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書試閱

了解狗狗的身心問題

我們身體不舒服會去看醫師,但是狗狗不會說話,牠的身體狀況、情緒問題,需要主人細心觀察牠的生活作息,是否有什麼變化。當牠突然不好好吃飯、不願意散步、看起來無精打采、不乖不聽話,這些都是身心不健康的警訊!偏偏很多狗狗平時就不好好吃飯、沒有良好的休閒活動,也對主人愛理不理的……所以,主人根本看不出來牠跟平時有何不同。
身心的健康要從平時做起,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是最好的訓犬之道。狗狗的生活作息都掌握在主人的手上,必須由主人為狗狗做好生活管理這件事,讓牠的心情愉快、身體健康,這就是訓犬的基礎。

當狗的心情不好、壓力大時,牠會找方法抒發,例如吠叫、破壞物品、亂大小便、挖洞,嚴重的甚至會出現自殘行為。
我不斷強調,平時就要做好狗狗的生活管理,安排良好的休閒活動。生活管理沒做好、沒有休閒生活,即使狗狗的健康還沒出問題,行為就已經出現嚴重的問題。

「熊爸,我的狗是破壞王,鞋子、抱枕都被牠咬爛,我怕房子也會被牠拆了……」
「熊爸,我的狗整天亂吠、亂撲,鄰居一直來抗議……」
「熊爸,我的狗隨地亂尿尿,我都快瘋了!」
「熊爸,我……我的狗竟然咬我!!」
「熊爸,我的狗◎※&%#…………Orz」

解決這些問題狗狗的疑難雜症,並非頭痛醫頭、腳痛醫腳,找出問題的源頭才能真正幫助狗狗矯正問題行為。狗並不會找主人麻煩,牠們大部分的問題都是心情不佳和壓力過大的反應,而這些往往跟生活管理息息相關。

「狗狗的問題,通常是主人的問題。」我常說:「先把狗的生活管理做好,好好養生,很多的問題行為自然就痊癒了。」

當我們在抱怨狗不乖時,先要求自己從日常就確實做好牠的生活管理,食衣住行育樂兼顧,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與休閒生活,狗狗就會活得更健康,也更快樂,跟主人關係更好,問題行為自然就減少了。

狗狗的心情和壓力對健康的影響有多重要?在人類醫學上已經得到證實,狗狗也是一樣。我曾經教過一隻貴賓狗,我看到牠時,牠的毛髮稀疏(自己舔咬的),無精打采,我覺得相當心疼。和主人深談後,針對牠的狀況開始調整牠的生活方式,並用熊爸訓犬大法調養,沒多久,牠的心情變好了,壓力小了,毛髮也變得豐沛。這種改變讓主人大吃一驚,承認自己過去養狗的方式不對,也為自己和狗狗的改變開心。
這種結果,就是我最樂見的。如果你希望狗狗變好,自己要先願意面對問題,做出徹底的改變才行!

照顧小狗就跟養育小孩是一樣的道理,沒有小孩天生就什麼都會、什麼都懂,小狗也跟小孩一樣需要教育。很多主人說:「我的狗很乖,不用上課。」那麼,是不是我的小孩很乖就不用上學?帶狗狗去上一些訓練課程,平時給牠適當的生活管理,這不僅是為了滿足牠的生活需求,同時也培養了好的行為和習慣,才能養出一隻健康乖巧、快樂又有禮貌的狗,主人和狗狗也會因此建立良好的信任與默契,培養出更好的感情。

狗狗和主人的感情好,心情也會好,心情好身體就會好!健康長壽少病痛,這是每一位愛狗的主人心中最期盼的事情!要達到這個願望並不難,只要每日操練熊爸訓犬大法,假以時日,必有所成!
你家的狗有好好「散步」嗎?

訓犬第一招就是「散步」。
這也是我認為最重要、最先要做好的一件事。並不是因為我自己特別喜歡帶狗散步,而是我在都市裡看過太多狗狗,因為沒有好好散步,導致身心不健康。

帶狗狗去「散步」,就是大家所謂的「遛狗」,聽起來好像是很平常的事情,但其實很多主人並沒有做好散步這件事。我所謂的散步,是讓狗能輕鬆自在地到處走走、看看、聞聞的活動,不只是為了讓牠上廁所,或是維持運動量而已。

我聽過很多主人說:「我的狗很聰明,牠都會自己去廁所尿尿,所以不用每天遛牠。」狗狗會乖乖地去家中某個固定的地方尿尿,確實很棒!但這不表示就不需要帶牠去散步。一隻沒有好好散步的狗,很可能成為問題狗狗。一、兩歲的年輕狗狗,可能只是亂尿、吠叫、挖洞、挖牆壁、亂咬東西,等到三、四歲之後,以上行為可能已經無法有效紓發壓力,這時就會出現其他更嚴重的問題行為,例如舔咬毛、容易緊張、焦慮、飲食不正常,甚至身體狀況愈來愈差,壓力很大。相反的,每天散步的狗狗,通常都是肢體放鬆、笑口常開、心情穩定,沒什麼煩惱和壓力。

主人可能會很不解,為什麼狗會有壓力呢?「牠們不用上班,不用被老闆盯,沒有業績壓力;每天吃好的、住好的、用好的,而且我那麼愛牠,到底還有什麼好不快樂的?」

這完全是以人的立場出發的想法,狗有狗的身心需求,還要適應人類複雜的生活,並且有許多需求都被壓抑甚至剝奪了,同時,人類的情緒化、太過忽略或太多關注、錯誤的打罵教育、處罰等等,甚至幫狗洗澡、美容也都可能造成狗的焦慮和緊張,成為壓力來源,就連主人起身上廁所都有可能造成狗的壓力(當你突然起身,牠會因為不知道你要做什麼而精神緊繃)。壓力的累積比抒發的速度更快,而壓力既然難以完全避免,紓壓就成為很重要的工作。

狗狗的休閒生活中,最容易達到紓壓效果,讓牠心情愉快的事情,就是「散步」。我在矯正那些攻擊行為狗狗的第一項藥單,就是散步。只要散步做好了,壓力跟情緒有關的問題都會很快改善,自然也就不會產生那些因為壓力問題引起的行為問題。

有一個學生,養了一隻四歲的貴賓狗,牠每天都會在沙發上,甚至床上大小便,主人一直覺得是沒教會牠上廁所的問題,希望我能教牠家狗狗大小便。但是其實牠只是心情不好,整天在家沒事做,壓力慢慢累積沒有抒發,就利用大小便來紓解壓力。當他們上完第一堂課,才開始散步一天後,這個學生就傳簡訊給我說牠好了,已經一整天沒在家亂大小便。這並不是因為都在戶外上完廁所,所以才沒在家亂上,而是把壓力抒發後,心情愉快,這隻貴賓狗也從此沒有再亂尿了。

狗的行為直接反應心情,當牠心情不好或有壓力時,就會尋找紓壓管道讓自己心情好一點,或是用一些方式得到主人的關注,例如主人從門口離開了,狗狗因為跟主人分離而產生壓力,所以就在門口徘徊,直到尿了一攤尿之後心情就好多了。這時,很多主人就會解釋:「牠是故意的啦!每次不帶牠出去,牠就故意在家亂尿尿……」

所以每次去學生家時,我都會巡視一下家中環境、牆角和家具,看看有無尿痕、咬痕,藉此觀察狗狗有無紓解壓力的行為,如果沒有,也不見得是好現象,那表示牠可能把壓力都悶在心裡,很容易產生其他更嚴重的行為問題,如啃自己的手腳、咬尾巴、舔毛、不吃飯、吐拉……等等,更讓人擔心。

我教過一隻每個月會吐、拉,嚴重還會拉血的吉娃娃,牠看了很多獸醫都找不出病因,最後被轉介到我這裡來。主人一見到我就說:「牠很乖,從來不亂叫,也不亂大小便,不破壞、不亂咬東西。」但我一看就覺得牠問題很大,深聊之後發現,主人因為工作關係,經常出遠門。牠只要看見主人收拾行李,就開始焦慮,不吃不喝,然後開始吐、拉肚子,嚴重就拉血。

經過訓練三、四週後,我問主人,有聽到狗叫嗎?主人說:「沒有耶!」我說:「好,沒關係!」但過了一週,上課時主人就說:「熊爸你好準,上次你問完,隔天狗就開始狂叫了!」我覺得非常好,因為牠開始會表達了,懂得把情緒抒發出來,之後,再經過幾週的調整與訓練,就沒有再發生吐、拉的症狀。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