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心情啟動不同「模式」?
觀察貓咪和飼主的關係,會得到很有趣的發現喔!隨著喵喵的心情不同,人貓關係大致可以分為幼貓模式、家長模式、同居人模式等三大類型。
◎幼貓模式
當貓咪賴在棉被或大腿上,前腳交互踏踏,代表貓咪正處於「幼貓模式」。就像剛出生的貓咪,一邊吸奶一邊踏母貓的乳頭發出呼嚕聲般,這是幼貓時期留下的習性。有些成貓甚至會吸著毯子、彷彿回到嬰兒狀態。如果家裡的喵喵出現「幼貓模式」,飼主只要溫柔在旁陪伴,就是最好的守護了。
◎家長模式
如果抓到昆蟲、老鼠、蜥蜴等獵物,牠們會得意洋洋地帶回來,好像在說:「我抓到這些食物了,你快吃吧。」擺出養家的氣勢,當然就是「家長模式」了。雖然貓咪帶回來的「獵物」,通常會令飼主感到困擾,不過貓咪本身卻十分得意呢!這種時候請不要斥責牠們,悄悄把「獵物」清理掉才是體貼的飼主。因為貓咪的這種舉動,其實是牠們對飼主表達愛意的方式之一。
另外,有些貓咪會主動舔飼主的身體,這種的舉動也是屬於「家長模式」或是「兄弟姊妹模式」,代表喵喵已經把你當成家人囉!
◎同居人模式
有時候叫牠們的名字不回應,甚至逗弄牠們就表現出生氣的樣子,這些情況都屬於「同居人模式」,只把飼主當成共同居住的對象,沒什麼感情啊!
這時候飼主也不用難過,因為只有家貓才會看心情切換幼貓、家長、同居人等不同模式。牠們的這些舉動都很自然,飼主只要輕鬆看待就好。
★喵喵睡姿大解讀!
貓咪睡覺時的悠哉姿勢,看著看著就給人帶來幸福感。只不過也引人好奇,牠們成天愛睏!是天生?還是太累?
◎每天要睡多久?貓咪整天睡覺是有原因的!
很多人開始跟貓咪一起生活後,最大的發現是:「不管什麼時候看到牠,貓咪都在睡覺。」沒錯!貓咪每天的睡眠時間真的很長,成貓通常是15~16個小時,幼貓和老貓更久,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難怪成天看到牠們,幾乎都在睡覺。
其實睡眠時間的長短,跟牠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一般來說,野生動物的主要工作就是吃飯、睡覺、繁殖下一代。草食性動物因為必須大量攝取植物,每天得花上好幾個小時用餐,慢慢咀嚼消化。
但肉食性動物不同,靠捕獲獵物為主,快狠準是牠們的特性!平常除了獵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睡覺儲存體力。雖然被飼養的家貓不需要打獵,但長期演化而來的習性,還是讓牠們需要很多睡眠。
◎雨天時,貓咪會特別貪睡?
遇到下雨天,貓咪的睡眠時間總會比平常更長,這是因為貓族祖先有交代;「在狩獵不易的壞天氣裡活動是一種浪費,喵~」。所以說,好天氣的日子必須打獵,雨天就用來睡覺保存體力的本能,是貓咪的天性。
★貓咪對「睡覺地點」也有自己的堅持!
「想知道家中最好的地方,就去問貓咪!」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因為貓咪真的非常擅長找到好所在。對牠們來說,最舒適的溫度大約是22度,保證夏涼冬暖。
◎「最好睡」地點排行榜
貓咪喜歡睡在哪兒?下面幾個是貓咪們經常窩居的地方。
夏季篇
○1有風吹過的走廊或樓梯平台
○2玄關等地板冰涼的地方
○3窗邊涼爽的地方
冬季篇
○1可以曬到太陽的地方
○2棉被或貓床
○3溫暖的電器附
安心的地方
○1箱子裡或狹窄的地方
○2飼主附近
○3可環顧四周的高處
★貓咪多半處於淺眠狀態?
貓咪睡覺時,經常一有情況就會立刻醒來,代表牠們處於淺眠模式。一天約15~16個小時的睡眠當中,約有12個小時都在打盹。主要是因為野外生活很危險,必須隨時保持警戒,即使只是睡午覺,牠們也會選擇睡在視野良好的高處,或是衣櫥深處、箱子等隱密空間,也是貓咪能夠安心睡覺的地方。
◎貓也會作夢嗎?
貓咪睡眠的四分之三時間是在打盹兒,其餘的四分之一是淺眠與深眠交替。例如30~60分鐘的淺眠之中,大約有5~10分鐘是深眠。人類在淺眠狀態時會作夢,貓咪呢?有時候如果看到貓咪睡覺眼皮或鬍鬚抽動,偶而還會「喵喵喵」地說夢話,這種反應表示貓咪在淺眠,說不定牠們正在作夢呢!至於貓咪到底夢到了什麼?謎底只有牠們自己才知道了。
★與老貓一同生活
一旦超過7~8歲,貓咪就開始老化了。多幾分了解和用心,給予適合的飲食與照料,陪伴牠們迎接晚年吧!
◎7~8歲起,就晉升老貓一族了
即使貓咪看來還是老樣子,但身體會隨著年齡而出現變化,活動量也會減少。一般來說,貓咪的老化從7~8歲開始,10歲左右就已經邁入老貓殿堂了。
老化的徵兆,包括貓咪的眼睛、耳朵、牙齒等能力都會減弱,行動、反應也變得遲鈍。另外,老貓也開始會疏於理毛、磨爪子等,比起過去,牠們需要更多的照顧。所以進入老貓期之後,飼主必須重新調整飲食、梳理、健康管理等各方面的安排。
◎該餵老貓吃什麼呢?
隨著活動量減少,新陳代謝也會變差。觀察一下貓咪7~8歲時的樣子,如果食量與過去相同,結果體重持續增加的話,表示必須改餵老貓專用,低卡、好消化的食物,因為老貓所需的營養攝取只有成貓的八成就足夠了。
有時候突然換食物,貓咪可能會拒吃,建議不妨在原本的食物中混入少許比例的老貓食物,逐步增量替換,同時減少整體的份量。如果貓咪的食量變小,餵食次數也盡量改成每天3~4次,少量多餐。
另外,貓咪年紀愈大,愈容易罹患腎臟、膀胱方面的疾病,平常必須讓牠們多喝水,預防健康出狀況。改餵老貓水分較多的溼食或泡過水的乾飼料,是不錯的方法。除了可增加水分攝取,老貓牙齒不好,餵溼食也比較好消化。
◎老化的徵兆
*視力衰退。容易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等。
*鬍鬚或嘴邊的白毛增加。
*不太願意理毛,毛缺乏光澤。
*聽力減退,叫牠時反應遲鈍。
*眼屎增多。
*牙周病惡化,牙齒脫落或口臭變得強烈。
*行動遲緩,睡覺時間增加。
*肌肉減少,跳躍力衰退。
◎幫貓咪做好健康管理,減少病痛的不適
養在室內的貓咪平均壽命為十幾年,也有貓咪可活到二十年以上。為了讓老貓也能夠健康生活,定期安排牠們健康檢查很重要。特別是7~8歲之後,感染、生病的機率增加,建議每年最好進行2次的健康檢查。
平常也要多留意,雖說視力和聽力衰退、眼屎、口臭等,都是老化造成的正常現象,但也可能是因為生病引起。發現症狀不對勁,應該盡早就醫。
*高齡貓的常見疾病
→腎衰竭:8歲起,罹患腎臟疾病的機會增加。除了水喝很多、頻尿之外,還會出現體重減輕、口腔潰爛等症狀。
→糖尿病:發病初期會出現多喝多尿、吃很多卻變瘦等症狀。病情惡化甚至會導致死亡。
→腫瘤:6歲起,體內產生腫瘤的機率增高。發現貓咪身上有腫塊或貓咪突然討厭被人抱的狀況時,都要加以注意。
→巨結腸症:8歲起,消化能力退化,結腸容易被硬便堵住,導致想要排泄卻排不出來,連帶引起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
→白內障:眼睛變得白濁,視力衰退,經常會搖搖晃晃撞到東西。如果發現貓咪視力變差或是看不見,要馬上帶到醫院諮詢。
→牙周病:出現牙齦紅腫,口臭強烈,牙齒脫落等,必要時可以帶到醫院清除牙結石,只要全身麻醉即可順利進行。
★老貓討厭變化
一旦進入老年期,貓咪的睡眠時間會變得愈來愈長。加上老貓不耐寒冷,在冬暖夏涼的位置替牠們準備一張舒服的貓床,床鋪上最好還加毯子,為牠們做好保暖工作,是飼主應該表現的體貼喔!
另一方面,由於視力和聽力逐漸衰退,老貓也會愈來愈難應付外在環境的變化,為了避免牠們不安和受傷,貓咪待的房間盡可能不要改變裝潢。但是,可以拉近貓床和貓砂盆的距離,讓行動不便的老貓更容易使用。
◎環境改變容易產生壓力
上了年紀之後,面對環境改變容易產生壓力。尤其是貓咪喜歡睡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對於自己的小天地有堅持。為了減少牠們的身心壓力,飼主最好盡量避免改變裝潢或是搬家。這時候,如果家裡迎接新的幼貓到來,對於原有的老貓也是一種負擔。因為老貓討厭幼貓一直黏著自己玩耍、吵鬧,幼貓如果打亂牠們的生活步調,對老貓來說,也是壓力的來源。
◎老貓的照料重點
*貓床:在貓床或牠們喜歡的地方鋪上舒適的布墊,這樣一來,即使貓咪變瘦了,躺起來也很舒服。
*小幅度調整環境:如果牠們已經無法跳上喜歡的高處,不妨在中途準備一個踏腳處,讓老貓也能輕鬆登高。
*刷毛:老貓愈來愈不喜歡理毛,飼主最好每天替牠們刷毛。但要注意別太用力,輕輕刷就好。
*去污:發現披毛有污垢時,可用溫溼的毛巾幫忙擦掉。
*剪指甲:飼主要常幫牠們剪指甲,因為老貓不愛磨爪子,加上運動量減少,指甲很容易就會變長。
*刷牙:替老貓刷牙,可以預防牙周病或口臭的產生。
◎刷毛和按摩能刺激腦部,適度誘導牠們活動,有益健康
肌力下降、跳躍力衰退的老貓無法從事劇烈運動。但是,如果成天一直睡,又擔心牠們會缺乏體力。最好的方法是,飼主適度用逗貓棒等物品引誘牠們運動一下,避免牠們愈來愈沒有活力。這樣做,不但能夠解決缺乏運動的問題,也能夠刺激腦部。千萬不要任由牠們獨自老去,盡量透過多一點的接觸溝通,或是利用刷毛和按摩幫助老貓維繫健康。
觀察貓咪和飼主的關係,會得到很有趣的發現喔!隨著喵喵的心情不同,人貓關係大致可以分為幼貓模式、家長模式、同居人模式等三大類型。
◎幼貓模式
當貓咪賴在棉被或大腿上,前腳交互踏踏,代表貓咪正處於「幼貓模式」。就像剛出生的貓咪,一邊吸奶一邊踏母貓的乳頭發出呼嚕聲般,這是幼貓時期留下的習性。有些成貓甚至會吸著毯子、彷彿回到嬰兒狀態。如果家裡的喵喵出現「幼貓模式」,飼主只要溫柔在旁陪伴,就是最好的守護了。
◎家長模式
如果抓到昆蟲、老鼠、蜥蜴等獵物,牠們會得意洋洋地帶回來,好像在說:「我抓到這些食物了,你快吃吧。」擺出養家的氣勢,當然就是「家長模式」了。雖然貓咪帶回來的「獵物」,通常會令飼主感到困擾,不過貓咪本身卻十分得意呢!這種時候請不要斥責牠們,悄悄把「獵物」清理掉才是體貼的飼主。因為貓咪的這種舉動,其實是牠們對飼主表達愛意的方式之一。
另外,有些貓咪會主動舔飼主的身體,這種的舉動也是屬於「家長模式」或是「兄弟姊妹模式」,代表喵喵已經把你當成家人囉!
◎同居人模式
有時候叫牠們的名字不回應,甚至逗弄牠們就表現出生氣的樣子,這些情況都屬於「同居人模式」,只把飼主當成共同居住的對象,沒什麼感情啊!
這時候飼主也不用難過,因為只有家貓才會看心情切換幼貓、家長、同居人等不同模式。牠們的這些舉動都很自然,飼主只要輕鬆看待就好。
★喵喵睡姿大解讀!
貓咪睡覺時的悠哉姿勢,看著看著就給人帶來幸福感。只不過也引人好奇,牠們成天愛睏!是天生?還是太累?
◎每天要睡多久?貓咪整天睡覺是有原因的!
很多人開始跟貓咪一起生活後,最大的發現是:「不管什麼時候看到牠,貓咪都在睡覺。」沒錯!貓咪每天的睡眠時間真的很長,成貓通常是15~16個小時,幼貓和老貓更久,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難怪成天看到牠們,幾乎都在睡覺。
其實睡眠時間的長短,跟牠們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一般來說,野生動物的主要工作就是吃飯、睡覺、繁殖下一代。草食性動物因為必須大量攝取植物,每天得花上好幾個小時用餐,慢慢咀嚼消化。
但肉食性動物不同,靠捕獲獵物為主,快狠準是牠們的特性!平常除了獵食,剩下的時間就用來睡覺儲存體力。雖然被飼養的家貓不需要打獵,但長期演化而來的習性,還是讓牠們需要很多睡眠。
◎雨天時,貓咪會特別貪睡?
遇到下雨天,貓咪的睡眠時間總會比平常更長,這是因為貓族祖先有交代;「在狩獵不易的壞天氣裡活動是一種浪費,喵~」。所以說,好天氣的日子必須打獵,雨天就用來睡覺保存體力的本能,是貓咪的天性。
★貓咪對「睡覺地點」也有自己的堅持!
「想知道家中最好的地方,就去問貓咪!」這話說得一點都沒錯,因為貓咪真的非常擅長找到好所在。對牠們來說,最舒適的溫度大約是22度,保證夏涼冬暖。
◎「最好睡」地點排行榜
貓咪喜歡睡在哪兒?下面幾個是貓咪們經常窩居的地方。
夏季篇
○1有風吹過的走廊或樓梯平台
○2玄關等地板冰涼的地方
○3窗邊涼爽的地方
冬季篇
○1可以曬到太陽的地方
○2棉被或貓床
○3溫暖的電器附
安心的地方
○1箱子裡或狹窄的地方
○2飼主附近
○3可環顧四周的高處
★貓咪多半處於淺眠狀態?
貓咪睡覺時,經常一有情況就會立刻醒來,代表牠們處於淺眠模式。一天約15~16個小時的睡眠當中,約有12個小時都在打盹。主要是因為野外生活很危險,必須隨時保持警戒,即使只是睡午覺,牠們也會選擇睡在視野良好的高處,或是衣櫥深處、箱子等隱密空間,也是貓咪能夠安心睡覺的地方。
◎貓也會作夢嗎?
貓咪睡眠的四分之三時間是在打盹兒,其餘的四分之一是淺眠與深眠交替。例如30~60分鐘的淺眠之中,大約有5~10分鐘是深眠。人類在淺眠狀態時會作夢,貓咪呢?有時候如果看到貓咪睡覺眼皮或鬍鬚抽動,偶而還會「喵喵喵」地說夢話,這種反應表示貓咪在淺眠,說不定牠們正在作夢呢!至於貓咪到底夢到了什麼?謎底只有牠們自己才知道了。
★與老貓一同生活
一旦超過7~8歲,貓咪就開始老化了。多幾分了解和用心,給予適合的飲食與照料,陪伴牠們迎接晚年吧!
◎7~8歲起,就晉升老貓一族了
即使貓咪看來還是老樣子,但身體會隨著年齡而出現變化,活動量也會減少。一般來說,貓咪的老化從7~8歲開始,10歲左右就已經邁入老貓殿堂了。
老化的徵兆,包括貓咪的眼睛、耳朵、牙齒等能力都會減弱,行動、反應也變得遲鈍。另外,老貓也開始會疏於理毛、磨爪子等,比起過去,牠們需要更多的照顧。所以進入老貓期之後,飼主必須重新調整飲食、梳理、健康管理等各方面的安排。
◎該餵老貓吃什麼呢?
隨著活動量減少,新陳代謝也會變差。觀察一下貓咪7~8歲時的樣子,如果食量與過去相同,結果體重持續增加的話,表示必須改餵老貓專用,低卡、好消化的食物,因為老貓所需的營養攝取只有成貓的八成就足夠了。
有時候突然換食物,貓咪可能會拒吃,建議不妨在原本的食物中混入少許比例的老貓食物,逐步增量替換,同時減少整體的份量。如果貓咪的食量變小,餵食次數也盡量改成每天3~4次,少量多餐。
另外,貓咪年紀愈大,愈容易罹患腎臟、膀胱方面的疾病,平常必須讓牠們多喝水,預防健康出狀況。改餵老貓水分較多的溼食或泡過水的乾飼料,是不錯的方法。除了可增加水分攝取,老貓牙齒不好,餵溼食也比較好消化。
◎老化的徵兆
*視力衰退。容易罹患白內障、青光眼等。
*鬍鬚或嘴邊的白毛增加。
*不太願意理毛,毛缺乏光澤。
*聽力減退,叫牠時反應遲鈍。
*眼屎增多。
*牙周病惡化,牙齒脫落或口臭變得強烈。
*行動遲緩,睡覺時間增加。
*肌肉減少,跳躍力衰退。
◎幫貓咪做好健康管理,減少病痛的不適
養在室內的貓咪平均壽命為十幾年,也有貓咪可活到二十年以上。為了讓老貓也能夠健康生活,定期安排牠們健康檢查很重要。特別是7~8歲之後,感染、生病的機率增加,建議每年最好進行2次的健康檢查。
平常也要多留意,雖說視力和聽力衰退、眼屎、口臭等,都是老化造成的正常現象,但也可能是因為生病引起。發現症狀不對勁,應該盡早就醫。
*高齡貓的常見疾病
→腎衰竭:8歲起,罹患腎臟疾病的機會增加。除了水喝很多、頻尿之外,還會出現體重減輕、口腔潰爛等症狀。
→糖尿病:發病初期會出現多喝多尿、吃很多卻變瘦等症狀。病情惡化甚至會導致死亡。
→腫瘤:6歲起,體內產生腫瘤的機率增高。發現貓咪身上有腫塊或貓咪突然討厭被人抱的狀況時,都要加以注意。
→巨結腸症:8歲起,消化能力退化,結腸容易被硬便堵住,導致想要排泄卻排不出來,連帶引起食慾不振、嘔吐等症狀。
→白內障:眼睛變得白濁,視力衰退,經常會搖搖晃晃撞到東西。如果發現貓咪視力變差或是看不見,要馬上帶到醫院諮詢。
→牙周病:出現牙齦紅腫,口臭強烈,牙齒脫落等,必要時可以帶到醫院清除牙結石,只要全身麻醉即可順利進行。
★老貓討厭變化
一旦進入老年期,貓咪的睡眠時間會變得愈來愈長。加上老貓不耐寒冷,在冬暖夏涼的位置替牠們準備一張舒服的貓床,床鋪上最好還加毯子,為牠們做好保暖工作,是飼主應該表現的體貼喔!
另一方面,由於視力和聽力逐漸衰退,老貓也會愈來愈難應付外在環境的變化,為了避免牠們不安和受傷,貓咪待的房間盡可能不要改變裝潢。但是,可以拉近貓床和貓砂盆的距離,讓行動不便的老貓更容易使用。
◎環境改變容易產生壓力
上了年紀之後,面對環境改變容易產生壓力。尤其是貓咪喜歡睡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對於自己的小天地有堅持。為了減少牠們的身心壓力,飼主最好盡量避免改變裝潢或是搬家。這時候,如果家裡迎接新的幼貓到來,對於原有的老貓也是一種負擔。因為老貓討厭幼貓一直黏著自己玩耍、吵鬧,幼貓如果打亂牠們的生活步調,對老貓來說,也是壓力的來源。
◎老貓的照料重點
*貓床:在貓床或牠們喜歡的地方鋪上舒適的布墊,這樣一來,即使貓咪變瘦了,躺起來也很舒服。
*小幅度調整環境:如果牠們已經無法跳上喜歡的高處,不妨在中途準備一個踏腳處,讓老貓也能輕鬆登高。
*刷毛:老貓愈來愈不喜歡理毛,飼主最好每天替牠們刷毛。但要注意別太用力,輕輕刷就好。
*去污:發現披毛有污垢時,可用溫溼的毛巾幫忙擦掉。
*剪指甲:飼主要常幫牠們剪指甲,因為老貓不愛磨爪子,加上運動量減少,指甲很容易就會變長。
*刷牙:替老貓刷牙,可以預防牙周病或口臭的產生。
◎刷毛和按摩能刺激腦部,適度誘導牠們活動,有益健康
肌力下降、跳躍力衰退的老貓無法從事劇烈運動。但是,如果成天一直睡,又擔心牠們會缺乏體力。最好的方法是,飼主適度用逗貓棒等物品引誘牠們運動一下,避免牠們愈來愈沒有活力。這樣做,不但能夠解決缺乏運動的問題,也能夠刺激腦部。千萬不要任由牠們獨自老去,盡量透過多一點的接觸溝通,或是利用刷毛和按摩幫助老貓維繫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