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小心再小心
#心理的距離
「我一直很小心,但實在不容易。」
我的朋友珉宇用擔心的表情嘆著氣說道。
「情況還是一樣嗎?你應該很擔心吧。」我看著他回答。
他的煩惱大概是從一個月前開始的。工作的地方附近有一隻街貓,一直讓他很在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隻貓身上開始出現很多傷,眼屎也愈來愈多,感覺很需要治療。他當時還來詢問我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誘捕街貓,我簡單建議他可以使用貓籠或外出籠。
因為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想幫街貓治療,所以我也推薦了一位認識的獸醫給他,為這隻街貓做簡單的處置與檢查。
實際看到珉宇誘捕到的這隻街貓時,讓我嚇了一跳。貓咪橘白斑紋的耳朵底下到處都是傷口,不知道是不是打架的痕跡;眼角也因為撕裂傷而受細菌感染,得了結膜炎。我也另外幫忙檢查了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檢查跟治療結束之後,最好把牠放回原來的地方。」
我很擔心珉宇因為同情而一頭熱地決定領養,便忍不住叮嚀。
「但這麼快就把病這麼重的孩子送回街頭,會不會太勉強了?」
珉宇用彷彿已經決定領養的眼神望著我。
「對在街頭出生的孩子來說,一輩子都在街頭生活或許比較好。因為是野生的貓,完全沒有被飼養過,如果貿然把牠帶回家生活,可能會對彼此造成壓力,你最好想清楚。」
我之所以強硬地警告他,大致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貓在出生後的13個星期內,如果都沒有被人的手摸過,那就有可能成為對人有強烈攻擊傾向的成貓。再加上我已經看過很多人因為同情而衝動領養街貓,反而讓自己吃了不少苦頭。
      
「而且你沒養過貓不是嗎?也沒有讀過照顧貓的書,這樣突然領養一隻貓,可能會為你們彼此帶來不幸。」
我想都說到這個地步了,他應該不會還想帶貓回家吧?
但治療結束後兩個月,我被珉宇說的話嚇了一跳。他坦白告訴我,那隻貓現在一直待在他家。
 
「我原本以為只要盡心盡力照顧牠就沒問題,但小紋不但聽不懂自己的名字,只要我靠近牠,牠就會躲到角落不肯出來。如果為了確認牠的狀況嘗試伸手摸牠,牠就會對我哈氣,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哥,該怎麼辦?」
「我明明早就跟你說過,野性比較強的孩子,不可能輕易對人卸下心防。」
「我也很難過,雖然下班回家會看到飼料碗跟水盆都空了,但牠就是不會在我面前吃東西。只要我嘗試靠近牠,牠馬上就會對我哈氣。」
我知道珉宇的為難,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決定跟他一起回家,順便看看小紋的狀況。
      
說著「你應該看看這兩個月牠變得有多漂亮」的珉宇,儼然成了徹頭徹尾的貓奴,讓我覺得很新鮮,也覺得這樣的他很可愛。
珉宇的家這段時間變了不少。窗邊放著看起來煞有其事的貓跳台,還有各個角落的貓抓板⋯⋯甚至讓我懷疑這真是我知道的珉宇家嗎?他似乎也聽了我的建議去買書回來看,讓我感到莫名滿足。
睽違兩個月再會的小紋,躲在床舖旁邊的衣架底下,只露出一張臉。牠就跟珉宇說的一樣,是一隻很美的貓。但看到牠一臉警戒的樣子,我也覺得「確實值得珉宇擔心」。
「牠喜歡什麼?肉條還是罐頭?」
我小聲地問珉宇。
「為什麼要這麼小聲?我有遠遠地給過牠肉條。」
「是喔?那你去拿點肉條來。」
我依然用很小的聲音跟珉宇說話。
「我們先來看看牠會從多遠的距離開始產生戒心。」
我一步步地慢慢靠近,並一邊打開手上拿著的肉條。看牠動個不停的鼻子,想必牠也很想念這個味道。原本把前腳藏在身體下面的小紋,稍稍地前進了一些。
我不著急,決定繼續等個一兩分鐘,看看有沒有奇蹟出現。過了三分鐘,原本動也不動的小紋,如履薄冰般地開始向前走。當然,我完全沒有正眼看牠。明顯地,跟牠對上眼的瞬間,牠應該就又會再度陷入緊張。所以我就像顆望夫石一樣,站在原地動也不動地握著肉條,讓小紋可以吃得到。
小紋一邊發出聲音,一邊吃著我手上的肉條。我舉起一根手指靠近嘴邊,要開心得不得了的珉宇冷靜,等牠吃完之後再來開心也不遲。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發出聲音,那會讓對聲音十分敏感的貓咪重新進入警戒狀態,這麼一來所有的努力便化為烏有。我把剩下的肉條放入碗中,然後走到珉宇旁邊,對他說:
「這次換你,小心點。」
珉宇輕輕地靠近正津津有味吃著肉條的小紋,小紋開始靠近歡天喜地的珉宇,聞了聞他身上的味道。聞著襪子味道的小紋,突然做出了裂唇嗅反應。成功了!這表示牠為了分析新的味道,沒有多餘的心力去警戒周圍了。
「我第一次靠牠這麼近,超感動!太酷了!」
貓咪的警戒心可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就像打不開的鎖一樣。但貓咪喜歡的零食可以成為鑰匙,如果能夠輕輕地靠近,用那把鑰匙去開鎖,那就有可能看到希望。
因為聽覺很發達,所以不能用聲音刺激到牠們,也最好避免用眼睛直視。必須如履薄冰般地小心行動,每天持續努力,才有可能縮短跟貓咪之間的距離。至少要從1.8公尺的距離開始努力。如果想要打開貓咪緊閉的心門,那你就要記得,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心理的距離
「我一直很小心,但實在不容易。」
我的朋友珉宇用擔心的表情嘆著氣說道。
「情況還是一樣嗎?你應該很擔心吧。」我看著他回答。
他的煩惱大概是從一個月前開始的。工作的地方附近有一隻街貓,一直讓他很在意。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那隻貓身上開始出現很多傷,眼屎也愈來愈多,感覺很需要治療。他當時還來詢問我如何用適當的方式誘捕街貓,我簡單建議他可以使用貓籠或外出籠。
因為很少有人像他一樣想幫街貓治療,所以我也推薦了一位認識的獸醫給他,為這隻街貓做簡單的處置與檢查。
實際看到珉宇誘捕到的這隻街貓時,讓我嚇了一跳。貓咪橘白斑紋的耳朵底下到處都是傷口,不知道是不是打架的痕跡;眼角也因為撕裂傷而受細菌感染,得了結膜炎。我也另外幫忙檢查了有沒有其他的問題。
「檢查跟治療結束之後,最好把牠放回原來的地方。」
我很擔心珉宇因為同情而一頭熱地決定領養,便忍不住叮嚀。
「但這麼快就把病這麼重的孩子送回街頭,會不會太勉強了?」
珉宇用彷彿已經決定領養的眼神望著我。
「對在街頭出生的孩子來說,一輩子都在街頭生活或許比較好。因為是野生的貓,完全沒有被飼養過,如果貿然把牠帶回家生活,可能會對彼此造成壓力,你最好想清楚。」
我之所以強硬地警告他,大致有兩個原因:首先是貓在出生後的13個星期內,如果都沒有被人的手摸過,那就有可能成為對人有強烈攻擊傾向的成貓。再加上我已經看過很多人因為同情而衝動領養街貓,反而讓自己吃了不少苦頭。
「而且你沒養過貓不是嗎?也沒有讀過照顧貓的書,這樣突然領養一隻貓,可能會為你們彼此帶來不幸。」
我想都說到這個地步了,他應該不會還想帶貓回家吧?
但治療結束後兩個月,我被珉宇說的話嚇了一跳。他坦白告訴我,那隻貓現在一直待在他家。
「我原本以為只要盡心盡力照顧牠就沒問題,但小紋不但聽不懂自己的名字,只要我靠近牠,牠就會躲到角落不肯出來。如果為了確認牠的狀況嘗試伸手摸牠,牠就會對我哈氣,我實在不知道該怎麼做,哥,該怎麼辦?」
「我明明早就跟你說過,野性比較強的孩子,不可能輕易對人卸下心防。」
「我也很難過,雖然下班回家會看到飼料碗跟水盆都空了,但牠就是不會在我面前吃東西。只要我嘗試靠近牠,牠馬上就會對我哈氣。」
我知道珉宇的為難,便拍了拍他的肩膀,決定跟他一起回家,順便看看小紋的狀況。
說著「你應該看看這兩個月牠變得有多漂亮」的珉宇,儼然成了徹頭徹尾的貓奴,讓我覺得很新鮮,也覺得這樣的他很可愛。
珉宇的家這段時間變了不少。窗邊放著看起來煞有其事的貓跳台,還有各個角落的貓抓板⋯⋯甚至讓我懷疑這真是我知道的珉宇家嗎?他似乎也聽了我的建議去買書回來看,讓我感到莫名滿足。
睽違兩個月再會的小紋,躲在床舖旁邊的衣架底下,只露出一張臉。牠就跟珉宇說的一樣,是一隻很美的貓。但看到牠一臉警戒的樣子,我也覺得「確實值得珉宇擔心」。
「牠喜歡什麼?肉條還是罐頭?」
我小聲地問珉宇。
「為什麼要這麼小聲?我有遠遠地給過牠肉條。」
「是喔?那你去拿點肉條來。」
我依然用很小的聲音跟珉宇說話。
「我們先來看看牠會從多遠的距離開始產生戒心。」
我一步步地慢慢靠近,並一邊打開手上拿著的肉條。看牠動個不停的鼻子,想必牠也很想念這個味道。原本把前腳藏在身體下面的小紋,稍稍地前進了一些。
我不著急,決定繼續等個一兩分鐘,看看有沒有奇蹟出現。過了三分鐘,原本動也不動的小紋,如履薄冰般地開始向前走。當然,我完全沒有正眼看牠。明顯地,跟牠對上眼的瞬間,牠應該就又會再度陷入緊張。所以我就像顆望夫石一樣,站在原地動也不動地握著肉條,讓小紋可以吃得到。
小紋一邊發出聲音,一邊吃著我手上的肉條。我舉起一根手指靠近嘴邊,要開心得不得了的珉宇冷靜,等牠吃完之後再來開心也不遲。如果在這種情況下發出聲音,那會讓對聲音十分敏感的貓咪重新進入警戒狀態,這麼一來所有的努力便化為烏有。我把剩下的肉條放入碗中,然後走到珉宇旁邊,對他說:
「這次換你,小心點。」
珉宇輕輕地靠近正津津有味吃著肉條的小紋,小紋開始靠近歡天喜地的珉宇,聞了聞他身上的味道。聞著襪子味道的小紋,突然做出了裂唇嗅反應。成功了!這表示牠為了分析新的味道,沒有多餘的心力去警戒周圍了。
「我第一次靠牠這麼近,超感動!太酷了!」
貓咪的警戒心可是超乎我們想像的,就像打不開的鎖一樣。但貓咪喜歡的零食可以成為鑰匙,如果能夠輕輕地靠近,用那把鑰匙去開鎖,那就有可能看到希望。
因為聽覺很發達,所以不能用聲音刺激到牠們,也最好避免用眼睛直視。必須如履薄冰般地小心行動,每天持續努力,才有可能縮短跟貓咪之間的距離。至少要從1.8公尺的距離開始努力。如果想要打開貓咪緊閉的心門,那你就要記得,一定要小心、小心再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