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1
撫慰與放鬆的植物
屋子裡的植物只要放對,就能營造出輕鬆悠閒的氛圍。把大自然帶進家門,就是在創造更安詳、更接地氣的環境。經常看見植物,與它們接近,甚至只是看看綠色的物品,我們的心情就會更平靜,可以應付生命拋擲過來的任何挑戰。
雙線竹芋(PIN-STRIPE CALATHEA/CALATHEA ORNATA)
光照:喜歡略微陰暗、沒有直射光的位置,強光可能會灼傷葉片。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葉片會改變方向來適應光線條件。
濕度:喜歡較高的濕度,不妨與其他盆栽放在一起,創造潮濕的微型氣候(microclimate),或者在盆器底下墊一盤濕石子。
水分:充分澆透,讓土壤吸飽水;下一次等土壤乾透再澆水。缺水時葉片會捲起。
照顧:竹芋很適合用來點亮客廳的陰暗角落,但不喜歡待在風口。想種出健康的竹芋,夏季每兩星期使用半濃度肥料。放在溫暖的位置,溫度不低於攝氏十六度。
雙線竹芋被譽為森林地面植物之后,它無與倫比的美麗外觀可謂不負盛名。對初學者來說可能有點難度,但只要掌握光線條件,它就能長得好,活得久。你還會發現,雙線竹芋溫順高雅的氣質為周遭帶來一股恬靜。葉片正面的粉紅線條彷彿手繪,深紫紅色的背面可以吸收陰暗光線。讓雙線竹芋茂盛茁壯的祕訣是給它們溫暖、濕氣與斑駁光,就像生長在它的故鄉亞馬遜雨林。
鹿角蕨(STAGHORN FERN/PLATYCERIUM BIFURCATUM )
光照:鹿角蕨有別於大多數蕨類,喜歡明亮的非直射光。
濕度:鹿角蕨的葉片可以吸水,定期噴霧和較高濕度對它有好處。低溫季節持續噴霧,尤其全天候開暖氣時。浴室光線充足濕度偏高,是相當合適的位置。
水分:澆水頻率視溫度與濕度而定。用手觸摸橢圓形葉子背面底部,如果覺得乾燥,可以將植株放進水中浸泡幾分鐘。土壤乾透再澆水,水分太多可能導致根部腐爛。
照顧:使用蘭科植物專用土或樹皮碎屑。比較小的圓形葉片老化後會轉為棕色,這不代表植株即將死亡,千萬不要摘除。
體型巨大的鹿角蕨高貴優雅,只要妥善照顧,會是絕佳的居家盆栽。想要養出美觀健康的鹿角蕨,關鍵在於了解它在原生棲地—熱帶地區—的生長情況。鹿角蕨如同蘭科植物和空氣鳳梨,都是附生植物。它小小的根鬚附著在宿主的樹皮上,靠狀似鹿角的綠葉吸收營養與水分。在野外,鹿角蕨可以長到十分壯觀,葉片從森林高處的樹杈流瀉而下。
你或許看過栽植在樹皮上的鹿角蕨,這是為了模仿它們的原生森林棲地,也是在家裡栽植的理想方式。鹿角蕨也可以栽種在盆子裡,只是,如果用吊籃高高掛起獨立展示,它們的美貌更能充分顯露。這麼一來,它們垂落的葉片可以在牆壁上投射出陰影,創造出歲月靜好的氛圍。
文竹(ASPARAGUS FERN/ASPARAGUS SETACEUS)
光照:喜歡明亮的非直射光。如果光線太暗,它們的針葉會發黃掉落。光線太強則會灼傷葉子。
濕度:喜歡高濕。
水分:春秋之間的生長季節定期澆水,冬日酌量減少。
照顧:冬天遠離暖氣口。暖氣運轉時室內濕度可能會降低,定期噴霧文竹才能長得好。
結束一日的辛勞,回到綠意盎然的家,高雅內斂的文竹能夠讓你放鬆心情。文竹雖然跟食用蘆筍有親戚關係,卻不可食用。它也不是蕨類,所以它的英文俗名「蘆筍蕨」(asparagus fern)很容易誤導。野生文竹擅長攀爬,使用莖部的小小背脊攀附鄰近的高大植物往上爬。文竹長到成熟期,枝葉不再聚集,它的羽狀葉莖會向外伸展,變得像觸鬚。
兔腳水龍骨(RABBIT-FOOT FERN/PHLEBODIUM AUREUM )
光照:偏好中到低光照;如果氣溫涼爽,可以承受明亮的非直射光。直接日照會灼傷葉片。
濕度:喜高濕,定期噴霧有益生長。
水分:定期適量澆水,土壤積水對植株有害。務必確認多餘的水分可以排出,以免根莖腐爛。
照顧:冬季遠離暖氣口,換盆時使用樹皮碎屑等排水良好的介質。
兔腳水龍骨之所以有別於其他蕨類,正是在於它獨特的藍灰色柔軟葉片。它與大多數附生植物一樣,生長在陰暗雨林的樹皮上。兔腳水龍骨喜歡涼爽、陰暗潮濕的環境,因此適合放在面北的廚房裡。更理想的是面北的浴室,可以在裡面擺放各種蕨類,打造一片恬靜放鬆的綠帶。
豹紋竹芋(PRAYER PLANT/MARANTA LEUCONERA)
光照:斑駁光。
濕度:定期噴霧,或在盆底墊一盤濕石子。如果葉片末端變成棕色,代表濕度不足。
水分:春季到秋季保持土壤濕潤,冬季稍微乾一點。
照顧:偏好攝氏十六度以上的氣溫,溫暖的浴室是合適地點。跟其他植物擺放在一起,營造潮濕的微型氣候,有利豹紋竹芋的生長。
豹紋竹芋的葉片入夜後會聚攏閉合,像祈禱時交握的雙 手,等到旭日東升又會舒展開來,因此另有祈禱草(prayer plant)的俗名。這個輕柔動作提醒我們找時間休息,或者每天早晨和夜晚靜心冥想幾分鐘。豹紋竹芋葉片正面有著曼妙紋路,背面又是耀眼的深紅,被譽為最美麗的居家植物。
龜背芋(SWISS CHEESE PLANT/MONSTERA DELICIOSA)
光照:偏好斑駁光,避免明亮的直射光。幼株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陰暗,在人工光照下生長良好。成株後移到比較明亮的自然光環境。
濕度:中;每隔幾天噴霧一次。如果養在苔蘚桿上,可以對苔蘚桿噴霧,促進氣根生長,攀附更牢固。
水分:在氣溫偏高的夏季,土壤表層乾燥時才澆水。冬季減少澆水頻率。
照顧:龜背芋喜歡朝光源生長,所以天窗下或樓梯間是十分理想的位置。氣根會自然從龜背芋的莖生長出來,無須理會,長得太長可以剪掉。氣根位置如果夠低,可以引導回土壤裡。經常以濕布擦拭葉片清除灰塵。必要時可以在春天修剪。
龜背芋不難照顧,是熱門的居家植物。它的幼株是深綠色心型葉片,成株後開始裂葉,因此得名。龜背芋是天生的攀爬高手,通常栽植在苔蘚桿上出售。健康的龜背芋生長迅速,會是引人注目的落地型盆栽。它莊嚴的外觀讓整個室內環境顯得祥和又寧靜。
撫慰與放鬆的植物
屋子裡的植物只要放對,就能營造出輕鬆悠閒的氛圍。把大自然帶進家門,就是在創造更安詳、更接地氣的環境。經常看見植物,與它們接近,甚至只是看看綠色的物品,我們的心情就會更平靜,可以應付生命拋擲過來的任何挑戰。
雙線竹芋(PIN-STRIPE CALATHEA/CALATHEA ORNATA)
光照:喜歡略微陰暗、沒有直射光的位置,強光可能會灼傷葉片。細心觀察,你會發現葉片會改變方向來適應光線條件。
濕度:喜歡較高的濕度,不妨與其他盆栽放在一起,創造潮濕的微型氣候(microclimate),或者在盆器底下墊一盤濕石子。
水分:充分澆透,讓土壤吸飽水;下一次等土壤乾透再澆水。缺水時葉片會捲起。
照顧:竹芋很適合用來點亮客廳的陰暗角落,但不喜歡待在風口。想種出健康的竹芋,夏季每兩星期使用半濃度肥料。放在溫暖的位置,溫度不低於攝氏十六度。
雙線竹芋被譽為森林地面植物之后,它無與倫比的美麗外觀可謂不負盛名。對初學者來說可能有點難度,但只要掌握光線條件,它就能長得好,活得久。你還會發現,雙線竹芋溫順高雅的氣質為周遭帶來一股恬靜。葉片正面的粉紅線條彷彿手繪,深紫紅色的背面可以吸收陰暗光線。讓雙線竹芋茂盛茁壯的祕訣是給它們溫暖、濕氣與斑駁光,就像生長在它的故鄉亞馬遜雨林。
鹿角蕨(STAGHORN FERN/PLATYCERIUM BIFURCATUM )
光照:鹿角蕨有別於大多數蕨類,喜歡明亮的非直射光。
濕度:鹿角蕨的葉片可以吸水,定期噴霧和較高濕度對它有好處。低溫季節持續噴霧,尤其全天候開暖氣時。浴室光線充足濕度偏高,是相當合適的位置。
水分:澆水頻率視溫度與濕度而定。用手觸摸橢圓形葉子背面底部,如果覺得乾燥,可以將植株放進水中浸泡幾分鐘。土壤乾透再澆水,水分太多可能導致根部腐爛。
照顧:使用蘭科植物專用土或樹皮碎屑。比較小的圓形葉片老化後會轉為棕色,這不代表植株即將死亡,千萬不要摘除。
體型巨大的鹿角蕨高貴優雅,只要妥善照顧,會是絕佳的居家盆栽。想要養出美觀健康的鹿角蕨,關鍵在於了解它在原生棲地—熱帶地區—的生長情況。鹿角蕨如同蘭科植物和空氣鳳梨,都是附生植物。它小小的根鬚附著在宿主的樹皮上,靠狀似鹿角的綠葉吸收營養與水分。在野外,鹿角蕨可以長到十分壯觀,葉片從森林高處的樹杈流瀉而下。
你或許看過栽植在樹皮上的鹿角蕨,這是為了模仿它們的原生森林棲地,也是在家裡栽植的理想方式。鹿角蕨也可以栽種在盆子裡,只是,如果用吊籃高高掛起獨立展示,它們的美貌更能充分顯露。這麼一來,它們垂落的葉片可以在牆壁上投射出陰影,創造出歲月靜好的氛圍。
文竹(ASPARAGUS FERN/ASPARAGUS SETACEUS)
光照:喜歡明亮的非直射光。如果光線太暗,它們的針葉會發黃掉落。光線太強則會灼傷葉子。
濕度:喜歡高濕。
水分:春秋之間的生長季節定期澆水,冬日酌量減少。
照顧:冬天遠離暖氣口。暖氣運轉時室內濕度可能會降低,定期噴霧文竹才能長得好。
結束一日的辛勞,回到綠意盎然的家,高雅內斂的文竹能夠讓你放鬆心情。文竹雖然跟食用蘆筍有親戚關係,卻不可食用。它也不是蕨類,所以它的英文俗名「蘆筍蕨」(asparagus fern)很容易誤導。野生文竹擅長攀爬,使用莖部的小小背脊攀附鄰近的高大植物往上爬。文竹長到成熟期,枝葉不再聚集,它的羽狀葉莖會向外伸展,變得像觸鬚。
兔腳水龍骨(RABBIT-FOOT FERN/PHLEBODIUM AUREUM )
光照:偏好中到低光照;如果氣溫涼爽,可以承受明亮的非直射光。直接日照會灼傷葉片。
濕度:喜高濕,定期噴霧有益生長。
水分:定期適量澆水,土壤積水對植株有害。務必確認多餘的水分可以排出,以免根莖腐爛。
照顧:冬季遠離暖氣口,換盆時使用樹皮碎屑等排水良好的介質。
兔腳水龍骨之所以有別於其他蕨類,正是在於它獨特的藍灰色柔軟葉片。它與大多數附生植物一樣,生長在陰暗雨林的樹皮上。兔腳水龍骨喜歡涼爽、陰暗潮濕的環境,因此適合放在面北的廚房裡。更理想的是面北的浴室,可以在裡面擺放各種蕨類,打造一片恬靜放鬆的綠帶。
豹紋竹芋(PRAYER PLANT/MARANTA LEUCONERA)
光照:斑駁光。
濕度:定期噴霧,或在盆底墊一盤濕石子。如果葉片末端變成棕色,代表濕度不足。
水分:春季到秋季保持土壤濕潤,冬季稍微乾一點。
照顧:偏好攝氏十六度以上的氣溫,溫暖的浴室是合適地點。跟其他植物擺放在一起,營造潮濕的微型氣候,有利豹紋竹芋的生長。
豹紋竹芋的葉片入夜後會聚攏閉合,像祈禱時交握的雙 手,等到旭日東升又會舒展開來,因此另有祈禱草(prayer plant)的俗名。這個輕柔動作提醒我們找時間休息,或者每天早晨和夜晚靜心冥想幾分鐘。豹紋竹芋葉片正面有著曼妙紋路,背面又是耀眼的深紅,被譽為最美麗的居家植物。
龜背芋(SWISS CHEESE PLANT/MONSTERA DELICIOSA)
光照:偏好斑駁光,避免明亮的直射光。幼株能夠承受一定程度的陰暗,在人工光照下生長良好。成株後移到比較明亮的自然光環境。
濕度:中;每隔幾天噴霧一次。如果養在苔蘚桿上,可以對苔蘚桿噴霧,促進氣根生長,攀附更牢固。
水分:在氣溫偏高的夏季,土壤表層乾燥時才澆水。冬季減少澆水頻率。
照顧:龜背芋喜歡朝光源生長,所以天窗下或樓梯間是十分理想的位置。氣根會自然從龜背芋的莖生長出來,無須理會,長得太長可以剪掉。氣根位置如果夠低,可以引導回土壤裡。經常以濕布擦拭葉片清除灰塵。必要時可以在春天修剪。
龜背芋不難照顧,是熱門的居家植物。它的幼株是深綠色心型葉片,成株後開始裂葉,因此得名。龜背芋是天生的攀爬高手,通常栽植在苔蘚桿上出售。健康的龜背芋生長迅速,會是引人注目的落地型盆栽。它莊嚴的外觀讓整個室內環境顯得祥和又寧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