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果樹種植的前置作業
就算收成量不多,自己親手種出來的水果還是比較安心。熟透的當季美味也讓人滿心喜悅。要不要立刻著手試看看,兼具樂趣與實際收穫的盆栽果樹栽培呢?雖然聽起來很難,但絕對沒有那回事。只要掌握栽培要訣,每一年都可以穩定地收成美味的果實哦!
LESSON1 適合盆栽栽培的環境
說到果樹栽培,基本上還是以種在庭院土地上為主流。但只要利用盆栽,就算沒有庭院,依然可以在陽台或頂樓等沒有土壤的地方種植果樹。
很多人聽到盆栽栽培時都會感到疑惑,「真的辦得到嗎?」「就算用盆栽種出來也只是觀賞用,不能吃吧?」但是,真的可以辦到哦。就算是盆栽,也能夠開花和結果,享受到一石二鳥的果樹栽培樂趣。
種植果樹和種植草花、蔬菜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等待時間才會開花結果、收成。另一方面,是隨著種植年數的增加,樹冠(樹木大小)會越來越大,所以需要足夠的空間。
光是想到要花上漫長的時間,而且也沒有充足的空間,就讓人退避三舍吧。但是,如果利用盆栽栽培的話,就能夠抑制根部的擴張,彷彿將果樹收納在小箱子裡一樣,抑制果樹成長的範圍。
如此一來,狹小的空間也有種植果樹的可能性。而且因為種在盆栽裡的關係,還可以隨意按照防風、防寒、防曬、防雨等需求進行環境的變動。
果樹栽培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光。無法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就無法結成碩美的果實。只要日照充足,枝葉就能健全成長,結出很多花蕾,長出美味的果實。還有通風也很重要。通風佳才能抑制病蟲害的發生,讓果樹健康茁壯。但也要小心強風吹倒樹木。
LESSON2 依照放置環境選擇樹形
果樹栽培中,需要符合果樹特性,打造出能結成好果實、方便作業的樹形。考量樹種、品種的自然習性,以及栽培地點和空間,挑選出最適合的樹形。此外,也不能缺少充足日照和通風的栽培環境。
栽培家庭果樹的樂趣,不僅僅是水果的收成。觀賞修整過的美麗樹形,還有隨著季節更動,展現出不同風情的花與葉,也都在在蘊含無窮的樂趣。
但既然是果樹栽培,最主要的目的當然還是在於果實。想要大量收成好吃的水果,就必須確實讓花朵綻放。所以必須要進行修枝,讓果樹內側也能充分照射到陽光。
以此為基本,然後一邊考量樹種和品種的性質、栽培場所和空間的問題,一邊選出最適合該果樹的修整方式。
LESSON3 挑選樹苗的重點
果樹栽培的第一步,就是挑選好的樹苗。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樹苗的狀態會對果樹往後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務必要慎重挑選好的樹苗。
樹苗分為裸根苗和容器苗、盆栽苗木三種。裸根苗是由農家在春天阡插、嫁接,等到秋天落葉(休眠期)後再挖起來的樹苗。簡單處理過根和枝幹後種植到盆栽中即可。約2~3年後可以收成。一般說的樹苗大多指裸根苗。
培育容器苗需要特殊的溫床及溫室設備,約在3~4月阡插,6月左右可以出貨,樹苗還很幼小。移植前不需要整理根或枝幹,直接放到7~8號(直徑21~24cm)盆栽中栽培即可。移植2年後可以開始收成。
盆栽苗木是將裸根苗或容器苗移植至盆栽,培育1~2年後的樹苗。購買後直接栽培,當年即可收成。很適合在公寓陽台等空間有限的地方種植。
果樹因為種類不同,有可能無法只種一棵就結果。購買樹苗時務必先確認品種和是否需要人工授粉。如果是單一棵無法結果的品種,就必須要購買親合性高的其他品種來混合種植、採集花粉。LESSON4 栽培容器的選擇方式
在選擇栽培容器的大小、材質前,必須事先了解想要種植的果樹會長多大,有什麼樣的特性。確認之後再依照實際栽培場所或外觀等條件來做選擇。
種植的容器(盆栽)需要依照栽培階段來挑選大小、材質。雖然一般來說,較大的盆栽植物發育較好,也不需要頻繁的移植。但其實還是要依照苗木的大小來挑選合適的花盆,才能保持良好的透氣性,成長茁壯。
舉例來說,不要一下子就將一株小小的苗木直接種在大盆裡,而是先移植到7~8號(直徑21~24cm)的小盆中,再隨著果樹的成長,移植到10~12號(直徑30~36cm)的盆裡,慢慢地越換越大。
盆栽按照材質可以分為塑膠、木頭、素燒盆。塑膠盆較便宜且重量輕,缺點是透氣性較差。最適合用在果樹栽培的盆栽是透氣性佳的素燒盆。在這之中又以瓦盆的設計感最好,自然高雅的風格極具人氣,適合當作最後定植的盆栽。
選擇確實燒過,具有厚度跟些微重量感的盆栽最為理想。最近纖維陶盆也越來越多。具透氣性又輕巧好搬運。不管是顏色或設計都很別緻,很適合拿來布置美麗的庭園。
Lesson5 盆栽栽培的土壤
最理想的用土是透氣好排水佳,保水性及保肥力都良好的土壤。但不需要太神經質地苛求,只要購買市售的園藝用培養土即可。只是在購買時要挑選優質的土壤,最好是混合花崗岩風化土和赤玉土的種類。
從以前園藝書上就都會寫,要混合赤玉土多少%、川砂多少%、腐葉土多少%、鹿沼土多少%、蛭石多少%。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意外的困難。
不管是混合的順序、各自的水分含量、天候,還是混合後要放置的時間等等,都不能不一一考量。所以不太推薦用這種繁複的方法混合土壤。其實只要購買培養土專門業者調配出的「果樹用培養土」,就很方便。
就算不是果樹專用的培養土,一般販售的花草用土(非廉價的種類)中,赤玉土含量30~40%的土壤也很適合(直徑小於30cm的盆栽用30%,大的則用40%)。
LESSON6有效施肥的方法
想要收成很多果實,就不能不施肥。但是也不能過度施肥,必須仔細了解各種果樹的生長週期,適時適當地進行施肥。盡可能以有機質肥料為主。
雖然還是會依照栽培種類的不同有些差異,但一般來說,果樹的肥料會分成基肥(寒肥)、追肥(春肥、夏肥)、禮肥(秋肥)三段施肥。基肥是在移植時或根部開始活動前的休眠期施予;春肥又稱為催芽肥,在發芽前施肥。禮肥的施肥目的,則是為了收成後果樹的回復。
肥料的種類大略可以分為有機質肥料和無機質肥料(化學肥料)。有機質肥料是以油粕、骨粉、魚粉等動植物原料為主的天然肥料。因為要藉由土中的微生物進行分解,在被根部吸收、產生效果前需要一段時間。但也因為效果較慢(遲效性),所以比較不會造成根部的損傷。
化學肥料就是化學合成的肥料,又稱為化成肥料。具有高含量的肥料成分,因為容易溶解在水中,所以能夠直接被根部吸收,效果快(速效性)。
肥料以生效速度較慢但能長時間持續的有機質「發酵」肥料為主。化學肥料需要按照不同時期施予不同比例的氮(N)、磷(P)、鉀(K),比較複雜。相較之下,有機質「發酵」肥料除了可省去這些作業且持久度較長外,還能在油粕和骨粉的發酵過程中,產生 N、P、K以外的微量元素。
發酵肥料就是將油粕發酵後的產物,立即當作肥料使用。但如果已經明顯出現發育不良的狀況,還是必須將家庭用液肥稀釋約1000倍後,連續在葉面施灑3天左右。LESSON7不會失敗的樹苗移植方法
盆栽栽培中最重要的作業就是樹苗移植。移植前要先整理樹苗的舊根,才能促進新根的成長。此外,為了幫助新芽生長,也必須將地上的部分做切除。不需要擔心「切除」會造成損害,務必確實執行。
要如何在盆栽栽培中種出好吃的水果?這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強壯的根。
結出果實後,首要目標就是儲蓄養分和水分,讓果實能夠長大。而提升甜度,則取決於葉子量和根量(豐厚量)。換句話說,就是要盡可能好好培育果樹的根。所以移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和種在土地中時不同,盆栽種植的根部發展空間會受到侷限,所以根部的照顧格外重要。移植前,先將根部土塊的位置上下切除(根與根間凝固的土壤部分),再從側面縱切幾刀,可以幫助新根發育。
LESSON8 澆水的注意事項
和種植在庭院中時不同,澆水對盆栽栽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作業。要小心缺水或澆太多水,都會造成植物枯萎。
盆栽澆水時的基本,就是要澆到水從盆底孔流出來。一口氣澆完的話水分無法充分流通到土壤之中,所以要分幾次慢慢澆。澆水時盡量不要碰到花或果實,直接朝根部澆水。像是葡萄的葉子如果碰到水的話容易產生疾病,需要小心注意。
澆水的次數約莫是春秋早上澆一次;夏天盡可能早上、傍晚各澆一次;冬天則一周一次左右。
夏天澆水時要特別注意,必須在早上9點前澆完水。如果非得在日正當中時澆水,就必須澆到水大量從盆底流出來為止,才不會造成地溫立刻上升。冬季時期,基本上一個禮拜或10天左右澆一次水就足夠,但若放置盆栽的地方較乾燥,還是要多澆一點水。
白天或傍晚以後,除非已經到了缺水的地步,否則盡量不要澆水。
LESSON9整枝剪定的方法
任由果樹隨意生長的自然樹形,對日照還有通風都有極度不好的影響。最後養分都會被枝葉吸收,造成不易結果、滋生病蟲害的情形。所以必須適度修整不需要的枝幹,調整樹形。
整枝剪定是果樹栽培中很重要的一環。藉由剪定來調整樹形,也就是所謂的整枝。整枝剪定的目的,就在於調整樹形以利果樹開花結果。
為了讓果實平均遍布,果樹全體需要均衡地照到陽光。為此,必須考量隔年枝幹的生長及結果情形,配合季節進行管理。移植後一年的春天到夏天,是管理盆栽果樹最重要的時期。
剪定大致上可以分為疏密剪定及縮短剪定。除此之外,還會進行誘引來調節枝幹成長方向及速度。
一邊考量要如何配置長有葉芽和花芽的一年生枝幹,一邊進行剪定。長出無數粗長枝幹的果樹,需要進行適度的疏密。疏密過後的剩餘枝幹,則需要藉由誘引或撚枝來促進花芽增長。
若果樹只能長出又細又短的枝幹,就必須進行縮短剪定的作業,才能幫助隔年長出很多粗長的枝幹。
春天到夏天時期,多以新梢的疏密剪定為主。從主枝及亞主枝上方冒出來的芽會長成粗長的枝幹,需要拔除。如果放任枝幹不管,之後會造成徒長問題,所以要從根部切除。
植物的枝幹具有越往上筆直生長就會長得越長,反之則越差的特性。但快速往上生長的枝幹不利於花芽的生成,所以必須抑制枝幹向上生長的速度,或改變枝幹的方向,讓枝幹橫向或向下發展,稱為誘引。
誘引時會以支柱或繩子將枝幹固定,改變生長的角度。另外像葡萄、梨子等,在棚架上撚折枝幹來掌控生長方向和速度的方法,稱為撚枝。
LESSON10促進結果的方法
果樹中有像無花果或葡萄這種,單棵就能結出果實的種類;也有像桃子或蘋果這種,難以單棵結果的種類。雖然有雄蕊也有雌蕊,但還是無法靠單一品種的花粉就結成果實的類型,就叫做自花不結實。
像這樣的果樹,就必須進行人工授粉來確保果實的形成。另外,像是奇異果這種雌雄異株的情況,如果只種下雄樹也無法結果。在移植樹苗的同時,最好也一起移植授粉樹(混植)。
難以經由風或昆蟲等自然授粉時,就必須進行人工授粉。尤其是盆栽栽培的情況下,因為花量較少,所以最好採取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時,要先從授粉樹上摘下花蕾,或從花上取下雄蕊後鋪在白紙上,放置室內1~2天後,再進行花粉的採集。蒐集完花粉後,用毛筆或雞毛撢子幫果樹授粉。
家庭栽培時,可以直接摘下有花粉的花朵、用開花的雄蕊去摩擦雌蕊,或是用掏耳棒後的毛球或毛筆沾上花粉後,輕刷雌蕊柱頭,都能有效授粉。花開後3天內是授粉的期限。選擇天氣好的早上進行人工授粉。
想要結出很多果實、收成好吃的水果,就必須讓果樹健康長大。為此,就得確實做好日常管理中的日照排水、施肥等作業。除此之外,為了每年都能穩定收成,還需要對開花、結果等自然現象進行人為的管控(結實管理)。所謂的結實管理,除了人工授粉之外,還包含摘蕾、摘花、摘果、套袋、激勃素處理等作業。
如果全部的花芽都開花、結成果實,就會造成果實過多,進而影響到隔年的開花結果,稱為「隔年結果」。就是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適度將花蕾摘除就叫做「摘蕾」。等到花開了之後再摘除的「摘花」,也可以避免過度消耗養分,有助於收成優質的果實。「摘果」是摘除較小或形狀較差的果實,可以預防隔年結果的情形,還讓收成的果實變得更美味。
就算收成量不多,自己親手種出來的水果還是比較安心。熟透的當季美味也讓人滿心喜悅。要不要立刻著手試看看,兼具樂趣與實際收穫的盆栽果樹栽培呢?雖然聽起來很難,但絕對沒有那回事。只要掌握栽培要訣,每一年都可以穩定地收成美味的果實哦!
LESSON1 適合盆栽栽培的環境
說到果樹栽培,基本上還是以種在庭院土地上為主流。但只要利用盆栽,就算沒有庭院,依然可以在陽台或頂樓等沒有土壤的地方種植果樹。
很多人聽到盆栽栽培時都會感到疑惑,「真的辦得到嗎?」「就算用盆栽種出來也只是觀賞用,不能吃吧?」但是,真的可以辦到哦。就算是盆栽,也能夠開花和結果,享受到一石二鳥的果樹栽培樂趣。
種植果樹和種植草花、蔬菜有很大的不同。一方面需要經過一定程度的等待時間才會開花結果、收成。另一方面,是隨著種植年數的增加,樹冠(樹木大小)會越來越大,所以需要足夠的空間。
光是想到要花上漫長的時間,而且也沒有充足的空間,就讓人退避三舍吧。但是,如果利用盆栽栽培的話,就能夠抑制根部的擴張,彷彿將果樹收納在小箱子裡一樣,抑制果樹成長的範圍。
如此一來,狹小的空間也有種植果樹的可能性。而且因為種在盆栽裡的關係,還可以隨意按照防風、防寒、防曬、防雨等需求進行環境的變動。
果樹栽培中最重要的條件就是光。無法充分進行光合作用,就無法結成碩美的果實。只要日照充足,枝葉就能健全成長,結出很多花蕾,長出美味的果實。還有通風也很重要。通風佳才能抑制病蟲害的發生,讓果樹健康茁壯。但也要小心強風吹倒樹木。
LESSON2 依照放置環境選擇樹形
果樹栽培中,需要符合果樹特性,打造出能結成好果實、方便作業的樹形。考量樹種、品種的自然習性,以及栽培地點和空間,挑選出最適合的樹形。此外,也不能缺少充足日照和通風的栽培環境。
栽培家庭果樹的樂趣,不僅僅是水果的收成。觀賞修整過的美麗樹形,還有隨著季節更動,展現出不同風情的花與葉,也都在在蘊含無窮的樂趣。
但既然是果樹栽培,最主要的目的當然還是在於果實。想要大量收成好吃的水果,就必須確實讓花朵綻放。所以必須要進行修枝,讓果樹內側也能充分照射到陽光。
以此為基本,然後一邊考量樹種和品種的性質、栽培場所和空間的問題,一邊選出最適合該果樹的修整方式。
LESSON3 挑選樹苗的重點
果樹栽培的第一步,就是挑選好的樹苗。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樹苗的狀態會對果樹往後的成長造成很大的影響,所以務必要慎重挑選好的樹苗。
樹苗分為裸根苗和容器苗、盆栽苗木三種。裸根苗是由農家在春天阡插、嫁接,等到秋天落葉(休眠期)後再挖起來的樹苗。簡單處理過根和枝幹後種植到盆栽中即可。約2~3年後可以收成。一般說的樹苗大多指裸根苗。
培育容器苗需要特殊的溫床及溫室設備,約在3~4月阡插,6月左右可以出貨,樹苗還很幼小。移植前不需要整理根或枝幹,直接放到7~8號(直徑21~24cm)盆栽中栽培即可。移植2年後可以開始收成。
盆栽苗木是將裸根苗或容器苗移植至盆栽,培育1~2年後的樹苗。購買後直接栽培,當年即可收成。很適合在公寓陽台等空間有限的地方種植。
果樹因為種類不同,有可能無法只種一棵就結果。購買樹苗時務必先確認品種和是否需要人工授粉。如果是單一棵無法結果的品種,就必須要購買親合性高的其他品種來混合種植、採集花粉。LESSON4 栽培容器的選擇方式
在選擇栽培容器的大小、材質前,必須事先了解想要種植的果樹會長多大,有什麼樣的特性。確認之後再依照實際栽培場所或外觀等條件來做選擇。
種植的容器(盆栽)需要依照栽培階段來挑選大小、材質。雖然一般來說,較大的盆栽植物發育較好,也不需要頻繁的移植。但其實還是要依照苗木的大小來挑選合適的花盆,才能保持良好的透氣性,成長茁壯。
舉例來說,不要一下子就將一株小小的苗木直接種在大盆裡,而是先移植到7~8號(直徑21~24cm)的小盆中,再隨著果樹的成長,移植到10~12號(直徑30~36cm)的盆裡,慢慢地越換越大。
盆栽按照材質可以分為塑膠、木頭、素燒盆。塑膠盆較便宜且重量輕,缺點是透氣性較差。最適合用在果樹栽培的盆栽是透氣性佳的素燒盆。在這之中又以瓦盆的設計感最好,自然高雅的風格極具人氣,適合當作最後定植的盆栽。
選擇確實燒過,具有厚度跟些微重量感的盆栽最為理想。最近纖維陶盆也越來越多。具透氣性又輕巧好搬運。不管是顏色或設計都很別緻,很適合拿來布置美麗的庭園。
Lesson5 盆栽栽培的土壤
最理想的用土是透氣好排水佳,保水性及保肥力都良好的土壤。但不需要太神經質地苛求,只要購買市售的園藝用培養土即可。只是在購買時要挑選優質的土壤,最好是混合花崗岩風化土和赤玉土的種類。
從以前園藝書上就都會寫,要混合赤玉土多少%、川砂多少%、腐葉土多少%、鹿沼土多少%、蛭石多少%。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意外的困難。
不管是混合的順序、各自的水分含量、天候,還是混合後要放置的時間等等,都不能不一一考量。所以不太推薦用這種繁複的方法混合土壤。其實只要購買培養土專門業者調配出的「果樹用培養土」,就很方便。
就算不是果樹專用的培養土,一般販售的花草用土(非廉價的種類)中,赤玉土含量30~40%的土壤也很適合(直徑小於30cm的盆栽用30%,大的則用40%)。
LESSON6有效施肥的方法
想要收成很多果實,就不能不施肥。但是也不能過度施肥,必須仔細了解各種果樹的生長週期,適時適當地進行施肥。盡可能以有機質肥料為主。
雖然還是會依照栽培種類的不同有些差異,但一般來說,果樹的肥料會分成基肥(寒肥)、追肥(春肥、夏肥)、禮肥(秋肥)三段施肥。基肥是在移植時或根部開始活動前的休眠期施予;春肥又稱為催芽肥,在發芽前施肥。禮肥的施肥目的,則是為了收成後果樹的回復。
肥料的種類大略可以分為有機質肥料和無機質肥料(化學肥料)。有機質肥料是以油粕、骨粉、魚粉等動植物原料為主的天然肥料。因為要藉由土中的微生物進行分解,在被根部吸收、產生效果前需要一段時間。但也因為效果較慢(遲效性),所以比較不會造成根部的損傷。
化學肥料就是化學合成的肥料,又稱為化成肥料。具有高含量的肥料成分,因為容易溶解在水中,所以能夠直接被根部吸收,效果快(速效性)。
肥料以生效速度較慢但能長時間持續的有機質「發酵」肥料為主。化學肥料需要按照不同時期施予不同比例的氮(N)、磷(P)、鉀(K),比較複雜。相較之下,有機質「發酵」肥料除了可省去這些作業且持久度較長外,還能在油粕和骨粉的發酵過程中,產生 N、P、K以外的微量元素。
發酵肥料就是將油粕發酵後的產物,立即當作肥料使用。但如果已經明顯出現發育不良的狀況,還是必須將家庭用液肥稀釋約1000倍後,連續在葉面施灑3天左右。LESSON7不會失敗的樹苗移植方法
盆栽栽培中最重要的作業就是樹苗移植。移植前要先整理樹苗的舊根,才能促進新根的成長。此外,為了幫助新芽生長,也必須將地上的部分做切除。不需要擔心「切除」會造成損害,務必確實執行。
要如何在盆栽栽培中種出好吃的水果?這其中最大的關鍵在於強壯的根。
結出果實後,首要目標就是儲蓄養分和水分,讓果實能夠長大。而提升甜度,則取決於葉子量和根量(豐厚量)。換句話說,就是要盡可能好好培育果樹的根。所以移植是最重要的第一步。
和種在土地中時不同,盆栽種植的根部發展空間會受到侷限,所以根部的照顧格外重要。移植前,先將根部土塊的位置上下切除(根與根間凝固的土壤部分),再從側面縱切幾刀,可以幫助新根發育。
LESSON8 澆水的注意事項
和種植在庭院中時不同,澆水對盆栽栽培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作業。要小心缺水或澆太多水,都會造成植物枯萎。
盆栽澆水時的基本,就是要澆到水從盆底孔流出來。一口氣澆完的話水分無法充分流通到土壤之中,所以要分幾次慢慢澆。澆水時盡量不要碰到花或果實,直接朝根部澆水。像是葡萄的葉子如果碰到水的話容易產生疾病,需要小心注意。
澆水的次數約莫是春秋早上澆一次;夏天盡可能早上、傍晚各澆一次;冬天則一周一次左右。
夏天澆水時要特別注意,必須在早上9點前澆完水。如果非得在日正當中時澆水,就必須澆到水大量從盆底流出來為止,才不會造成地溫立刻上升。冬季時期,基本上一個禮拜或10天左右澆一次水就足夠,但若放置盆栽的地方較乾燥,還是要多澆一點水。
白天或傍晚以後,除非已經到了缺水的地步,否則盡量不要澆水。
LESSON9整枝剪定的方法
任由果樹隨意生長的自然樹形,對日照還有通風都有極度不好的影響。最後養分都會被枝葉吸收,造成不易結果、滋生病蟲害的情形。所以必須適度修整不需要的枝幹,調整樹形。
整枝剪定是果樹栽培中很重要的一環。藉由剪定來調整樹形,也就是所謂的整枝。整枝剪定的目的,就在於調整樹形以利果樹開花結果。
為了讓果實平均遍布,果樹全體需要均衡地照到陽光。為此,必須考量隔年枝幹的生長及結果情形,配合季節進行管理。移植後一年的春天到夏天,是管理盆栽果樹最重要的時期。
剪定大致上可以分為疏密剪定及縮短剪定。除此之外,還會進行誘引來調節枝幹成長方向及速度。
一邊考量要如何配置長有葉芽和花芽的一年生枝幹,一邊進行剪定。長出無數粗長枝幹的果樹,需要進行適度的疏密。疏密過後的剩餘枝幹,則需要藉由誘引或撚枝來促進花芽增長。
若果樹只能長出又細又短的枝幹,就必須進行縮短剪定的作業,才能幫助隔年長出很多粗長的枝幹。
春天到夏天時期,多以新梢的疏密剪定為主。從主枝及亞主枝上方冒出來的芽會長成粗長的枝幹,需要拔除。如果放任枝幹不管,之後會造成徒長問題,所以要從根部切除。
植物的枝幹具有越往上筆直生長就會長得越長,反之則越差的特性。但快速往上生長的枝幹不利於花芽的生成,所以必須抑制枝幹向上生長的速度,或改變枝幹的方向,讓枝幹橫向或向下發展,稱為誘引。
誘引時會以支柱或繩子將枝幹固定,改變生長的角度。另外像葡萄、梨子等,在棚架上撚折枝幹來掌控生長方向和速度的方法,稱為撚枝。
LESSON10促進結果的方法
果樹中有像無花果或葡萄這種,單棵就能結出果實的種類;也有像桃子或蘋果這種,難以單棵結果的種類。雖然有雄蕊也有雌蕊,但還是無法靠單一品種的花粉就結成果實的類型,就叫做自花不結實。
像這樣的果樹,就必須進行人工授粉來確保果實的形成。另外,像是奇異果這種雌雄異株的情況,如果只種下雄樹也無法結果。在移植樹苗的同時,最好也一起移植授粉樹(混植)。
難以經由風或昆蟲等自然授粉時,就必須進行人工授粉。尤其是盆栽栽培的情況下,因為花量較少,所以最好採取人工授粉。
人工授粉時,要先從授粉樹上摘下花蕾,或從花上取下雄蕊後鋪在白紙上,放置室內1~2天後,再進行花粉的採集。蒐集完花粉後,用毛筆或雞毛撢子幫果樹授粉。
家庭栽培時,可以直接摘下有花粉的花朵、用開花的雄蕊去摩擦雌蕊,或是用掏耳棒後的毛球或毛筆沾上花粉後,輕刷雌蕊柱頭,都能有效授粉。花開後3天內是授粉的期限。選擇天氣好的早上進行人工授粉。
想要結出很多果實、收成好吃的水果,就必須讓果樹健康長大。為此,就得確實做好日常管理中的日照排水、施肥等作業。除此之外,為了每年都能穩定收成,還需要對開花、結果等自然現象進行人為的管控(結實管理)。所謂的結實管理,除了人工授粉之外,還包含摘蕾、摘花、摘果、套袋、激勃素處理等作業。
如果全部的花芽都開花、結成果實,就會造成果實過多,進而影響到隔年的開花結果,稱為「隔年結果」。就是為了避免這種現象,適度將花蕾摘除就叫做「摘蕾」。等到花開了之後再摘除的「摘花」,也可以避免過度消耗養分,有助於收成優質的果實。「摘果」是摘除較小或形狀較差的果實,可以預防隔年結果的情形,還讓收成的果實變得更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