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神的樹——柳營百年榕樹
老榕樹急待救援
那是盛夏的一天,陽光炙熱,空氣近乎灼人。清早,助理匆匆帶來一則請求——一位民眾來電,希望我們能盡快前往柳營,勘查一棵對整個村子極為重要的老樹。
走進那片綠意交錯的農田,還未確認地址,我們便遠遠望見了那棵孤立於田間的老榕。它高逾十五公尺,樹形渾圓,如一顆巨大香菇靜靜矗立天地之間。然而,走近一看,心頭頓時一緊——枝葉乾枯,樹冠已有過半失去生機,只剩灰褐色的枯枝向天空伸展。
我們剛抵達,村民們便紛紛聚攏過來,圍繞著我們與這棵老榕,七嘴八舌地訴說著它的過往。一位九十高齡的阿公愁容滿面,顫聲問我:「老師,這棵樹……還救得回來嗎?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說,這幾年他們曾尋求政府協助,也請過專家來看樹。有人說它得了「樹癌」,建議進行土壤消毒,但最後不了了之,只留下日復一日的等待。榕樹日漸凋零,如今只剩三分之一的樹冠還存綠意。他語帶哽咽:「我們不是不在意它……只是無能為力……」另一位大叔紅著眼眶接著說:「這不是一棵普通的樹,它是我們村的精神支柱。每年正月三山國王廟的祭典,都是在它的庇蔭下舉行的。」一旁的阿嬤也低聲補充:「我的阿嬤、媽媽、我自己……我們三代都在這棵樹下長大。它已經超過一百五十歲了,怎麼能眼睜睜看它死去?拜託老師,幫幫我們吧……」
我聽著這些話,心中沉重。這不僅是一棵樹,它承載著情感、記憶與信仰的根。當我進一步了解老榕的環境背景,一切逐漸清晰起來——這棵榕樹位於開闊水田中央,旁邊種植著火龍果,是這片土地上最醒目的標記,如今卻瀕臨枯死。我蹲下查看土壤與樹皮,告訴村民們:「這棵榕樹不是得了樹癌,而是長期受除草劑藥害所苦。附近農地或許使用了化學藥劑,導致它逐漸衰弱。」我抬頭看著那片枯枝說:「現在正值酷暑,無論開挖還是修剪,對它而言都是負擔。但我們不能再拖了,它已經撐得太久。」
正午時分,烈日當空,田間如同蒸籠。這時助理驚呼:「老師你看,天氣明明大晴,偏偏只有榕樹上方聚著一小片烏雲,好像是它自己招來的庇蔭……」我抬頭望去,果真如此,心中一震,也許這正是天地間的一種默契。我轉身對村民說:「這棵樹狀況緊急,我們會儘快安排搶救行動,請給我們幾天時間。」阿公堅定地說:「我們會籌措經費,只求能救回它……它不只是樹,是我們的神。」我回應:「它是你們的神樹,也是我們共同守護的信念。」
結束柳營一整天的勘查後,心中仍縈繞著那棵百年老榕樹的身影。然而,這天南下的主要行程,其實是為了趕往一間寺院,處理那裡的樹木問題。傍晚抵達時,寺裡的師父親切接待,為我安排在大殿旁的一間簡樸寧靜的休息住所。夜深了,月色清澈如水,微風輕拂院落,萬籟俱寂。此時此刻的安寧彷彿將一整日的奔波與沉重都沉澱下來。我漸漸沉入夢鄉……然而,在夢的某一處轉角,一條無敵大蛇悄然現身。那並不是一場驚駭的夢,蛇靜靜地靠近我,牠的臉竟與我如此接近,彷彿想貼近我的面頰。我可以清楚看見牠的溫和雙眼、牠沒有絲毫惡意,反而帶著一種不可言喻的祥和氣息。不是侵略,也非警告,而是如某種凝視,似要傳達什麼。儘管如此,我從未夢見過這樣清晰而具象的蛇,在夢中驚醒。整個人坐起來,心跳未平,久久難以釋懷。那不是恐懼,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應,彷彿這條蛇攜帶著某種訊息,在夜的靜謐裡靜靜探訪了我。
老榕樹——人為的農藥害
若不儘快搶救,這棵老榕樹恐怕撐不過這個酷暑。這是我心中最深的憂慮,也是最清楚不過的事實。然而,我們究竟有多少勝算?我不敢輕言。畢竟,這是一棵百歲以上的老樹,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面對這樣的存在,我除了深深敬畏,更只能尊重它的生命選擇。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這場枯損的源頭,來自於藥害。除草劑,顧名思義,是為了剷除雜草而設計的化學藥劑。雖說針對的對象是雜草,但別忘了——雜草是植物,樹木亦然。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釋放到環境中,影響從來不是選擇性或單一性的。簡單來說,能夠讓雜草枯萎的藥劑,也有能力讓樹木走向死亡。市面上的除草劑主要分為兩類:一種經由葉片吸收,另一種則進入土壤,透過根系傳導。而真正對大樹造成深層傷害的,往往就是後者。當除草劑殘留於土壤中,樹根在不知不覺中將毒素一點一滴吸收,最終癱瘓水分與養分的吸收系統。根系枯竭後,整棵樹便再無力支撐自己,走向崩塌。最令人痛心的是——這一切的傷害,並非立即可見。樹木不會喊痛,不會哀號,它只是靜靜地站著,看似一切如常。直到某天,葉片不再舒展、枝條逐漸枯黃;當我們驚覺異狀時,往往已是回天乏術——因為早在數月前,它的根,已悄然死去。
我們常安慰自己說:「這麼大棵的樹,不會這麼容易就被除草劑影響吧?」但事實往往殘酷。越是高大、年長的樹,根系越深、分布越廣,一旦毒素進入土壤,它無法選擇,只能無聲地承受,最終一點一滴走向枯亡。
我們理解台灣炎熱潮濕的氣候讓雜草快速生長,除草幾乎成了農民最頭痛的日常。但即便如此,再怎麼追求效率、再怎麼依賴化學藥劑,也請別忘了——這些大樹是無辜的。它們曾庇蔭我們的童年、守護土地的安穩。除草可以,但請避開它們的根域。千萬不要讓那些原本應該陪我們走更長遠歲月的老樹,成了除草劑下沉默的犧牲者。
汙染的土壤與枯枝修剪
要清除這棵老榕樹表層受汙染的土壤,絕非易事。從樹冠的枯損情形來看,地下殘留的毒素濃度,遠遠超出我們原先的預估。更令人心疼的是,這棵歷經百年風霜的大榕,如今已有七成樹冠乾枯。大規模修剪勢在必行,卻是一項艱鉅的工程——不只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情感上的拉鋸。即便必須剪去枯枝敗葉,我們仍希望盡可能保留它原本的姿態,就如同面對病重的親人,即使身體不堪,也應保有一絲外貌的尊嚴與體面——那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
這不是單純的樹木醫治,而是一場與信仰、歷史與情感交織的儀式。踏入村莊的那一刻,我便感受到這棵樹不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一種信仰的寄託。當日抵達現場,我毫不遲疑地先行前往村中的廟宇,誠心向神明稟告即將展開的行動。那座供奉三山國王的老廟靜靜佇立於晨光之中,雖外觀樸實,卻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情感。廟旁是村民日常聚會、閒話家常的地方,有人下棋,有人泡茶,整個空間彷彿凝結著時間的緩慢流動。踏入廟堂,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敬意。村民介紹說,這座廟已存在逾百年,壁面上層層煙痕,是歲月與香火交織的痕跡,也承載著無數祈願與守護的故事。我點上一炷香,雙手合十,向三山國王稟告這三日的救樹行動,懇求庇佑。就在我誠心祈禱之際,一旁的廟公也輕聲附和。他眼神誠懇,語氣平和地說:「三山國王是山神啊,這棵樹我們拜託王爺很久了,希望能幫我們找來貴人來救救它。今天醫生您來,就是王爺安排的,真的感謝王爺。」那話語樸實,卻讓我心頭一震。原來,在我尚未踏入此地之前,村民早已默默祈求許久,而我,只是恰好回應了這份祈願。
我帶著些許疑惑,輕聲問廟公:「奇怪的是……那天看完老榕後,我夢見了一條大蛇,那夢境真實得驚人。牠靜靜地出現在我面前,溫和、不帶惡意,但牠的出現,卻讓我一直無法釋懷……這會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意涵?」廟公微微一笑,眼神溫和篤定,說道:「那不是恐懼,是感謝啊。大蛇是神靈的象徵,也是守護的化身。你會夢見牠,也許正是老樹與三山國王在向你表達感謝。他們知道你遠道而來、傾心救治,這夢,是他們的回應。」我瞬間明白,這不只是一次拯救的行動,更是一場與天地、人情、信仰深層交流的經歷。而我,只是幸運地,成為了其中的一環。
救治作業預計需時兩至三天,這天一早,村民早已聚集在榕樹下,準備共同見證這場生命的修復。最令人動容的,是村裡的阿公阿嬤們不僅提早到場,還貼心地準備了桌椅、水果與茶點,細細叮囑我們:「別太操勞了喔,點心先吃飽,再繼續做事。」這樣溫暖的話語,瞬間喚起我兒時的記憶。當年在自家農田收成的日子裡,母親總會備妥滿桌的點心與飯菜,讓親友補充體力。那是農村裡特有的溫情,是土地與人彼此扶持的情感交融。原以為這些記憶早已模糊,沒想到竟在這棵榕樹下,再度被喚醒。
有位高齡阿公,自清晨起便坐在榕樹旁,一動也不動地注視著我們的每一個舉動。他話不多,但眼神中充滿堅定與關懷,就像在默默守護著這位老夥伴,生怕它無法承受這場手術的痛楚。傍晚時分,工作接近尾聲,阿公悄然離去,不久後又捧著一盤親手種下的水果回來。他淡淡地說:「這沒什麼,就想做點事,幫點忙。」我看著他眼裡微微的濕意,那不是悲傷,而是一種深沉的情感——對老樹的疼惜、對村莊記憶的珍視、對每一份努力的感激。那一刻我明白,這棵榕樹,早已不只是村中的一棵老樹,而是一段代代相傳的生命故事,是信仰、回憶與連結的實體象徵。
老榕樹急待救援
那是盛夏的一天,陽光炙熱,空氣近乎灼人。清早,助理匆匆帶來一則請求——一位民眾來電,希望我們能盡快前往柳營,勘查一棵對整個村子極為重要的老樹。
走進那片綠意交錯的農田,還未確認地址,我們便遠遠望見了那棵孤立於田間的老榕。它高逾十五公尺,樹形渾圓,如一顆巨大香菇靜靜矗立天地之間。然而,走近一看,心頭頓時一緊——枝葉乾枯,樹冠已有過半失去生機,只剩灰褐色的枯枝向天空伸展。
我們剛抵達,村民們便紛紛聚攏過來,圍繞著我們與這棵老榕,七嘴八舌地訴說著它的過往。一位九十高齡的阿公愁容滿面,顫聲問我:「老師,這棵樹……還救得回來嗎?我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他說,這幾年他們曾尋求政府協助,也請過專家來看樹。有人說它得了「樹癌」,建議進行土壤消毒,但最後不了了之,只留下日復一日的等待。榕樹日漸凋零,如今只剩三分之一的樹冠還存綠意。他語帶哽咽:「我們不是不在意它……只是無能為力……」另一位大叔紅著眼眶接著說:「這不是一棵普通的樹,它是我們村的精神支柱。每年正月三山國王廟的祭典,都是在它的庇蔭下舉行的。」一旁的阿嬤也低聲補充:「我的阿嬤、媽媽、我自己……我們三代都在這棵樹下長大。它已經超過一百五十歲了,怎麼能眼睜睜看它死去?拜託老師,幫幫我們吧……」
我聽著這些話,心中沉重。這不僅是一棵樹,它承載著情感、記憶與信仰的根。當我進一步了解老榕的環境背景,一切逐漸清晰起來——這棵榕樹位於開闊水田中央,旁邊種植著火龍果,是這片土地上最醒目的標記,如今卻瀕臨枯死。我蹲下查看土壤與樹皮,告訴村民們:「這棵榕樹不是得了樹癌,而是長期受除草劑藥害所苦。附近農地或許使用了化學藥劑,導致它逐漸衰弱。」我抬頭看著那片枯枝說:「現在正值酷暑,無論開挖還是修剪,對它而言都是負擔。但我們不能再拖了,它已經撐得太久。」
正午時分,烈日當空,田間如同蒸籠。這時助理驚呼:「老師你看,天氣明明大晴,偏偏只有榕樹上方聚著一小片烏雲,好像是它自己招來的庇蔭……」我抬頭望去,果真如此,心中一震,也許這正是天地間的一種默契。我轉身對村民說:「這棵樹狀況緊急,我們會儘快安排搶救行動,請給我們幾天時間。」阿公堅定地說:「我們會籌措經費,只求能救回它……它不只是樹,是我們的神。」我回應:「它是你們的神樹,也是我們共同守護的信念。」
結束柳營一整天的勘查後,心中仍縈繞著那棵百年老榕樹的身影。然而,這天南下的主要行程,其實是為了趕往一間寺院,處理那裡的樹木問題。傍晚抵達時,寺裡的師父親切接待,為我安排在大殿旁的一間簡樸寧靜的休息住所。夜深了,月色清澈如水,微風輕拂院落,萬籟俱寂。此時此刻的安寧彷彿將一整日的奔波與沉重都沉澱下來。我漸漸沉入夢鄉……然而,在夢的某一處轉角,一條無敵大蛇悄然現身。那並不是一場驚駭的夢,蛇靜靜地靠近我,牠的臉竟與我如此接近,彷彿想貼近我的面頰。我可以清楚看見牠的溫和雙眼、牠沒有絲毫惡意,反而帶著一種不可言喻的祥和氣息。不是侵略,也非警告,而是如某種凝視,似要傳達什麼。儘管如此,我從未夢見過這樣清晰而具象的蛇,在夢中驚醒。整個人坐起來,心跳未平,久久難以釋懷。那不是恐懼,而是一種難以言喻的感應,彷彿這條蛇攜帶著某種訊息,在夜的靜謐裡靜靜探訪了我。
老榕樹——人為的農藥害
若不儘快搶救,這棵老榕樹恐怕撐不過這個酷暑。這是我心中最深的憂慮,也是最清楚不過的事實。然而,我們究竟有多少勝算?我不敢輕言。畢竟,這是一棵百歲以上的老樹,是一個活生生的生命體。面對這樣的存在,我除了深深敬畏,更只能尊重它的生命選擇。我們所能做的,只是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這場枯損的源頭,來自於藥害。除草劑,顧名思義,是為了剷除雜草而設計的化學藥劑。雖說針對的對象是雜草,但別忘了——雜草是植物,樹木亦然。這些化學物質一旦釋放到環境中,影響從來不是選擇性或單一性的。簡單來說,能夠讓雜草枯萎的藥劑,也有能力讓樹木走向死亡。市面上的除草劑主要分為兩類:一種經由葉片吸收,另一種則進入土壤,透過根系傳導。而真正對大樹造成深層傷害的,往往就是後者。當除草劑殘留於土壤中,樹根在不知不覺中將毒素一點一滴吸收,最終癱瘓水分與養分的吸收系統。根系枯竭後,整棵樹便再無力支撐自己,走向崩塌。最令人痛心的是——這一切的傷害,並非立即可見。樹木不會喊痛,不會哀號,它只是靜靜地站著,看似一切如常。直到某天,葉片不再舒展、枝條逐漸枯黃;當我們驚覺異狀時,往往已是回天乏術——因為早在數月前,它的根,已悄然死去。
我們常安慰自己說:「這麼大棵的樹,不會這麼容易就被除草劑影響吧?」但事實往往殘酷。越是高大、年長的樹,根系越深、分布越廣,一旦毒素進入土壤,它無法選擇,只能無聲地承受,最終一點一滴走向枯亡。
我們理解台灣炎熱潮濕的氣候讓雜草快速生長,除草幾乎成了農民最頭痛的日常。但即便如此,再怎麼追求效率、再怎麼依賴化學藥劑,也請別忘了——這些大樹是無辜的。它們曾庇蔭我們的童年、守護土地的安穩。除草可以,但請避開它們的根域。千萬不要讓那些原本應該陪我們走更長遠歲月的老樹,成了除草劑下沉默的犧牲者。
汙染的土壤與枯枝修剪
要清除這棵老榕樹表層受汙染的土壤,絕非易事。從樹冠的枯損情形來看,地下殘留的毒素濃度,遠遠超出我們原先的預估。更令人心疼的是,這棵歷經百年風霜的大榕,如今已有七成樹冠乾枯。大規模修剪勢在必行,卻是一項艱鉅的工程——不只是技術上的挑戰,更是情感上的拉鋸。即便必須剪去枯枝敗葉,我們仍希望盡可能保留它原本的姿態,就如同面對病重的親人,即使身體不堪,也應保有一絲外貌的尊嚴與體面——那是一種最基本的尊重。
這不是單純的樹木醫治,而是一場與信仰、歷史與情感交織的儀式。踏入村莊的那一刻,我便感受到這棵樹不只是自然的一部分,更是一種信仰的寄託。當日抵達現場,我毫不遲疑地先行前往村中的廟宇,誠心向神明稟告即將展開的行動。那座供奉三山國王的老廟靜靜佇立於晨光之中,雖外觀樸實,卻散發著濃厚的鄉土情感。廟旁是村民日常聚會、閒話家常的地方,有人下棋,有人泡茶,整個空間彷彿凝結著時間的緩慢流動。踏入廟堂,心中湧起一股莫名的敬意。村民介紹說,這座廟已存在逾百年,壁面上層層煙痕,是歲月與香火交織的痕跡,也承載著無數祈願與守護的故事。我點上一炷香,雙手合十,向三山國王稟告這三日的救樹行動,懇求庇佑。就在我誠心祈禱之際,一旁的廟公也輕聲附和。他眼神誠懇,語氣平和地說:「三山國王是山神啊,這棵樹我們拜託王爺很久了,希望能幫我們找來貴人來救救它。今天醫生您來,就是王爺安排的,真的感謝王爺。」那話語樸實,卻讓我心頭一震。原來,在我尚未踏入此地之前,村民早已默默祈求許久,而我,只是恰好回應了這份祈願。
我帶著些許疑惑,輕聲問廟公:「奇怪的是……那天看完老榕後,我夢見了一條大蛇,那夢境真實得驚人。牠靜靜地出現在我面前,溫和、不帶惡意,但牠的出現,卻讓我一直無法釋懷……這會不會有什麼特殊的意涵?」廟公微微一笑,眼神溫和篤定,說道:「那不是恐懼,是感謝啊。大蛇是神靈的象徵,也是守護的化身。你會夢見牠,也許正是老樹與三山國王在向你表達感謝。他們知道你遠道而來、傾心救治,這夢,是他們的回應。」我瞬間明白,這不只是一次拯救的行動,更是一場與天地、人情、信仰深層交流的經歷。而我,只是幸運地,成為了其中的一環。
救治作業預計需時兩至三天,這天一早,村民早已聚集在榕樹下,準備共同見證這場生命的修復。最令人動容的,是村裡的阿公阿嬤們不僅提早到場,還貼心地準備了桌椅、水果與茶點,細細叮囑我們:「別太操勞了喔,點心先吃飽,再繼續做事。」這樣溫暖的話語,瞬間喚起我兒時的記憶。當年在自家農田收成的日子裡,母親總會備妥滿桌的點心與飯菜,讓親友補充體力。那是農村裡特有的溫情,是土地與人彼此扶持的情感交融。原以為這些記憶早已模糊,沒想到竟在這棵榕樹下,再度被喚醒。
有位高齡阿公,自清晨起便坐在榕樹旁,一動也不動地注視著我們的每一個舉動。他話不多,但眼神中充滿堅定與關懷,就像在默默守護著這位老夥伴,生怕它無法承受這場手術的痛楚。傍晚時分,工作接近尾聲,阿公悄然離去,不久後又捧著一盤親手種下的水果回來。他淡淡地說:「這沒什麼,就想做點事,幫點忙。」我看著他眼裡微微的濕意,那不是悲傷,而是一種深沉的情感——對老樹的疼惜、對村莊記憶的珍視、對每一份努力的感激。那一刻我明白,這棵榕樹,早已不只是村中的一棵老樹,而是一段代代相傳的生命故事,是信仰、回憶與連結的實體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