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什麼是「貓咪問題行為」?
在室內到處小便、和家裡的其他貓咪打架、亂扒家具、咬人手腳,還有在半夜亂吵亂叫都是常見的貓咪困擾飼主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貓咪的「問題行為」。
可是,這些真的是貓咪的問題行為嗎?
這些行為其實是貓咪的本性、天性,與其稱之為問題行為,或許說是飼主所不樂見的、會令飼主大感不便的行為比較恰當。
讓我們先來想想在自然界生活的野生貓咪有哪些基本的行為。
野生貓咪的基本生活行為例如:以吃為目的的捕食行為、進食行為;睡覺等讓身體休息的行為;尿尿或大便,也就是排泄行為;運用聽覺、視覺、嗅覺、身體動作等各種手段與貓類同伴或人類溝通的社交行為;四處探訪的探索行為;繁衍子孫的繁殖行為;理毛等讓自己的身體覺得舒服的撫慰行為。
野生貓咪利用樹木磨爪子並不會對人類構成任何問題,可是生活在室內的寵物貓咪扒沙發磨爪子就會成為飼主困擾的問題,是不是?還有,看到飼主的腳在桌子底下晃來晃去就以為發現獵物,隨即飛撲而上,這也是令飼主大感困擾的行為對吧?
當被人類豢養在室內的寵物貓咪做出了在自然界生活理所當然的行為時,假如飼主認定這種行為是「有問題」的,那麼對飼主來說,這種行為就成了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不等於異常行為
其實,在嚴謹的定義下,無意義且反覆出現的刻板行為才是真正的異常行為。這不能和造成飼主不方便、為飼主所不樂見的壞習慣混為一談。
部分重度的刻板行為或精神疾病所引發的嚴重焦慮,或突發性攻擊行為等可能是因為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失調所引起的。假如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所引起的行為,那麼可能就需要藥物幫助協調,應該及早與專科獸醫商討治療事宜。
但是,一般飼主口中的問題行為,通常只是造成飼主生活上的不方便,而不被飼主所樂見的習慣,對貓咪本身而言其實是正常的行為。然而,在飼主錯誤的看待下往往造成貓咪的錯誤學習,因此建議飼主應該積極深入了解貓咪的行為與學習方面的理論,儘量提供貓咪多采多姿的生活環境,讓貓咪可以獲得精神上與肉體上的滿足,這樣幾乎就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行為了。
在室內到處小便、和家裡的其他貓咪打架、亂扒家具、咬人手腳,還有在半夜亂吵亂叫都是常見的貓咪困擾飼主的行為,也就是所謂的貓咪的「問題行為」。
可是,這些真的是貓咪的問題行為嗎?
這些行為其實是貓咪的本性、天性,與其稱之為問題行為,或許說是飼主所不樂見的、會令飼主大感不便的行為比較恰當。
讓我們先來想想在自然界生活的野生貓咪有哪些基本的行為。
野生貓咪的基本生活行為例如:以吃為目的的捕食行為、進食行為;睡覺等讓身體休息的行為;尿尿或大便,也就是排泄行為;運用聽覺、視覺、嗅覺、身體動作等各種手段與貓類同伴或人類溝通的社交行為;四處探訪的探索行為;繁衍子孫的繁殖行為;理毛等讓自己的身體覺得舒服的撫慰行為。
野生貓咪利用樹木磨爪子並不會對人類構成任何問題,可是生活在室內的寵物貓咪扒沙發磨爪子就會成為飼主困擾的問題,是不是?還有,看到飼主的腳在桌子底下晃來晃去就以為發現獵物,隨即飛撲而上,這也是令飼主大感困擾的行為對吧?
當被人類豢養在室內的寵物貓咪做出了在自然界生活理所當然的行為時,假如飼主認定這種行為是「有問題」的,那麼對飼主來說,這種行為就成了問題行為。
問題行為不等於異常行為
其實,在嚴謹的定義下,無意義且反覆出現的刻板行為才是真正的異常行為。這不能和造成飼主不方便、為飼主所不樂見的壞習慣混為一談。
部分重度的刻板行為或精神疾病所引發的嚴重焦慮,或突發性攻擊行為等可能是因為腦內神經傳導物質(血清素、正腎上腺素、多巴胺等)失調所引起的。假如是腦內神經傳導物質失調所引起的行為,那麼可能就需要藥物幫助協調,應該及早與專科獸醫商討治療事宜。
但是,一般飼主口中的問題行為,通常只是造成飼主生活上的不方便,而不被飼主所樂見的習慣,對貓咪本身而言其實是正常的行為。然而,在飼主錯誤的看待下往往造成貓咪的錯誤學習,因此建議飼主應該積極深入了解貓咪的行為與學習方面的理論,儘量提供貓咪多采多姿的生活環境,讓貓咪可以獲得精神上與肉體上的滿足,這樣幾乎就可以解決絕大部分的問題行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