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你的新老師
跟著我一起閉上眼睛。一下子就好,閉著眼睛,想像這樣的一天:
清晨,早起的鳥兒在窗外吱吱喳喳地叫個不停,你自然地醒來,不需要鬧鐘來告訴你什麼時候該起床。當陽光照進你的眼簾,那一瞬間你心中充滿了興奮、喜悅與期待。你自然而然地做起了瑜伽早課,要在外出晨運之前伸展伸展、把肌肉鬆開。
你在住處附近散步,沉浸在身心暢快的狀態中,把握每個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呼吸周圍花草樹木香氣的時刻。雖然每天都這樣散步,你仍然像是頭一遭那樣,欣賞、體會著這一切。你見到認識的朋友和鄰居,停下腳步熱情地問候他們,他們也向你問好,而且和你一樣,他們也都滿懷興奮地期待這新的一天。
你回到家準備吃早餐,家人已經在等你,你以更大的喜悅、更多的愛問候家人,和他們擁抱、親吻,告訴他們你有多愛他們、多感謝他們,然後你們一起跑到院子裡嬉鬧,慶祝這一天大家又得以相聚在一塊。以上就是你每天早上的日常——生命所為何來?不就是要將這種充滿新奇、滿懷感恩的感覺,跟你最愛的人分享嗎?
該出門上班了,你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到上班的地方,因為你超喜歡自己的工作!這份工作讓你感到自豪、帶給你自信。你親切地跟每一位同事打招呼,儘管他們的外表跟你很不一樣——不同的身高、體重、膚色、種族、宗教——但你們全都認同大家是同一個物種,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標。全公司上下,從最低階的工友到最高層的總裁,你都一樣尊敬,就連總裁也是抱持這種開放的態度。這家公司的理念就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公司的收益也應當公平地分享給每個人。
偶爾,你也會和同事意見不合,也許他們手中有你想要的東西,也許他們做的事你無法苟同,但不論怎麼樣,都不會有人在背後捅你一刀——這裡沒有暗箭傷人這種事,也沒有人會在茶水間咬耳朵。同事之間如果有不同看法,你們會直接說出來,就算雙方因此吵起來也沒關係,吵一吵很快就會結束,大家吵出一個結論,再回去繼續做自己的事,彼此心中沒有怨恨,也不留芥蒂。
這景象簡直太完美了,不是嗎?但也太遙不可及、太難以實現了,比較像是現代版的童話故事。
其實未必,如果人類能夠用狗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我剛剛描繪的景象就會是真實世界的寫照。過去六年來,我寫了六本關於犬類行為的書,幾乎每本都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每一本都收錄了這些年來我馴服過的狗的故事,並介紹了我用在牠們身上的技巧。在那六本書中,我的身分是老師,但這本會很不一樣。本書中,狗不再是學生,牠們才是老師——我們的老師。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將首度公開那些狗兒教會我的最重要的事。
我們的狗每天就在眼前,一舉一動都在向我們展示一種更好的活法,但大多數時候我們毫不覺察,理所當然地以為我們知道的比牠們多太多,當然是我們來教狗怎麼做,狗怎可能教我們什麼事情呢?
事實上,我們總是費盡心思和力氣,想要把狗訓練得像人一樣!我們訓練狗聽懂人類的語言,卻很少有人肯花心思去理解狗的語言。我們教狗學會sit(坐下)、stay(待著)、come(過來)、heel(跟著我走)等口令,為的只是我們自己的方便,完全不是為了狗。我們把狗當小孩一樣溺愛,其實牠壓根兒不在乎你有沒有買最漂亮的玩具給牠;我們喜歡幫狗穿著打扮,但牠才不管什麼時不時尚。
這一點道理都沒有,我們連和自己的同類和平共處都有困難,卻還要狗聽我們的話。狗與生俱來就重視榮耀、尊重、規矩、誠實、信任、忠義和同情心等,牠們直覺地知道狗群中位階制度和彼此互惠的重要,這樣看來,與其自以為是地要狗向我們學習,或許我們應該找機會向狗學習,看看結果會如何?
我會寫這本書,正是因為我相信把狗當作導師的時候到了。狗具備了所有我們想要擁有、卻又無法做到的素質,牠們過的每一天,都是人類只能心嚮往之的修養境界;而且我認為,狗經常比我們自己還要了解我們。
蘇格拉底說:「知汝自身。」針對這句格言,我也有一句自己的版本:認識自身就從認識你的狗開始!畢竟,在某種意義上,你的狗比你生命中的大多數人都要了解你——真正的你。你的狗清楚你每天的行程,懂得你的肢體語、懂得你的情緒——也許遠比你自己懂得的還要多;狗能揭露你隱藏內心深處的潛意識,牠是你靈魂深處的一面鏡子。
沒有任何哲學家能像狗兒和馬兒那樣對我們了解透徹。
——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白鯨記》作者)從野獸到人類導師
狗之所以能成為人類的最佳導師,在於狗為了生存所需,觀察人類行為已不知多久了,而狗又是勤奮的學生,經過上萬年的演化,牠早已熟知如何觀察人類,以便融入人類的生活、與人類合作。
想想看:狗跟著人類千里跋涉,從一塊大陸遷徙到另一塊大陸;牠陪我們打獵,幫我們趕牲口,保衛我們的領土。在人類一路走來的各個階段,狗一直走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適應,伴著我們從狩獵採集社會、農業社會一路走到了工業化的城市生活。
經過這麼多年,狗對人類習性的了解已不亞於牠對自己的了解,牠看得懂我們的姿勢,聽得懂我們音調裡的細微差別。為了生存,狗已經成為解讀各種人類行為最厲害的專家,如果狗能說人話,我相信牠一定是最好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和老師。
全世界有超過4億隻狗,在美國,大約每四個家庭就有一個家庭養狗。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窮人,信仰虔誠還是無神論,住在大城市還是鄉下的小農舍,狗都有辦法配合無間、在任何地方、跟任何人共同生活。
這種超強的適應力,使狗早在幾萬年前就成為最早跟人類一起生活的動物之一。在令人大開眼界的《狗的天賦》(The Genius of Dogs)一書中,作者布萊恩•黑爾(Brian Hare)和凡妮莎•伍茲(Vanessa Woods)推論,在史前時代的狼開始演化成今天我們所知道的狗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我們馴化了狗,狗也「馴化」了我們。這些原始的狗很快學到,只要牠們幫人類打獵、趕羊、保衛家園,牠們就會獲得回報——食物和棲身之所,這種互惠關係最終發展出人狗之間的特殊情誼。
你能想像3萬4000多年前的那一刻嗎?當第一隻聰明的狼或狗始祖發現,牠只要幫這直立的怪物做狼原本每天就在做的事:打獵、搜索、追蹤、保護家人,牠這輩子就可以不愁溫飽。從那刻起,不會害怕或敵視人類的狼突然間比牠們那些較「野」的同類多了一些優勢,這怎麼看都是雙贏,而這種雙贏的局面也一直延續到今天。為了融入我們的世界,狗非常努力地學會了解我們,然而我們卻並不常報以同樣的尊重。大多數主人來找我時,都會以為狗的問題跟他們完全無關,其實幾乎每個案例中,狗的問題都源自於主人。不管什麼職業、什麼文化背景,這些主人都會這麼請求:「西薩,求求你,求求你幫幫我的狗!」我必須讓他們理解的是,在我有辦法幫他們的狗之前,他們得先學會幫幫自己。
從野獸到人類好朋友
在人類演化的每—個階段,狗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觀察我們的行為、解讀我們的能量。當我們需要保護的時候,狗找出跟我們溝通的方法,警告我們即將到來的危險;當我們需要交通工具的時候,狗當仁不讓地幫我們拉雪橇、拖狗車;當我們需要陪伴的時候,狗挺身而出,學會如何做我們最好的朋友。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過去以狗代勞的大部分粗活兒,漸漸地都不需要了,但即使到了今天,狗仍然跟著人類一起面對新的困境,例如偵測疾病、協助搜救、到醫院當安慰犬、給人類提供陪伴和帶來歡樂等。
相較於其他寵物,如金魚、白鼬、家禽家畜,甚至是貓,我們和狗之間一直有一種更深的連結,或許因為人和狗都是社會動物,對於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重要性能夠感同深受。
隨著時代的演進,狗從我們的幫手晉升為同伴,再進一步晉升為不折不扣的家人。牠們對生命的態度看似簡單,卻向我們示範了人與人之間該如何互相信賴、尊重、奉獻及忠誠的理想狀態。以此看來,狗要扮演的下一個角色,應當就是人類最好的導師。
我覺得狗是最最神奇的動物,牠們總是無條件地愛你。
在我看來,牠們是活著的最佳楷模。
——吉爾達•瑞德爾(Gilda Radner,美國知名喜劇演員)
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課
小時候,我們家的農場經常有狗群遊蕩,我看著這些狗以非對抗的方式化解衝突,群體中每個成員都很有社會自覺,從中我學到了什麼是尊重;我觀察狗群之間如何互相合作、和平共處,學到了平靜;我體會狗群中簡單直接的溝通方式,學到了誠實與正直。從小,狗就是我的楷模,是牠們形塑了今天的我,並持續讓我想要變得更好:更好的伴侶、更好的朋友、更好的父親,以及更好的老師。要從狗身上學習,首先必須跟狗建立連結,而且絕不能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要心懷謙卑,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一種全然不同的溝通方式。事實上,要從任何動物身上學習都一樣,我們必須先理解牠們的世界,而唯一的方法,就是透過牠們的眼睛看待一切。
當今,我們的生活變得好複雜,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我們感到萬分自豪的同時,卻忘記了這種生活會使人離天性愈來愈遠。工作壓力大、通勤時間長、每天弓著背坐在電腦前,已經成了生活的日常,我們的孩子花大把時間做功課,沒有時間玩耍,要休息放鬆的時候,他們不再爬樹,而是關在室內眼睛緊盯著閃爍的螢幕。我們有房子要打掃、雜事要處理、貸款要付、帳單要繳,如果讓自己迷失在這些細節裡,我們將無法好好看見這個世界,以及其中珍貴的每一個當下——這正是狗自然而然就在做的事。
在這種種紛擾之下,我相信要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悅,祕訣就在順天性而為,而狗每天就是活在這種狀態之中。說到底,我們畢竟還是動物,當生活中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時,多少會有知覺,於是我們找心靈書籍來看,用食物、酒精、毒品、賭博、購物等來尋求慰藉——所有這些作為,都是迫切想要擺脫生活中的紛紛擾擾,找到內心的平靜。而其實,我們的最佳學習對象就在身邊,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狗可以教我們好多生命的功課,好比說,關於信賴、忠誠、沉著,以及無條件的愛,我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加以詳述。但我最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生命中非常特別的幾隻狗所教我的八種功課:尊重、自由、自信、真誠、寬恕、智慧、韌性和接納。教我這八種功課的狗,包括了我心愛的比特犬老爹和阿弟;驕傲又可敬的農場狗帕洛瑪;兩隻又高又壯的羅威那犬凱恩和賽可;甚至還包括一隻小法國鬥牛犬西蒙。許許多多的狗在我的生命中來來去去,但每一隻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接下來你會看到,那些狗兒教我們的功課,將帶我們踏上自我發現的旅程,而每一章都代表著這趟旅程中往前邁出的踏實而又充滿啟發性的一步。多年來,我常跟大家提到領袖和追隨者的概念,但現在,是時候換我們來「追隨」狗,採納牠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就是群體的社會價值)和生活方式了。狗的一生都在無私奉獻,永遠把群體的福祉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牠們隨時活在當下,在體會過整片森林的美好之前,絕不會為了一棵樹而迷失方向。
人類社會發展到這個當下,亟需要採取這種以群體為重心的世界觀,我們必須找回人之常情、找回單純,以及一顆懂得感恩身邊的一切的心。我們會延誤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家庭、健康、快樂、身心平衡,狗絕對不會,只要感覺到哪裡失衡了,不管是環境、形勢,還是人,牠們不會去想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而會直接反應,就像我們手伸出去被火燒到,會馬上縮回來的反射動作那樣。尤其對於感應人類反覆無常的情緒,狗更是個中高手。
只要能夠多用心觀察、傾聽我們的狗,狗其實可以成為個人成長和自我認識的關鍵。狗的智慧的確是靈魂的解藥,只可惜在人類過於自我中心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忘記要用心。
那麼,就請跟著我踏上這段旅程,去看看狗兒教我們的那些既獨特又深刻的道理,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的一種全新的活法。
跟著我一起閉上眼睛。一下子就好,閉著眼睛,想像這樣的一天:
清晨,早起的鳥兒在窗外吱吱喳喳地叫個不停,你自然地醒來,不需要鬧鐘來告訴你什麼時候該起床。當陽光照進你的眼簾,那一瞬間你心中充滿了興奮、喜悅與期待。你自然而然地做起了瑜伽早課,要在外出晨運之前伸展伸展、把肌肉鬆開。
你在住處附近散步,沉浸在身心暢快的狀態中,把握每個大口呼吸新鮮空氣、呼吸周圍花草樹木香氣的時刻。雖然每天都這樣散步,你仍然像是頭一遭那樣,欣賞、體會著這一切。你見到認識的朋友和鄰居,停下腳步熱情地問候他們,他們也向你問好,而且和你一樣,他們也都滿懷興奮地期待這新的一天。
你回到家準備吃早餐,家人已經在等你,你以更大的喜悅、更多的愛問候家人,和他們擁抱、親吻,告訴他們你有多愛他們、多感謝他們,然後你們一起跑到院子裡嬉鬧,慶祝這一天大家又得以相聚在一塊。以上就是你每天早上的日常——生命所為何來?不就是要將這種充滿新奇、滿懷感恩的感覺,跟你最愛的人分享嗎?
該出門上班了,你懷著期待的心情來到上班的地方,因為你超喜歡自己的工作!這份工作讓你感到自豪、帶給你自信。你親切地跟每一位同事打招呼,儘管他們的外表跟你很不一樣——不同的身高、體重、膚色、種族、宗教——但你們全都認同大家是同一個物種,彼此都有共同的目標。全公司上下,從最低階的工友到最高層的總裁,你都一樣尊敬,就連總裁也是抱持這種開放的態度。這家公司的理念就是,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公司的收益也應當公平地分享給每個人。
偶爾,你也會和同事意見不合,也許他們手中有你想要的東西,也許他們做的事你無法苟同,但不論怎麼樣,都不會有人在背後捅你一刀——這裡沒有暗箭傷人這種事,也沒有人會在茶水間咬耳朵。同事之間如果有不同看法,你們會直接說出來,就算雙方因此吵起來也沒關係,吵一吵很快就會結束,大家吵出一個結論,再回去繼續做自己的事,彼此心中沒有怨恨,也不留芥蒂。
這景象簡直太完美了,不是嗎?但也太遙不可及、太難以實現了,比較像是現代版的童話故事。
其實未必,如果人類能夠用狗的態度去面對生活,我剛剛描繪的景象就會是真實世界的寫照。過去六年來,我寫了六本關於犬類行為的書,幾乎每本都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榜;每一本都收錄了這些年來我馴服過的狗的故事,並介紹了我用在牠們身上的技巧。在那六本書中,我的身分是老師,但這本會很不一樣。本書中,狗不再是學生,牠們才是老師——我們的老師。在接下來的章節,我將首度公開那些狗兒教會我的最重要的事。
我們的狗每天就在眼前,一舉一動都在向我們展示一種更好的活法,但大多數時候我們毫不覺察,理所當然地以為我們知道的比牠們多太多,當然是我們來教狗怎麼做,狗怎可能教我們什麼事情呢?
事實上,我們總是費盡心思和力氣,想要把狗訓練得像人一樣!我們訓練狗聽懂人類的語言,卻很少有人肯花心思去理解狗的語言。我們教狗學會sit(坐下)、stay(待著)、come(過來)、heel(跟著我走)等口令,為的只是我們自己的方便,完全不是為了狗。我們把狗當小孩一樣溺愛,其實牠壓根兒不在乎你有沒有買最漂亮的玩具給牠;我們喜歡幫狗穿著打扮,但牠才不管什麼時不時尚。
這一點道理都沒有,我們連和自己的同類和平共處都有困難,卻還要狗聽我們的話。狗與生俱來就重視榮耀、尊重、規矩、誠實、信任、忠義和同情心等,牠們直覺地知道狗群中位階制度和彼此互惠的重要,這樣看來,與其自以為是地要狗向我們學習,或許我們應該找機會向狗學習,看看結果會如何?
我會寫這本書,正是因為我相信把狗當作導師的時候到了。狗具備了所有我們想要擁有、卻又無法做到的素質,牠們過的每一天,都是人類只能心嚮往之的修養境界;而且我認為,狗經常比我們自己還要了解我們。
蘇格拉底說:「知汝自身。」針對這句格言,我也有一句自己的版本:認識自身就從認識你的狗開始!畢竟,在某種意義上,你的狗比你生命中的大多數人都要了解你——真正的你。你的狗清楚你每天的行程,懂得你的肢體語、懂得你的情緒——也許遠比你自己懂得的還要多;狗能揭露你隱藏內心深處的潛意識,牠是你靈魂深處的一面鏡子。
沒有任何哲學家能像狗兒和馬兒那樣對我們了解透徹。
——赫爾曼•梅爾維爾(Herman Melville,《白鯨記》作者)從野獸到人類導師
狗之所以能成為人類的最佳導師,在於狗為了生存所需,觀察人類行為已不知多久了,而狗又是勤奮的學生,經過上萬年的演化,牠早已熟知如何觀察人類,以便融入人類的生活、與人類合作。
想想看:狗跟著人類千里跋涉,從一塊大陸遷徙到另一塊大陸;牠陪我們打獵,幫我們趕牲口,保衛我們的領土。在人類一路走來的各個階段,狗一直走在我們身邊,和我們一起適應,伴著我們從狩獵採集社會、農業社會一路走到了工業化的城市生活。
經過這麼多年,狗對人類習性的了解已不亞於牠對自己的了解,牠看得懂我們的姿勢,聽得懂我們音調裡的細微差別。為了生存,狗已經成為解讀各種人類行為最厲害的專家,如果狗能說人話,我相信牠一定是最好的心理學家,同時也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和老師。
全世界有超過4億隻狗,在美國,大約每四個家庭就有一個家庭養狗。不管你是有錢人還是窮人,信仰虔誠還是無神論,住在大城市還是鄉下的小農舍,狗都有辦法配合無間、在任何地方、跟任何人共同生活。
這種超強的適應力,使狗早在幾萬年前就成為最早跟人類一起生活的動物之一。在令人大開眼界的《狗的天賦》(The Genius of Dogs)一書中,作者布萊恩•黑爾(Brian Hare)和凡妮莎•伍茲(Vanessa Woods)推論,在史前時代的狼開始演化成今天我們所知道的狗的過程中,不僅僅是我們馴化了狗,狗也「馴化」了我們。這些原始的狗很快學到,只要牠們幫人類打獵、趕羊、保衛家園,牠們就會獲得回報——食物和棲身之所,這種互惠關係最終發展出人狗之間的特殊情誼。
你能想像3萬4000多年前的那一刻嗎?當第一隻聰明的狼或狗始祖發現,牠只要幫這直立的怪物做狼原本每天就在做的事:打獵、搜索、追蹤、保護家人,牠這輩子就可以不愁溫飽。從那刻起,不會害怕或敵視人類的狼突然間比牠們那些較「野」的同類多了一些優勢,這怎麼看都是雙贏,而這種雙贏的局面也一直延續到今天。為了融入我們的世界,狗非常努力地學會了解我們,然而我們卻並不常報以同樣的尊重。大多數主人來找我時,都會以為狗的問題跟他們完全無關,其實幾乎每個案例中,狗的問題都源自於主人。不管什麼職業、什麼文化背景,這些主人都會這麼請求:「西薩,求求你,求求你幫幫我的狗!」我必須讓他們理解的是,在我有辦法幫他們的狗之前,他們得先學會幫幫自己。
從野獸到人類好朋友
在人類演化的每—個階段,狗一直陪伴在我們身邊,觀察我們的行為、解讀我們的能量。當我們需要保護的時候,狗找出跟我們溝通的方法,警告我們即將到來的危險;當我們需要交通工具的時候,狗當仁不讓地幫我們拉雪橇、拖狗車;當我們需要陪伴的時候,狗挺身而出,學會如何做我們最好的朋友。
隨著人類文明的進步,過去以狗代勞的大部分粗活兒,漸漸地都不需要了,但即使到了今天,狗仍然跟著人類一起面對新的困境,例如偵測疾病、協助搜救、到醫院當安慰犬、給人類提供陪伴和帶來歡樂等。
相較於其他寵物,如金魚、白鼬、家禽家畜,甚至是貓,我們和狗之間一直有一種更深的連結,或許因為人和狗都是社會動物,對於彼此扶持、互相幫助的重要性能夠感同深受。
隨著時代的演進,狗從我們的幫手晉升為同伴,再進一步晉升為不折不扣的家人。牠們對生命的態度看似簡單,卻向我們示範了人與人之間該如何互相信賴、尊重、奉獻及忠誠的理想狀態。以此看來,狗要扮演的下一個角色,應當就是人類最好的導師。
我覺得狗是最最神奇的動物,牠們總是無條件地愛你。
在我看來,牠們是活著的最佳楷模。
——吉爾達•瑞德爾(Gilda Radner,美國知名喜劇演員)
生命中最重要的功課
小時候,我們家的農場經常有狗群遊蕩,我看著這些狗以非對抗的方式化解衝突,群體中每個成員都很有社會自覺,從中我學到了什麼是尊重;我觀察狗群之間如何互相合作、和平共處,學到了平靜;我體會狗群中簡單直接的溝通方式,學到了誠實與正直。從小,狗就是我的楷模,是牠們形塑了今天的我,並持續讓我想要變得更好:更好的伴侶、更好的朋友、更好的父親,以及更好的老師。要從狗身上學習,首先必須跟狗建立連結,而且絕不能帶著高高在上的姿態,而是要心懷謙卑,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一種全然不同的溝通方式。事實上,要從任何動物身上學習都一樣,我們必須先理解牠們的世界,而唯一的方法,就是透過牠們的眼睛看待一切。
當今,我們的生活變得好複雜,科技給人類社會帶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在我們感到萬分自豪的同時,卻忘記了這種生活會使人離天性愈來愈遠。工作壓力大、通勤時間長、每天弓著背坐在電腦前,已經成了生活的日常,我們的孩子花大把時間做功課,沒有時間玩耍,要休息放鬆的時候,他們不再爬樹,而是關在室內眼睛緊盯著閃爍的螢幕。我們有房子要打掃、雜事要處理、貸款要付、帳單要繳,如果讓自己迷失在這些細節裡,我們將無法好好看見這個世界,以及其中珍貴的每一個當下——這正是狗自然而然就在做的事。
在這種種紛擾之下,我相信要獲得內心的平靜與喜悅,祕訣就在順天性而為,而狗每天就是活在這種狀態之中。說到底,我們畢竟還是動物,當生活中有什麼地方不對勁時,多少會有知覺,於是我們找心靈書籍來看,用食物、酒精、毒品、賭博、購物等來尋求慰藉——所有這些作為,都是迫切想要擺脫生活中的紛紛擾擾,找到內心的平靜。而其實,我們的最佳學習對象就在身邊,跟我們生活在同一個屋簷下。
狗可以教我們好多生命的功課,好比說,關於信賴、忠誠、沉著,以及無條件的愛,我會在接下來的章節中加以詳述。但我最想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生命中非常特別的幾隻狗所教我的八種功課:尊重、自由、自信、真誠、寬恕、智慧、韌性和接納。教我這八種功課的狗,包括了我心愛的比特犬老爹和阿弟;驕傲又可敬的農場狗帕洛瑪;兩隻又高又壯的羅威那犬凱恩和賽可;甚至還包括一隻小法國鬥牛犬西蒙。許許多多的狗在我的生命中來來去去,但每一隻都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接下來你會看到,那些狗兒教我們的功課,將帶我們踏上自我發現的旅程,而每一章都代表著這趟旅程中往前邁出的踏實而又充滿啟發性的一步。多年來,我常跟大家提到領袖和追隨者的概念,但現在,是時候換我們來「追隨」狗,採納牠們的世界觀、價值觀(也就是群體的社會價值)和生活方式了。狗的一生都在無私奉獻,永遠把群體的福祉放在自己的利益前面,牠們隨時活在當下,在體會過整片森林的美好之前,絕不會為了一棵樹而迷失方向。
人類社會發展到這個當下,亟需要採取這種以群體為重心的世界觀,我們必須找回人之常情、找回單純,以及一顆懂得感恩身邊的一切的心。我們會延誤生命中最重要的事物:家庭、健康、快樂、身心平衡,狗絕對不會,只要感覺到哪裡失衡了,不管是環境、形勢,還是人,牠們不會去想怎麼做才能解決問題,而會直接反應,就像我們手伸出去被火燒到,會馬上縮回來的反射動作那樣。尤其對於感應人類反覆無常的情緒,狗更是個中高手。
只要能夠多用心觀察、傾聽我們的狗,狗其實可以成為個人成長和自我認識的關鍵。狗的智慧的確是靈魂的解藥,只可惜在人類過於自我中心的世界裡,我們常常忘記要用心。
那麼,就請跟著我踏上這段旅程,去看看狗兒教我們的那些既獨特又深刻的道理,以及我們可以從中學到的一種全新的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