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6首保養?小保養?大保養?
這麼多種保養,可以讓人這樣保了又保、養了又養的嗎?
「買車容易養車難」是眾多新手車主心中共同的痛。「怎麼這麼多零件?」「怎麼這麼多保養?」「弄得我好亂啊!」其實仔細想想,許多人喜歡稱呼愛車「小老婆」,一定有其道理存在;當初懷抱著粉紅泡泡開始的戀情,相處後才發現眉眉角角比一級玩家彩蛋的還多。一段美好的關係難免經歷愛恨交織。讓我們回到情侶的視野來看愛車保養吧。
1.首保養:顧名思義,就是寶貝新車的第一次保養,通常以三千公里為界。這段里程數之內的時間就相當於情侶熱戀期,彼此還不熟悉的狀態下要保有適度尊重,車速不超過一百二十公里,給對方充分時間做好心理準備。然而,一段長久的關係必須具備真誠的心坦承以對,過度呵護與壓抑反而可能埋下日後的爭執點,所以不要因為是新車就不敢正常駕駛(永遠保持均速四十公里、天氣好才上路之類的)。這段里程數是兩位的磨合期,拿捏好輕重一定沒問題的。
2.小保養:過了三個月熱戀期,也就是里程數五千至七千五百公里後,就是一段截然不同的關係了,許多對方在意的重點絕不能以「三不一沒有(不知道、不記得、不清楚、沒有人告訴我)」含糊帶過,這時候還沒想到要換機油根本相當於「嗄?昨天是妳生日?」一樣糟糕,請在亡羊補牢的同時順便進行全車檢查,確認一下機油機濾、空氣濾網這些耗材狀態如何,是否該更換;都不檢查的話,請想像你忘了她的生日,又忘了補買禮物後,會有怎樣的下場。
3.大保養:三萬公里的里程數,相當於論及婚嫁了!前面五油三水都先檢查過一輪再說,大保養可能會很燒錢,就像蜜月旅行要求奧匈捷十五天一樣,但是先別急著說不可能,大家討論過後發現變速箱油六萬公里後再換就好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先做好勢在必行的心理準備,自己也會踏實一點。防凍液、輪胎、煞車等等細節也不用再次贅述。只要記得細心、貼心並時時留意重大節日(里程數),呵護愛車的同時也等於保障您的生命安全。
007認識儀表板
很多人都只在乎儀表板是否酷炫,卻看不懂儀表板上面圖示代表的意思。
網路上有個笑話,有人在網路上拍照發文「請問一下我車子儀表板上為什麼有個背寶劍的小人圖案啊?」其實那是提醒未繫上安全帶的圖案。我們時常在接觸儀表板,除了時速表和轉速表,其他的燈示也都代表著重要的訊息,還是不要忽略比較好吧!但是我也懂,你一定會說:「可是那個燈全亮起來有六十幾盞耶!我腦細胞都燒在公司了怎麼記得住啦!」別擔心,你並不孤獨,根據二O一七年的報導,英國有九成的車主不知道他們的儀表板想表達什麼。所以囉!我們不是要放棄,而是提供幾個大方向,根據輕重緩急來記住特定幾個無視會出事的燈示,然後剩下的再交給時間慢慢熟悉。
儀表板指示燈依據他的迫切性貼心的分成三種顏色(紅綠燈的概念):
1.紅色警示燈:這麼刺激的顏色當然是指迫切的問題,可能是高水溫、電瓶等存在故障需維修的異常,此時應該要停止行駛、尋求專業協助。「可是我的車剛發動時也有幾個燈是亮紅色的耶!」一般這幾個燈示都是有關上路前的重要步驟,駕駛前請先行檢查車門是否有關好、繫上安全帶然後放下手煞車,如果還有紅燈未熄滅,就請拿出車主手冊求援。
2.橘/黃色警示燈:橘色感覺似乎就沒那麼生死交關,但一樣不能拖太久,就像老婆要你倒的垃圾和洗的碗。可能是煞車/燈泡/火星塞等等磨損或需更換、必須檢查的狀態。如果一直放著不管,報修費就有機會呈等比級數成長。
3.藍/綠色指示燈:這麼冷靜的顏色,表示愛車正在執行你下達的指令,例如開啟遠光燈、方向燈、前霧燈、ECO節能模式等。但是重要性一樣不能輕忽!有些人會以為遠光燈或霧燈的圖示是代表「有開啟大燈」,使得強光影響到對向與前方來車。當你看到這邊,請確認自己是不是也犯了這個錯誤,我們都不想遇到馬路三寶,更不希望變成別人口中的三寶。
008汽車時速表其實是不準的
超速了卻沒被開罰單,並不是你的人品好。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限速一百公里的路段一時忘我催超過一百一,衝過測速照相,然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卻遲遲沒有收到罰單?然後你鬆了一口氣,一定是測速照相沒裝底片吧!其實事實的真相是──你的時速表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準確。不是針對你,我是指在座的各位,你的時速表都不準。「那我現在又要進場維修了喔?」「要換什麼零件啊?」先別緊張,這一切都是國家標準《汽車用車速表》的用心良苦啊!
在解釋這「國家標準」之前,你知道時速表的數字是怎麼來的嗎?用測速槍?不是。每個車輪上有個傳感器,藉由檢測轉動圈數測得實際車速,然後,帶入國家標準《汽車用車速表》規定的公式:車速表指示車速不得低於實際車速,指示車速與實際車速之間應符合「0≦指示車速-實際車速≦實際車速/10 4km/h」的關係式。
我懂我懂,我還是說中文吧。簡單的說,今天根據圈數計算出來的數字多少會有誤差值在,而國家標準只允許車速表多報,所以理論上,車速表顯示的速度永遠會比真實數值高一點(就是球場俗稱的快樂槍啦),追根究底也是為了廣大用路人的安全。
這邊我們實際帶入幾個數字瞧瞧:「車速:40,表速 40~48 /車速:70 ,表速: 70~81/車速:110,表速 110~125」真是一個數字點醒我輩夢中人!時速約快誤差值也可能稍大一點,因此出現了過去口耳相傳的「有超速十公里不會被罰的quota」(好像也算破解了一個都市傳說?)「那我以後限速一百都可以開到一百一十四了!」不是這樣的!車速表顯示的數字有一個大概的誤差空間,到底差多少,不測不知道。所以啦,這個「不精準數字」算是買一個保險,千萬別當作僥倖的出口喔!
009車子突然發不動!
有時候不是發不動,是你眼睛業障重
恐怖片總有個常見公式,越是危急的時候車越發不動。「假的!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了我的」然後開車的角色就GG了。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些車子突然發不動的可能原因,希望大家都能安全下莊免領便當。
1.電瓶GG:不久前重新回味心中的影集神作「絕命毒師」,Walter跟Jesse在行動休旅上夙夜匪懈的製毒,進度超前開開心心要回家時發現……這兩天鑰匙都沒離開過鑰匙孔。沒錯,電瓶沒電是最常見的問題,雖然這時候可以拜託鄰車使用跨接線救援,但還是打通電話請專業人士來比較安全。
2.電瓶樁頭接觸不良:有時候手機充電有問題,換個充電器或是擦擦接頭表面就恢復正常,電瓶樁頭長久使用下來也會有類似的情況。應急的處理方式是搖搖正負極樁頭,就像找耳機線甜蜜點那種感覺,維修廠通常會用貌似奶瓶刷的鋼刷清潔。
3.是P檔,我忘了P檔: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說起來也是為了駕駛的安全,現在為預防暴衝,多數車款的排檔要確認打在P檔的位置才能啟動。近年許多新車更加嚴謹,除了排檔要打到P檔外,還要踩下煞車才能發動。同場加映,方向盤也跟P檔有關;如果在發動前不小心轉動方向盤,愛車很盡責的上了暗鎖鎖住方向盤,鑰匙也轉不動了怎麼辦?不要緊張,第一步請先排P檔,第二步踩剎車,第三步插鑰匙發動,第四步轉方向盤,這樣應該就可以解鎖了。若還是不行的話,請拿出隨車聖經「車主手冊」參考。
4.認鎖不認人:防盜系統日新月異,複雜的晶片鑰匙一旦不小心摔壞,望車興嘆就是不讓你開。請將鑰匙當成女神呵護,別讓他飛出口袋或是讓愛犬拿來玩你丟我撿。
5.啟動馬達也GG:如果發動時出現不太尋常的聲音,有可能是啟動馬達出問題。但這情況比較需要意會無法言傳,大概就是女朋友說沒事,但你覺得音調就是不太對那樣。
6.天兵:這邊分享一個真人真事,以前有位同事說她的車發不動,放了半年才去處理,結果只是沒油了。 沒油沒水這些傻事還真的會發生,請大家謹記,時時關心愛車,就是愛惜生命。
017手排、自排、自手排與手自排
究竟是手排還是自排?跟熊貓/貓熊一樣是同一個東西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考完手排駕照後就再也沒有開過手排車了,但是對於離合器那種逼人腳抽筋的觸感卻是記憶猶新,手排、自排的差異顯而易見,那手自排跟自手排又是什麼?是同一個東西排版錯誤嗎?解開這個誤會之前還是先來瞧瞧手排跟自排的差異。
手排vs.自排:
從沒開過手排車的人剛開始學習自排車駕駛可能都問過這問題「我左腳又沒事,為什麼不能右腳油門左腳踩剎車」首先,將右腳從油門移至煞車的反應時間比左腳找到煞車的來得快,再者,危急時刻的直覺反應傾向於左右腳一起踩,油門沒有放掉的情況下有暴衝的危險,最後,左腳是留給手排的離合器踏板啊!開過手排車的人一定都聽過「重重踩輕輕放」這口訣,手排不僅打檔順序較複雜,還需要在適當時機以適當力道踩離合器,一旦手腳不協調很容易就熄火了。自排車一直線的檔位加上自動切換的變速箱省去踩踏的麻煩,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自排車的市佔率高這麼多啦。
自手排vs.手自排:
繞口令的時候到了,手自排到底是手排還是自排?是可以上午手排下午自排嗎?不不,這裡我們需要借重一下動物星球頻道的科普知識;貓頭鷹是貓還是鷹?虎鯨是虎還是鯨?以此類推,自手排是手排、手自排其實是自排。雖說自排的便利性遠高於手排,但手排變速箱具備動力傳遞效率佳、省油等優點,電腦控制離合器、不需腳踩的自手排就問世了。而自手排就是具備手動排檔樂趣的自排變速箱,除了自排必備的D檔還可切換到手排 (升檔)及-(降檔)模式,讓車輛輸出更大扭力。手自排的車處於轉速紅線區駕駛卻沒有換檔時,電腦為保護變速箱會主動進行換檔,保留手動換檔的參與感,但主控權還是電腦說了算喔!
這麼多種保養,可以讓人這樣保了又保、養了又養的嗎?
「買車容易養車難」是眾多新手車主心中共同的痛。「怎麼這麼多零件?」「怎麼這麼多保養?」「弄得我好亂啊!」其實仔細想想,許多人喜歡稱呼愛車「小老婆」,一定有其道理存在;當初懷抱著粉紅泡泡開始的戀情,相處後才發現眉眉角角比一級玩家彩蛋的還多。一段美好的關係難免經歷愛恨交織。讓我們回到情侶的視野來看愛車保養吧。
1.首保養:顧名思義,就是寶貝新車的第一次保養,通常以三千公里為界。這段里程數之內的時間就相當於情侶熱戀期,彼此還不熟悉的狀態下要保有適度尊重,車速不超過一百二十公里,給對方充分時間做好心理準備。然而,一段長久的關係必須具備真誠的心坦承以對,過度呵護與壓抑反而可能埋下日後的爭執點,所以不要因為是新車就不敢正常駕駛(永遠保持均速四十公里、天氣好才上路之類的)。這段里程數是兩位的磨合期,拿捏好輕重一定沒問題的。
2.小保養:過了三個月熱戀期,也就是里程數五千至七千五百公里後,就是一段截然不同的關係了,許多對方在意的重點絕不能以「三不一沒有(不知道、不記得、不清楚、沒有人告訴我)」含糊帶過,這時候還沒想到要換機油根本相當於「嗄?昨天是妳生日?」一樣糟糕,請在亡羊補牢的同時順便進行全車檢查,確認一下機油機濾、空氣濾網這些耗材狀態如何,是否該更換;都不檢查的話,請想像你忘了她的生日,又忘了補買禮物後,會有怎樣的下場。
3.大保養:三萬公里的里程數,相當於論及婚嫁了!前面五油三水都先檢查過一輪再說,大保養可能會很燒錢,就像蜜月旅行要求奧匈捷十五天一樣,但是先別急著說不可能,大家討論過後發現變速箱油六萬公里後再換就好也是有可能的,但是先做好勢在必行的心理準備,自己也會踏實一點。防凍液、輪胎、煞車等等細節也不用再次贅述。只要記得細心、貼心並時時留意重大節日(里程數),呵護愛車的同時也等於保障您的生命安全。
007認識儀表板
很多人都只在乎儀表板是否酷炫,卻看不懂儀表板上面圖示代表的意思。
網路上有個笑話,有人在網路上拍照發文「請問一下我車子儀表板上為什麼有個背寶劍的小人圖案啊?」其實那是提醒未繫上安全帶的圖案。我們時常在接觸儀表板,除了時速表和轉速表,其他的燈示也都代表著重要的訊息,還是不要忽略比較好吧!但是我也懂,你一定會說:「可是那個燈全亮起來有六十幾盞耶!我腦細胞都燒在公司了怎麼記得住啦!」別擔心,你並不孤獨,根據二O一七年的報導,英國有九成的車主不知道他們的儀表板想表達什麼。所以囉!我們不是要放棄,而是提供幾個大方向,根據輕重緩急來記住特定幾個無視會出事的燈示,然後剩下的再交給時間慢慢熟悉。
儀表板指示燈依據他的迫切性貼心的分成三種顏色(紅綠燈的概念):
1.紅色警示燈:這麼刺激的顏色當然是指迫切的問題,可能是高水溫、電瓶等存在故障需維修的異常,此時應該要停止行駛、尋求專業協助。「可是我的車剛發動時也有幾個燈是亮紅色的耶!」一般這幾個燈示都是有關上路前的重要步驟,駕駛前請先行檢查車門是否有關好、繫上安全帶然後放下手煞車,如果還有紅燈未熄滅,就請拿出車主手冊求援。
2.橘/黃色警示燈:橘色感覺似乎就沒那麼生死交關,但一樣不能拖太久,就像老婆要你倒的垃圾和洗的碗。可能是煞車/燈泡/火星塞等等磨損或需更換、必須檢查的狀態。如果一直放著不管,報修費就有機會呈等比級數成長。
3.藍/綠色指示燈:這麼冷靜的顏色,表示愛車正在執行你下達的指令,例如開啟遠光燈、方向燈、前霧燈、ECO節能模式等。但是重要性一樣不能輕忽!有些人會以為遠光燈或霧燈的圖示是代表「有開啟大燈」,使得強光影響到對向與前方來車。當你看到這邊,請確認自己是不是也犯了這個錯誤,我們都不想遇到馬路三寶,更不希望變成別人口中的三寶。
008汽車時速表其實是不準的
超速了卻沒被開罰單,並不是你的人品好。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驗,在限速一百公里的路段一時忘我催超過一百一,衝過測速照相,然後懷著忐忑的心情卻遲遲沒有收到罰單?然後你鬆了一口氣,一定是測速照相沒裝底片吧!其實事實的真相是──你的時速表沒有你想像的那麼準確。不是針對你,我是指在座的各位,你的時速表都不準。「那我現在又要進場維修了喔?」「要換什麼零件啊?」先別緊張,這一切都是國家標準《汽車用車速表》的用心良苦啊!
在解釋這「國家標準」之前,你知道時速表的數字是怎麼來的嗎?用測速槍?不是。每個車輪上有個傳感器,藉由檢測轉動圈數測得實際車速,然後,帶入國家標準《汽車用車速表》規定的公式:車速表指示車速不得低於實際車速,指示車速與實際車速之間應符合「0≦指示車速-實際車速≦實際車速/10 4km/h」的關係式。
我懂我懂,我還是說中文吧。簡單的說,今天根據圈數計算出來的數字多少會有誤差值在,而國家標準只允許車速表多報,所以理論上,車速表顯示的速度永遠會比真實數值高一點(就是球場俗稱的快樂槍啦),追根究底也是為了廣大用路人的安全。
這邊我們實際帶入幾個數字瞧瞧:「車速:40,表速 40~48 /車速:70 ,表速: 70~81/車速:110,表速 110~125」真是一個數字點醒我輩夢中人!時速約快誤差值也可能稍大一點,因此出現了過去口耳相傳的「有超速十公里不會被罰的quota」(好像也算破解了一個都市傳說?)「那我以後限速一百都可以開到一百一十四了!」不是這樣的!車速表顯示的數字有一個大概的誤差空間,到底差多少,不測不知道。所以啦,這個「不精準數字」算是買一個保險,千萬別當作僥倖的出口喔!
009車子突然發不動!
有時候不是發不動,是你眼睛業障重
恐怖片總有個常見公式,越是危急的時候車越發不動。「假的!這一切都是幻覺,嚇不了我的」然後開車的角色就GG了。以下跟大家分享一些車子突然發不動的可能原因,希望大家都能安全下莊免領便當。
1.電瓶GG:不久前重新回味心中的影集神作「絕命毒師」,Walter跟Jesse在行動休旅上夙夜匪懈的製毒,進度超前開開心心要回家時發現……這兩天鑰匙都沒離開過鑰匙孔。沒錯,電瓶沒電是最常見的問題,雖然這時候可以拜託鄰車使用跨接線救援,但還是打通電話請專業人士來比較安全。
2.電瓶樁頭接觸不良:有時候手機充電有問題,換個充電器或是擦擦接頭表面就恢復正常,電瓶樁頭長久使用下來也會有類似的情況。應急的處理方式是搖搖正負極樁頭,就像找耳機線甜蜜點那種感覺,維修廠通常會用貌似奶瓶刷的鋼刷清潔。
3.是P檔,我忘了P檔:這是最常見的原因,說起來也是為了駕駛的安全,現在為預防暴衝,多數車款的排檔要確認打在P檔的位置才能啟動。近年許多新車更加嚴謹,除了排檔要打到P檔外,還要踩下煞車才能發動。同場加映,方向盤也跟P檔有關;如果在發動前不小心轉動方向盤,愛車很盡責的上了暗鎖鎖住方向盤,鑰匙也轉不動了怎麼辦?不要緊張,第一步請先排P檔,第二步踩剎車,第三步插鑰匙發動,第四步轉方向盤,這樣應該就可以解鎖了。若還是不行的話,請拿出隨車聖經「車主手冊」參考。
4.認鎖不認人:防盜系統日新月異,複雜的晶片鑰匙一旦不小心摔壞,望車興嘆就是不讓你開。請將鑰匙當成女神呵護,別讓他飛出口袋或是讓愛犬拿來玩你丟我撿。
5.啟動馬達也GG:如果發動時出現不太尋常的聲音,有可能是啟動馬達出問題。但這情況比較需要意會無法言傳,大概就是女朋友說沒事,但你覺得音調就是不太對那樣。
6.天兵:這邊分享一個真人真事,以前有位同事說她的車發不動,放了半年才去處理,結果只是沒油了。 沒油沒水這些傻事還真的會發生,請大家謹記,時時關心愛車,就是愛惜生命。
017手排、自排、自手排與手自排
究竟是手排還是自排?跟熊貓/貓熊一樣是同一個東西嗎?
不知道大家是否跟我一樣,考完手排駕照後就再也沒有開過手排車了,但是對於離合器那種逼人腳抽筋的觸感卻是記憶猶新,手排、自排的差異顯而易見,那手自排跟自手排又是什麼?是同一個東西排版錯誤嗎?解開這個誤會之前還是先來瞧瞧手排跟自排的差異。
手排vs.自排:
從沒開過手排車的人剛開始學習自排車駕駛可能都問過這問題「我左腳又沒事,為什麼不能右腳油門左腳踩剎車」首先,將右腳從油門移至煞車的反應時間比左腳找到煞車的來得快,再者,危急時刻的直覺反應傾向於左右腳一起踩,油門沒有放掉的情況下有暴衝的危險,最後,左腳是留給手排的離合器踏板啊!開過手排車的人一定都聽過「重重踩輕輕放」這口訣,手排不僅打檔順序較複雜,還需要在適當時機以適當力道踩離合器,一旦手腳不協調很容易就熄火了。自排車一直線的檔位加上自動切換的變速箱省去踩踏的麻煩,就不難理解為什麼自排車的市佔率高這麼多啦。
自手排vs.手自排:
繞口令的時候到了,手自排到底是手排還是自排?是可以上午手排下午自排嗎?不不,這裡我們需要借重一下動物星球頻道的科普知識;貓頭鷹是貓還是鷹?虎鯨是虎還是鯨?以此類推,自手排是手排、手自排其實是自排。雖說自排的便利性遠高於手排,但手排變速箱具備動力傳遞效率佳、省油等優點,電腦控制離合器、不需腳踩的自手排就問世了。而自手排就是具備手動排檔樂趣的自排變速箱,除了自排必備的D檔還可切換到手排 (升檔)及-(降檔)模式,讓車輛輸出更大扭力。手自排的車處於轉速紅線區駕駛卻沒有換檔時,電腦為保護變速箱會主動進行換檔,保留手動換檔的參與感,但主控權還是電腦說了算喔!