉紋母樹下休息,我聽到一種前所未有的音響震撼,就在離我二公尺的樹叢裡翻滾流轉,好像音樂廳所有中低音大提琴齊奏的和諧弦樂,不刺耳的頻率剛好適合秋天的耳朵,雖然震撼卻剛好適合樹下的靜坐與凝望,原來成千上萬的蜜蜂全部集中到這棵樹來採蜜,我從不知道這棵樹會奏樂,因為我從不知道紋母樹會開花,會開著滿樹音符的紅花。

在架構環境的開墾當下,在植樹的揮汗當時,對於生物多樣的好處,我並沒有像現在體會的這麼深刻,僅知道應該建構出適合各種生物棲息的便利環境、僅知道那些書本或課堂知識告訴我的綱要原則,我只是選擇相信應該這麼做,只是相信那是對的事,傻傻的相信而去做它。沒想到,種一棵紋母樹,它回報給我的是前所未有的聲響體驗,那不就是一種富足安康嗎?而那只是一個角落一棵樹種帶給我的富足感覺,誰知道,草原便利商店的大地主栽種了多少的富足安康!我安靜的坐在樹下閉起眼睛,聆聽這秋天裡的前所未聞。

瞧瞧飛來的青斑蝶,看看偷偷摸摸溜走的白腹秧雞,這些看似不相關的昆蟲鳥獸來訪,表示這兒,有水有蜜、有安全有便利,這些富足豐美的跡象意味著這裡有穩定與健康的生物環境。環境穩定健康,農作物自然不需要太多的人為管理,最重要的是,環境健康,人們活動其間,自然也健康,這才是真正富有的大地主呀!
◎草原農法

當我有了孩子以後,想的做的,都是希望他們能健康的長大,怎麼也不忍心給再多一點化學添加、激烈暴躁的有副作用影響的任何刺激來教養孩子。耕作,如果也能從這樣的心態出發,才會發掘最實用、最簡單、最健康的方法,這就是慵懶草原玩的耕作方式,我稱它為「草原農法」,挺適合假日農夫的。

關於草原農法,我有一個特別的經驗,三年前因為已無多餘的空間可再種果樹,只好利用邊界低矮的綠籬,種上各類的芸香科柑橘,包括帝王柑、紅江橙、茂谷柑,三年後發現這些長在綠籬裡的果樹枝葉茂密、結果量特多,比較其他正規區域同期同種的柑橘,是倍數的成果,這有違一般的思維,怎麼會這樣呢?這跟「no pain,no gain」完全相反,顛覆了看天吃飯又辛勤農耕的傳統思維。三年間我只是偶而修枝矮化、偶而尿急往綠籬靠一下,連一桶水、一顆肥料也沒澆過,每一棵果樹卻都強健挺拔、結實纍纍,怎麼會這樣?因為綠籬間就是昆蟲微生物大量轉換滋生的地方,俯身彎腰看一看,那就像是一處原始森林,沒有人為干擾,土壤鬆軟、有機質高,摸一把綠籬裡的土壤就知道了,如果這真是一個道理,那麼果農們到底在忙什麼呢?忙著「有機農法」的瓶瓶罐罐生物製菌、忙著「慣行農法」殺光雜草施灑化肥?

綠籬裡的果樹經驗,還需要更長久的時間與事實來驗證,但是它支持了慵懶草原的信心,說明了草原農法的意義,是在營造環境,養一個健康又有天敵的環境。七年來,我挖溝讓活水進來,讓生命泉源流進,種滿綠籬,盡量使蟲滿為患,讓它們可以串聯又有屏障、種多樣化的喬木讓鳥禽天敵進入、堆石廊留草叢讓昆蟲益菌可社交可聯誼、做草坪停車場、種草坪步道、做堆肥箱養枯枝堆。這些大大小小的試驗,沒有一件是針對果樹本身所下的功夫,卻有超乎想像的收穫。這就是草原農法要表達的,「之前辛勤種環境,之後慵懶悠閒等豐收;不在添加果樹的營養,而在強壯環境的健康」。對於沒有充足時間與經驗的假日農夫來說,這不就是最適合的懶人方法嗎?

草原農法告訴我們,只要心態正確,就會發掘最實用、最簡單、最健康的方法,即使沒有經驗、沒有知識、即使無所事事,老天也會給你意外的豐收。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